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流傳下了許多傳統文化。而農村俗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們根據自己畢生的經驗總結而來的,經過世世代代人們的口口相傳,傳承到了現在。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俗語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指引著農村百姓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有些俗語中所蘊涵的深刻哲理,仍然是老一輩必傳給小輩們的珍貴經驗。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真的是這樣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在農村,人們常常和許許多多的小動物接觸,要說接觸最多的小動物,那便是天上飛的小燕子了。在農村的孩童牙牙學語時,最先會的一首兒歌,就頂數《小燕子》了,“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要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短短的兒歌之中,便包含著人們對這種鳥兒的深切喜愛之情。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每年春天,萬物復甦,在這個時候,望望天空,總能看到一兩隻穿著黑色燕尾服的鳥兒。它們銜著泥巴和樹枝,朝著一家的屋子裡飛去,人們見此,不但不驅逐,反而還非常高興。這就是因為俗語老話中所說的“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所以在過去農村人的眼裡,燕子進家門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情。

而且燕子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鳥兒,作為候鳥,它每年在冬季來臨之際,都會飛往南方過冬,然後春天準確無誤的再飛回到北方的家中進行築巢。所以村民看到燕子在家築巢都會認為這是一種喜氣的象徵,可以帶動自家的運勢。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那麼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有道理嗎?其實,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燕子在選房築巢方面是特別認真的,燕子挑選的房子大多是房子蓋得比較好的,而且環境比較安靜的。“愁門之家”大多都比較苦悶,而且日常因為生計的爭吵比較多,所以比較吵鬧,燕子便不愛在那種屋子裡築巢。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而且還有一種原因,世人皆有愛美之心,燕子也不例外。燕子選擇住址時除了考慮房屋遮不遮風,擋不擋雨之外,考慮的就是屋子漂不漂亮了。小康之家的房子除了實用結實之外的一大特點便是美觀了,所以燕子們築巢的時候愛去那些富貴人家,對於自身還不能遮風擋雨的窮苦人家的房子自然就不屑一顧了。

但是,所有的燕子都不進“愁門之家”嗎?如今,社會在飛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著,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變得越來越好了,幾乎家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磚房,所以也會有燕子銜著泥土住進了平凡人家的房子。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所以對於很多的農村俗語,我們不能一味地相信,要學會從科學的角度上辯證的思考。很多俗語是我們的祖先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得來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少數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我們的日常生活了,但是大部分俗語中背後的那些人生哲理還是值得我們仔細思考揣摩的。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門之家”是真的嗎?

說到這兒,相信大家對於“燕子不進愁門之家”這句俗語有了一定的瞭解,你怎麼看待這句俗語呢?一起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