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事?這裡有一本實操指南

大部分朋友都已復工,我們努力將自己的生活拉向正軌。日常生活中的困境也在湧來。去年,書評君開通了一檔問答欄目——麥田信箱,其中,我們收到最多的提問之一,是關於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工作。

很多人都傾訴說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長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可見,要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我們結合最近出版的新書《日本人的生活哲學:Ikigai讓你每天充滿意義和喜悅》,與大家分享關於“生命價值”與ikigai哲學的思考。希望這些思考,也能幫助你找到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作者 | [日] 三橋由香裡

01 什麼是Ikigai?

什麼是Ikigai?

日語單詞Ikigai由兩個日文漢字(Kanji)組成:“Iki”(生き),意為生命, 以及“Gai”(甲斐),意為價值。因此,Ikigai 就是生命的價值, 或生命中的幸福。簡言之,它構成了你每天早上起床的理由。

近來西方對Ikigai的一些詮釋似乎是在探索這樣一個理念, 即將生命作為一個整體來尋找其意義所在, 但這並非該詞的確切含義。英語單詞“Life”(生命)同時具有“人生”和“日常生活”這兩種意味,但是在日語中, 這兩者則分別由兩個不同的單詞表達,前者是“Jinsei”(人生),“Seikatsu”(生活)則代表日常生活。臨床心理學家、東洋英和女學院大學副教授長谷川明弘, 多年來一直在研究Ikigai概念。長谷川教授稱, Ikigai一詞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他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 將Ikigai譯成“生命的目的”聽上去相當令人生畏,但是 Ikigai並不一定是生命中壓倒一切的目的。事實上, 這裡所使用的“生命”(Life)一詞,其意義更接近Seikatsu(日常生活)。換言之, Ikigai 可以是一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找到的樂趣,如果沒有這種樂趣, 那麼他們的生命整體而言將是不快樂的。

如何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这里有一本实操指南

《日本人的生活哲學: Ikigai讓你每天充滿意義和喜悅》,[日] 三橋由香裡著,汪幼楓 / 陳舒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年1月版

Ikigai是一個複雜的研究話題, 即使對日本人而言也是如此。原因在於, 儘管它在日本是一個普通的理念,但你卻無法從課本中學到它。一生中的大多數早晨, 強行喚醒我們的或許是鬧鐘的鈴聲,但是讓我們起床並且行動起來的卻是我們對接下來一天中的快樂所滿懷的期望。Ikigai這個詞可以被詮釋為生命中讓你感到值得活下去的價值觀念。但同時它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Ikigai更傾向於實用主義,而不是理想主義。

一個人的Ikigai可能是他的家庭、工作或愛好,一次他為週末計劃好的攝影之旅,甚至可以簡單到清晨與愛侶在一起喝一杯咖啡,或是一起出去遛遛狗。

日本諺語Junin toiro(十人十色)直譯過來就是“十個人,十種顏色”。人們的性格偏好和思維方式各不相同, 如果去問十個人他們最喜歡什麼顏色,可以料想他們會選擇十種不同的顏色。對Ikigai來說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Ikigai, 因為我們都會在生命的不同方面找到快樂, 答案不存在正確與錯誤之分。

在過去的幾年中,全球範圍內對“正念”(mindfulness)或“活在當下”理念的重視與日俱增。對於我們中的許多人, 特別是年輕人來說,生命中有太多值得探索的東西, 要想坐下來不動可能會很難。我們活得就像金槍魚, 似乎一旦停止活動我們就會死!雖然日本人也毫不例外地養成了這種習慣-很多日本人都喜歡保持忙碌的狀態,時刻尋找下一步要做什麼, 但是他們以對細節的關注著稱,正是這一點讓他們對周遭的一切有了更多的意識,從而可以享受生命中的每時每刻。Ikigai的重點在於聚焦於每個單獨的時刻, 而不僅僅是宏觀的人生之旅。

02 興趣愛好和Ikigai

如美國作家賽珍珠(Pearl S. Buck)所說的:“日本人一直在尋找和發現每一種文化中的精華。無論他們學到了什麼,他們都不會一味地模仿,而是會創造性地加以運用,汲取對其生活方式有益者,進行改造、適應和重塑。他們的文化是其他文化中的精華和其本民族文化的令人讚歎的混合。”賽珍珠是在50年前發表的這番言論,但它在今天依然成立。對生活保持好奇心能幫助你發現自己的Ikigai,因為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就需要採取行動,而行動是Ikigai的一個基本要素。

當你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時,則無論多麼普通的事物都可以化為一種值得回憶的體驗。以吃飯為例,對大多數人來說,它是一件每年要做365天,每天要做3次的事情。可是,食物不只是我們的能量來源,因而是一種必需品,它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日本人非常重視吃,甚至出了一本書,名為《美味!可以成為Ikigai》(Oishii! Canbe Ikigai),作者是一位92歲高齡的著名大廚。書中闡述了美食可以帶來真正的歡樂。在《征服逆境:日本和生存藝術》6一書中,大衛·皮林(David Pilling)寫道:“慢慢地,我發現,日本人所烹製的一切食物,無論對我而言是多麼陌生,幾乎都是新鮮而美味的。事實上,比我先前品嚐過的任何食物都更棒。”日本人從不泯滅的好奇心和他們對日常事物的關注使吃這種行為,外加其享譽世界的烹飪術,成為他們的一種美好體驗。

如何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这里有一本实操指南

《日本:生存的藝術》, [英]戴維·皮林著,張巖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儘管乍一看上去,愛好似乎只是你用來自娛自樂的事物,但事實上,它們為你創造了一條與外部世界進行聯繫、分享並對之做出貢獻的途徑。不管你是喜歡烘焙、縫紉、繪畫還是授課,分享你的Ikigai可以幫助你與他人建立聯繫並感到充實。

有一檔備受喜愛的電視節目《英國家庭烘焙大賽》(GBBO),跟某些好萊塢製作的一望而知是照著劇本演的烹飪節目不一樣,GBBO聚焦那些熱愛烘焙並且廚藝高超的普通人。在他們進行烘焙的時候,他們一定是在想著他們為之準備食物的那些人,以及當那些人吃到這些食物時臉上將綻放出來的笑容。

如何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这里有一本实操指南

《英國家庭烘焙大賽》(GBBO)第六季劇照。

我們先前提到過,人們可能將Ikigai定義為家人、寵物、工作或是一門愛好。但是還有其他的東西也可以成為Ikigai。長谷川教授提出,潛在的Ikigai包括社會身份(或責任)、健康、教育、閱歷、事件和回憶。

例如,貢獻時間和精力去志願從事服務於社區的項目也可以成為一種Ikigai。可愛的兒童讀物《叮鈴和叮鈴鈴》(Chirri & Chirra)的作者兼插畫師土井香彌在過去的十年裡,一直將業餘時間投入到根除虐待動物行為的工作中。最初,她創辦了一份免費報紙,上面刊載了許多插畫,用以喚醒人們的意識,並將保護動物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通過志願者工作,她找到了同樣對這個領域充滿熱忱的志同道合者。在工作之外找到興趣所在,例如愛好和志願者工作,能賦予我們另一條與社會建立聯繫、向社會做出貢獻的途徑,並且能讓我們感覺到某種Ikigai的意味。

03 工作和Ikigai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這個短語已經被濫用到了大家到處嚷嚷它,但卻不會好好想一想它的真實含義的地步。平衡可以代表五五分成,但是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這種事是不可能的。在緊要關頭,取決於你的工作性質,你或許得將自己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中。而在其他時候,你得將家庭放在第一位,工作放在第二位。同時,將工作與生活完全割裂開來也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工作也是我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就跟我們的家庭、朋友和愛好一樣,我們不可能將它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事物來看待。

把工作僅僅視作一種滿足經濟需求的手段,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隻要想一想每星期你要在工作上投入多少時間,你就會感到有必要在工作中找到Ikigai,以便讓自己長期保持動力。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Ikigai的關鍵在於關注細節,即將生活分解成較短的時刻。在工作中也可以採取同樣的做法,不要將你的工作看成是一個宏大的整體,要試著將它分解成不同的組成部分,以便發現工作中的哪些元素能夠給你帶來快樂和動力。如果有一個人態度消極地說:“我的生活糟透了。”那麼他其實是在採取一種“要麼全都好要麼全都糟”的態度,無視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只專注於負面的東西。對工作而言也是如此。就算你的工作不太理想,但只要你仔細尋找,就一定能在工作中找到某種讓你喜歡的元素。要避免陷入那種“要麼全都好要麼全都糟”的思維中,因為這會阻礙你發現空間去改善你的工作,使得你無法將它變得更好。所以,下一回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想“我的工作糟透了”,你要試著去換一種表達方式。要承認在那一刻你所想到的工作中的元素可能正是你很不喜歡的,但是也要記住思考一下你喜歡的那些元素,不管那是你在與同事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獲得的團隊合作感,還是當你按時完成工作時獲得的成就感。

在2015年一項關於工作動力(或Yarigai,指所做事情的價值)的研究中,接受調查的8156名日本工人中有約60%將獲得他人的感激列為一大動力來源,還有45%選擇的是成功地完成一項工作或手頭的任務。在另一項對日本人的調查中,年齡在20—30歲之間的女性也將獲得她們的老闆或前輩的感激或表揚列為自己的動力。這些調查使我們有機會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工作,以及工作的哪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能給予我們動力。如果獲得他人的感激是你的動力來源,那麼你想如何獲取它?

在2016年開展的一項民意調查中,5000名日本公民中有82%的人反映說,他們覺得需要在工作中感受到快樂,這樣才能感到充實。這聽上去像是一個盡人皆知的事實,但不幸的是,在現實中,儘管我們都在追尋工作中的快樂,但是我們卻很少能獲得夢想中的工作。事實上,為你找到一份完美工作並不僅僅是你所效力的公司的責任。因為,首先,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特殊的困難之處,沒有任何工作是完美的;其次,你有責任去調整你的工作,儘可能使它變得有意義。

在同一項調查中,有74.4%的接受調查者反映說,通過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他們自己能找到工作中的樂趣,而不是僅僅接受佈置給他們的任務。他們稱,他們願意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工作,以便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找到Ikigai。

積極地塑造你的工作,讓它更適應你的動機、長處和愛好,這叫作“工作形塑”。這意味著打造和設計你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分派給你的工作。“工作形塑”一詞是2001年由簡·達頓(Jane Dutton)和艾米·沃茲涅夫斯基(Amy Wrzesniewski)提出的。達頓教授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商業管理和心理學教授,她說工作形塑的理念並不新鮮,許多年來,員工們一直在這麼做。她發現在她所調查的員工中,有75%已經主動對自己的工作做出了小的改變和調整,以便滿足他們的個人需求,並且讓他們的工作更充實。要在工作中找到Ikigai往往需要我們進行某種形式的工作形塑,以便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有吸引力,讓我們更有收穫感。

如何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这里有一本实操指南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在ted演講截圖。

“工作形塑”這個短語,令人想到《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兼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的一次演講。他提到了經濟學家邁克爾·豪斯曼(Michael Housman)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旨在弄明白為什麼某些客服人員在工作崗位上幹得比別人更持久。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即那些幹得更久的員工都使用Firefox和Chrome網頁瀏覽器。當然,讓這些員工堅持做這份工作的並不是瀏覽器本身,而是這些員工都採取行動下載了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瀏覽器這樣一個事實。Windows系統電腦的默認瀏覽器是InternetExplorer,而蘋果公司的Mac電腦則是Safari。幾乎有2/3的客服人員都使用了默認瀏覽器,甚至都沒考慮過是否可能還有更好的瀏覽器。然而,在崗位上堅持時間更久的員工卻選擇不去簡單地接受分配給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而是對工作的組成部分進行微小的調整,使其適應自己的需求。這並不是說一種瀏覽器比另一種更能讓你感到快樂,重點在於,這說明他們採取了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質疑默認設置,而按照具體需求改造自己的工作使他們在工作時更為愉快,從而縮短了業務通話時間,提高了他們的銷售業績。

04 Ikigai是我們追求幸福的行動

如果你無法找到自己工作中的意義,你就很難將工作視為自己的Ikigai。但是,你能否找到工作中的意義不僅僅取決於你必須完成的任務,還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你的工作。轉變你對工作的認識是工作形塑中的關鍵環節,這被稱為“認知重塑”。

在採訪中,達頓教授提及,要成功形塑工作,首要任務就是認識到你當前是如何做這份工作的。她解釋說,你可以採取寫工作日誌的辦法來幫助自己檢查自己的工作習慣,你還可以向自己提出類似下面的這些問題。

我正在做哪些工作?無論是多麼微不足道,用工作日誌記錄下你一天中所做的一切。


我對這些工作有什麼感覺?在做每一項工作時,不管是在會議上做筆錄還是跟一位客戶進行電話會議,關注你的感受。你喜歡這些工作嗎?還是說,你只想把它們應付過去?


我是如何花我的時間的?針對每一項工作,記錄你在它上面花了多少時間。你是否在某一項你並不一定喜歡的工作上花了大量時間?


我實際上是在和誰交談或聯繫?達頓教授相信,形塑工作的最強大的方法之一就是人際關係的形塑。人類天生擅長合作,而非競爭。因此,你在工作場所的人際關係以及與你打交道的那些人很可能與你工作時的情感有關聯。你是否缺乏互動?某些互動是否對你產生了一種消極影響?

這些問題看似無足輕重,但是重點在於更清楚地意識到你在做什麼以及你對之感受如何。一旦你弄清楚了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就為工作中的每一個領域想出一個你可以採取的小行動,它得是對你有吸引力的,是能讓你更快樂、更有動力的。下一步就是嘗試將該行動付諸實踐。這有效果嗎?有沒有推動你在自己希望的道路上前進?如果這項調整有效果,就讓它在你的工作中反映出來。

工作形塑的關鍵在於找到創造的空間和不斷地嘗試。改變不需要很驚人,但是這裡做出一點點改變、那裡做出一點點改變,就可能讓你將自己的工作視為Ikigai。就算你的Ikigai最終是某種工作場所之外的事物,這些步驟也依然能幫助你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充實感。

歸根結底,Ikigai在於瞭解你自己。Ikigai展現了你生活中的價值觀,你最關心的是什麼,你優先考慮的是什麼。要找到你的Ikigai並不容易,但如果不知道它是什麼,你就無法實現它—所以努力去尋找是值得的。

尋找Ikigai更像是在你自己的社區裡漫步,而不是一次未知的冒險。你可能不必看得太遠。審視我們現在和過去的生活為我們提供了Ikigai的線索。當你回顧過去時,不要只看你職業生涯開始的時候,要一直看到童年。

如何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这里有一本实操指南

電影《人生果實》劇照。

下面為那些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人準備了一套問題,你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來確定你的Ikigai。由於找到一個人的Ikigai往往和連接其所走的每一步有關,我們按照從過去到未來的順序列出問題。

問你自己:

我童年的時候最喜歡的是什麼?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麼?那件事現在對我還有影響嗎?

回顧我的生活,有哪些難忘的時刻曾激發起了我的情緒?

是什麼給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快樂?

我什麼時候感到最快樂?

我以什麼方式度過時光感到最充實?

什麼事情讓我一想到就會臉上掛著微笑?

我什麼時候產生過強烈的感情?我什麼時候感動過?為什麼感動?

我對什麼好奇?

什麼事情讓我從不感到無聊?

我想改變生活的哪些方面?

什麼事情即使沒有人要求我去做我也會去做?

什麼事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我也會去追求?

什麼事情即使我有足夠的錢過上幸福的生活我還會繼續去做?

我盼望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我希望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我會怎麼做?

是什麼讓我想活著去看明天?

請慢慢回答這些問題,答完以後看看你的答案。你可能會看到你的答案呈現一種模式—一個或幾個主題會反覆出現。當你把童年的記憶和現在能夠激發你的好奇心或讓你感到興奮的事情放在一起時,那些已然模糊的記憶可能會產生全新的意義。

更多地關注你是如何度過時光的,也有利於你找到你的Ikigai。我們已經習慣了過於忙碌的生活,大腦進入自動工作狀態,不假思索地往日程裡塞進新的安排。這使我們無法認清我們是如何使用時間的,也看不到任何可能的模式。你制定計劃的時候要留心,花點時間回顧一下你過去的活動以及你未來的計劃。記住,Ikigai往往是伴隨著行動的。

一旦你知道了你真正的Ikigai,它就會成為你決策的依靠,使你能夠做出更可靠、更自信的決定。另外,當你意識到自己的Ikigai時(或者更加了解它可能是什麼),任何可能和它有關的東西似乎都會神奇地和你發生聯繫,好像有某種未知的力量在鼓勵你去追求它。

幸福是擁有Ikigai或感覺到Ikigai的結果。一個人的Ikigai是什麼,沒有正確或錯誤的答案,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坐在家裡是找不到Ikigai的。因為Ikigai是我們追求幸福所採取的行動。

本文整合:走走

校對:翟永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