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間的大黃、土大黃、土大黃葉你分清楚了嗎

今天到河邊去撿田螺,發現了好多野生的土大黃。

土大黃別名紅筋大黃、化雪蓮、鮮大青,在我們當地又被稱為牛舌頭、羊蹄葉、野波菜等各種叫法。它屬於蓼科酸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四川、貴州、江蘇、福建、湖南等地。在我們當地農村,從鄉野間、河道兩旁、再到水溝邊都有土大黃的身影。

田野間的大黃、土大黃、土大黃葉你分清楚了嗎

土大黃

土大黃原本屬於一味中草藥(具體請查看資料),它的根部肥厚且大,呈黃色。莖粗壯直立,高約1米,綠紫色,有縱溝。

還有一種品種和它長像相近的叫土大黃葉。土大黃葉也叫金不換葉、暈藥葉。它屬於植物鈍葉酸模,分佈於我國河北、山東、陝西、甘肅、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四川等地。

田野間的大黃、土大黃、土大黃葉你分清楚了嗎

土大黃葉

土大黃葉也屬於一味中草藥(具體請查看資料),它的根部比較粗壯,直徑可以達到1.5釐米。它的莖根直立,高度能達到60到120釐米,有分枝,具深溝槽,沒有毛。

土大黃與土大黃葉在名稱上只有一個字的差別,不熟悉的人在外觀上也很難分辯出來,但兩者的藥效與功能就相差甚遠。

除了土大黃、土大黃葉,農村還有一種中藥材叫大黃。大黃也稱將軍、黃良、火參。

大黃的外觀形狀和土大黃、土大黃葉比較起來就容易分辯得多,雖然它們同屬大黃蓼科多年生植物,但在外觀上就完全不一樣,藥效也不一樣(具體查看資料)。

田野間的大黃、土大黃、土大黃葉你分清楚了嗎

大黃

大黃在我們國家也分好幾個種類。主要有西寧大黃、銓水大黃、南大黃。


西寧大黃主產主產於青海同仁、同德、涼州、河州和岷縣。銓水大黃主產於甘肅銓水、西禮等地。南大黃則主產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大黃的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上述地方,除此之外,陝西、湖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方也出產。

以上各種大黃,都是以外表呈黃棕色、有紋路,以及星點明顯,單體較重、質量堅實、有油性、氣味清香、味苦而不澀、嚼之發粘為最上好的大黃。

田野間的大黃、土大黃、土大黃葉你分清楚了嗎

大黃

  • 總結:大黃是種植的名貴中藥,稀缺性強。土大黃和土大黃葉雖然也是中藥,但分佈地域較廣,野生的隨便都可以採到,稀缺性不強。

看完的朋友大家分清楚了嗎?

請點個關注、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