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戰爭題材的電影我們看過許多,不少電影中的場景十分宏大,對於其中的戰鬥場面描繪的也是酣暢淋漓,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這部電影,雖說屬於戰爭題材,但是裡面卻沒有太多血與火的交鋒場面,更多的是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場戰爭。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這部電影中既沒有血肉橫飛的戰場,也沒有槍炮聲轟鳴的陣地,它的名字叫做《喬喬的異想世界》,這部電影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帶我們領略了這場戰爭的殘酷。

二戰末期的德國盟軍即將攻入柏林,敗局已定。但是瘋狂的希特勒,卻不打算就這麼善罷甘休,他對內繼續施行著高壓政策,並且以青年團的形式進行徵兵。

在這種情況下,喬喬雖然還沒有到當兵的年齡,卻已經加入了青年團,希特勒就如同幽靈一般,滲透在他們教育的各個角落裡,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學習方法。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這部電影是一部很好的諷刺喜劇,在當時片中的喬喬並不認為希特勒是一名暴君,和其他青年團的成員一樣,喬喬把希特勒當做是自己精神上的領袖,對希特勒是無比崇拜。

和喬喬不一樣,他的母親知道他們的領袖是一個怎樣的人,她也不想讓孩子變成那種討厭的人。但是她沒有辦法,在這樣高壓的統治下,她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下去。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嚴酷的環境將這些本應天真爛漫的孩子磨鍊成了真正的戰士

喬喬的這個年齡,本應在課堂上接受教育,但是講臺上的不是老師,而是教授戰爭知識的教官,他的同學也都是他的戰友,戰場距離他們很近,彷彿下一秒就要投身槍林彈雨中去。

因為某個人或者某個集體的野心,他們的命運不由自己掌控,懵懵懂懂的年紀,本應該有陽光和書本陪伴的他們,在別人的操控下,現在面對的卻只能是子彈和火炮。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他們的童真在這種集體迫害中被抹去,手握尖刀的他們,沒有絲毫的畏懼和軟弱,更是丟棄了人性中重要的善良,一句句狂熱的話從他們的嘴裡說出來有一種說不出的諷刺意味。

喬喬也是這樣團隊的一員,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被洗腦的不夠徹底,於是他開始思考。這種思考彷彿有著魔力一般,帶著他從這種環境中一步步脫離,重拾那丟棄的善良之心。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在戰爭中無數個家庭生活變得破碎,沒有信念

幸運的是,喬喬雖然是一名戰士,課堂上教導他戰鬥的技巧和兇狠,一步步泯滅自己的良知,但是他還有自己清醒的母親,母親也知道她該做什麼。

喬喬在課堂上被教育絕對終於領袖,打倒一切與領袖為敵的人,但是這都是假象,矇蔽了他的雙眼。他的母親很想把真相都告訴孩子,但是代價很可能是需要付出兩個人的生命。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這可能就是電影中最殘酷的部分,這種極端的思想下剝奪了孩子的童真,更剝奪了孩子對於母親的信任。戰爭不僅僅滅亡了人的肉體,更是扼殺了軀體中最重要的靈魂。

喬喬的母親不願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謊言中,當那些戳破獨裁謊言的人被領袖絞死時,喬喬不願意看,母親卻強迫他去看,只有面對謊言,才能真正的戰勝和打敗謊言。

這樣的高壓政策束縛著人的思想,戳破謊言的代價是很可能會丟失生命。所以很多人保持沉默,保全生命,雖然他們活著,但是他們內心中那殘存的人性與勇敢已經丟失了。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戰爭的代價不應該由孩子來承擔

影片中最後盟軍攻入了柏林,但是喬喬卻已經失去了母親,當他惶恐不已,試圖把這種情緒發洩在那個猶太女孩身上時,可能是由於深藏內心的善良,卻他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女孩。

他無法抑制自己對那個女孩的情感,這種情況下,他開始反思,到底為了什麼,究竟是誰創造了戰爭,這場戰爭使那麼多家庭支離破碎,誰又該為此付出代價?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就是喬喬的摯友約基在戰爭結束後,對喬喬說,他要回家看他的媽媽,他想要一個擁抱,這是個多麼簡單而又奢侈的願望。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而戰?可歲月靜好難得

幸運的是,約基這個願望還能實現。但是更多的人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哪怕他們有著再微不足道的願望,都不可能實現了,能在這場戰爭中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最後,影片為什麼選擇用孩子獨特的視角來記錄戰爭呢?我想,恐怕只有孩子這樣的童真才能反映出戰爭的殘酷性。畢竟,又有多少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冷血的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