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看各省市、房企如何戰“疫”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一次嚴峻考驗。經濟穩增長承壓,部分行業遭受重創,房地產行業也處在風口浪尖。疫情之下,房企一季度實際銷售回款會受到較大影響,資金鍊緊張程度和資金需求都比較大。所以在穩定疫情防控的同時,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有序發展刻不容緩,各省市政府和房企紛紛開啟疫情應對措施,打好戰“疫”!

疫情背景下,看各省市、房企如何戰“疫”

直面疫情,房企如何應對 &營銷策略

房企方面,因為疫情期間線下售樓處暫停營業,交易停擺,房企銷售承壓,為了拼業績,各房企可謂各顯神通,妙招不斷。線上售樓處、優惠折扣、特價房、無理由退房、直播售房……傳統營銷模式和新營銷模式齊上陣,花式戰“疫”。

疫情背景下,看各省市、房企如何戰“疫”

房企應對疫情的營銷策略盤點

售樓處暫停營業但營銷不停,各大房企紛紛發力線上售樓,恆大、碧桂園、陽光城、時代中國、新力地產、美的置業、新城控股、禹洲、融創等房企推出“無理由退房”措施,退房期限少則30天至60天,多則90天到180天。部分房企運營全民營銷APP平臺,通過註冊實現瀏覽、預約看房、項目推薦等服務,如碧桂園、雅居樂運營“鳳凰通”、“雅居寶”APP平臺,融創重啟幸福通新版APP等。部分房企推出線上營銷小程序,滿足項目介紹、在線諮詢基本功能外,實現一鍵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如陽光城、龍光以及美的分別推出“陽光房寶”、“龍光寶”、“美的置業神器”等小程序,隨時瀏覽企業項目價格和戶型產品,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實現輕鬆看房;八達嶺孔雀城在微信公眾號設置全景看房功能;綠地、禹州啟動24小時在線體驗等。

雖然這對於購房需求的刺激效果以及實際成交相對有限,但不意味著這樣的營銷動作沒有意義,其蓄客意義大於實際成交,有助於房企關注到回補需求釋放,待疫情結束後,有利於及時開盤。

二十餘省市密集出臺政策穩地產

面對疫情帶來的困局,各方都在努力。各地政府陸續出臺紓困政策,幫助中小房企,穩定房地產行業。自2月11日以來,已經有上海、無錫、西安、廈門、南昌等超過20個省、市發佈了房地產行業的相關“紓困”政策,從下調拿地保證金比例、暫緩繳納土地出讓金、放寬房企的預售條件、開竣工、減免房企相關稅費、公積金及地產融資等多個維度,助力房地產企業渡過眼前的難關。這些政策主要作用是穩定企業復工、現金流及穩定地產上游,房子不炒戰略方針不容易變,其中蘇州、無錫、廈門等城市力度較大。

疫情背景下,看各省市、房企如何戰“疫”

23個省市房地產相關調控政策(不完全統計且持續更新中)

各地疫情嚴峻程度和房地產市場現狀均有不同,因此採取的調控措施也不盡相同。從各地出臺政策內容看,無錫的政策最為全面,從稅收、金融、土地、預售、租金等各層面都制定了相應的支持政策;上海、西安、南昌、南京、浙江等地的政策則主要是分期或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優化審批服務等;蘇州、福州、廈門、衡陽等城市出臺的政策文件中,都有對預售審批放寬、預售資金監管和放款節點放寬的相應表述,旨在促進房企儘快恢復房源銷售和緩解現金流的緊張。

這些政策旨在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幫助企業緩解流動性困難,有利於保障城市有序建設和土地市場穩定,進而促進當地經濟平穩運行。“紓困”政策對於房企的影響非常有限,只能一定程度上給房企“減負”,以此穩住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