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寂寞,放平心態,享受人生

每個人從生下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人會陪伴你一輩子,只會陪你走過一段路程,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

讀懂寂寞,放平心態,享受人生

寂寞是無人相伴的旅程,是沒有星光的夜空,它使空虛的人孤苦,使淺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莊子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在莊子看來,寂寞是萬物的根本,人也只有在寂寞中,才能更好地感受生命,認識自己。

讀懂寂寞,放平心態,享受人生

古來聖賢皆寂寞。

每個時代,總會有那麼一些人,遵從於自己的內心,用一生的時間,在寂寞中思考、做事,直到有一天,他們從容離開。

寂寞,是一種高處,高處不勝寒。

莊子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寂寞,是一種逍遙。

寂寞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想隨波逐流,不羨慕世界的繁華,不諂媚紅塵的喧囂,靜守自己的一方天地,怡然自得,低眉微笑。

我們赤條條而來,孤零零而去,人生就是一路寂寞,無問西東。

梁實秋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寂寞,可以讓人感受一種空靈悠閒的境界,“空山夜雨,萬籟無聲”。

所謂“心遠地自偏”,寂寞可以讓我們更切實地享受人生,擺脫世俗的干擾,追求內心的乾淨和精神生活的豐富。

讀懂寂寞,放平心態,享受人生

寂寞,是輕裝上路,心無雜念地活著,“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人生所有的際遇,不過是四季的風,風過了,我依然是我。

寂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莊子說:“物物而不物於物。

心役使萬物,而不是成為外物的奴隸。享受寂寞,不為外物所奴役,但是也不必讓自己的心走向枯寂。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華。

有人問禪師:“鯉魚在沒有躍過龍門的時候做什麼?”

禪師回答:“在深潭寒水中修身養性。”

又問:“躍過龍門後又怎樣?”

禪師回答:“躍過龍門後,騰飛天上,魚類難以追及。”

又問:“那又怎樣?”

讀懂寂寞,放平心態,享受人生

禪師回答:“龍行雲布雨,滋潤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遇,沉潛時要耐得住寂寞,成就後要福澤天下。做魚做龍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麼環境做什麼事。”

享受寂寞,就是參透了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