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門歇業,只剩下電商,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隨著以消費拉動內需刺激中國經濟進一步中高速增長,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和增加服務產出成了近年的工作重點。大家能看到實體行業和傳統行業的尷尬現狀,普遍感覺越來越不景氣,生意難做,而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普及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有著雄厚資本實力的電商不斷地席捲掃蕩,對所有中小企業生產、商業和社會消費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門歇業,只剩下電商,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試想一下,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閉了,只剩下電商,會是一種什麼狀況?以下為三個表現。

基本生活物資供應緊張

以目前國內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內需看,假設實體經濟中的所有行業都關閉了,勢必造成基本生活品供應緊張,首先是庫存有效,大米、食用油、菜蔬等必需品快速消耗殆盡,其次石油、水電氣、製造加工、交運等停滯減少,綜合因素看最終結果是隻能維持1-3個月,整個社會商品流通進入“坐吃山空”的末端緊張階段,重要基礎產業領域進入到類似被戰爭摧毀的狀態。

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門歇業,只剩下電商,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電商平臺瞬間崩潰

以國內幾大電商的基本模式為例,不管是生產商還是代理商,或銷售商,都控制著AB端,對於以終端競爭(C端消費者)致勝的新技術新媒介,電商平臺如果失去前端環節和供應,勢必讓由集生產、經營、消費為一體的電商平臺瞬間失去生存價值,提供服務和支持的利益共同體失去基本意義。

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門歇業,只剩下電商,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馬斯洛的基本需求論,以實現底層需求的商品消費為核心目標,電商提供的現代科技條件下的產品和服務,在其技術產品的本質優勢與綜合多元性下,被瓦解和剝離。所以說在更新的計算機技術支持中的商務活動,離不開基本的前後兩個終端。

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門歇業,只剩下電商,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經濟活動停滯或混亂

假設物質保障類生產不能自足,什麼都靠進口,在我國這樣超大規模的現實下,將導致產業結構畸形、發展失衡,甚至被外部勢力操縱的可能性大增。實體行業全部關閉,不言而喻,勢必導致連鎖反應,物價飛漲,金融動盪,人心惶惶,經濟危機、國力下降。當然,這樣的情形不會出現,這是違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就會嚴重阻礙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國目標。

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門歇業,只剩下電商,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實體經濟和電商在社會基本經濟活動和商業流通中的基本關係及邏輯,有助於理解實體經濟的首要價值。最近幾年,服務經濟時代已來臨,虛擬經濟快速增長,社會經濟活動“脫實向虛”傾向明顯,國家為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下大力、出政策,大力支持實體經濟。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必須加快工業化步伐,有力提升和強化實體經濟的競爭力,而不是削弱實體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實體行業都關門歇業,只剩下電商,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將有更多創業知識與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