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用戶持續萎縮,為什麼現在廣電很少有人看?

古情濃意


廣電的有線電視現在的確很少有人看了,一方面是由於互聯網及基於網絡的視頻應用對廣電的衝擊太大,另一方面廣電頗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


廣電過去的不可替代,是因為唯一性


廣電的傳統業務是電視直播業務,這也是廣電的核心業務,也就是我們說的看電視。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看電視就是我們老百姓最常見的娛樂,因此廣電是家庭的標配。


主要那時也沒什麼娛樂,除了看電視以外,普通老百姓也就是打打麻將打打牌。所以廣電電視在過去是我們生活的必須品,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通過電視節目我們可用接觸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

電腦和互聯網的衝擊,導致廣電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那麼2000年以後,互聯網逐漸興起,2010年以後,移動互聯網逐漸興起,電腦和網絡讓廣電喪失了娛樂的唯一性。電視對很多80後、90後的吸引力已經不是太大。我記得我在2000年前,每天晚上回家還想著看電視,2004年後,基本上都是坐在電腦邊上網或者打遊戲


到了現在這個時代,智能手機讓廣播電視的吸引力進一步降低,智能手機可用看視頻、聽廣播、看書等等,這就導致廣電的有線電視,隨著消費人群逐步向80、90、00後過渡,不可替代性越來越差

當我們有了很多選擇的時候,自然會挑剔一些,對於年輕人來說,電腦遊戲和手機遊戲的交互性和吸引力顯然是更大的。而且現在的社會燈紅酒綠,除了電腦、手機以外,新生一代還有其他娛樂方式可以替代有線電視,所以有線電視在年輕一代裡更是可有可無


運營商的IPTV和電視盒子,讓廣電雪上加霜


除了電腦和互聯網,喜好看電視劇和電影的消費者又突然發現,廣電只有直播,其他影視資源非常少。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特色節目這些訴求,幾乎很難滿足

而運營商的IPTV給了廣電一記暴擊。在家庭上網成為剛需的情況下,如果依託網絡可以看電視直播,為何還有購買數字電視業務呢?要知道,現在網絡才是剛需,如果同時滿足上網和看電視節目的訴求,當然更方便。


而且運營商的IPTV服務比廣電更靈活,一些運營商還經常放在套餐內贈送的方式,這讓廣電實在很難受,很多消費者辦了寬帶又拿了運營商的機頂盒之後,寧願通過破解從第三方APP通過互聯網看電視,也不願意再購買廣電的有線電視。

同時,互聯網小盒子可用提供更多的電影視頻,滿足了一部分喜好看電影的消費者的核心訴求。不僅僅是小盒子,像小米電視這種甚至可用直接基於電視提供視頻服務,這些都進一步的擠壓了廣電的生存空間


態度決定一切,國企化服務讓用戶對廣電不感冒


廣電真是威脅重重,但是前面說了那麼多威脅,廣電也沒有充分重視,我覺得主要體現在兩點


廣電依然對數字電視這一套老技術念念不忘,從現在來看,數字電視和IPTV的差距太大了。因為擁有廣播電視的片源優勢,假如廣電可以加快IP化改造,將寬帶、IPTV和影音服務合一,至少可用緩解運營商IPTV的大舉攻勢。


其次廣電太國企了,比運營商國企的多,廣電的很多服務理念和服務態度都是爛到極點,直接導致了很多用戶對電的意見很大,進一步打壓了有線電視的生存空間


結論


目前廣電的有線電視用戶數持續下滑,實際上是因為有線電視喪失了家庭娛樂的唯一性,再加上新生代對網絡的接受程度更高,同時競爭對手的優勢明顯,導致了廣電的有線電視關注度越來越低。


同時在這個傳播迅速的年代,廣電的差勁的服務也是廣電的絕對失分項,如果廣電不能夠痛定思痛的全方位改革,即使拿了5G牌照也於事無補


IT老菜鳥


座標泰安城區看到這個提問我想到了廣電網絡都慢的出奇,印象最深的是6年前家裡網速太慢了還不定時的經常掉線,一直打電話反應,後來打12345熱線,來了一個經理帶著2個工作人員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查了幾遍發現確實慢,這個經理然後對我說,你住的是6樓所以網慢點。我當時就醉了,就說這是網線不是水管線 樓層高了壓力低。通過後5年的使用發現還是慢,不定時的經常掉線,孩子玩不了遊戲看不了電影,家長跟著急。儘管客服服務很好,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還沒說我是大地的芽新


過去一家壟斷,信譽不好,服務不好,價格高,很多時候壞了沒人修,還得找認識人,價格貴,過去從每月8塊錢漲到每月10塊錢,後來又漲價,臺是多了,但現在也不是一家獨大了,聯通公司有IPTV,電信也有網絡電視,實在不行買個盒子,都可以,我家現在一個用聯通的IPTV一年150元,另一臺電視是小米網絡電視,插一根網線,天天看電視劇,不用掏一分錢,傻子才用有線電視!


Happy於


我已前用廣電的,現在用電信。兩者比較一下,可看出優劣。

一.廣電的轉播畫質的確比電信稍好一點;二. 比服務電信好於廣電;廣電以前服務傲慢,售後服務人員少,電信隨叫隨到,態度好;三. 同樣的收費標準,廣電看電視還行,寬帶基本上是擺設,電信既可看電視,寬帶是最好的,現在都是智能電視,網上點播離不開寬帶。

所以說本人棄了廣電,選了電信。


pmr向前向前向前


我個人覺得廣電有線電視很好呀。自從家裡廣電有線升級為高清後,連上網也自帶了,太爽了。過去一年電視費,上網費兩項每年都在一千多元,現在一年才五百多,信號特好,比起朋友家中電信的信號強太多了,而且還要便宜很多。真不知說廣電不好的是些什麼人!


yezihan


電視機,曾經中國家庭三大件電器之一。70、80年代,家裡有電視說明這個家庭經濟條件好。如今,電視機仍然是一個家庭必備電器。看電視已是每個家庭主要的娛樂活動。

  •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有線電視正逐步被寬帶互聯網電視所替代。

我家很早就沒使用廣電的有線電視,改用“高清網絡電視機頂盒”!有線電視用戶逐年持續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隨著互聯網寬帶業務的普及,IPTV、OTT正在“蠶食”有線電視市場。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正是這一市場的主推手。


有線電視用戶逐年下滑,互聯網電視已正普及。

  • 根據《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2.12億戶,其中有線數字電視實際用戶1.98億戶(至於1400萬差異,應該是村通工程中仍在使用的模擬電視用戶)。受三大運營商寬帶業務的市場衝擊,單一的有線電視用戶正逐年減少,從2016年的2.28億,到2019年2.12億,減少1600萬戶。IPTV、OTT正在逐步取代。


  • 由於家庭寬帶業務的普及,IPTV的發展已成用戶使用趨勢。

1、隨著IPTV走進千家萬戶,傳統的有線電視遭遇危機,用戶持續減少。一方面,IPTV電視收費比傳統的有線電視要低,一條寬帶可以實現家庭上網、看電視、WIFI。IPTV內容更豐富,包含電視劇、電影等強大的影視資源庫,還有體育直播、在線遊戲等其他功能。另一方面,IPTV的自主性更強,可以通過點播、錄播等多種方式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避免節目中間插播廣告,而且還能看到時下最新最熱門的資源。

2、2020年1月,根據三大運營商公佈運營數據,目前寬帶用戶數合計達4.251億戶,這還不包括民營寬帶商用戶數。根據最新數據,三大運營商IPTV用戶數已達2.94億戶,2019年預計全年淨增3870萬戶。另一方面,廣電也積極發展IPTV業務,目前在1.7億左右。全國IPTV用戶總數達4.64億戶。


  • 三大運營商寬帶業務提速,成就OTT業務發展。

對於智能電視來說,OTT與IPTV都是內容資源的一種運營形式。特別是三大運營寬帶提速至100M、200M後,OTT的發展更為迅速。OTT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這種服務由運營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OTT與IPTV在運營模式上有相同之處。截止2019年全國智能電視激活終端已經超過2.4億臺,月活躍獨立終端已經達到1.24億臺。

小結:不管是有線電視、高清數字電視,或是IPTV和OTT,都是面向用戶的電視服務內容運營形式。從功能和應用上來說,IPTV、OTT實現的內容更復雜、形式體現更多元化,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於一體,展現的內容除了電視節目,還有電影、遊戲、資訊等,可以實現點播、錄播、暫停等功能。相比傳統電視來說,IPTV、OTT所實現的不僅僅是看電視,而是互聯網的交互功能。


技術科普:OTT與IPTV之分。

OTT與IPTV的區別是什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用戶都會在電視使用過程中遇到,對於智能電視來說,OTT與IPTV都只是內容資源的一種運營形式,而且兩種形式可以在同一臺電視屏幕上共存。

  • 從概念上區分OTT和IPTV:

1、OTT 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這種服務由運營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包括中國廣電),由服務商直接面向用戶提供服務和計費,只是利用運營的寬帶線路和帶寬。

2、IPTV 即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於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新技術。

  • 從傳輸/內容/屏幕上區分OTT和IPTV:

1、傳輸:IPTV走IP城域網,OTT走互聯網Internet。

2、內容:IPTV主要提供牌照商內容;OTT是牌照商內容+視頻網內容(版權)+其他。

3、屏幕:IPTV還是隻對電視屏;OTT多了多屏互動功能。

  • 從軟硬件實現上區分OTT和IPTV:

1、OTT實現需要:網絡TV盒子+電視機;或者是包含網絡TV盒子功能的智能電視機。

2、IPTV實現需要:IPTV運營商提供的專屬電視機頂盒+電視機(或 智能電視機)。

  • 從使用牌照商來區分:

1、目前獲得IPTV牌照的三大運營商、中國廣電、央視國際、南方傳媒、國際廣播電臺,也就是運營商體系和廣電體系。

2、華數、百事通這些獲得互聯網集成平臺牌照的,提供的是OTT。

小結:對於客戶來說,OTT與IPTV都是電視內容資源運營的一種形式。針對用戶來講,選擇更廣,三大運營商在寬帶業務融合中就有包含IPTV業務。


總結:有線電視發展到今天,隨著互聯網、寬帶網的發展,電視也不僅是一個信息媒介,也是一個智能物聯網終端,更融合了手機的更多功能。傳統電視信息的單一性,必然會影響其業務發展,未來,智能電視機將變成一個智能物聯網終端,在智能家居、智慧生活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你說呢?歡迎點評和關注“阿哥說科技”,我們共同聊聊科技話題。


阿哥說科技


有線電視一年四佰幾十元,節目關健節點就廣告,江蘇臺的謝謝你來了,廣告比節目都時間長,還有那淨水器,幾個江蘇臺做了半年多廣告了,而且時間很長,真有那麼好嗎?一個慮芯一年出頭就洗碎了,又要200,不用照樣吃水沒病,還有馬踏飛燕老化鏡,騙人貨多,拼命做廣告,好的電視節目看不到多少,蠶絲被等騙人廣告滾動播出,看見就心煩,一年有線電視四百幾,假廣告假貨再騙去幾百一千幾,再會看下去嗎?省省吧。


懷念過去淚奔


“有線電視”由大火到萎縮,不過十年左右的時間。有市場的因素,如:移動、聯通等資費大幅下降,致使有線競爭力下降,也有其本身機構僵化、不思進取、霸王手段收費、服務態度較差等主觀原因。個人認為,這些主觀原因才是有線走向落沒的主因。

剛改裝機頂盒時,我家這的收視費是240元/年。可短短兩年間,居然更換了兩次機頂盒,(算上第一個,是兩年三個)除了第一個是免費之外,再更換都是用戶出錢,而且價格不便宜

在交年費時,還要捆綁各種消費,推銷各式節目

據說國家有規定,既使不交費,也可以看到中央一套在內的部分節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在母親學會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後,再沒用過有線網絡

也許十年後,有線電視就會走進歷史。只是那麼多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不過腳下的泡都是自己走的,又能怨得了誰?


天佑炎黃兒女


有電視為什麼會萎縮,因為廣告太多太多,而且不停的放,看了讓人煩,現在新聞沒有新聞,全是其它臺,或者幾天前新聞,節目裡全是電視臺,或者滑稽戲裡的幾隻面孔,出來相互吹捧,家裝廣告一家接一家,每個臺不停的放,收老百姓的錢浪費老百姓的時間,鼓了他們自己的腰包。


fxz152


質次價高是主因!

首先,每年都要付費,而且價格並不實惠。

其次,除了那幾個“必須看”之頻道免費外,其餘的頻道基本上都要另外加💰。

第三,其機頂盒質量不好。

第四,目前網絡電視早已普及,只要一次性投資一百來元購買其機頂盒,可以收看的節目遠高於有線電視,可謂價廉物美!

總而言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價值取決於質量,是被人喜愛還是被人唾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