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樵:一詩一得(291—300)

歸樵:一詩一得(291—300)


讀到一首好詩,能將其中之一得與朋友們分享,也不失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歸樵




291蜻蜓小憩圖

靜玄子

不向美人頭上立,偏從湖海浪中浮。

點破碧波三萬頃,老荷尖上暫悠悠。


“偏從湖海浪中浮”、“點破碧濤三萬頃,”將背景無限放大,結句再將鏡頭聚焦到“老荷尖上”的蜻蜓。“點破”、“暫悠悠”甚好,不僅凸顯出畫面的宏闊意境,更見蜻蜓的瀟灑自如。(歸樵)




292吟石廬陽臺小坐

金水

閒看雲影淡穹蒼,水色山光入檻涼。

應是茶餘常有句,鳥聲吟出兩三行。


茶餘有句,卻是鳥聲吟出,妙在出人意表。(歸樵)




293滬上閒居

晦窗

颯颯秋風海上來,桐陰夢覺瑣窗開。

諸天靜寂孤鴻唳,盈幅清愁未剪裁。


句中有餘味,看其一句中有無截斷,“諸天靜寂/孤鴻唳”四字三字截斷是也。篇中有餘意,看其含蓄婉曲之妙,“盈幅清愁未剪裁,”自有言外之味,弦外之響。(歸樵)




294書窗即目

衣香

窗簾不動曉風微,楊柳陰斜碧四圍。

看得鳳蛾輕一蹴,閒花渾欲出籬飛。


從“窗簾不動”到“楊柳陰斜”再到“蛾輕一蹴”、“閒花”“出籬飛。”說景微妙,且有生動的細節。好詩是要靠細節推動的!(歸樵)




295葡萄架下

曾入龍

鳥囀新涼夏轉深,一藤蟬噪解微吟。

遙思二十年前我,夢也何曾上綠陰。


“鳥囀新涼”、“一藤蟬噪”、“夢”“上綠陰”,詩語精緻,韻味悠長,亦如清潭見底,寫出幽微。(歸樵)




296閬中華光樓

晦窗

四圍山色望中收,醉袖當風坐此樓。

今古茫茫誰識我,江干問取舊沙鷗。


“四圍山色”、“今古茫茫”是“舊沙鷗”空間與時間的點外之面,落墨不在面,而在“問取舊沙鷗”這個點上,是時間與空間的清洗。(歸樵)




297瘦西湖懷古有寄

江南蘭

廿四橋頭玉露侵,清輝如水滿衣襟。

吹簫人去無尋處,直使西湖瘦到今。


首二句以淺淡之筆,簡淨之句寫來,轉結“吹簫人去無尋處,直使西湖瘦到今。”更具滄桑感與抒情性。是為直而能曲,淺而能深也。(歸樵)




298夏日街道

梅花故舊

玻門高閉暮圍城,何處蟬蟲不住聲。

一帶空調簷下水,不分晴雨供苔生。


“一帶空調簷下水,不分晴雨供苔生。”空調排出的水,也能滋潤窗下綠苔,貴於意真意足,意真,無矯揉造作,意足,能深有餘味。動人心目者,須意真意足也!(歸樵)




299冬至前悼念雙親五絕句(其一)

楊逸明

廿八年前悲失父,三年前哭母難留。

我知二老相逢處,說阿明兒已白頭。


“我知二老相逢處,說阿明兒已白頭。”,情真意切,讓人於淚目中感慨25年的人生況味。誠如樂天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歸樵)




300冬至前悼念雙親五絕句(其五)

楊逸明

新居遷後總擔心,二老歸家不易尋。

舊屋兩盆楓醒目,移來小院作羅針。


全詩敘寫遷居後擔心二老不易尋家,將舊屋的兩盆楓樹移來以作羅針。無半句議論或抒情,卻極盡表現出對雙親的深切懷念。用白描的手法敘事,線條明晰,言簡情深。(歸樵)




高海生

(歸樵),山西蒲縣人。中華詩詞學會、山西詩詞學會會員,晉社副社長,萬柏林詩詞學會副會長,出版詩集《歸樵吟》。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