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不是去创造,而是去理解已存在的世界

序:

摄影不是去创造新世界,而是去理解和解释已经存在的世界。这样的解释之所以让人着迷,是因为镜头背后那个人。


人的张扬与内敛,悲伤与喜悦,都藏在画面的每一个角落里。无论是不是刻意隐藏,只要有心,都会显现。



能影响很多人的好电影,通常是因为电影本身带给人的思考,让人们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自己,或者身边事物的影子,从而反思曾经看世界的角度。


就像好照片,引起人共鸣的,是从中感受得到,自己经历过的世界。经历通常无关对错,也不需要别人评说。


摄影不是去创造,而是去理解已存在的世界


摄影的画面感,是对镜头语言一种美的应用。这里说的美,并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视觉美,喜怒哀乐,能让人动容的情绪与瞬间,都是人的美。


镜头语言,包含了构图,色彩,光影,空间,人的神态与表情,甚至环境里一切元素的利用。把这些镜头元素,有序美妙地组合起来,就有了镜头语言。


好电影之所以给人带入感,就是把这些镜头语言,发挥到了极致,让人不知不觉中,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摄影不是去创造,而是去理解已存在的世界

情绪和感受会随着画面被传递,压抑,沉闷,开心,绝望,悲喜,看见了画面,也就接受了镜头语言的暗示,一切了然于心间。


镜头语言的大师,都是情绪暗示的高手,他们不会放下自尊,赤裸裸地挑逗观众的眼球。而是引导人们渐入心境,从而看见自己的执念。


摄影不是去创造,而是去理解已存在的世界


画面大师,本身对镜头语言,甚至是镜头氛围的应用有着丰富且娴熟的经验。但通常,好电影成功,却不是因为用了某个不错的镜头。


画面感,就是利用镜头语言这个工具,加上自己的视角,去重新理解和解释了已经存在的世界。


重新理解与解释的意思,就是让观众通过画面,看见镜头背后的那个人。


摄影不是去创造,而是去理解已存在的世界


摄影是系统的综合表达,就像人的五感协调工作一样,你不能说,现在我决定关闭另外四感,只用视觉看照片。


当人们看到某一个色彩带来的氛围时,这个色调附加的情愫会悄然而生,这是不受控制的,这是人性。


摄影不是去创造,而是去理解已存在的世界

但对于有人的画面来说,最大的镜头语言,只是人的神态和表情,其它的一切,都成了人的附庸。


无需去表现花哨和夸张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和细微的动作,就会放大此刻的人性。


人最重要的表达,是人性。



镜头语言,不是刻板的公式,是心随境转中,人对环境元素的重新排序。



镜头表达的是人的悲喜,语言诠释的是人的心境。


摄影不是去创造,而是去理解已存在的世界


图片来自:《三个广告牌》剧照,很值得推荐的一部电影。

故事本身没有脸谱化的善恶,只有人性的诠释和理解。就像电影中的台词:“愤怒,只会招致更多的愤怒。” 大概只有柔软,才能化解生活的戾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