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先說說“驅邪降福”

“驅邪降福”是清代花錢常用內容,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常見的花錢版式有下面幾種:

版式一: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版式二: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版式三: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當然,上面只是最常見的三種版式,還有很多其他的版式,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查閱。

此次採用漢代銅鏡銘文紋飾中常見的方篆,設計到花錢當中,感覺文字表現還是蠻精神的。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漢代銅鏡紋飾銘文采用“陰雕反刻”的手法,將中國傳統雕刻手法展現的淋漓盡致,有獨特的傳統韻味。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細節對比一下,漢鏡的銘文表現更誇張一些,非常美。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再說說“中國大寧”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中國大寧”一詞源於西漢王莽時期(公元9-23年)的鎏金銅鏡。這面1952年在湖南長沙出土的漢鏡已被列為國寶級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其邊鑄有52字銘文,“聖人之作鏡兮,取氣於五行。生於道康兮,鹹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質清剛。以視玉容兮,闢去不羊(祥)。中國大寧,子孫益昌。黃常(裳)元吉,有紀剛(綱)。”這面銅鏡的珍貴之處,在於銘文中出現的“中國”名稱。“中國大寧”表現了漢代先祖的美好祈願,在華夏子孫中引起深遠的共鳴。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向好之時,引用漢代先祖“中國大寧”的美好祈願,祝福祖國和人民早日戰勝疫情,實現“中國大寧”,期待美好的明天。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驅邪降福,中國大寧”原創花錢——銅鏡銘文內容和形式的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