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貴妃真的很壞、很歹毒嗎?為什麼明憲宗專寵萬貴妃?

歷史一書生


如果萬貴妃真的這麼壞,這麼歹毒,並且真的加害於明孝宗朱祐樘和其生母紀妃。那麼,明孝宗即位後,他有可能會放過萬貴妃一族嗎?這顯然就不合情理。

首先,從萬貴妃早年的經歷可以看出,她並非心腸歹毒的女人;

明憲宗朱見深的童年是很悲劇的,公元1449年,朱見深的父皇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淪為瓦剌的俘虜。他的皇叔明代宗朱祁鈺在危難中即位,在於謙的輔助下取得了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那一年,朱見深只有2歲。

後來,朱祁鎮被順利贖回,朱祁鈺將自己這位太上皇幽禁於南宮,並且隨時都想加害於他。既然,朱祁鎮都淪落到如此田地了,那麼孤苦無依的朱見深,處境就更加悽慘了。

在那段歲月裡,朱見深幾乎被宮裡頭的所有人遺棄,宮人都不願意留在他身邊,生怕惹禍上身。只有一個柔弱的女子,始終不離不棄,用自己的愛與堅強,守護著朱見深,她就是萬貞兒。那時,萬貞兒年僅19歲。

在充滿艱險的童年歲月裡,萬貞兒就是朱見深唯一的精神支柱。她用自己的青春換來了朱見深的健康成長,見證著他從孩提一直到天下之主的轉變。也正因為這樣,朱見深才會同樣深愛著這位為自己付出了一切青春的女人,而且為了萬貞兒,朱見深不惜得罪自己母后,得罪群臣,得罪天下人,不惜留下千古罵名,也要寵愛她。

所以,光從這點看來,萬貞兒絕非心腸歹毒的女人。因為在朱見深最困難的時候,周圍的人為了避禍都遠離他,而只有萬貞兒能夠無私的守候在他的身邊。

其次,我們從明孝宗即位後,對萬貴妃一族的從寬處理,也能看出萬貴妃絕非作惡多端;

事實上,有關萬貴妃的種種歹毒行為和事蹟的記錄,大部分都出自清朝時期撰寫的《明史萬貴妃傳》。如:萬貴妃一旦發現被憲宗寵幸過的宮中女子有身孕,就立即用藥令她們強行墮胎,許多懷了憲宗龍種的嬪妃宮女,都未能倖免,就連後來的孝宗出生時,頭頂禿了一塊,也是因為他母親懷他時中過毒。又如:孝宗朱佑樘的生母紀妃,也是慘遭萬貴妃的毒害而死的等等。

這些描述,讓萬貴妃在民間留下了惡毒的形象。以至於,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也都基於這些描述,將萬貴妃刻畫成一個心腸惡毒、心如蛇蠍,仗著憲宗朱見深的寵愛,做盡壞事的女人。

然而,實際上《明史萬貴妃傳》中所記載的這些事,並無真憑實據。再說,清朝修書素來喜歡貶低和抹黑明朝皇帝。尤其是明憲宗,他在位期間曾對女真部落發動過殘酷的鎮壓,史稱“成化犁庭”。因此,清朝對他的評價自然不高,都是能黑就黑。而萬貴妃這種後宮素材,本來就難以考證,自然成了抹黑明憲宗的絕佳材料。

而且,明憲宗與萬貴妃兩份這段跨越階級與年齡的愛情,本身在傳統看來就是離經叛道的,自然也就成為後世的重點攻擊對象。

所以,萬貴妃的形象顯然是被後世刻意抹黑和醜化的。而這一點,我們從明孝宗即位後,對萬貴妃一族都不加追責,並且加以厚待的做法來看,也能證明萬貴妃應該也是沒啥大的過錯的。畢竟如果真如《明史萬貴妃傳》所說的那樣,明孝宗與萬貴妃可就是有殺母之仇了。那麼,再怎麼仁厚的皇帝,想必也不可能請饒自己的仇人吧......



這些歷史要讀


朱見深因為自己的老爹經歷土木堡之變後,命運就十分坎坷。當時就有一個叫萬貞兒的宮女也就是後來的萬貴妃不離不棄守在他身邊。

幾年後明英宗復位,朱見深重新當上太子。由於從小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一直都是萬貞兒陪著他,心理上已經對她形成了一種依賴。還有,朱見深應該有戀母情結。

直至後來登上皇位,朱見深對萬貞兒的這種依賴性也不曾減去半分。即使萬貞兒大了他將近20歲,也改變不了朱見深對她的喜歡。


IQ傷不起


正統十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大軍嚮明朝進攻,明英宗朱祁鎮親政大敗,本人被俘,大軍全軍覆沒,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這一重大事件不僅成為明朝的轉折點,也給出於襁褓中,那時候還叫朱見濬的明憲宗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緊著著,蒙古軍長驅直入,直逼北京,正所謂“中外洶洶,朝不保暮”。在這國難當頭之際,于謙力排眾議守衛京城,並且在張太皇太后主持下立英宗長子朱見濬為太子,以正東宮,同時郕王朱祁鈺監國,總理朝政。

這一年,明憲宗只有三歲,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2-3歲的孩子,如果和最重要的撫育者有兩個星期以上的分離,將會造成難以逆轉的心理創傷。也許對這個年齡的兒童而言,政治事件在他的腦海裡並沒有很強的積極,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後續事件的發生,給他心理上的創傷將越來越凸顯出來。

第二年,英宗大難不死,從漠北返回京城,但這時候朱祁鈺已經在朝臣的擁戴下做了快一年的皇帝。景帝以太上皇的虛名將英宗囚禁於南宮,與此同時,隨著帝位的日益鞏固,見濬的太子地位也日益不保。終於在景泰三年(1452),景帝廢其為沂王,這一年他只有六歲。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對於小見濬的反應,明實錄是這樣記載的:“年雖幼,已歧嶷如成人,視瞻非常,不親言笑。”直白點說,就是在朱見濬幼小而脆弱的心裡,這深刻的印記便是在感慨自己命運多舛而又無力改變時表現出來的自卑。而且,憲宗 還有天生的生理缺陷——口吃,這也是其自卑的重要來源。

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將會變成精神生活中長期潛伏的暗流,影響一個人性格的發展及日後的行為方式。憲宗性格懦弱,沒有主見,與此亦有莫大的關係。而一個人心理特徵的形成,實際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是家庭,其次就是個人的早期經歷。家庭親情的缺失和鬱鬱寡歡的童年使得朱見濬經常陷入孤苦無依的狀態,他身邊唯一一直伴隨他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迷戀終生的萬貴妃。

萬貴妃乳名貞兒,山東諸城人,父親本來是縣衙的掾吏,因為犯法被戍邊。她四歲被選入掖廷,是明英宗母親孫太后的宮女。因為她口齒伶俐,很快就討得了孫太后的喜歡。正統十四年,三歲的明憲宗被立為太子時,萬貞兒作為貼身宮女前往東宮侍奉太子,這讓她覺得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因為低賤的出身讓她在侍奉孫太后時感到強烈的自卑,她在經受心理上痛楚掙扎的同時也審視到後宮中后妃集團內部殘酷鬥爭的實質。

她學會了利用錯綜複雜關係的能力以及巧言令色、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本領,並由此形成了一種少有的強烈的嫉妒心理和向上爬的慾望。機警的萬貞兒像親身母親般體貼,把孤寂的宮女生活中無法排遣的全部熱情和自己夢寐以求的全部美好理想都傾注在這個比她小十七歲的男孩身上。

而3-6歲在心理學上正是最容易形成“戀母心理”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景泰三年到天順元年的這五年時間,憲宗更加需要萬貞兒那母愛般的關懷與照顧。因為她被叔父景泰帝逐出東宮,父親英宗被囚居南宮,母親周氏也不能常見面。,明憲宗既無父母的疼愛,又無童年的歡樂,宮女太監門也沒有誰敢對他表示絲毫的關懷。他生活得艱難而孤獨,周邊拆充滿了惡意和危險,萬貞兒的 幫他度過了充滿坎坷的童年時代。

天順元年,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再次成為大明朝的皇帝、十歲的明英宗也再次成為的大明朝的皇儲。名字由見濬改為見深。一個新的名字,似乎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在英宗執政的八年間,朱健身一方面依然眷戀著他的萬貞兒,另一方面也親眼看見父親對於景泰帝的報復。當然再次上位的明英宗倍感珍惜這次難得的執政機會,吸取經驗教訓,天順朝的英宗開始勤政了起來。而這些都對朱見深的心理和日後行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執政後對景泰帝上尊諡。修陵寢,這種既往不咎的態度既是寬厚仁慈性格的表現,亦是出於對報復心理的恐懼,而他繼位之初的朝氣之象,也正是天順朝英宗勤政給予其影響的延續。

天順八年(1464),明英宗駕崩,太子朱見深即皇帝位,這一年他只有十八歲。百日之後,根據遺詔憲宗 立吳氏為第一任皇后。這件事對於萬貞兒的內心無疑產生了莫大的震動,嚮導自己辛辛苦苦十幾年的努力,眼見快熟的桃子卻被一個新來的黃毛丫頭摘走就火冒三丈。

她不斷利用皇帝的寵幸對新皇后的權威進行挑戰,並且不斷在憲宗面前使離間計。終於,年輕的吳皇后忍無可忍,“摘其過,杖之”。皇后杖責宮女本無過錯,但萬貞兒的肉連著皇帝的新,年輕的皇帝怎麼能接受自己心愛的女人被杖責的事實。於是要求廢掉吳後另立萬氏為後。這一想法立即遭到兩宮太后的一致反對。正如周太后所問:“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憲宗也明確回答:“彼撫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憲宗的回答就明白無誤地透露出了他對萬貞兒的感情,這既是戀母心理的作祟,也是從小安全感缺失的需要。坎坷的童年讓他認識到宮廷鬥爭的殘酷性,萬貞兒從小就是憲宗尋求安全感的保護傘。可憐的吳皇后還是城了萬氏權力慾望的犧牲品。

雖然萬氏未能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后寶座,但也足以向整個朝廷展示自己對皇帝的控制,後繼的王皇后也完全成拉你傀儡,因其能“委曲下之,故得安於位。”皇后事件之後,萬氏更加驕橫於後宮,“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見斥逐。”並且“每上出遊,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上每顧之,輒為色飛。”這種獨特風景的出現,一方面來說是萬貞兒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權力和獨屬的愛情,另一方面對憲宗來說也是對於安全感缺失的一種重要補償。

成化二年(1466),萬貞兒以三十七歲的高齡為憲宗產下第一個兒子,皇帝極為興奮,立即派遣宦官到各山川祭祀,下詔冊封萬氏為皇貴妃,並且將萬氏一門盡數封官。這讓萬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然而,這個皇長子還未及取名就夭折了,這讓處於雲端的萬貴妃如雷轟頂,陷入瘋狂。更為關鍵的是,萬氏已經過了生育的年齡,再次懷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點更加刺激萬氏的神經。

眼看別的妃嬪可能通過母以子貴的方式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威脅而自己又無能為力的時候,嫉妒就像毒藥一樣潑灑開來。嫉妒者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或是慾望收到他人的阻礙,感到單憑正當的途徑難以解決時,最為卑劣的手段就應運而生,繩子鋌而走險,直至置被嫉妒者於死地。萬貴妃在費盡心思使用一切奇淫技巧以拴住憲宗的同時,也瘋狂地組織憲宗去召幸其他嬪妃,甚至對懷孕嬪妃宮女使用烈性墮胎藥以組織孩子的降生。

成化二十三年(1487),萬貴妃暴斃於安喜宮。死亡原因有很多種說法,最廣泛的一種就是在鞭打宮女時,用力過猛,被痰阻塞氣絕身亡。憲宗得知消息後說了一句哀痛之極,而又令人回味的話:“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萬貴妃死後,憲宗萎靡不振,積鬱成疾,八個月之後,憲宗果然“甘棄臣民不顧”,撒手人寰,這一年他才四十歲。


江畔初見月


人們對於萬貴妃歹毒的印象基本是基於電視劇的形象,所以說電視劇對人的影響是很重要的。那歷史上的萬貴妃是否真如電視劇那樣歹毒不堪了?

01

萬貴妃名萬貞兒,4歲就被帶到皇宮做宮女,十分乖巧懂事,深得孝恭孫皇后的喜愛,孫皇后的兒子朱祁鎮做了皇帝史稱明英宗,孫皇后晉級為太后,明英宗做了皇帝14年後,公元1449年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

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的太子朱見深才2歲,大臣們建議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朱祁鈺做了皇帝后對於這2歲的太子侄子當然不會好,於是孫太后就讓時年19歲的萬貞兒去照顧太子朱見深。叔父朱祁鈺繼位3年後的1452年將朱見深廢為沂王,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1457年朱祁鎮復辟成功,又被重新立為太子。

朱見深的童年就在這樣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之中生活著,被廢的那些年,連宮女太監都不待見他,只有萬貞兒這個保姆對他不離不棄,照顧有加,也許萬貞兒也沒得選,但這對幼小的朱見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依賴和精神寄託。萬貞兒對朱見深是亦母亦姐亦愛人般的存在。青春發育期的朱見深就愛上了這位大自己17歲的女人。

02

朱見深繼位後本打算立萬貞兒為後,可是這實在有悖祖制和傳統,一來萬貞兒出身卑微,二來她比皇帝大了17歲,朱見深繼位時萬貞兒已經35歲,實在不適合做皇后以及為皇家誕育子嗣,所以遭到生母周太后和群臣的反對。

朱見深只能立年輕貌美的宗室女吳氏為皇后,萬貞兒為貴妃,說也奇怪,吳氏那是花容月貌,可是朱見深卻不待見她,整天跟萬貞兒膩在一起,竟然惹的年輕的皇后沉不住氣,杖責了萬貞兒,為這事朱見深就廢了這位吳皇后,改立王氏為皇后,王氏知道皇帝對萬貴妃的好,所以不敢輕易得罪萬貞兒,一直都小心翼翼。

成化二年,已經三十七歲的貴妃萬貞兒生下皇長子,憲宗大喜,立即進她為皇貴妃,並許諾立其子為太子,可是好景不長,孩子還不滿一週歲就夭折了,萬貞兒特別傷心,從此性情大變,只要聽說那位嬪妃宮人懷孕都要把孩子打掉,這可能有些言過其實。恃寵而驕是有可能的。

從憲宗朱見深生的孩子我們知道,萬貞兒生的皇長子是在1466年,從1469年開始憲宗就生了第二個兒子,一直到1487年,朱見深一共生了14個兒子,申懿王祐楷是最小的兒子,6個女兒,子嗣是比較多的。

《明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八》:申懿王祐楷,憲宗第十四子。封敘州,未就藩。弘治十六年薨。無子,封除。

結語

有說萬貞兒長的花容月貌,但再怎麼花容月貌,她也比朱見深打了17歲,也有說她長相一般,跟男子差不多,可是不管怎樣,萬貞兒一定尤其獨特的魅力,但從小她跟憲宗朱見深的那段經歷是她受寵最主要的原因,她也沒有如電視劇演的那樣,殘害憲宗子嗣,讓他沒有兒子繼承皇位,以至於靠一個太監偷偷養在外的唯一皇子朱祐樘才得以延續朱家的血脈。

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般的色彩,每朝每代都有受寵的嬪妃,而萬貞兒卻是不一樣的存在,她以比皇帝大17歲的年齡,成為皇帝的第一個女人,牢牢佔領了皇帝的心,擁有他一生的寵幸摯愛,她死後沒多久,憲宗7日沒上朝,沒多久就隨她而去。

我是【史料未及爾】,歡迎留言,討論,一起探討歷史人物,事件。

史料未及爾


其實這是個智商問題,如果一個又老又醜、逼有孕的妃嬪打胎,毒害皇嗣,害死皇妃的人,一個皇帝還能專寵她幾十年不變嗎?她真的惡毒地對待過朱佑樘母子,朱佑樘又會放得過她?


但是熟悉明朝歷史的人,特別是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人,都會很熟悉地講出那個歹毒的萬貴妃的故事。

然而明朝的很多故事,根本經不起推敲,即便記載在史書上的,背後目的不可告人。

明憲宗朱見深從小命不好,自己的老爹朱祁鎮因為“土木堡之變”,最終身陷囹圄,在大漠喝了幾年西北風。這就導致了朱見深的命運十分尷尬,他的叔叔朱祁鈺代政後甚至想廢了他,立自己的兒子為國本。就在朱見深最危難的時候,長他17歲宮女萬貞兒一直陪著他長大。

後來他老子朱祁鎮又神奇地歸政了,他又變成了太子,並且在朱祁鎮死後,成功地即位當了皇帝。


所以萬貞兒是和朱見深共過患難的。這是他們的感情基礎,也是朱見深專寵她的主要原因。

但是歷史上真正的萬貞兒並非那種愚蠢顢頇的歹毒惡婦,而是真正宮鬥王者。

成化2年(1466年),37高齡的萬貞兒為朱見深生下了皇長子,朱見深大喜,將萬氏晉封為皇貴妃。但是這孩子還到一年夭折了。然而故事裡,說的是朱見深“想要”立這個心愛之人所生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實際上立了沒有?答案是沒有。


那麼朱見深立的第一個太子是誰呢?竟然不是管內帑金庫鑰匙的紀氏生的朱佑樘。而是成化7年(1471年)立的柏賢妃2歲的兒子朱佑極,但是立了太子不久後,朱佑極死了。

也就是說在朱佑樘出生前他已經有兩個哥哥,不過都早夭了。而且其中一個正是萬貞兒的兒子。

朱佑樘的身世其實從一開始,朱見深就知道,而且是故意將朱佑樘安置在“安樂堂”的。


而就在成化6年(1470年),朱佑樘出生在宮外的“安樂堂”,根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記載,這個“安樂堂”實際上就是安置無權勢、重病垂危太監的地方。朱佑樘為什麼會出生在這裡?史書沒有記載。但是蛛絲馬跡告訴我們,關於紀氏和朱佑樘,朱見深從一開始就知道。而不是張敏冒死告訴朱見深你有個兒子。

因為根據《謇齋瑣綴錄》記載,紀氏懷孕了,萬貴妃不高興,朱見深就讓紀氏去安樂堂待著,專門派人去照顧。並且生了孩子,讓人好好照顧。這一切都是朱見深自己安排的。

“紀後有娠,萬妃恚而苦之,上令託病處安樂堂,以痞報,而屬門官照管。既誕皇子,密令內侍謹護。”

而且《憲宗實錄》裡記載,乾清宮宮門失火。讓朱見深十分擔憂,認為老天再提醒他是否忘記了什麼事情。的確他把朱佑樘忘記在了安樂堂。當他想起這個兒子的時候,朱佑樘已經6歲了。

於是朱見深就派人把朱佑樘接進宮來。但是朱見深並沒有把紀氏也一同接進宮來,因為紀氏已經病得很重了。

但是朱佑樘被接進宮後,一直是由萬貞兒撫養的,而且視為已出。


和大家知道的“太后怕朱佑樘遭遇不測,接到宮裡由自己撫養,萬貴妃讓朱佑樘吃東西不肯吃,冒出一句,我怕有毒,氣得萬貴妃暴跳如雷”不一樣的地方。朱佑樘接進宮後,是由萬貴妃撫養的。因為當眾臣知道朱見深有兒子的時候,便要求立國本。裡面便有朝臣的奏疏為證。

“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於天地,光於祖宗,誕生皇子,聰明岐嶷,國本攸系,天下歸心。重以貴妃殿下躬親撫育,保護之勤,恩愛之厚,逾於己出。”

其實萬貞兒年紀已經大了,幾乎沒有再生育的可能了。所以他沒有必要再去加害朱佑樘的必要。而是更多地去考慮後路,搞好和朱佑樘的關係。

紀氏和太監張敏的死都與萬貞兒無關,根本不存在萬貞兒迫害朱佑樘母子的事情。


並且在知道紀氏已經病入膏肓的時候,主動提出讓朱見深將紀氏接進宮裡,進宮後不久紀氏便死掉了。這就能說明是萬貞兒害的紀氏?只有讓朱佑樘自己親眼看到母親是怎麼死的,將來才不會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

另外還有一個最直接的證據,說告訴朱見深自己有兒子的太監張敏進宮後便吞金自殺了。但實際上他是死於成化21年(1485年),此時離朱佑樘進宮快有10年之久了。很顯然根本就不存在萬貞兒迫害朱佑樘母子的事情。

朱佑樘繼位為明孝宗的時候,修《憲宗實錄》。裡面列數萬貞兒的罪狀:專寵、奢侈、所用器物僭越了她的級別、提攜她孃家人、勾結外臣企圖干涉朝政。會提出這些罪狀的人會是誰?反正明朝後來的皇帝真的沒有一個會覺得這是罪狀的。

根本也不存在什麼萬貞兒迫害自己母子的說法,也沒有說萬貞兒逼有孕的妃嬪打胎的事情。如果真有上述情形,朱佑樘是有權力把她從墓裡給挖出來的。

那麼萬貞兒為什麼會有“歹毒惡婦”這個形象呢?


因為萬貞兒是在替人背鍋。萬貞兒是宮女出身,而且獨得朱見深的聖寵幾十年如一日。

成化23年(1487年),萬貞兒去世,明憲宗朱見深為此輟朝7天,恨不能跟他一起走。這讓朝廷內的文官集團們實在坐不住了,恥辱啊。堂堂的大明朝的天子,竟然為了一個又老又醜的宮女,十幾年不願生孩子,把自己的兒子扔在宮外,不思朝政。

但是他們能說朱見深的不是嗎?所以萬貞兒的形象能會好嗎?



炒米視角


明憲宗朱見深獨寵萬貴妃23年,三宮六院形同虛設,上到皇后下到嬪妃,都抵不過一個大他17歲的萬貞兒。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萬貴妃,怎會不招人嫉妒,因此後世流傳著萬貴妃歹毒之語,其實這是別有用心之人的惡意誹謗。


萬貴妃被人詬病的理由有兩個,其一就是毒害皇子。後宮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為皇家開枝散葉,以保大明江山永固。37歲的萬貞兒給明憲宗生下了皇長子,結果這個孩子半年後就夭折了,此後她再沒給皇帝生下一男半女。但是其他的妃嬪一個接一個給明憲宗生兒子,前後加起來有14個,直到萬貴妃死,這些皇子都活得好好的,所以說萬貞兒迫害皇子是站不住腳的。


說萬貴妃的第二個理由,便是傷害跟她爭寵的女人,這個也是無稽之談。朱見深自幼便與萬貞兒相依之命,在血雨腥風的皇宮一直是這個女人陪伴著他,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別人理解不了,更代替不了的。朱見深前後立過兩個皇后,第一個因為杖打萬貴妃被他廢除,第二個直接視若空氣,萬貞兒也知道皇帝的心中只有她,她沒有必在多此一舉去爭寵。


那麼萬貞兒到底憑什麼能夠讓明憲宗專寵她一個人呢?因為她在與朱見深相處中,扮演了三個角色,積累了三種感情。

第一個角色,母親。

朱見深初見萬貞兒時,只有2歲,對方卻是一個19歲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當時朝中的政局什麼不穩,朱見深的親爹被瓦剌捉了去,叔叔上位不久,便將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廢除了。在那些朝不保夕的歲月裡,萬貞兒對他不離不棄,照顧著這個小娃娃的飲食起居,事無鉅細,在朱見深幼小的心靈裡面,宮女萬貞兒是比親生母親還要親的女人,所以他十分依賴她。


第二個角色,姐姐。

朱見深9歲時,再度被封為太子,這時萬貞兒已經26歲了,他們依然親密無間,只是此時的朱見深已經知曉了一些人事,在他的眼裡,將萬貞兒看成了一個對他呵護有加的大姐姐。萬貞兒從母親的角色轉換為姐姐,其實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朱見深在刻意縮短兩人之間的年齡差距。。


第三個角色,妻子。

15歲的朱見深太子,已經知曉男女情事為何物,那時的萬貞兒已經32歲了,他還是鼓起勇氣寵幸了她。終於他將對方的角色轉換成了妻子,這是他們都最想要的結果,可惜遭到眾人的一致反對。


無法立萬貞兒為皇后,他就封她為貴妃,後宮美女如雲,都不及一個她,即使他寵幸過其他女人,可也只是將他們當作生育工具,他跟萬貴妃之間的感情不足為外人道也。因此在萬貞兒去世後7個月,明憲宗便追隨而去,上窮碧落下黃泉,他們也要在一起。


紅顏逸聞


我願意試著表達我自己一下這一段歷史故事的看法。

中國歷史長河中,有明一朝歷代帝王的歷史記錄比較豐富和全面,雖然明代一些帝王不乏疑案難明,但總得來說還是比較清楚的。

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成化。其父乃明“土木堡之變”之主人公英宗朱祁鎮。朱見深為英宗太子,英宗被俘,英宗弟朱祁玉即位,是為代宗,後代宗廢見深太子,立己子見濟為太子,後見濟病薨,乃復立見深。奪門之變英宗復登皇位,至此,見深方安。

憲宗見深幼時為宮女萬貞兒看護,經正統、景泰之變,其命運造化弄人,不可謂不艱險。雖逢人生之大變,然萬氏未嘗不伴於左右,共歷安危,同經艱險。故感情深厚,深得憲宗之依賴。憲宗即位,欲立為後,然其生母太后周氏不允,故妃之,萬妃長憲宗十七歲,然榮寵見加,恩愛不絕,專幸無衰。如此,萬妃則因寵生驕,見恣於吳後,后妃齟齬,上廢吳後,上意再立萬妃為後,太后決而不許,故立王氏為後。

成化二年,萬妃年三十八,誕皇長子,得封貴妃,然不及一歲,皇子夭亡,萬妃再不得孕。萬妃恐己色衰,母憑子貴之願已斷,乃讒害後宮諸妃,凡有孕象者皆出毒計墮之,險絕憲宗之嗣。

故萬妃得恣肆妄為者,皆賴憲宗之專寵。

以此可見:是非不成於一人,恩怨不起於一事。惡名雖著於萬妃,然帝無虞乎?


蘇也


明憲宗朱見深獨寵比他年長17歲的萬貴妃,成為憲宗朝最為奇特的景象。那麼,憲宗為什麼對這個女人情有獨鍾呢?這位萬貴妃又是怎樣一個女人呢?

一、朱見深被廢太子位置,與萬宮女相依為命。這還必須從土木堡之變說起,明英宗朱祁鎮被奸佞王振忽悠著去親征瓦剌,在土木堡戰敗,而後中計被俘。朱祁鎮被俘時,朱見深只有兩歲,他幼小的心靈完成了從皇太子到失去父親庇護的可憐皇子的轉變。于謙和孫太后扶立朱祁鈺為帝,此時朱見深仍是太子,只有一個萬姓宮女侍奉朱見深。但是沒出三年,朱祁鈺個人野心極度膨脹,他廢掉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滿朝文武對朱祁鈺的這種不仁義的做法大為不滿。朱見深被廢后,與這位萬宮女相依為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五年後,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當上了皇帝,朱見深也重見天日,再度被立為太子。

二、朱見深險些二度被廢,幸有萬宮女捨命相陪,彼此感情發生轉變。朱見深復立太子之後得不到明英宗的重視,英宗在復位後越來越對太子看不慣,逐漸產生廢立太子的想法,後因群臣勸諫才打消這一念頭,而在這個過程中萬宮女始終如一的守在朱見深身邊,患難見真情,朱見深就是在這種悲切、壓抑的環境中與萬宮女產生感情並相愛。他永遠不能忘記自己在逆境中都是這個女人在陪伴自己、支持自己、保護自己。

三、朱見深即位後獨寵萬貴妃,與早年悲慘經歷有很大關係。明英宗死後,朱見深即位。萬宮女也變成了萬貴妃,身份地位大變。朱見深對萬貴妃,可以說是集三千佳麗寵愛於一身,在以實際行動報答萬貴妃他低潮時期對他的不離不棄。這一點,明史也有記載。

四、關於萬貴妃是一個怎樣的女人的爭議。現在的一些戲說和野史說萬貴妃是一個歹毒的女人,說她殘害皇子、陷害嬪妃以及用極端惡毒的手段虐殺有孕的宮女。這些情況正史沒有記載,沒有直接史料證據。對萬貴妃是壞女人的定論來自於杜撰和虛構,這是一些作者為了達到使歷史傳奇化和吸引看點的目的。萬貴妃後來在朱見深在位末年死去,朱見深萬分悲痛,下詔厚葬萬貴妃。試想如果萬貴妃如此歹毒,朱見深怎麼會如此懷念這樣一個女人呢。


優秀的米老鼠96


朱見深的童年很不幸,從2歲到10歲,正是其父英宗和叔父景帝為爭奪皇位而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時期,相互傾軋中,朱見深幼小的心靈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與壓力,侍奉他的宮女萬貞兒就成了他唯一的情感依託;經過一系列的縱橫捭闔、翻雲覆雨,英宗成功復辟,11歲時,朱見深再度登上太子之位,萬貞兒的地位也隨之抬升了起來。



英宗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駕崩,18歲的朱見深即位,儘管成年了,但情感上難以獨立,對萬貞兒仍充滿依戀,戀母情結嚴重扭曲,演變為情人關係,朱見深一度要把萬貞兒立為皇后,但由於其母周太后等人的堅決反對,只能作罷,但還是冊35歲的萬貞兒為妃子,她年長妃子17歲,可見,朱見深對萬貞兒而很深的情感。


萬貞而一變為貴後,頤指氣使起來,根本不把皇后和其他嬪妃子放在眼裡,年輕氣盛的吳皇后反感其目中無人的姿態,有一次藉故杖責了萬妃,憲宗竟下詔書廢后,可憐豆蔻年華的吳氏從立後到廢后,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萬妃生下了第一個皇子,憲宗欣喜若狂,派人祭祀山川,還把萬妃晉升為貴妃,但,一月不到,皇子就夭折了,萬貴妃此後再沒生育,但萬貴妃的擅寵地位依然穩固。皇帝不能無後,內閣大學士彭時帶領朝臣進諫,委婉提出要憲宗“均恩愛”,以“固國本,安民心”,但憲宗置若罔聞,他在奏摺上批覆:“內事也,朕自主之。”,令人啼笑皆非!



不久以後,柏賢妃生出二皇子朱佑極,隨後,朱佑極被萬貴妃收養,後來冊立為太子,但冊立兩個月後又夭折了!人們猜測朱佑極是早產兒,萬貴妃因自懷不上孕,就處心積慮地使用手段,讓其它嬪妃也懷不孕,流產或者早產,朱佑極就是一例!


弘治皇帝朱佑堂的生母紀氏,偶然被憲宗監幸,懷孕後被萬貴妃注意到了,就使用陰謀詭計,逼迫她吃墮胎藥,萬幸!皇子保留下來,但出生後頭頂有寸許沒有頭髮;而命運多舛的朱佑樘到了6歲才見到親生父親憲宗,但萬貴妃賊心不死,又設計陷害紀氏,致使紀氏英年早逝了。

成化23年春,萬貴妃暴病而亡,憲宗竟傷心欲絕,連續七天不上朝,沒後幾個月,憲宗也崩駕了;憲宗對萬貴妃的專寵善始善終,是真情的流露。


希望星晨58298869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萬貴妃和明憲宗朱見深的“情史”說起。

萬貴妃原名萬貞兒,山東諸城人,四歲時就進入後宮,成為明宣宗(朱見深祖父)皇后孫氏的侍女。朱見深兩歲時,他的父親——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蒙古軍隊俘虜。皇太后孫氏為應對突發事變,宣佈冊立他為皇太子,並由他的叔父郕王朱祁鈺“監國”輔佐。這時,萬貞兒就被孫太后派到東宮侍奉朱見深。等到叔父朱祁鈺自己當了皇帝(景帝)後,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也被廢了,而萬貞兒則一直陪伴在失勢的廢太子身邊。

朱見深從2歲到10歲的這些年,正是其父英宗和叔父景帝爭奪皇位的時期,政局動盪中,年幼的朱見深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身邊侍奉的萬貞兒就成了他最重要的感情依靠。英宗復辟後,11歲的朱見深再度成為太子,萬貞兒的地位開始顯要起來。

英宗天順八年(1464),英宗去世,18歲的朱見深即位成為明憲宗,對萬貞兒的依戀之情難以割捨,戀母情結演變為情人關係,朱見深曾想把萬貞兒立為皇后,無奈其母周太后等人堅決反對。已經35歲的萬貞兒就被冊封為妃子。妃子比皇帝還大17歲,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離奇的皇帝婚姻組合了,也反映出朱見深對萬貞兒的複雜情感。

有了皇帝的寵愛,萬妃在後宮根本不把皇后和其他妃子放在眼裡。17歲的吳皇后有一次找理由把萬妃杖責了一頓,萬妃向皇帝哭訴,憲宗毫不猶豫地支持萬妃,下詔書廢掉了皇后。從立後到廢后,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與35歲成熟有心計的萬妃相比,十幾歲的少女吳皇后當然不是其對手。

《明史·后妃傳》這樣評論萬妃:“機警善迎帝意,遂讒廢皇后吳氏,六宮希得進御,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

成化二年(1466),37歲的萬妃生下第一個皇子,憲宗大喜,認為是上天的恩賜,派太監祭祀山川,冊封萬妃為貴妃。不過,還未到一年,皇子就夭折了,萬貴妃以後再也沒有懷過孕。但萬貴妃的擅寵地位依然沒有改變。

皇帝沒有後代,是關乎國本的大事。皇帝不急,大臣急呀。內閣大學士彭時和其他一些朝臣紛紛向皇帝進諫,希望憲宗能“均恩愛”以廣繼嗣,以“固國本,安民心”。明朝的大臣忠誠得實在可愛,為了帝國的後繼有人,都管到皇帝的床幃之事來了。但憲宗不領情,在他們的奏摺上批示說:“內事也,朕自主之。”

好在不久以後,柏賢妃生的二皇子朱佑極出世,這事才告一段落。朱佑極被萬貴妃收養,成化七年十一月冊立為太子,但兩個月後就夭折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明通鑑》說:“傳者以為萬貴妃害之也。”這種推測有一定根據,“高齡”的萬貴妃懷不上皇子,就想方設法讓懷孕的嬪妃流產。

後來的弘治皇帝朱佑樘也差點遭到萬貴妃的毒手。朱佑樘的生母紀氏因偶然的機會被憲宗注意上了,懷孕後被萬貴妃妒忌,被迫吃墮胎藥,所幸皇子保留下來,但出生時頭頂有寸許沒有頭髮,就是服藥留下的痕跡。後來經過萬貴妃的同意後,朱佑樘到了6歲才見到了父親憲宗,但母親紀氏與憲宗的多次宴飲又讓萬貴妃妒意大增。萬貴妃設計陷害紀氏,致使紀氏病倒,幾天後就去世了。

成化二十三年春,萬貴妃得暴病而死,憲宗傷心得連續七天不上朝,沒過幾個月,憲宗崩逝。看來,憲宗對萬貴妃的專寵,的確是真情流露,也就因此縱容了萬貴妃的恃寵而驕、為非作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