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哪些經典的人生感悟詩詞?

王王王儷


蘇軾的人生感悟的詩詞推薦十首,如下: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西江月·平山堂》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和子由澠池懷舊》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送錢穆父》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臺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婉如是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風豪邁,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畫家、文學家。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辛棄疾並稱“蘇辛”,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有人說,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蘇軾詞,可以說是文化界的一大瑰寶,他與劉禹錫一樣,都是那種灑脫豁達的性子,所以,留下的作品中,感悟人生的詩句並不少,而且,多以積極向上的居多。

一.《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門前的溪水尚且能夠向西而流,誰說人生就不能回到少年時期?

人生是否真的能夠回到少年時期?當然不能,時光匆匆,一去不回,這是世間千古不變的定律。但在蘇軾眼中,這一切都不是問題,或許,身體已經不能回到少年,但精神是自由的,哪怕已經垂垂老矣,但我們依然能夠擁有一個年輕的靈魂。

這首詞,十分豁達,也是感悟人生的一種境界。



二.《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也十分樂觀,下雨了,沒帶傘怎麼辦?既然是穿林打葉,那說明,這雨並不算小,可即便如此,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披上一件蓑衣,吹吹蕭,吟吟詩,管他狂風暴雨,我自活得逍遙。

這首詞,寫的“雨”,大概是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一事。蘇軾借雨抒懷,表現了他雖然身處逆境,但依然豁達開朗,淡定從容的胸懷。

這首詞,雖然是寫景,卻重在抒情,是其感悟人生的又一佳作。



三、《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人生在世,總有一些特別想見的人,總有一些特別想做的事,想要做什麼,就趁現在,不要等到年華老去,再來追悔莫及。

這首詞與“一寸光陰一寸金”有異曲同工之妙,既是感悟人生,也是給我們的警醒。

當然,蘇軾的名作遠不止這些,以上,只是列舉本人比較喜歡的其中三首。願與大家一同學習!


尋韻


關於蘇軾感悟人生的詩句:

1.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浣溪沙》

2.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3.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4.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水龍吟》

5.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6.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念奴嬌·赤壁懷古》

7.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

8.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西江月》

9.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10. 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水調歌頭》

11.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

12.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蝶戀花》

13.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

14.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

15.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

16.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

17.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江城子》

18.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 --《江城子》

19.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20.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八聲甘州》

21.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西江月》

22.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西江月》

23.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西江月》

24.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臨江仙》

25.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

26.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陽關曲》

27. 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


小綠法律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父洵,弟轍,世稱 ”三蘇“。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但學識淵博。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代四大書法家。蘇軾對詞的貢獻,劉熙載在《藝概》中就蘇詞的內容和風格,作了如下概括:”東坡詞頗似老杜,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則時與太白為近。“


關於蘇軾經典的人生感悟詩詞,雁影曾在上學時整理了一些,現摘抄少部分如下。有缺漏和不當之處還請朋友們多指教。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注:這首詞借歌頌古代英雄的業績,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憤慨)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時所作。途中遇風雨,即景抒情,表達了作者自己經受得起風雨,逆境中泰然自若,對前途的樂觀精神。)


《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惟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這首詞寫於蘇軾初到黃州貶所時。這首詞雖表達了作者當時苦悶又複雜的心情,但也表述了作者不願隨俗浮沉。)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局者迷,遇事要客觀的來看待,不要主觀臆斷)


雁影歸零


蘇東坡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可謂獨一無二的文藝全才:

詩歌領域,與黃庭堅並稱“蘇黃”,為宋代詩歌最高成就代表;在宋詞領域,與辛棄疾並稱“蘇辛”,為豪放派的開創者與代表作家;在散文領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宋代散文最高成就代表;在書法領域,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北宋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在繪畫領域,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在學術思想領域,又為宋代三大學派蜀學的宗師等等,關於他寫的人生感悟的詩詞很多,

對於故鄉,杜甫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賀知章寫“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而蘇軾的“此處心安是吾鄉”最打動我。

真的能呆在家鄉,當然是最好。但是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是不得不離開,去和世界交鋒。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你的心理素質。既然泥濘不堪,紛繁複雜是避免不了的。

那麼只要內心清淨、安定,不在迷茫中自我折磨。其實不管你到哪裡,都能找到內心的歸宿。

只要心安,走到哪裡都不會是流浪。

蘇軾漂泊半輩子,突然感悟:風雨,放晴都是尋常天氣。政治風雲中,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想明白了這一點,突然發現自己有了重新開始生活的勇氣。

不侷限於狹小的眼界,對待何事都泰然處之,心性安然。突然間,你就會覺得人生進入了一種豁朗的境界。

人生不過如此,再富有,不過一日三餐。再窮,也能席地而坐。人生如漫長征途,所到之處,就像萬里飛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著就又飛走了;前程遠大,這裡並非終點。

總有一天,我們會跟這個世界一起消失,我們只有現在。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人生如漫長征途,所到之處,就像萬里飛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著就又飛走了;前程遠大,這裡並非終點。




白衣鐵手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北宋的文壇地位舉足輕重。他一生一共創作了2700多收首詩,330多收首詞,其中優秀作品非常多。

蘇軾的一生命途多舛,他本有宰相之才,但屢屢受到他人誣陷、嫉妒,他終其一生沒能實現自己心中的遠大抱負。在他創作的詩詞中,人生感悟的有很多。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蘇軾在中秋寫給弟弟《水調歌頭》的一句詞。此時的蘇軾受到貶謫,仕途不順。而弟弟蘇轍在別處為官,兄弟二人已經有七年未見了。

中秋本來是家人團圓的日子,但是想團圓卻太難了,這實在無能為力。所以,他在這句詞中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是蘇軾在《念盧嬌·赤壁懷古》中作的。

蘇軾在古赤壁遊玩的時候,想到了當年雄姿英發的周瑜,他的豪情壯志是蘇軾極為欣賞的。但蘇軾此時遇到了很多挫折,心志有點消磨殆盡。“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懷才不遇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嫋嫋的尾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這是蘇軾的髮妻在去世十年後,蘇軾所作,取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相隔,蘇軾依舊在心裡記著妻子。他們之間的感情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也是同樣的。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不思量,自難忘”,人雖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是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作的。此時的蘇軾年齡在38歲,在古代算是中年了。

在這句詞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軾的雄心壯志,他想為國家奮勇殺敵。雖然年齡不小了,但蘇軾的心志卻不弱於青年。這是我輩所學習敬仰的。

以上。


新知青年


蘇軾有不少表達人生感悟的詩詞,比如,《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的一首七律名篇,"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詩的前四句,表達了人生在世,到這裡又到那裡,偶然留下一些痕跡,就像飛鴻踏雪地一樣,偶然留下一些爪印,然後又飛走了,此處非終點,還有更遠大的前程。偶然故無常,世事也如此,人生來去漂泊無定,面對偶然的際遇,或者說無常的遭遇,當以順適自然的態度對待人生,飽含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及勸勉愛弟的深意。

詩的後半部分,是對往事的追溯,當年的老僧已離去,故人不可見,當年提過詩的僧壁已壞,也不能再見到那時留下的墨跡了。經年已過,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就像飛鴻曾經留下的爪印,雪已化,爪印不見了,感嘆人生的短促,以及對自己人生漂泊來去不定的感嘆,同時表達了對往事舊跡的深情眷戀。


美麗北京掠影


蘇軾的詩詞,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詩詞已經成為了我們血肉當中難以割捨的文化養料。它就像我們的血液一樣,每天都流淌在我們的情感當中: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仕途坎坷命運多舛,數次被貶,黃州,惠州,儋州等偏遠荒野,都曾留下他的足跡。也雋刻著他或嘯或歌的詩詞佳句。

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之間的矛盾已經難以調和,面對著這種態勢,儘管神宗皇帝愛惜蘇軾的才學,但為了實現自己的改革主張也只能忍痛割愛,讓蘇軾到杭州做通判。期間不但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條,還留下《飲湖上初晴後雨》的千古美文: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不久,遭遇“烏臺詩案”的蘇軾被貶黃州,在黃州江邊的赤壁,寫下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藝術傑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可謂震撼古今的偉大絕唱。把宏闊的歷史和英雄的畫卷變得如此地儒雅,藉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如畫的江山,滔滔的巨浪,雄奇的峭壁,多情的美人,儒雅的英雄,與我有何干?

年近古稀,蘇軾再貶惠州。瀟灑自若到家人都不帶,幾乎隻身前往。儘管惠州天高皇帝遠,地荒人禽稀,蘇軾亦知足自樂。

《詠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好一個“不辭長作嶺南人”。樂觀也罷,無奈也好。隨遇而安便是豁達大度。

當然,“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夙願並未實現,不久又被貶海南儋州。亦留下詩詞《雨夜宿淨行院》

芒鞋不踏利名場,一葉輕舟寄渺茫。

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

縱觀蘇軾一生,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烏紗帽,身邊人,來去無常。唯有詩詞,永傍其身。


鵬城視角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名句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等等


清澈的天空3


《水調歌頭》《中秋》,《洞仙歌》《冰肌玉骨》,《江城子》思王弗,《念怒嬌》《赤壁懷古》。《水龍吟》《楚山修竹如雲》巜古來雲海茫茫》,《美人樵》《美人如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