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思清照,不肯就凡塵——李清照和她的兩任丈夫

人生苦短,情路莫測,究竟要遭遇多少愛與傷害,才算是一生!

李清照與趙明誠是被世人稱頌的伉儷夫妻,兩人門當戶對又志趣相投,簡直是天作之合,但是趙明誠真的配的上李清照嗎?

《一》夫妻情緣

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後兩年,就開始兩地分居生活,前期是因為趙明誠在外任職,後來是因為兩家政見不一,李家被趕出京城,而李清照也被迫回了孃家。

他們此時正是感情深厚之時,卻因派系之爭被生生分開,嚐盡了相思之苦。就如同她這時期寫的“一處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把對愛人的相思入骨描述的活靈活現。

再後幾年世事波折,他們總是聚少離多,李清照的詩詞多數是輕快甜蜜的輕愁。

至今思清照,不肯就凡塵——李清照和她的兩任丈夫

念奴嬌·蕭條庭院 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趙明誠沒有在她身邊,她的心思百轉千回,她知道他去了那裡,所以才更加的夜不能寐,好容易等到天亮,盼著丈夫能陪自己去外面踏春。

兩人成婚後,始終沒有一子半女,而這也成了李清照的心結,趙明誠在萊州任太守時,在未告知李清照的情況下,納了一名小妾,這首詞就是當時李清照寫下的。

說不出的心酸苦楚,卻又要強自安慰自己,讓自己放寬胸懷。

至今思清照,不肯就凡塵——李清照和她的兩任丈夫

其實當時趙明誠納小妾,也並不能動搖他們之間的靈魂契合,他們對彼此來說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許會有小幽怨,但不會破壞夫妻之間的深情。

人生若只如初見,當年你我正少年

《二》大義紛爭

“靖康之變”時發生的一件事使李清照對趙明誠心灰意冷,甚至寫下了詩詞羞辱他。

趙明誠當時是寧城知府,當叛軍攻打過來時,他沒有與城中的軍民共同抗敵,居然半夜偷偷爬下城牆跑了,並沒有告知在城中的李清照。

幸虧城中的將士,籌謀得當,擊退了叛軍,隨後趙明誠被革職。

這對性格剛烈的李清照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兩人的關係降到了冰點,當時李清照寫下了: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嘲諷趙明誠,她的態度給了趙明誠很大的打擊,鬱鬱寡歡,在羞愧中病逝。

至今思清照,不肯就凡塵——李清照和她的兩任丈夫

趙明誠的怯懦自私無情,觸碰了李清照做人的底線,讓她對丈夫的感情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趙明誠始終就是個溫室裡的書生,習慣的是官場的高談闊論,尋章摘句。沒有身居要職該承擔重任的自覺性,也沒有勇士該有的熱血氣概,危機來臨,他選擇了先保全自己。

幾十年的夫妻恩愛,在戰亂時終於露出了醜陋的一面,此時的趙明誠那裡配的上爽朗豪放的李清照?

她用盡了力氣去愛一個人,卻發現了一切的不值得,她輸掉了自己

《三》不甘世俗

李清照護著夫妻二人多年收藏的金石古籍奔波在逃亡的路上,當時已年近50的她,遊蕩在浙江杭州一帶。

由於逃亡使辛苦多年辛苦收藏的文物書籍散失殆盡,太久顛沛流離的生活使李清照陷入走投無路的絕境,孤獨無依之中,她再嫁了對她百般示好的張汝舟。

哪料想張汝舟是別有居心,對她的收藏窺伺已久,婚後不久就開始把她用命保護下來,所剩不多的古玩金石拿去變賣,李清照的反抗遭到了他的拳打腳踢。

目下無塵的李清照豈能容下他的猖狂,即使自己名譽不要,她也不會讓對方得逞,李清照的剛烈一生都沒改變。

偶然的機會李清照發現了張汝舟行賄的罪行,在當時的社會有規定,妻子告發丈夫,自己要先受刑,還要與丈夫一起同受牢獄之苦。

即使如此,李清照也堅定的狀告了張汝舟,判刑入獄後,由家人奔走,她入獄了九天就被放了出來。

她與張汝舟不足百天的婚姻也宣告結束。

至今思清照,不肯就凡塵——李清照和她的兩任丈夫

李清照晚期的一首詞詳細刻畫了以後的生活: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破敗的秋色,再加上灰暗的心情,多少的哀婉悽苦,都落在了一個字“愁”。

至今思清照,不肯就凡塵——李清照和她的兩任丈夫

李清照此後餘生,就守著不多的古玩,整理撰寫,晚年過的淒涼落魄。

人活著有多少的無奈悽苦,都被她一一品嚐。

她的一生用一句詞來形容就是“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世上最幸福是能遇到一個對的人,李清照縱有風華絕代,卻不能得遇良人,她掙扎在人世的滄桑中,逐漸湮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