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RPA卓越中心的組織結構、核心功能與職能角色

大型企業爭相建立的RPA卓越中心,組織結構與核心功能是怎樣的?

RR Donnelley(RRD,當納利)是一家擁有155年曆史的美國企業,業務從傳統印刷行業跨界到數據管理分析、商業智能及數字渠道服務等互聯網服務。在應用RPA之後,其整體效率提升3倍以上,業務處理準確率實現100%。目前RRD已建立RPA卓越中心(RPA CoE)幫助企業設計和擴展更多的自動化業務流程,加速完成其已立項的90個RPA項目。

為了改善全球服務中心的財務和物流流程,DHL全球貨運上線了RPA試點項目,結果通過物流RPA平臺將原30人團隊縮減了一半,15名員工轉崗更具價值的工作。看到RPA潛力的DHL立即創建了RPA卓越中心,搭建起內部框架,整合工具、模板及RPA實施經驗,以讓RPA在全公司迅速普及和推廣。

Adobe在實施RPA計劃之後不久,便迅速組建了RPA卓越中心。其CIO認為:卓越中心不僅能使組織的RPA增長保持穩定,還能夠使業務流程的各種相關數據得以有形量化。沒有卓越中心就不會有Adobe RPA計劃的快速實施,必須堅持卓越中心作為RPA計劃的一部分。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以上幾個案例,證明了RPA卓越中心對於實施RPA的重要性。有觀點認為企業快速順利的部署RPA併為後續部署打下良好基礎,關鍵因素是建立完善的RPA卓越中心。亦有企業認為RPA卓越中心是流程自動化部署的關鍵,更是RPA機器人實施的總指揮所。不管怎麼表達,無疑RPA卓越中心已是企業等組織部署及推廣RPA應用的關鍵所在。

通過上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已經瞭解什麼是RPA卓越中心。本文,王吉偉頻道進一步為大家分析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以及十種職能角色。

RPA 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模型

從企業組織架構角度來看,根據公司的行業、管理制度和業務特點等現狀,機器人卓越中心會形成不同的結構與分佈模式。目前而言,大部分企業都在使用以下三種組織結構模型: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第一種,作為支持功能的分散式卓越中心。分散式結構的RPA卓越中心,分散於組織的不同業務部門,通過RPA賦予員工達成業務目標的能力,同時也通過員工來完成業務等的創新。這種結構對組織內的本地業務團隊約束較少,可以幫助團隊獲得業務能力與專業知識。

此種結構管理相對鬆散,不同業務部門都有各自的卓越中心結構與準則,使得不同RPA卓越中心的重點功能也會有所區別。分散式結構是快速啟動RPA計劃同時成本更低的好方法,但由於缺乏集中管控,很難協同IT組織進行擴展和聯絡。

第二種,作為中央RPA提供者的集中式卓越中心。在集中式RPA卓越中心中,組織中所有業務部門所需的RPA功能與資源都將得到統一管理,使得RPA資源能夠在整體上進行協調分配,避免資源浪費及人員冗餘。也因為集中式結構管理都是基於整體戰略的分步調度,因此能夠促進RPA在組織內的最大力度推進。

卓越中心提供成功實施RPA所需的集體資源和專業知識,負責人員可以集中查看所有計劃,使得針對項目和優先級的治理能力得到加強。同時,集中式卓越中心還會設置流程更改的端到端視圖,從而可以更快速、高效、有利地識別業務流程優化機會。

此外,中央管理還能為RPA項目的評估、交付、監視和維護提供了標準化流程及法規,使得RPA在組織內的功能擴展更加容易。當然,不足之處則在於RPA無法快速應用,投入也會更大,靈活性欠佳。

第三種,混合結構RPA卓越中心。目前而言,大多數組織單獨採用某一種RPA卓越中心的並不多,更多的組織都在使用分散式與集中式的混合機構。一個完善而成熟的RPA卓越中心,應該能處理分散的業務部門需求,同時也應該具備集中式的運營模式。

雙管齊下,既保證了卓越中心的交付與運營支持,又能使每個業務部門具備開發、確定優先級和評估自動化過程能力。

以上三種模型結構,混合模型最能適應集中式和分散式模型功能的成熟計劃,兼具集中式模型的可伸縮性特點,因此可以不受限制地適應業務增長。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也將RPA卓越中心交付模型分為三種:分散性、集中型與混合型,對應上述三種結構模型。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因企業的管理要求、部門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各具優缺點,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酌情選用。根據RPA 卓越中心五大核心功能,結合企業不同的需求與發展戰略進行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型結構,然後著手準備RPA CoE的建設工作。

RPA 卓越中心五大核心功能

一個完整的RPA CoE,至少應該具備五大核心功能。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1、定義CoE組織

RPA CoE首先要定義組織結構,規定支持RPA計劃所有方面的內、外部角色的責任,並獲取和培訓新資源以及無縫變更管理。強大的組織核心,可確保RPA在整個公司中集成。

2、管理RPA策略

建立明確的RPA標準、程序與策略以及管理機構,升級路徑和職責劃分,確保各項業務滿足合規性法規、信息安全要求和法規標準,決定任務的優先級為不同團隊及員工訪問級別授權。

3、保證技術應用

一個合格的RPA CoE,總是能夠選擇合適的自動化工具來執行適當的任務,並能及時維護和支持這些工具。技術元素是機器人操作環境的架構師,能夠促進RPA集成到任何關鍵領域,例如IT服務管理和配置管理數據庫等。

4、部署業務流程

也就是RPA應用所在地,用以執行、監視和更改整個組織的整個生命週期。它負責評估自動化機會,然後評估、開發、測試,將穩定、可擴展的架構的RPA部署到合適的業務環境中,同時擔當變更流程和事件管理的職責。

5、監管運作方式(人與文化)

隨著RPA的成功實施,組織內部會發生結構性變化。RPA CoE可以分析RPA對人類角色的影響,實時更改職務說明,進行總體運營的變更管理。同時,它會時刻監視RPA,在需要變更組織機構的時候給予服務支持。

王吉偉頻道認為,這五個要素,無論是簡單地由CoE監督還是由其嚴格管理,都有助於定義和維護組織的 RPA運營模型。運營模型是用於在整個企業中管理RPA的循環系統,重點是開發和支持可實現其承諾收益的高質量機器人。

RPA 卓越中心的角色與職能構成

如果把RPA卓越中心比作一個舞臺,出場的關鍵角色主要有四個,分別是來自業務流程、HR、IT、和業務部門的專員。他們各司其職,通過打破企業內部壁壘,為企業部署及管理RPA自動化提供總體統籌治理、溝通與協作及賦能支持。

在RPA卓越中心,幾個部門專員的工作重點如下: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 業務流程改進部門的業務流程專家等人員,會幫助職能部門及業務部門識別、分析並優先排序需要實施RPA自動化的任務和流程;
  • HR部門專員的工作重點則是消除員工對於RPA的恐懼、提升員工技能、評估人員流失以及招聘計劃;
  • IT部門專員的職能旨在確保RPA在技術層面順暢運行,基礎設施與操作性、RPA安全性、軟件機器人支持與維護以及RPA的一致性與可擴展性是其工作重點;
  • 業務部門專員最瞭解RPA涉及的相關流程和任務特點,對實施RPA業務用例最有發言權。積極尋找自動化機會,對工具及流程變化進行引導和推廣,建立變革管理方法,並對RPA實施進展進行監測。

具體到RPA卓越中心的工作職能方面,一些RPA廠商和研究機構認為,一個功能完善的RPA 卓越中心至少應該包含十個工作崗位。這些崗位如下: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 RPA贊助商:即RPA廠商,負責整體機器人技術戰略。
  • 卓越中心主管:高級主管,負責CoE活動、績效報告和運營主管。
  • RPA項目經理:按照CoE策略交付機器人項目,根據預算確保ROI。
  • RPA總監:推動整個組織採用自動化,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確保策略實施暢通無阻。
  • RPA和CoE業務分析師:主題專家,創建用於自動化的流程定義和映射。同時CoE業務分析師負責發現機會,對潛在收益和所需資源進行詳細分析。
  • RPA解決方案架構師:監督RPA基礎架構,負責CoE詳細設計和許可需求。
  • CoE開發人員:負責CoE自動化工作流程技術設計、開發、測試與項目實施支持。
  • 基礎架構工程師:為故障排除和服務器安裝提供基礎結構支持,並參與CoE自動化部署,為運營團隊提供支持。
  • CoE監理:負責監視、調度和支持CoE的實施,同時確保業務照常進行。
  • 服務支持專員:在CoE實施過程中出現任何查詢或問題時,保證前線支持。

十個職能崗位的設置,適用於RPA 卓越中心,也可以用於包括BPM、RPA及其他工具在內的自動化卓越中心。需要說明的是,搭建卓越中心不一定非要按照此設定來來,它展示的是一個功能完善的卓越中心所包含的職能角色。

此外,不同企業對RPA 卓越中心職能角色也有不同定義,基本上大同小異。譬如UiPath將RPA 卓越中心定義角色設置為九個,還有的組織則將卓越中心職能崗位設置為七個。

企業在搭建卓越中心初期,有些角色可能並不需要,能滿足RPA的正常實施與運行即可,以後可以根據需要而逐步添加。

後記:RPA卓越中心將會盛行

事實上,卓越中心體現的是眾人意志與協作力量,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共享中心一樣的存在,需要做的就是將技術、人才、設施等資源集中起來形成新的能力,然後去支持和幫助任何需要這些能力的部門。

這樣一個存在多個部門專員的組織,能夠保證這項能力可以由上而下推進到每個業務部門。更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到資源的合理化配置,避免了資源浪費。如今很多企業所搭建的自動化卓越中心、算力卓越中心、人工智能卓越中心等無一不是這個邏輯。

RPA卓越中心的三種組織結構、五大核心功能與十個職能角色

對於RPA這個目前對中國大多數企業還很陌生的自動化工具而言,想要讓RPA在企業快速推廣可能會是個難題,參差不齊的信息化基礎、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理念與利益的衝突等等因素,都會使RPA的戰略化應用受阻。

這種情況下,也只有組織的多個機構或部門同時參與其中,才能保證卓越中心能夠影響它們,才能讓以卓越中心為核心的規章制度真正融入企業運營,進而保證RPA效率的整體提升。

好在,中國企業接受新生事物比較快。借用來也科技汪冠春的觀點來說,相對於國外企業先接受RPA再接受AI而言,幾年前就已接受AI的中國企業再接受RPA已然順理成章。而“RPA被集成於信息化系統”的理念也正在被企業所接受,成為企業在業務流程自動化方面的首選。

此外,這次新冠疫情也讓廣大中小企業對增效降本有了新的認知,相信成本低效率高的RPA也會成為它們在疫情之後的最佳選擇,而RPA卓越中心也將很快在各組織中盛行。

這,也是王吉偉頻道將“更多企業建立RPA卓越中心”放到2020年以後RPA發展十大趨勢的主要原因。


【王吉偉頻道,關注TMT與IOT,專注數字化轉型與業務流程自動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