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守望相助 共待春天,文



「語音版」守望相助 共待春天,文/常曉軍


今年的春天來得還算早,居家隔離這段日子,每天都是聽著窗外的鳥鳴聲醒來。悅耳的啼鳴,和著淡淡的草木清香在小區裡彌散。樓下已連續很多天見不到人了,以往喧鬧嘈雜的車輛,也沉默地停放著不動。白天是渺無人跡,晚上是空寂曠蕩,生活彷彿按下了暫停鍵。

  這些年,早已習慣了有條不紊的生活,從沒有如此閒散過。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每天眼睛一睜開就趕緊拿起手機翻看疫情播報。此時的心情是複雜的、沉重的,心底默默生長的悲傷,像那些秋日裡落地的樹葉。確實,從未這樣期盼著新的一天到來,從未這樣渴望陽光。

  各地都在聯防聯控,小區規定每家每戶只能憑證兩天出去一次,每次不能超過兩個小時。在家裡關得太久,孩子們每天趴在窗前久久地眺望,這是他們瞭解外界的窗口,對遊戲早已沒了興趣,說話也似乎懶得開口,只盼望能早些下樓感受春風吹拂。勇敢地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諦。他們也在這不同以往的氛圍中(尤其是逆行者們的溫暖和大愛)逐漸成長。孩子點點滴滴的變化,我是能夠發現的,他們不再那麼擔心和恐懼,並且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為湖北疫區捐款。

  父母在老家,每天經管花草、務弄菜地。疫情嚴峻時,他們每天打電話,叮囑我要照顧好身體。以前從不看電視的母親,現在則時刻關注著疫情的發展,為逝者痛心,為醫者祈福。她還成了村裡的志願者,幫著挨家挨戶去宣傳政策。

  晚上吃完飯,一家人又開始了客廳內的散步。一位戰友打來電話。聽到他母親因病去世的噩耗,突然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是好。料理完母親的後事,他響應公司號召,報名加入到轉型為醫院加班生產護目鏡的工作中。那些時日,偌大的廠區全面停產,就他們十來個人面對著圖紙反覆研究、試型,想方設法生產出了第一批產品。從生產汽車的擋風玻璃,到臨時生產醫院使用的護目鏡,這樣的跨行工作以前從未有過,現在國家需要什麼,他們就要生產什麼。當這些急需的產品被緊急送到各醫院時,他心裡的重負才有些緩解。國家危難,各地都在抽組醫療隊伍支援武漢,不能奔赴抗疫一線,但他不願缺席,總算通過這樣的方式出力,盡顯軍人本色。

  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幫助,他們便挺身而出。另一位戰友也投入到抗疫戰鬥中,報名當司機為各醫院運送防護服。從大年初二開始,他每天穿梭在高速公路上,沒有休息過。每天早上裝好貨,備好一天的伙食,帶著開好的證明,把防護服送往各定點醫院。這項工作很辛苦,也容易被感染,然而,他認為自己做的這些,既比不上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也比不上默默無聞的捐贈者。

  還有一位朋友,疫情暴發之前,被抽到武漢分公司去負責物業工作。他想,武漢是個美麗的城市,春有櫻花,夏有荷花,秋有桂花,冬有梅花,便毫不猶豫地應了下來。還未成行,武漢疫情暴發了,總公司動作很快,立即抽調人員去支援武漢分公司。他一把年紀的人,也報了名,去了沒幾天就遇到了封城,他沒有怨天尤人,根據當地情況變化,帶領員工協助社區做好防控工作,一直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

  剛到武漢時,他發來微信,說等疫情結束,就去看看這裡的櫻花,感受一下長江水,再去登黃鶴樓。沒想到很快封了城,每天面對這空寂的城市,霓虹燈孤獨地閃爍著,映著流淌著的江水,看不到人流,看不到車流,也聽不到來往艦船的汽笛。這壓抑的氣氛讓他失眠了,隔著玻璃整夜整夜看著窗外的空巷,感覺像在做一場夢。那些日子裡,他從媒體上、從現實生活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生死別離,深深地刺痛他的心,企盼著春暖花開,疫情散去,山河無恙。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我欽佩這些逆行者,平凡的人,卻在擔當和堅守中彰顯出偉大。

  春天來了,我想起了武大的櫻花。記得有一年春天去武漢學習,離開前專程去看了一眼。還未走到,遠遠的,風中就飄散花的氣息,讓人流連忘返。而今,我住的小區裡也種滿櫻花樹。前幾日,母親在電話裡說,等疫情過去,想去看看珞珈山上的櫻花。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