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無論什麼商業產品,入門級往往都意味著相對最低的配置和工藝,定位往往是整個產品系列目標受眾群體的最底層,也是基數最大的一層。相機也不例外,入門級APS-C畫幅可換鏡頭機身如佳能200D/M6、索尼A6000等,它們都是各自品牌妥妥的銷量冠軍,A6000單在京東自營就有超12萬的點評,大幅領跑所有同品類產品。

而如果要說高端與入門的關係,簡單來講就是“高端打造品牌,品牌帶動入門”,普通老百姓才不關心你這技術如何如何,牌子才是硬道理,而牌子恰恰是靠高端市場口口相傳一代代打拼下來的,所以“高端無用”這種論調就顯得很業餘了。無反時代索尼和佳能雖然路數不同,但目前來看是把高低端關係打造得最好的兩個品牌。反過來說,高端缺乏強有力的機型或鏡頭就很難獲得普通消費者的品牌認同,進而無法帶動中低端市場,最好的例子就是賓得,很多APS-C機型用過的人都說好,但銷量卻慘到自閉,京東自營店甚至連單反產品都沒了,只留了個鏡頭“佔坑”而已……

進一步說,在高端帶路低端帶銷的模式下,有了群眾基礎和出貨量保證,新技術會以更多更快的形式湧現,並且會逐漸將入門級機型的門檻壘得越來越高,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聊的索尼A6100就是這樣一款基於歷史技術積澱的入門級APS-C機身。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先簡要說說相對近6年前的A6000,A6100有哪些進步:

1、425+425個相位差/反差對焦點,前代為179+25組合

2、人眼/動物眼部追蹤,手動選擇物體追蹤,前代僅有人眼識別對焦

3、支持XAVC S編碼4K及全高清最高100Mbps碼率視頻,並預3.5mm麥克風接口。前代僅支持AVCHD編碼全高清

4、支持觸控對焦和快門,LCD可向上180度向下74度翻折,前代只能上下90/45度,無觸控功能。

5、採用新處理器,原生ISO增加到32000,前代為25600(實際上這也是1、2、3點的根基之一

再看它哪些重點部分沒有變化:

1、均為前照式傳感器

2、帶自動對焦/測光連拍最大速度均為11fps

3、都沒有機身防抖

4、都是144萬像素點電子取景器和3英寸92萬像素點LCD

5、都是工程塑料機身

先看沒動靜的部分,第一點我後面細聊,第二不是缺點,A6XXX全系都這速度,且跟第三四五點一起都屬定位使然,如果ISO可擴展102400、視頻加上S-log2/3、機身換成鎂合金、電子取景器升級到236萬像素點就變成了A6400,再支持機身防抖、內置3.5mm耳機輸出、視頻眼部自動對焦並換用Z系列電池就是A6600……所以簡單來說,A6100/6400/6600基於同一塊傳感器打造,所以同感光度畫質理論上是一樣的,無反高集成度的特性使得它們的對焦、測光性能也是一模一樣,差別只會來自一些外圍電路、處理器功能和材料選擇的有意降格,而且要注意的是,前代A6000和A6300/A6500兩位老大哥有很全面的規格落差,新一代門檻機A6100待遇明顯更高,這也是我選擇入手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簡單說說傳感器的前照式設計,之前有看到評論說“現在還有用前照式的相機?”事實上不僅索尼A6XXX系列全系均為前照式,佳能全系自主傳感器機身也大概率都是前照式(並且有低通,5DSR只是翻轉第二塊低通實現“去低通效果”),所以前照式在相機端並不是什麼被淘汰的老技術,而前照背照的技術差別看這張圖就很明確: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當然,大家的重點應該是想說“為什麼不上背照式?”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一則是前照式依然夠用,二則是工藝成熟,良率高成本低。背照工藝最大的性能優勢是入射光無需穿過數字電路層,而是直接入射光電二極管,在多年技術積累的情況下幾年前曾有的數字層金屬漫反射串擾等毛病也都幾乎不復存在,再加上允許更薄的層積厚度,因此對主光線入射角度的要求更寬鬆,進而可直觀提升傳感器的量子效率。

但想要發揮背照式的性能優勢,像素尺寸才是關鍵前提,像素越小優勢越明顯,這也是為什麼背照式首發且更多被用在手機端的原因,A6XXX全系單位像素邊長足足有3.91微米,在這個前提下前照式的性能是完全足夠的,即便是在背照式理論上更具優勢的弱光環境下,ISO 25600、F1.8規格拍攝的對比: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你能看出誰是背照式誰是前照式麼?當然,嚴格意義來說上述對比一定有客觀差距,但顯然這個差距很難被主觀觀測到,哪怕是在直接對比的情況下,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就更是無所謂了。

動態範圍方面讀取噪聲即可,有以下結果: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上面兩張分別是ISO 100零輸入短曝光和長曝光RAW的後期暴力調整示例,讀取噪聲並不算高,但可見A6100長曝光機內降噪也是強制的,即便手動選擇了關閉。

事實上,A6100這塊前照式傳感器真正的瓶頸是讀出速度太慢,老規矩上條紋測試,這次是200Hz頻閃,因此一組黑白條紋就代表1/200秒: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可見A6100全像素靜態讀取速度約為1/21秒,這個數值只比6100萬像素的全畫幅A7R4快一點點,所以如果是快速轉動視角進行追拍的話,你會得到以下畫面: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而作為一個不恰當的對比,A9系列的堆棧式傳感器靜態圖像讀取速度可達1/130秒: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結合DRAM和先進製程的數字電路,靠著規模和頻率秀到飛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堆棧的這塊DRAM只能在靜態圖像下使用,視頻模式的A9系列就是普通的背照式水準,4K 30p 100Mbps的讀出時間就來到了約1/45秒: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比全像素輸出的靜態模式明顯更慢,已充分說明問題。回到A6100,全像素讀出速度偏慢對於無反而言除了果凍效應之外,更意味著連拍狀態下的對焦性能會大幅削弱,做個簡單的數學題:以11fps連拍意味著每一幀的工作時間是0.091秒,減去讀出時間1/21≈0.048秒,也就是隻剩0.043秒,也就是一幀只有約47%的時間可用於對焦(20fps的A9 II此值可達85%)。

所以,雖然A6100有最高11fps模式且支持自動對焦,但這個模式首先是存在黑視,也就是連拍幀間會有明顯的黑幀,長焦追蹤飛鳥等小面積無規律高速度物體時會造成明顯的困擾,其次就是連拍追焦穩定性較差,11fps即便是拍攝迎面走來的人像,拍著拍著就會漸漸失焦,再加上片上相位差對大幅脫焦的檢測速度先天就很慢,從而導致脫焦就很難再找回。8fps模式下這個情況會稍有緩解,但連拍序列的中後部分也會大概率失焦,有時候幅度大有時候幅度小,所以A6100的連拍追焦並不算靠譜(同理也適用於A7R4)。

相同情況下,讀出速度飛快的A9 II即便是20fps連拍也能做到無黑視且幾乎完全精準,差距非常明顯,同時這也是單反獨立對焦模塊的先天優勢點。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當然,拿它倆對比主要是為了凸顯差異,它們本就完全不是一個定位的產品。事實上如果不使用連拍模式,或者使用低速連拍,或者不拍快速移動的物體,A6100的人眼識別和動物眼睛識別對新手小白也還是很友好的,甚至可以說是傻瓜化,哪怕我家三歲小孩用A6100也能給我拍出準確對焦的肖像。而且A6100也支持手動選擇追焦,觸控點擊想要跟蹤的目標,就可以持續追焦了,關鍵是跟焦咬得很緊,低速或單幀追蹤的實用性確實可以。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所以,只要不使用高速連拍,A6100就可以保證完全沒有相機攝影基礎的人也能拍出“瞄準目標”的照片,畢竟人像是普通家庭拍攝量最大的主題。但有一個槽必須要吐,A6100居然無法設置自動ISO的快門下限(也不知道砍這個功能幹啥,入門級玩家就不能有點主觀能動性了?),而是以鏡頭焦距來自動設定,所以在自動ISO拍攝時就得仔細看清快門速度了,因為很多時候是不夠用的,追上了目標也會拍模糊,白折騰。

除此之外,APS-C賺長焦的說法也相當盛行,但本質上來說,同機位同焦距的前提下APS-C相當於就是全畫幅的對應面積裁切而已,在400mm端,將全畫幅裁切到與A6100相同的視角,你能猜出誰是誰麼?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其實嚴格說這倆也會有區別,但視覺上其實也基本無法辨別。而如果你使用的是同一塊晶圓切下來的兩塊僅有尺寸不同的傳感器A和B,有A>B,且兩者使用完全一致的數字處理算法,那麼在相同機位、相同鏡頭以相同參數、相同環境拍攝圖像,這時候A輸出的視角更廣,而在A上以B畫幅面積進行同比裁切,那麼你將得到與B完全一致的圖像。所以,判斷小畫幅的相機是否真的“賺到”長焦,像素密度就是關鍵,以A9為例,裁切APS-C之後只有僅僅1000萬像素,縮圖看雖然差不多,但放大後的精度顯然不及2400萬像素的A6100,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說A6100相對A9是賺長焦的。但如果是6100萬像素的A7R4,APS-C畫幅裁切後也有足足2600萬像素,這種情況下A6100就沒有賺長焦的優勢了。


大幅進步背後的遺憾,索尼A6100相機體驗與測試

視頻方面,A6100採用的就是索尼近年來的模板,進步相對前代非常明顯,但看多了也就那樣,4K是S35畫幅採樣,視角上裁切了上下部分。前面有提到,A6100不支持視頻模式下的人眼識別,對焦速度相對較慢,大光圈拍攝時要注意控制機位和主體的移動量,除此之外也砍掉了對普通用戶沒啥意義的S-Log。我這次入手的是PZ 16-50mm電動頭套機,電動變焦在視頻模式下可實現平滑穩定的變焦效果,而且電機噪音很小,日常拍攝基本不受影響。

果凍效應方面,普通用戶最常用的抽行採用全高清25p 60Mbps讀出速度1/67秒,影響很小。而全寬採樣4K 25p 100Mbps讀出速度在1/27秒左右,稍稍有點兒影響,但拍攝時注意一下也沒什麼大問題。所以總體來說A6100的視頻性能是可以滿足家庭記錄需求的,上翻LCD結合穩定器+20mm F2.8這種餅乾鏡頭也能拍VLOG,適用性挺不錯。

操控等各方面就不多說了,基本上就是一個習慣問題,總體來說A6100比較適合初學者,配合像適馬DC DN F1.4的幾顆定焦以及PZ電動頭,花銷不大體型輕便,靜態動態都能拍,香還是很香的。

最後,祝各位讀者朋友聖誕快樂,下一篇文章可能就是2020年啦,在這也預祝大家新年快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