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中一些見底特徵


一 歷史上大盤的底部特徵

1 類似之處:1 下跌時間超過2個月

2 下跌幅度超過30%

2 分析要素:下跌時間,下跌幅度,中間反彈的次數,在遇到前期重要支撐位如何表現,macd,kdj,ma,成交量VOL,boll在見底時的表現狀態,見底後大盤K線走勢形態,見底後的震盪時間,見底後的振幅,見底後到大牛之前震盪次數

3 統計80%概率出現同一現象的要素,進行方法的歸納總結:1,2,3,4,

二 統計表

A股市場中一些見底特徵

三 總結

1 2003年以前市場遇到重要支撐位都形成見底反轉,2005年以後每次遇到前期重要支撐位,全都跌破,形成大破大立。

2 下跌途中每次都要反彈誘多,2-3次的概率最大,最多7次,所以要明確一點行情開始下跌後如果沒有經過誘多堅決不抄底。

3 見底同時macd出現底背離概率在78%,近10年每次見底出現macd底背離概率為100%

4見底同時kdj出現底背離概率在78%,近10年每次見底出現kdj底背離概率為100%

5 ma均線系統中5日線金叉30日線,並且30日線開始走平或抬頭向上概率為100%,多頭排列

6 成交量在下跌途中均出現持續縮量,在見底後成交量放大,隨後繼續縮小,股指再次形成突破後成交量繼續放大,保持臺階式增長。

7 見底後每次均出現二次回探底線,3-5天內出現的概率為50%

8 每次見底後二次洗盤幅度在3-16%,平均幅度8.98%,

9 頭肩底概率佔71%

四 如何抄底:

1 下跌後不急於抄底,每次都有二次回探,平均回調幅度8.98%都屬於正常,不應過度恐慌。

2 macd底背離

3 kdj底背離

4 5日均線金叉30日均線,並且30日均線走平或抬頭向上

5 成交量成臺階式放大

6 頭肩底形態後加倉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