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晚上哭鬧,不睡覺,也做了按摩也換了紙尿褲,怎麼辦?

且聽風吟64


你好,我是寶媽幫手嵐姐姐,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說,寶寶應該是腸脹氣引起的腸絞痛。

1.新生兒兒腸絞痛首先要觀察寶寶的臉色有沒有改變,吃奶有沒有改變,大便的顏色,狀態有沒有改變,如果這些情況很好,只是因為到了晚上哭吵,要哄很久才能夠安撫,按摩也做了沒有用,我們就要用飛機抱的方法。
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胳膊上,手可以捂住肚子。


也可以一隻手托住寶寶,另一隻手安撫寶寶的背部,可以在寶寶耳邊發“噓!”的聲音。

如果飛機抱只能緩解一會兒,還會煩躁哭鬧,甚至整宿都是使勁,想放屁放不出來的感覺,我們可以使用袋鼠媽媽抱。
雖然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對於早產兒的成活率提高,但是用在腸絞痛寶寶的身上效果也很好,我家老二也是腸絞痛,是蛋白過敏引起的,夜裡睡不好覺,我就會把他脫光,只剩紙尿褲,把自己上衣脫掉,讓他趴在我胸口睡覺,這樣我們一宿都能睡得很好。

我們除了做這些,白天寶寶每次喝奶後一個小時,或者做撫觸的時候做做排氣操,也有助於緩解腸絞痛的症狀。

如果小孩子的屁很多,大便很臭,這種情況最好是到醫院進行檢查一下,排除因為乳糖不耐受或者蛋白過敏引起的腸絞痛。

其實整體來說,新生兒腸絞痛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主要是寶寶的發育還不健全,排除疾病的因素,我們就要耐心的等待,一般寶寶4-6個月左右就會自愈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我是寶媽幫手嵐姐姐。


寶媽幫手嵐姐姐


你好。新生兒易發的就是腸絞痛,在排除寶寶餓了、尿了、冷熱不適的情況,異常的哭鬧有可能就是腸絞痛。


新生兒腸絞痛的症狀


新生兒腸絞痛是指寶寶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大聲的哭鬧、煩躁等等,每天至少會持續三小時以上,每個星期哭鬧可能多於三天,並且哭鬧多發生於夜間,不易安撫,持續一個星期以上,不影響孩子的生長,就基本可以診斷為新生兒腸絞痛。


新生兒腸絞痛具體的症狀有:孩子會突發性的尖叫、大哭,甚至哭的聲嘶力竭也停不下來;有些寶寶還會有頭部的搖晃,有時候全身挺直,有時候又會有雙腿的蜷縮,呼吸可能會比較快速;另外,在寶寶哭鬧的時候,他的面色可能是蒼白的,看起來肚子比較脹,四肢末梢發涼,有的孩子可以有大便偏稀的表現。寶寶哭鬧可以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新生兒腸絞痛多發生在孩子出生之後兩週到四個月之間,但個別的孩子也可能會延續到出生後六個月以上,多數在傍晚或者半夜時分發生。


如何緩解新生兒腸絞痛


新生兒腸絞痛是是一種暫時性的生理現象,一般在孩子三四個月以後都會有逐漸的好轉。但是寶寶哭鬧起來寶媽也很心疼,恨不得能替寶寶受這罪,寶媽的焦急心情可以理解,所以寶媽要儘量保持冷靜,要用溫暖的懷抱和滿滿的愛來幫助寶寶緩解疼痛。


餵奶可使新生兒保持安靜,安撫寶寶情緒。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是寶媽吃的有些食物引起寶寶的不適,要注意調整寶媽的飲食,然後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發現引起不適的食物就儘量避免再吃。

促進寶寶排便。有時是因為肚子脹氣,排便後會緩解。


平時,適當輕輕按摩新生兒腹部,或將寶寶抱起輕輕拍一拍,媽媽的懷抱是寶寶最溫暖的港灣,給予寶寶更多的安全感,對新生兒腸絞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如果寶寶持續的哭鬧,還是要及時就醫,仔細檢查是否有其他情況。

安靜的茉小莉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我是兒科醫生,從事臨床工作很多年。

新生的寶寶出生後對新環境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會遇上許多問題,比如餓了要吃,拉了尿了不舒服,皮膚過敏或不清潔,都會以哭或哼哼唧唧、甚至大哭表示,另外還有其他關口問題如黃疸,消化不良等等病理性問題。

一、睡眠週期問題:

新生兒出生睡眠週期是每天18~20小時,也就是說除了吃奶時間基本都是在睡覺,這和孩子在宮內睡眠週期的一個延續,是生長髮育的需要。但是,如果我們把他的睡眠週期打破了,勢必就會形成該睡不睡,該吃奶不吃奶了,所以新生兒應該是白天盡力喚醒式哺乳,晚上相當於白天哺乳次數減少,習慣就好了。

二、哺乳時間問題:

其實哺乳時間與睡眠並不衝突,新生寶寶是以按需哺乳的原則,就是說只要他想吃就應該喂,新生寶寶在月子裡每天哺乳是10次左右才能保證營養需求,那就是哺乳時間分配了,一般盡力白天哺乳次數多於夜晚,以後逐漸減少夜間餵奶次數,這也是可以慢慢形成習慣的。

三、一些特殊情況:

1、新生兒黃疸問題:

正常新生兒會有不同程度的黃疸期,一般出生後3~5日開始有不同程度黃疸,正常情況到新生兒15日左右就退黃了,病理性的黃疸時間就會延長至20~30天,這樣孩子就會比較煩躁,大便秘結或腹瀉,甚至如果是膽道梗阻性黃疸出現灰白便。所以,要去醫院測測黃疸,讓醫生解決。

2、新生兒乳糖不耐受症

新生兒乳糖不耐受症也是多見,主要以腹瀉,大便綠色,泡沫多有奶塊,寶寶會表現哭鬧或輕或重,這個是可以去醫院檢查大便,然後找醫生調整,細心護理,給寶寶喝無乳糖的配方奶粉,媽媽就好了,然後好一些再考慮母乳餵養。

3、新生兒消化不良或病理情況:

新生兒出生後,有一個胎糞派出3~5天時間,多呈現為褐色油便,一般是不容易洗掉的。過了這個階段就是黃色稀便,一天3~5次不等,新生兒出生後雖然對營養需求很大,但是由於他沒有建立起正常的腸道菌群,加之消化酶很少,所以對乳汁的吸收是有一個過程的,所以我們在餵養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寶寶大便情況,發現不同於平時就去化驗一下大便,找醫生看看是怎麼回事,需不需要調整。另外注意看寶寶大便有沒有出現洗肉水樣大便,這是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表現,也是因為餵養不當造成的,發現趕緊就醫。

4、新生寶寶皮膚不適感:

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細嫩,沒有角質層,因此細菌容易侵入,因此新生兒皮膚護理非常重要,應每天洗澡保持皮膚乾燥清潔,尤其是腋窩、頸部、腹股溝、肘窩等處要注意乾燥清潔,要給寶寶一天一換衣服,衣服一定要穿棉質內衣,不能穿化纖面料,注意寶寶身上有沒有皮疹或溼疹,發現了也是要讓醫生看看。

總之,新生兒時期是非常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細心照護,他不舒服才會以哭鬧形式表達,要發現與平時不同,及時找醫生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