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如果企業降薪裁員,你該怎麼辦?

用戶4052952358490


企業降薪裁員,實屬無奈之舉。作為公司一員,我知道自己被裁的話,內心一定不是特別好受。可是我也理解公司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多耗一天,對自己對公司都是損失,與其說等公司通知自己被裁,我倒希望自己勇敢點主動請辭,無非就是重新找工作,從頭再來,既讓公司老闆感受到你的大度,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小小翻譯


疫情過後,企業如果降薪,選擇離職。

從三點來看,降薪是一條導火線。

1. 這份工作我已經幹了幾年,努力過,拼命過。為公司經常幹到晚上11-2點,加班是經常性的事,回家經常錯過最後一班車,公司從來沒補貼,自己還倒貼,加班那麼多次,工資就漲那麼一點點,還不夠吃一餐火鍋的錢,還要任勞任怨。

2. 離開家太久,在外多年,每年這樣回去老家來回奔波太累了,老家的父母也老了,需要自己回去照顧,父母在、不遠行,該是時候回去,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3. 幾年時間,老家現在發展很快,都快認不出來,一年一個樣,到處都是工業區,都在蓋廠房。自己學的技術,在老家也能找到一份好的高薪工作,不愁沒工作。

自己在公司也得不到晉升,多年下來還是一個普通工薪階層,拿的工資也不高,這次再降薪,就真的沒有什麼留下來的意義,離開對雙方都好,也給自己一次機會去改變,去奮鬥,去實現成就自我。


一把好傘闖天下


我相信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員工,都遇到了這種情況,包括我也遇到了。對於這種情況,我給你如下建議:

(一)如果平時老闆對大家確實還不錯,懂得感恩員工,經常考慮大家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的話,那對於企業遇到這種突發疫情的情況,運行成本增加,我個人覺得應該給與老闆理解。畢竟,企業要養這麼多人,卻收不到錢。大家應該一起共渡難關,可以接受適當的降薪。

(二)如果老闆平時不尊重員工,想趁此次疫情裁掉員工,包括那些曾經為企業奉獻的老員工,那我個人建議是,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在這方面,國家一直是站在員工方面的。你想,我們把最好的青春奉獻給了企業,遇到困難,老闆不是與大家同舟共濟,而是隻想自身利益不受損,大搞裁員,那必須予以反擊。

(三)當然,如果你覺得這樣耗時耗力,浪費自己時間,那就大氣一點,不和老闆計較,自己憑本事吃飯,該出去找工作就找工作,該自己創業就創業。我相信,只要人勤奮,吃口飯是沒問題的。


人生加油站M


疫情過後,如果企業降薪裁員該怎麼辦呢?

不用著急辭職,等疫情過後看看大環境如何,再決定去留。

暫時不辭職

為什麼說降薪了也不著急辭職呢?

全國因為疫情各行各業都遭受經濟損失,企業前景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小企業,本身實力並不雄厚,那麼對員工降薪和減員也是逼不得已。

如果這時馬上辭職,失去了一份收入,儘管收入不高,畢竟有工資。辭職後,工作並不好找,受疫情影響,其他小企業會跟你公司一樣,只能裁員不會招聘,大企業招聘會也不會很多,疫情影響,企業都不會有大量招工現象。

回崗後好好工作

為什麼老闆降薪了還要好好工作呢?

老闆降薪是大環境影響的,在自己沒有辭職時,還是這個企業員工,不好好工作就有可能被裁掉,這個結果並不好。

企業復工後,可能會慢慢走出低谷,迎來轉機,企業效益好了,工資也會再次提升的,工資提升那就不用辭職了,所以好好工作是給自己留個餘地,首先做到不要讓老闆開除你。

在工作中觀察企業形態

為什麼要觀察企業效益如何呢?

企業效益能不能恢復以前那樣,直接能決定員工要不要繼續做下去,一個天天賠錢的企業是沒有前景的,工資更不可能漲上來。

如果發現企業效益慢慢好了,就不必有辭職念頭,好好幹在哪裡都一樣。

復工後的各行各業形式都在變化中,有的會堅守下來,有的企業可能直接倒閉了,都有可能,當下的我們是宜靜不宜動

做好辭職的心裡準備

剛才不是說不辭職嗎?

暫時不辭職,但是要有辭職的心裡準備,畢竟企業今後如何還不確定,一旦效益不好,工資一降再降,或者被裁員了呢?所以心裡要有準備。

在此期間多留心大環境變化,社會動態多瞭解,為自己以後的出路做鋪墊。

總結思路

1. 不主動辭職。

2. 復工後好好工作。

3. 邊工作邊觀察企業狀況如何。

4. 有辭職的心裡準備。

5. 留意大環境和社會動態。

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在不穩定的環境中,不要輕易辭職,先觀而後動,是當下最好的辦法!


來生的樹


我的一個朋友就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公司的做法是首先降薪,如果沒有足夠的業績,那麼只能離職,而且通過業績考核的方式,離職應該也沒有相應的補償。遇到這類問題的人不會是少數,疫情發生後概率就更大了,尤其是受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和中小企業。

如果公司直接要裁員,又沒有相應的補償,你覺得不合理,在與公司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之下,可以去相關勞動部門提起仲裁。

而如果是降薪,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1、如果很珍惜這份工作

這要看現階段自己是否對這份工作感到滿意?這份工作是否能提供發揮實力的舞臺?是否能讓你成長?你工作起來是否充滿了激情?

如果回答是,那麼就選擇留下來、靜下心來好好幹,與老闆、公司一起共度難關,不必在乎一時的得失。相信只要能夠咬緊牙關渡過難關,還會恢復到以往正常的狀況,而且共甘苦之後說不定會有很好的回報。即便最後公司沒有能堅持住,自己努力了也不會後悔。

2、如果只是暫時棲身於這份工作

對於這份工作,其實你並不是那麼在意,原本也只是沒有找到更好的去處,而選擇了暫時留在這裡。如果是這個原因,對於這份工作,你不會是激情滿滿,因此也就不會投入100%的精力去幹,相反,你還會常常覺得疲倦、乏味,也時不時會在工作中有情緒上的牴觸。

如果是這種情況,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時,也可以短暫的留下,做好準備,一旦機會來臨,一擊而中。其實公司與個人之間的匹配,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3、努力打造副業

因為有互聯網的存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模式,人們尋找副業的機會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只要有一技之長,總能找到你的平臺。

倘若現在的這份工作並沒有佔用你很多的經歷和時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利用業餘時間去打造自己從事副業的能力,沒準副業越做越好,最後能夠變成主業,因為副業往往是一個人的興趣愛好。

不過最後還是要強調,無論作出什麼選擇,只要一日在崗位上,就要負責任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務,敬業精神是一個人的品質所在。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修改,我是 歡迎交流)


文子楓


疫情壓垮了多少小企業。

疫情已經持續2個月了,我身邊也有很多企業宣佈關門大吉了,本身小企業資金並不是很富裕,很多小企業還面臨行業競爭壓力的現象,這樣的關門大吉,讓很多員工都措手不及,高昂的房租,加上業務的流失,導致很難存活下去。

我朋友告訴我,前幾天他們做機械加工的老闆還發信息給他,讓他做好開工的準備,時隔不到一週,老闆告訴他,關門了,就這樣一下子從有工作變的沒工作了,悲催。

如果順利開工,企業裁員怎麼辦?

疫情是措手不及的,企業裁員也是逼不得已,企業活下去很重要,那麼企業面臨窘境的時候,該如何裁誰,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作為企業管理層,在以往努力的人,提升公司效益,為公司能創造價值的人一定會被留下,那麼剩下的就是被裁掉的,如果你是被裁的哪一位,一般企業會提前一個月通知,或者預支你一個月薪水,讓你可以安心的找工作。所以也不必擔心,起碼有一個月的時間,當然你被裁,說明平時你的表現並不優秀。

如果順利開工,企業減薪怎麼辦?

如果企業只是減薪沒有裁員,這說明企業還是有點能力和良心的,那麼應該很自然的去接受這樣的事情,畢竟不是你自己被減薪,也不應該因為減薪而影響做工的表現,好的企業會記住與公司同甘共苦的員工,來日方長,公司效益上去了,自然會補回欠大家的薪水。

當然也不要太憂慮,順其自然,積極樂觀面對一切。企業並沒有那麼脆弱,好好幹,才是硬道理。


職場小菜鳥


昨天我發佈了一個疫情期間,企業降薪裁員怎麼辦的消息。這裡再回答一下,疫情過後遇到降薪裁員該怎麼辦?

首先不要恐慌。我們參加工作都是簽訂過勞動合同的,企業解除勞動合同,需要給予員工經濟補償。同時,單位為我們交的五險一金中有一份失業保險。除了企業賠償的錢還可以領到一份失業金。

失業金髮放的數額跟交過失業保險的年數有關,每交滿一年失業保險,你就可以領取一個月的失業金,最高可以領24個月。

有了這筆錢,我們就可以放心的去找工作,以尋求一個新的開始。畢竟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其次,在重新選擇工作時。不要盲目的就開始投入下一段工作。要認真總結前一段工作的經驗與收穫,分析自己的優勢特長,精心的製作簡歷,多投幾家公司。做到廣泛撒網,重點捕撈。

最後要做好心理預期。畢竟疫情對所有企業影響都是重大而深遠的,要做好工資略低於之前的準備。相信隨著企業效益的不斷恢復,工資也會相應的給你增長起來。


好響的雷


疫情過後,如果企業降薪裁員,該怎麼辦?

疫情的影響,對很多企業是致命的打擊,企業採取降薪裁員也是情理之中,如果不幸是降薪裁員的對象,就欣然接受。

企業降薪裁員依據一般有如下情況:

1.現金流不夠,通過降薪裁員節約成本,讓公司的生命週期拉長;

2.組織架構調整,將無貢獻或貢獻不大的員工進行優化;

3.公司倒閉,將員工解散。

員工被降薪,結合實際情況,自我考慮是離職還是接受降薪,依據如下:

1.考慮發展前景

如果公司本身是具備生存和發展空間的,那就與公司共渡難關,建議接受降薪。

如果公司本身已經不具備生存能力,只是想通過此手段延長生命線,建議提出離職。

2.考慮自身發展

如果在公司身居要職,不論公司是否具備發展能力,應該伴隨公司走到最後,配合公司最晚最後一段,建議接受降薪。

如果在公司的發展本身就不具備空間,藉此機會可以脫離公司,建議提出離職。

3.考慮其它因素

如果降幅過大,不足以支撐生活所需,建議離職;

如果本身在公司就不是管理崗和重要崗位,或後勤部門,建議接受降薪;

員工被裁員,儘快進入求職狀態

首先,儘快的處理完上家公司的交接手續,辦理離職手續;

其次,將新的工作經驗與知識進化彙總,更新簡歷,發佈到招聘網站。

再次,總結自身的實際情況,對下一份工作可以適當降低工資要求與職位要求,畢竟環境不是所有人都能抗拒的。

最後,調整狀態保持耐心迎接下一份工作。

疫情過後降薪裁員會有一個高潮,但是部分公司也會因為發展會大量招人,機會是對等。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自己價值的提升,只有自己有價值了,才會不怕特殊情況的衝擊。


吉走創業路


疫情在我國基本得到了控制,各行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造成很多企業經營困難,出現降薪裁員的狀況,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得區別對待。

1.不受疫情影響業績的公司,如果也借疫情降薪,那麼我們就得堅決反對,甚至可以去當地勞動管理部門申訴,也可以毫不留情的辭職,另尋他路,這樣的企業不值得留戀,沒有留下的必要。

2.對確實經營困難的企業,大家一定要理解他們的難處,在沒有更好的去處的情況下,樹立共渡難關的意識,幫企業出主意,想辦法,積極工作,扭轉經營狀況。相信老闆會看在眼裡,明在心裡,有良心的老闆在後期一定會補償患難與共的弟兄們。

3.對降薪減員,不要憑一時衝動而去辭職,一定要評估自己的能力和跳槽的可能,有更好的去處後再辭職,別讓自己露宿街頭,造成下頓飯不知道在哪裡的被動。

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已經復工,大型餐飲業因為聚集人數多,部分還沒有開業,我地開業的也已經被叫停,影響會更大,短期內還不能清楚何時開業,被通知辭退的員工要積極做好轉行或尋找一些開業的小飲食門店,先讓‘自己活著’,再考慮其他吧

願疫情早點結束,一切早點恢復正常吧,在希望失業的朋友儘快找到工作。


品茗職場


對於這個問題呢,我認為需要看企業的實際情況,因為現在很多問題都特別愛打著受疫情影響這個旗號,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都覺得自己特別委屈,但是其實如果說受影響,我們每個人都受疫情的影響,不光是老闆,員工也在如此,所以這個是雙向的。

當然,作為企業來說,受疫情的影響,最近不能開工,經營收益肯定是要下降的,可是這一定會導致要給員工降薪和裁員嗎?我覺得不見得如此,關鍵是要看企業的財產和運營能力是不是真的已經無法支撐現在的企業。

如果是一些經營效益本身就不好的中小型企業,再加上最近業績少,那真的有可能朝不保夕,所以這時候給員工降薪或者裁員,我認為都是合理的。但是這個必須要按照正規的法律途徑和程序去執行,不能說跟員工口頭說一下就可以給你降薪和裁員的。

因為按照法律規定,如果要裁員,必須要徵得員工或者工會同意,而且,企業現在確實是經濟狀況嚴重惡化才可以。如果企業還可以正常經營,那就應當儘量不裁員。畢竟人才才是企業最大的財富。而且即便要裁員,按照法律規定,也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企業沒有按照正規的程序去執行,員工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

如果您有相關的法律問題,或者需要進一步詳細諮詢,可以關注本頭條號,私信律師諮詢!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1327107451276616"}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