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以副榜貢生的身份步入仕途,副榜貢生是科舉考試中的哪一個層次?

用戶0671


需要注意的是,于成龍副榜貢生功名的獲得是在明代而非清代。清初,為了得到士人的支持,規定明代獲得的科舉功名一律有效,故康熙年間,于成龍以明崇禎年間副榜貢生入京受選,並被選為廣西羅城知縣。

明代科舉常見的有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但在鄉試之前還有童試、殿試之後還有庶吉士考試等。所謂童試,就是從童生考生員,只有考上生員才有參加鄉試的資格,不過因為明代鄉試錄取率不高,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生員都能考上舉人。

明代生員一部分留在地方的各級學校,另一部分則因為各種原因貢入國子監。貢入國子監的生員就稱貢生,也稱貢監生。

貢監生有多種。如歲貢,即地方各級學校在一定年限貢入若干生員入國子監;

選貢,因為歲貢太多,且大多入監之後不振作,故明代又於歲貢之外選擇一些優秀生員入監,稱選貢,選貢優於歲貢;

恩貢,是指國家有重大事情發生,像皇太子登基、皇帝壽辰等,於常貢外額外增加入監的名額;

納貢,顧名思義,是指繳納一定錢財、物資入監;

而副貢,則與鄉試有關,生員通過鄉試則成為舉人,但是舉人的名額很有限,除了一些錄取成為舉人的生員外,還有一些優秀的生員,所以明代曾規定,每個縣如果每次鄉試考取五個舉人,就增加一名列入副榜,考取十名則有副榜兩名,依次類推。副榜生員最終貢入國子監,故稱副貢。

綜上,副貢其實是介於生員和舉人之間。


楚邾


歷史上,有兩個于成龍,一個是30後(1638年出生)的漢軍鑲紅旗的于成龍,一個是10後(1617年出生)的“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龍。副榜貢生的于成龍就是這10後的于成龍,福垊需要說明的是,他這個副榜貢生不是清朝的副榜貢生,而是明朝的副榜貢生。

明朝的副榜貢生是科舉考試中哪個層次呢?

副榜貢生簡稱為副貢,科舉考試中位列第五。由高到低依次是庶吉士、進士、貢士、舉人生員(秀才,含監生、廩生、增生等人)、童生。副貢也就是相當於秀才。白衣秀才王倫就是落第秀才王倫,王倫跟洪秀全差不多就是一個童生,而於成龍的副榜貢生就是名副其實的名落孫山。宋朝孫山中舉,成為了全路(全省,宋朝稱路)最後一名。

宋·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中舉的好處很多,就拿我們所熟悉的《范進中舉》來說。范進參加中招考試到老,他這個童生考到老才考上秀才。不久,范進偷偷參加高考,在廣東省錄取的85人中,名列第7。范進中舉後,成為了人生贏家,之後沒多久就中進士,任山東學道(相當於教育廳廳長)了。

而於成龍卻沒范進、孫山幸運了。比起洪秀全參加院試屢屢失敗,于成龍還是幸運的,于成龍二十歲左右就通過童生試(相當於中招),取得秀才資格。不過,之後他跟唐伯虎一樣沒能在科舉上更加一步。在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于成龍赴山西布政使(山西省)省會太原府(太原市)參加鄉試(由禮部主持,在秋天舉行的,相當於參加高考)名落孫山,被授予副榜貢生。

(洪武三年)京師行省各舉鄉試:直隸貢額百人,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廣皆四十人,廣西、廣東皆二十五人,才多或不及者,不拘額數。……(正德三年)乃增陝西為百,河南為九十五,山東、(山)西俱九十。——《明史.選舉一、選舉二》

那麼,什麼是副榜貢生呢?

1639年,山西高考名額為90名,而於成龍高考落榜了。于成龍的成績又不會太差,也就是幾名之差。這種結果,于成龍遺憾,就連大明朝感覺遺憾。好在大明朝早在嘉靖時就設有鄉試副榜了。自然而言,于成龍被授予副榜,保送到國子監深造,是為副榜貢生。不過,福垊在翻閱張廷玉等人編纂的《明史.選舉一》發現,並沒有記載有副貢一說。

入國學者,通謂之監生。舉人曰舉監,生員曰貢監,品官子弟曰廕監,捐貲曰例監。同一貢監也,有歲貢,有選貢,有恩貢,有納貢。——《明史.志四十五.選舉一》

那麼有沒有正貢(正榜貢生)的說法呢?沒有,正榜也就是中榜的舉人。鄉試副榜就是落榜舉人(後補舉人),其身份仍然是秀才。但因為幾名(分)之差,明廷請這些優秀的落榜者,到國子監(相當於北大)深造,是為副榜貢監,也叫副榜貢生。過幾年後,繼續參加科舉考試,以增加中舉的幾率。令人遺憾的是于成龍還沒來得及再次參加高考,結果大明亡了!

他一個明朝的副榜貢生怎麼在清朝就做官了呢?

古代士子都有一個連中三元甚至六元的夢,但于成龍要求並不高,他希望自己能中舉,繼而中貢士、進士。至於後來的庶吉士、大學士他也就不敢想了。誰曾想,大明卻亡了。明朝亡了,但他“學習改變命運”的雄心不減。在永寧安國寺潛心寒窗苦讀六年,安國寺就在今天的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西10公里交口街道辦事處杜家山村的烏崖山麓的石窪之中。又到太原“三立書院”遊學四年。

到了順治二年(1645年)清朝開科取士,于成龍再次參加鄉試,28歲的他再次高考落榜。後來,又考了幾次,遭遇的卻是屢戰屢敗。屢敗他也就不屢戰了,一是年齡大了,二是太受傷了,三是又了一個選官的機會。順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龍以前朝副榜貢監的身份抽籤選官。結果手氣很差,選中了廣西羅城縣為知縣。該地條件很差,可以不僅荒遠,而且歷經戰亂,城裡只有6戶人家,連縣衙都是草屋。他這個七品縣官的衙門比周星馳所演的《九品芝麻官》的衙門還糟糕。

他用心工作,造福一方,而且卻過得非常清苦。最後做到了兩江總督,卻累死在了工作崗位。康熙非常傷心,追封“太子太保”,賜諡號“清端”。後來,康熙下江南迴到紫禁城後,又想到了于成龍。康熙下詔說:“原任江南江西總督于成龍操守端嚴,始終如一。朕巡幸江南,延訪吏治,博採輿評,鹹稱居官清正,實天下廉吏第一。”


福垊


副榜貢生是明清時期才出現的一個說法,也是科舉制進一步發展的產物。顧名思義,“副榜”自然不及“正榜”,但在競爭激烈的科舉取士中,能夠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副榜上,也算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了。

于成龍是素有“天下第一廉吏”的美譽,是清朝初年的封疆大吏。不過,他“副榜貢生”的頭銜,最早卻是在明朝獲得的。更為重要的是,青年時代的于成龍滿腹才華卻又心高氣傲,在中了副榜貢生後,卻並未按照程序進入到國子監學習,而是再回原籍苦讀,希望能在鄉試中登上“正榜”,再從會試中多贏而出,在殿試中獲進士及第的殊榮。

說起于成龍的選擇,還必須從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講起。明清兩代的科舉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而一個讀書人要實現金榜題名的夢想,則要經過層層選拔,歷經多次考試,才能實現龍門一躍。

鄉試是他們要面對的第一關。通常情況下,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省城參考,中榜者有資格去京城參加會試,通過會試者才能有機會參加殿試,殿試合格者則稱為進士,其中進士的前三名為狀元、榜眼和探花。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時期,鄉試和會試發榜時,除了公佈正式錄取的人員外,還會有一個“副榜”。副榜錄取的名額不及正榜,相當於是“候補錄取”,稱為“副榜貢生”。有副榜貢生身份的人,既可以繼續參加下一屆的鄉試,也可以到國子監讀書。

至於副榜貢生在科舉制中的層次,自然是不及正榜中的人員了。不過,以于成龍所在的山西為例,當年參加考試的人大約有3000人,而正榜、副榜錄取的總人數僅僅在100人上下,按照這個比例來說,于成龍的水平也著實不凡。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于成龍在取得副榜貢生時,在參加科舉的考生中,算是非常年輕的了。年紀輕輕便能在全省考生正位居前一百名左右,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然而,于成龍心氣很高,對副榜貢生的頭銜並不滿意,想著下屆再考,因而並未至今進入國子監讀書,而是回鄉苦讀。只可惜,直至明亡,于成龍也未能再從鄉試中脫穎而出,甚至在清初的科舉考試中依舊受到挫折。

後來,清統治者為了選撥人才,也為了討好讀書人,才又開恩承認了一批明朝的生員舉子,其中於成龍便是以副榜貢生的身份進入仕途的。儘管如此,沒有進士及第的于成龍,在偌大的官僚體系中,依舊是文化水平很高的文官。


史海爛柯人


貢生和貢士不是同一個概念,所謂貢士,指的是會試錄取者,這些人的地位高於鄉試錄取者——舉人。貢士實際上就是準進士,再經過殿試分出一甲、二甲、三甲等排名,賜出身之後,即可以稱為進士。一甲賜進士及第,即俗稱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和現在醫院的級別恰好相反)。



副榜貢生則不同,所謂副榜貢生,指的是鄉試沒有考中舉人、但成績尚可者,另列副榜、授予貢生,入國子監繼續深造。除了副榜貢生之外,明代還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歲貢、優貢和例貢。這些都屬於特殊形式的貢生或者優待生,同樣有進入國子監繼續深造的資格。換句話說,所謂副榜貢生實際上類似於候補舉人。雖然是候補,要進國子監繼續深造,但是這些人同樣是具備為官資格的,而於成龍就是這類所謂的副榜貢生出身。



于成龍的副榜貢生其實並不是清朝給的,而是明朝。實際上,在清初組織的的鄉試中,于成龍落榜了,連副榜貢生都沒有錄取到。由於清初的滿洲統治階層急需人才,同時也是出於安撫、籠絡漢族士子階層的需要,對前明的貢生同樣予以承認。于成龍這才獲得了出仕的資格,於順治十八年入國子監學習,結業後正式出仕為官。說起于成龍的官場第一步頗有些“兒戲”,他的第一個職務廣西羅城縣令居然是抽籤抽來的。英雄不論出處,縣令是抽來的也好、買來的也罷,于成龍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行政人才。上任邊遠蠻荒之地羅城之後,短短數年便把百業蕭條麼羅城治理得井井有條,為此還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廣西全省唯一的“卓異”。之後,于成龍步步高昇,而且又獲得了兩個“卓異”,從縣令一直幹到了總督。



提到于成龍,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於青菜”。誠然,于成龍對於自身的約束可謂達到了極致,絕對配得上“天下第一廉吏”。相對於職業操守,于成龍的行政才能實際上更加出眾。整個清朝副榜貢生出身者能夠做到總督這樣高位的其實並不多,而連續獲得三個“卓異”者,只有于成龍一人。足見於成龍並不是獨善其身的清流,而是肯做事、能做事、做得好事的能臣、循吏。而且,于成龍雖然堅守自己職業操守的底線,一生清廉、被稱為“於青菜”,卻不對上司、同僚、下屬進行道德綁架,與上司、同僚、下屬的關係相對還是比較融洽的,從三次被上司舉薦“卓異”也能看出一二。僅就這一點而言,出身與其頗為近似的明朝名臣海瑞(海瑞是舉人出身)遠不及於成龍。


農民工歪說歷史


清朝的科舉考試可分為4級: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試”出來的叫童生;“鄉試”(省級考試)出來的叫舉人;“會試”(全國考試)出來的叫貢士(又叫中式進士);“殿試”出來的,就是進士!

而“副榜貢生”不在以上四級之列,屬於舉人之下,童生之上,是沒有中舉的那些成績優異者。

“副榜貢生”說白了,就是沒考上舉人,但是成績還可以的人。

在明清時,舉行完“鄉試”以後,各省學政可以在舉人錄取名單外,推舉一些成績還可以的落榜考生,到國子監修習課業,這些人被稱為“副榜貢生”。這個副榜,就是舉人錄取名單的副榜。

“副榜貢生”只是貢生的一種。另外還有:恩貢、歲貢、優貢、拔貢、例貢,等等。其中,“例貢”就是花錢買;“恩貢”是朝廷的名門之後的恩典;剩下的貢生,就是靠自己才能了。

其實,考不上舉人並不丟人。因為,一個省的“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錄取名額只有一百來人,平均每年約33人。這個錄取比例相當於我們現在高考考上清華北大了。也是因為錄取比例低,才有了各種貢生,給讀書人多一條出路。出來後,就能作一個級別不高的“訓導”。

舉人再往上考會試的時候,如果“連續三次考不上貢生”,可以通過參加舉人“大挑”出仕做官。但是,因為會試和鄉試都是每三年舉行一次,所以,舉人參加“大挑”已經是中舉10年以後的事了。而且,參加了“大挑”,也不一定被選中。就算選中了,也要到吏部排隊“拿號”,等分配。

于成龍的副榜貢生是明朝的。

于成龍獲取副榜貢生資格是在崇禎12年。當時,因為明朝吏治腐敗,太原考場考官公然行賄受賄。于成龍在試卷上“痛陳時弊”,這才落榜了。但是,因為他平時成績優異,被列入副榜貢生名單。

順治8年時,于成龍又參加鄉試,結果還是落榜。可見,于成龍的考試水平真不是很高。不過,于成龍進入國子監學習後,獲取了做官資格。順治18年,于成龍終於沒委任為廣西羅城縣令。

這個羅城地處西南,非常荒涼,非常破,縣城只有幾間破草房,五六戶人家。不過,于成龍沒有氣餒,在他的治理下,羅成逐漸繁華起來。後來,兩廣佈政使發現了于成龍的能力,將他評為全省治理的榜樣。這個布政使出任兩廣總督後,又將他評為廣西省唯一"卓異"!

有了長官的好評,于成龍這匹千里馬開始青雲直上的升官之路,一直升到兩江總督,成了封疆大吏。兩江總督是清朝八大總督之一,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掌管清朝賦稅重地!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向敬之

副榜貢生就是參加鄉試出成績的備取生,算不上真正的舉人,但有資格參加選拔進士的會試。

崇禎十二年,于成龍到太原參加鄉試,本來很有能力中舉。然而,他在考場碰到了考官公然受賄,徇私舞弊,於是借題發揮,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直抒胸臆,結果正榜無名,勉強考了個副榜貢生。這般看來,于成龍應該是考得不錯,不然被貶損的考官,豈會將他名留副榜。

備取就是可要可不要,不算也能算。模稜兩可,考官把于成龍攔在舉人之外,但還是不留人口舌,以免上級調查。

于成龍入仕,則是順治十八年的事情了。他的學歷,為副榜貢生,還是前明的,但是,他卻在清朝參加了幾次官方進修:一是順治四年至八年,于成龍到太原崇善寺開辦的學校學習四年,他有參加了一次鄉試,但不幸落榜,連一個副榜貢生都沒撈到。二是順治十八年參加國子監學習,終於通過明經謁選吏部,被安排到廣西羅城做縣令。

于成龍之所以能被直接安排為知縣,是有原因的:

一、廣西剛被平定,而羅城連百廢待興都談不上,是社會形勢不穩的蠻荒邊地,能有人願意前往為朝廷收拾爛攤子,朝廷也樂意。

二、清朝武力征服南方,推行剃髮、易服、圈地等惡政,對漢人進行民族奴役政策,能有漢人願意入仕,可以起到榜樣作用,清廷是鼓勵的。


以禮觀書


于成龍是書香門第出身,在明代於家就世代為官,從小在這種家庭耳濡目染,自然是勤奮讀書,走科舉的道路。于成龍出生於明萬曆四十四年,雖然他出名是在清朝康熙年間,但他前幾次考的是明代的科舉。


于成龍讀書是認真的,一心想要當聖賢,不過科考殘酷的現實告訴他,聖賢之路不會那麼平坦。崇禎十二年,二十三歲的于成龍考中鄉試副榜貢生,這個成績比較糟糕。

在科考的漫漫長路中,讀書人首先得通過縣試和府試成為童生,再通過院試成為秀才,以秀才的身份參加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老爺。舉人就有了當官的資格,同時其中有一部分會被推薦到國子監讀書做學問稱作貢生。舉人接著在京城參加會試,考中了其實就是進士,之後的殿試只是把這些進士按等地排排名次,頭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


于成龍副榜貢生就是在鄉試中沒有考中舉人,但是成績勉強還行過得去,可以作為正式名額的備份推薦到國子監去深造一番,當然還得花點銀子。後來因為明末於的家鄉山西戰亂特別厲害,已經有做官資格的于成龍索性呆在家裡孝敬老人,沒有外出當官。

在社會動盪局面安定下來之後,順治年初他參加了鄉試,可惜又落第,順治十八年,已經四十五歲的于成龍參加了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在北京他參加了明經科考試。由於明經科考試相對容易,檔次比較低,考中的人也只能做一些小官,所以通過抽籤,于成龍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縣令。


雖然那是一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煙瘴之地,但于成龍義無反顧地騎著毛驢踏上了他的征程,開始了他的“卓異”人生。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明清兩代科舉制度大致相同,有縣試而府試再院試,縣試到府試都及格的稱為童生,通過院試及格後才能叫生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秀才。大家要知道,院試是省一級的考試,想要在有限的名額裡考及格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秀才也不是那麼好考的,當了秀才就等於有了功名,可以不交賦稅,可以見知縣不跪等特權了。過了院試之後才能去鄉試,中了鄉試就又是一個層次了,那就是舉人了,就有當官的資格了。注意了,重點來了。在考取舉人時,會在這些舉人中推薦一部分人去國子監讀書的資格,被推舉者就是貢生,那麼什麼是貢生副榜呢?就是在正式推舉名額之外還要另加幾個名額做為下次被優先推舉的備選。包括舉人、鄉試、會試、殿試都有副榜。于成龍就是貢生副榜,說明他當時沒有被推舉為貢生,也就是下一屆貢生的備胎。還不是正經八百的貢生。


寒石禪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種選官制度。自隋朝創立以來,歷經一千多年,不僅在歷史上產生了重大的作用,而且還深深地影響著後世。

科舉考試製度在明清達到頂峰。洪武十七年(1384年),由禮部頒行的“科舉成式”,科舉階梯是科舉預備性考試——童試合格以後,依次通過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考試,才能達到士人夢寐以求的“金榜題名”的目標。這一程式為明清兩代科舉制莫定了基礎,此後500多年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成為名副其實的“永制”。

童試又稱童生試,是府、州、縣學的入學考試,也是科舉的預備考試。通過童試取中秀才是士人漫長科舉之路的第一步,而且秀才在地位上也比普通人高了一等,享有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特權。

鄉試又稱為鄉闈、大比,是科舉生員參加的省級考試。按照洪武十七年“科舉成式”,鄉試的考試時間為子、午、卯、西年的八月,由於八月還是秋天,鄉試又稱為秋闈、秋試、秋榜、桂榜、秋貢、秋賦等。考中鄉試者被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鄉試中榜稱乙榜,也稱乙科。但是由於錄取名額有限,所以鄉試落榜者佔絕大多數。因此,在正式的舉人錄取後,朝廷會再選取若干成績優秀者為“副榜”。副榜可以直接送往國子監就讀,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副榜貢生”。貢生雖然也需在鄉試錄取後才能成為舉人,但他們可以通過其它途徑進入官場,即使沒有成為舉人,也可以像舉人一樣當官。

于成龍在明朝時就是因為沒有考中舉人而成為副榜貢生的,但是他以父親年老為藉口並沒有去做官。到了清朝,順治年初他參加了鄉試,可惜又落第,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龍入國子監學習,結業後他不顧親朋的阻攔,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為縣令。當然了,後來他就一路高升,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岡的知州,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後升任江南江西總督。也可以算的上是一個科舉失意,官場得意的一人吧!


小蟲讀史


副榜貢生也稱副貢,是指鄉試錄取中的副榜(正榜就是舉人了)。副榜名義上是正榜額滿後給予一些優秀考生的待遇,這些人在中副榜前的身份是學生(廩、增、附、監、貢),中副榜再參加鄉試則稱為副貢。

副榜並不是鄉試才有,會試也有。

許多人都認為貢士專指會試中式者,其實是錯誤的。把會試中式者稱為貢士,是清代才有的事,意指貢進之士,因為會試中式只是一種名義身份,需要殿試進一步考定等級後才正式授職,故名為貢士。"貢士"在明清,更多的時候是指貢生,即歲貢、恩貢、抜貢等(清代有恩、拔、歲、優、副五貢),以及捐納監生(納貢)。所以,在閱讀地方誌和史籍時,碰到"貢士"兩個字,千萬別想當然地認為是會試中試者。

(手機上寫的,舉例不便,就省略了。有興趣的,找幾本地方誌翻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