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是生活得寫意

蒙田是十六世紀著名法國思想家,其代表作《蒙田隨筆》至今都是許多法國人的枕邊書。他的哲學隨筆因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而聞名於世,被譽為“思想的寶庫”,對培根、莎士比亞、帕斯卡爾、盧稜等在內的許多名家產生過重要影響。

本文節選了蒙田的兩篇經典隨筆。


蒙田 | 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是生活得寫意

  • 蒙田(1533.2.28-1592.9.13),法國文藝復興後期、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


文 | 蒙田 譯 | 梁宗岱 黃建華


熱愛生命


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願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壞日子,要飛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嚐。“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於將它打發、消磨,並且儘量迴避它,無視它的存在,彷彿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於我,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


“糊塗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託於來世。”(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語)


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於生之本質在於死。因此只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飽滿。


蒙田 | 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是生活得寫意


要生活得寫意


跳舞的時候我便跳舞,睡覺的時候我就睡覺。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園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緒一時轉到與散步無關的事物上去,我也會很快將思緒收回,令其想想花園,尋味獨處的愉悅,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們為保證自身需要而進行活動,這種活動也就給我們帶來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顧及這一點的。它推動我們去滿足理性與慾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規矩就違背情理了。


我知道愷撒與亞力山大就在活動最繁忙的時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也就是必需的、正當的生活樂趣。我想指出,這不是要使精神鬆懈,而是使之增強,因為要讓激烈的活動、艱苦的思索服從於日常生活習慣,那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的。他們認為,享受生活樂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動,而戰事才是非常的活動。他們持這種看法是明智的。我們倒是些大傻瓜。我們說:“他一輩子一事無成。”或者說。“我今天什麼事也沒有做……”怎麼!您不是生活過來了嗎?這不僅是最基本的活動,而且也是我們的諸活動中最有光彩的。“如果我能夠處理重大的事情,我本可以表現出我的才能。”您懂得考慮自己的生活,懂得去安排它,那您就做了最重要的事情了。天性的表露與發揮作用,無需異常的境遇。它在各個方面乃至在暗中也都表現出來,無異於在不設幕的舞臺上一樣。我們的責任是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去編書;是使我們的舉止井然有致,而不是要打仗,去擴張領地。


蒙田 | 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是生活得寫意


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乃是生活得寫意,一切其他事情,執政、致富、建造產業,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這一事業的點綴和從屬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