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有什麼區別?

奮鬥FD


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淺表性胃炎伴有膽汁反流都是一樣的疾病,沒有任何的區別,目前在臨床上主要是以膽汁反流性胃炎這樣的叫法為主。



膽汁反流性胃炎也被叫做是鹼性胃炎,多發生在胃大部切除術後的患者和幽門括約肌收縮障礙的患者,通俗來點說就是幽門就好比是一個開關,它開放後可以將胃內的食物排入十二指腸,再進入到小腸進行吸收,然後關閉,但是當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之後,就會出現收縮障礙,導致十二指腸內的膽汁,胰液等物質反流進入到胃內,造成胃黏膜的損傷。大家都知道胃內是一個酸性的環境,主要是因為它有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存在,當鹼性的膽汁遇到酸性的胃酸時,就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長期以往就會導致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發生,其實膽汁反流造成的疾病不單單是單純的膽汁反流性胃炎,膽汁反流還可以造成糜爛性胃炎,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的發生。

對於膽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是以保護胃黏膜和避免膽汁反流為主,常用的胃黏膜保護藥物如鋁碳酸鎂除了可以保護胃黏膜之外,還可以有效的中和反流的膽鹽,緩解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狀。

而對於避免膽汁反流,主要是以飯後適當的活動,糾正導致幽門括約肌障礙的不良行為和促胃腸蠕動藥物為主。

向長期的吸菸,飲酒等行為,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都是導致幽門括約肌收縮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主要以西沙比利和曲美布丁為主。

總之對於膽汁反流性胃炎需要從各方面做起,才可以有效的緩解膽汁反流性胃炎所帶來的症狀和治癒膽汁反流性胃炎。

希望以上文字能夠對你有所幫助,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1.膽汁反流性胃炎 亦又叫鹼性反流性胃炎 和平時的胃酸反流不同 它是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幽門手術等各種原因造成含有膽汁、胰液等鹼性的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從而胃粘膜屏障功能減弱使胃黏膜產生炎症、糜爛甚至出血而導致胃黏膜慢性病變 例如胃腸神經肽和激素水平異常可使胃腸道運動紊亂 還有類似於解剖異常的因素 如原發性幽門括約肌功能障礙可使幽門開放時間延長、幽門鬆弛或持續開放狀態 這些均導致胃腸道逆蠕動 遂發生病理性十二指腸胃反流


2.又有人問胃鏡報告中的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有什麼區別 其實兩者沒有特別大的區別 叫法不同而已 現在最正規的叫法應該是膽汁反流性胃炎 XX胃炎伴膽汁反流的診斷應該已經被淘汰了 只不過很多地方並沒有注意這點 還是沿用這兩種叫法


3.關於治療 可以用一些胃動力藥減輕這種逆蠕動 還有需要用到達喜這類的結合膽鹽的藥物聯合抑酸藥保護胃粘膜 如果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注意清淡飲食,忌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膽汁分泌增多,吃飯應細嚼慢嚥,忌暴飲暴食 避免飲濃茶、烈酒、咖啡和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等 還要注意調節情緒 改善心理狀態 總體問題不大 不是大毛病 不需要過分擔心

關注消化科劉醫生 歡迎諮詢 隨時恭候 互相學習 養胃護胃 從我做起


消化頻道


嚴格來說,“膽汁反流性胃炎”這一診斷名稱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在任何共識或指南意見中被確定。所以現在報胃鏡診斷結果的時候都比較謹慎,因為膽汁反流的現象在內鏡下可以很明顯的被捕捉到,很多疾病都可以合併該症狀,所以現在的內鏡大夫就會在診斷後面,括一個膽汁反流,如慢性淺表性胃炎(膽汁反流),所以我們可以說膽汁反流性胃炎包涵著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所以當你看見如上診斷,不要懷疑,就是我們常說的膽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簡稱BRG)。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於幽門括約肌的鬆弛或胃幽門部術後等原因,過多的腸液、膽汁、胰液從十二指腸反流入胃中,侵蝕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炎症,進而發生糜爛或者出血等症狀,臨床上,膽汁返流性胃炎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是否進行過手術是區分原發性和繼發性重要指標。

20世紀初,消化界一直公認的觀點是“無酸無潰瘍”,即當胃內的胃酸高達一定的程度可以導致潰瘍病。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使得傳統觀點瞬間瓦解,代表著消化界歷史終於被改寫。隨著科學的發展,經過學者研究報道,幽門螺桿菌和膽汁的反流、胃酸一樣都是引起消化道疾病的誘因。 人體存在著生理性的十二指腸腸胃反流,這對人體是無害的。這裡面的緣由主要是源於“幽門括約肌”的防禦作用,就像“大閘”一樣,它能很好地防守十二指腸內容物入胃。所以我們反過來看,繼發性的膽反是由於胃幽門部術後,這個“大閘”被切除後沒有了防守內容物反流的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而原發性膽反則是由於多種誘因引來的過多十二指腸內容物瀦留在胃內,這些內容物可抑制保護性胃蛋白酶活性、清除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干擾胃酸的分泌,損害胃黏膜屏障,由腸道反流入胃的反流液呈鹼性,中和胃酸後更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從而發展成潰瘍、胃炎,甚至惡變,目前發現的可引起原發性膽汁反流性胃炎的原因有:幽門十二指腸協調性功能失調、十二指腸逆蠕動、幽門括約肌鬆弛、胃排空延遲等。

現階段,在診斷方面,內鏡檢查是確診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鏡下可見胃腔內出現黃綠色膽汁、胃黏膜水腫、充血、糜爛等表現,少數患者還可出現胃黏膜膽汁瘀積斑。在治療方面,目前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用藥是消膽胺和考來替泊,在此基礎上,常常添加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促胃腸動力藥等,以減少膽汁停留,有效控制和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膽汁反流性胃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於從膽囊排入十二指腸的膽汁和其它腸液混合,通過幽門,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從而產生的炎症性病變.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為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後,以及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 淺表性胃炎是指炎症累及胃粘膜的淺層,但也可累及深層,胃酸分泌多,刺激胃部粘膜,導致粘膜受損,因此胃疼。淺表性胃炎比較常見。

注意事項:平時飲食應少吃多餐,戒菸,禁酒.吃點易消化的東西,如麵食,米粥等,忌辛辣,油膩,生冷,有刺激性的食物。

1、生活有規律,心情樂觀,戒菸忌酒,切勿暴飲暴食或飢飽不均。

2、少食多餐,避免難消化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咖啡,辛辣之物。

3、有胃悶脹,泛酸,噯氣者,宜用嗎丁啉或胃復安,飯前半小時服用。

4、有胃部脹痛者,可用解疼劑或其他有止痛作用的胃藥。

5、胃炎患者中有極少數人惡變胃癌,因此每年須進行一次胃鏡複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