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不要的“破袈裟”,被门外汉9万元“捡漏”,结果转手卖1.3亿

收藏家们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捡漏”,古董捡漏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有不少人在古玩市场成功的捡漏,花费了几百元就买到了几万元的物品,还有的人在古董市场花费百万捡漏上亿文物。



捡漏古董,就是花费很少的钱买到了很贵的古董,这样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是在假货泛滥的古玩市场,很多看似真实的古物,其实都是现代工艺品,在北京潘家园就曾发生这样的一起乌龙事件,故宫的专家在北京潘家园看到一系列的陶俑,经过观察,专家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北魏时期的文物,于是就花钱买下了一些,带回去进一步研究,结果研究后,科室里的专家都确定这就是北魏时期的文物。


于是故宫的专家申请了90万的文物经费,将潘家园里的这些陶俑全部买了下来。本来以为潘家园里的文物是盗墓贼偷出来的,结果专家们在买回了这一批陶俑不久后,又有一大批相同的陶俑出现了。


一座古墓里,有这么多一样的陶俑吗?专家不禁起疑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这些陶俑并不是什么北魏时期的文物,而是一个名为高水旺的河南村民烧制的。


高水旺从小就非常喜欢研究古代陶瓷,并且有不小的工艺天赋,因此他烧制出来的陶瓷能与古代文物十分接近,已经达到了能够以假乱真的程度了。



不过真的捡漏事件也有不少,像是在2005年的时候,有一名秦先生就成功的捡漏了,他在拍卖会上看到了一件没人要的商品,这个商品看起来确实不值钱,黄黄的旧旧的,上面还有不少的经文,看起来就像是一件“破袈裟”。


但是秦先生就觉得这个破袈裟一点也不破,这些使袈裟看起来破旧的,正是它的历史岁月。秦先生对这块破袈裟一见钟情,他觉得这一定是价值不菲的物品,在拍卖会上这件商品流拍了,第二天秦先生就去找到了负责人,以9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破袈裟。


后来专家们更是确认了,这是为乾隆量身打造的缂丝陀罗尼经被,这世界上仅有一件,经被上有经文,传说这是西藏的高僧献给乾隆皇帝用的,有驱邪的作用,这是清朝的经被中,等级最高的一件。


在2018年的北京中美宏凯威拍卖会上,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拍出了1.3亿的高价,起初,秦先生只花了9万元购入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如今却用它卖出了1.3亿,可以说这是十分成功的捡漏了。



结果被黑心专家鉴定成为了真正的汉代文物,在2011年的北京中嘉国际拍卖会上,这个汉代玉凳成为了当晚最受瞩目的收藏品,一举卖出了2.2亿,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其实汉代是没有凳子的,这个汉代玉凳根本不可能是汉朝文物。


后来,在专家的不断追查下,制作汉代玉凳的工坊被查出来了,不过这个工坊的员工对此拍卖会并不知情,他们早就将这个玉凳卖给了一位老板。


现在购买这个汉代玉凳的古董商人,就成为了一个笑话,所以即使是在拍卖会上“捡漏”,也是有风险的,不是人人都像秦先生一样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