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究竟怎麼樣?

鬱一文


明朝有很多類似於朱由校被稱為“木匠皇帝”的皇帝,比如“蟋蟀皇帝”朱瞻基,比如“修道皇帝”朱厚熜,敢情這些大明皇帝當皇帝都是業餘的,他們的專業是他們的愛好。

歷史都是後人寫的,大明皇帝被可以抹黑一直都是傳統,不要以為《明史》是清朝人修撰的,是清朝的史官在抹黑前朝皇帝,雖然大部分抹黑工作都是他們乾的,但是真正開始抹黑前朝皇帝的,一直都是明朝自己的皇帝。

朱發動棣靖難之役造反成功後,不但篡改了自己的生母身份,還實實在在的把建文帝繼位不正,朱元璋欲立朱棣等等都寫進了《明實錄》裡;明武宗死後,藩王朱厚熜入京繼承大統,史稱嘉靖皇帝,從一上臺就刻意抹黑明武宗是個荒誕不經的帝王,正事兒不幹,寵信奸臣,設立豹房,耍女人等等。

這些都是後世皇帝為了自己的地位能夠得到提高,採取成本最低的方式——往死人身上潑髒水。

(網絡圖片惡搞木匠皇帝朱由校)

“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待遇差不多,他是歷史上出名的當木匠比當皇帝要專業得多的人了,他與宋朝的宋徽宗有得一比。宋徽宗好歹還留下了很多藝術水準非常高的書、畫作品,這也坐實了宋徽宗是藝術家專業,業餘去幹皇帝的北宋亡國之君。

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個人愛好是坐木匠活兒,這絕對不假,但要說他不理朝政,勤於木活,這就冤枉他了,在當時明朝風雨飄渺的最後幾十年裡,皇帝要不理政,估計天下早就亂了,朱由校其實是個不錯的皇帝,只是命太短,他又太過寵信魏忠賢,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要責任居然不是他弟弟崇禎朱由檢來承擔,而大部分的鍋都讓朱由校給背了。

(流傳至今唯一的天啟皇帝作品,感覺不咋的啊!)


如果非要討論“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如何,這個還真不好說,畢竟流傳於世的朱由校親手做的玩意還沒有發現,我們如果從部分正史、野史、雜記上去尋找,可以找出非常多的關於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作品。

有會自動運行的木桶噴泉(內宮太監劉若愚寫的《酌中志》),也有可以進行調整高度,傾斜度的摺疊木床,甚至還有玉雕、閣樓、漆器等等,這些雖然沒有實物,但是在很多的明代、清代古籍上都有記載,每個物件具體精美到什麼程度,就不多敘了,總之一句話:巧奪天工,精美絕倫。

真實的天啟皇帝朱由校真是一個只醉心於木活而荒於政事的皇帝嗎,這絕對有後世抹黑、誇張的部分,如果朱由校真的如此,亡國之君就輪不到他弟弟來當了。


沉墨I方之城


說到朱由校,可能很少人能把他對號入座,但是如果提到他的特殊技能--“極度的木匠痴迷愛好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哪位皇帝啦,今天不免俗,咱先講講這位大明朝傳奇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傳奇一生。

朱由校是他的本名,他的年號是天啟,明熹宗朱由校老爹明光宗的大兒子,明朝第15代皇帝,他老爹那是明朝歷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了,僅僅登基了二十九天,就一命嗚呼了,野史記載是被後宮毒死導致死亡的,所以這個事件也稱為有名的“紅丸案”這個以後有機會咱們在講 ,就這樣父死子繼,朱由校就是在這種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大臣們推舉擁立成了天啟皇帝,他總共在位了七年,這七年政事荒廢,大太監魏忠賢掌權,導致和東林黨人黨系鬥爭極為激烈,加上後金努爾哈赤的崛起,使得大明民生凋敝、日薄西山。而天啟則醉心於‘木匠活計’的痴迷創作中,天天拿著一堆的傢伙事在皇宮乾的是鋸末橫飛。

凡事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在加上一點點天賦,弄不好就會在這裡領域乾的風生水起,而咱的這位天啟帝就是這樣,做皇帝不成,做木匠那真是高手,還真別說,他特別的有木匠天份,大明史上有一段明確的記載:稱天啟帝“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為之。性又急躁,有所為,朝起夕即期成。成而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且不愛成器,不惜改毀,唯快一時之意。你看看有這樣的痴迷程度和專業的工匠精神的態度,皇帝這個職業簡直是耽誤了這位在世的活“魯班”了,還有其他大臣的記載,說他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木製的宮殿模型,按照乾清宮的母本開始自行設計製造,成品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巧奪天工,細節爆炸。

當然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是他曾經讓內官的太監把他的木工作品拿到京城工藝品市場匿名出售,以測試下木工圈對他作品的認可程度,沒想到這件木作一下子引起轟動,據說竟然賣到了三萬兩白銀。當然這裡面肯定有水分了。

不過還有一份記載出自一個內宮太監劉若愚寫的《酌中志》,裡面記載天啟帝“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創機,啟閉灌輸,或湧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衝擁園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湧之”說白了就是他利用大木桶做成了一個自動的噴泉,構思巧妙,而且成功了。還有這位天才皇帝還曾經搞出一件木製的全自動木床,能摺疊,能調角度,超級的人體工程學設計理念,可以說在木工領域,這位天啟帝真是沒誰了。

但正是由於他的政務荒廢,醉心於木工和遊山玩水,終於在某次的外出遊船活動中不慎掉水裡後,開始身體受損,免疫力大為下降,不就便吃了霍維華獻的“靈露飲”後邊一命嗚呼,享年23歲。。。。


老豬的碎碎念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木匠師傅繼魯班之後,還有兩位聲名斐然。一位是元順帝,另一位則是明熹宗朱由校(還都是皇帝兼職,也挺湊趣的)。

有看官說了,那這朱師傅的木工手藝到底怎麼樣啊?

不會是因為他皇帝的身份,後人吹捧的吧?

有書君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您,就這朱師傅的木匠手藝,那真不是吹的,說他是魯班第二,一點不為過。不信您聽我細說緣由。

一、他天賦才能,木工活兒基本功紮實。

朱由校師傅從小對木器製造感興趣,喜歡搗弄木工的工具。他有一雙巧手,不管是鋸斧刀鑿還是油漆的木匠工作,他都要一一嘗試親手製作。

這位皇帝的寢宮裡堆滿了各種木料,以及錛、鑿、斧、鋸、刨等木匠工具,做起木工活來,可以夜以繼日、廢寢忘食。

他不愛打理朝政,卻熱衷於天天和一群木匠在一起切磋技藝,並親自動手刨削打磨。

製成一件作品後,滿意的會反覆賞玩自得其樂;不滿意的就扔了重做,孜孜不倦。

據史書記載,朱由校這個愛好從少年時就開始了。他曾經把大型的銅桶和木桶改造人工噴泉,灌滿水後開動機關,就會立刻噴湧不停,場面非常漂亮。

當時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

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

他並且曾親自動手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

話說,沒有過硬的基本功,他不可能親手製作出來這麼高規格的工藝品。

二、他的境界高遠,堪稱“木痴”。

做過那麼多精美的木器,朱師傅自己並不用,只是一味地做,因為他享受的是做木匠活的過程。

《詩經》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這12個字來形容朱師傅的工作狀態和他藝術創造一般的精工細作是非常貼切的。

明熹宗的木工活兒並不像普通木匠製作沒有生命的器具。他傾注的是他的藝術追求和品質。

比如他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賦予木材玩具小人靈性與生命力。

當時民間流行傀儡戲。梨園弟子們就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

明熹宗是傀儡戲迷。高興時,他就會施展自己的手藝,雕刻木像。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均塗著五色油漆,栩栩如生。

他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比如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令人歎為觀止。

冬天滑冰季,他為自己設計並親手製作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容一人,塗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

熹宗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其設計精巧別緻,古今難尋。

熹宗還好蓋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興致高時,往往脫掉外衣操作。

據說,朱由校一旦開始做木工活,就一門心思陷入其中,對其他事不聞不問,就連肚子飢餓,外界寒冷也一無所覺。這種痴迷的狀態,簡直就是為木器而生,心隨神往,絕非是一般世俗工匠可以相提並論的。

三、他的每件木製品都是絕世珍品。

朱師傅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樣的船模型、傢俱、漆器、硯床、梳匣等精巧木器。

他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緻而妙麗,在雕刻上尤其見工夫,獨具匠心,出人意表,不但做工精巧,而且花紋彩飾異常漂亮,每件都極具藝術鑑賞價值。

據說,他曾派人把自己做的木器拿到集市上匿名出售,精湛的做工一下子引起轟動,有人出到三萬兩銀子的高價買了去。

曾有人評價,只有像他這樣製造的木器作品,才稱得起是“奢侈品”,而現今所謂純手工製作的不過是“日用品”而已。

因為有皇帝這個身份作為經濟後盾,他的才能技藝得以發揮到極致,併成為那個時代裡,惟一一個只為愛好不為麵包的木匠。

如今,明式黃花梨傢俱成為西方各大博物館競相收藏的藝術品,是中國繼書畫、陶瓷之後的第三大藝術收藏熱點,天啟皇帝的率先垂範,開一代奢侈木器之先河的偉大實踐居功至偉。

最後,我們引用《寄園寄所寄》裡面的一句話來總結一下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吧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也。

就事論事,客觀公正的評價歷史人物是我們應持有的基本歷史觀。

至於朱師傅為什麼醉心木匠,而在治國方面無甚建樹,那就是歷史學家們操心研究的事了。

拋開朱由校做皇帝的功過不談,有書君在這裡只想說,僅在木工方面,明熹宗絕對稱得起是行內精英,業內翹楚。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如果歷史記載沒有過度誇張朱由校的木匠技術,那封一個“國家特級木匠”,那是絕對沒問題的。

既然問到朱由校的木工水平,這裡就不提他當政時國家的事了,就說說他的木工技術。

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或許只有魯班才能跟他媲美。木工技藝源自他對木工的痴迷,以至於從早到晚鑽研其中,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想了解他的木工水平,就先看他的作品:

  • 用大木桶或大銅缸,在上面鑿個孔再裝上機關,裡面放滿水,開啟、關閉、注水操作十分靈活。完成的作品可以噴珠吐玉;也可澌流如瀑;又或者將機關置於水下,借水利衝擁像核桃大小的圓木球,在水柱上盤旋旋轉,久而不墜。

  • 宮中有座蹴圓亭,明武宗時常在此玩耍。天啟的小內侍喜歡蹴鞠,就慫恿小皇帝再造一座,朱由校就真的自己造了一座出來,用來練習蹴鞠。

  • 天啟曾仿製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乾清宮,高三四尺,使用的磚瓦為琉璃,雕鏤刻畫,玲瓏剔透。

  • 天啟除了木工還酷愛雕鏤木器,曾執著護燈小屏八幅,刻有《寒雀爭梅戲》。製作好後讓身邊的小內侍到街上兜售,並叮囑說這是御製之物,價格不能低於一萬。第二天,內侍們將賣燈屏所得銀兩如數交到天啟手裡,朱由校非常開心。


朱由校做木工活的時候有兩個特點:

一、只有親近的人才能靠近,比如塗文輔、葛九思、杜永明、王秉恭、齊良辰等受寵太監。如有重要緊急事件,他則一邊做木活,一邊傾聽,等唸完了,就說:“你們用心做,我知道了”。如果有人打擾了他的雅興,天啟就會生氣道:“朕用汝等合用?今乃如是溷我耶!”

二、天啟對自己製作的物件不會保持太久的新鮮感,剛做成時愛不釋手,沒過多久就索然無味,隨手就扔了,之後又再造新的出來。哪怕製作的再精美的物件,他也不會愛惜,甚至在改造中隨手損毀也無所謂。按現代的觀念,他的這種做法,其實是在享受制作的過程,成品並無所謂。

如果說一個木藝的天賦給他封個“國家級木匠”,有人覺得太過誇張,但真實的天啟不是隻擅長木藝,他還對雕鏤、漆藝、機械都表現出極高的天賦。

  • 天啟初期做的硯床、梳匣、漆器等物件,都被裝飾成五彩顏色,“巧奪天工,出人意表”。

  • 傳說宮裡有個刻漏銅壺(滴水來計算時刻的)壞了,就是有朱由校親自修理好的。

  • 西洋進貢的各種鐘錶,如果出現問題,朱由校就會拿過來親自修理,有時還會重新裝配成新的,相比原來的西洋貨,新的鐘表反而更優秀。

從自學成才創造出各種精美的物件這種能力來看,朱由校這個“木匠皇帝”的稱呼有點不適合,他做的不是木工而是木藝,已經達到了藝術境界。

(朱由校親手雕鏤)

如果他是個單純的木匠該多好,可他偏偏是個皇帝!


大國布衣


明熹宗的木匠技術,大抵可以用“心靈手巧”四個字來形容。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極為擅長。他手工製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十分精巧,出人意料。

根據史籍記載,明代天啟時,匠人制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搬得動,用料很多,樣式卻很普通。朱由校覺得這個床設計得不好,於是自己琢磨,開始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打造出了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移動起來比較方面,床架上海雕鏤各種花紋,美觀大方。

明熹宗海善用木材做各種小玩具。他做得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具備,動作神態亦惟妙惟肖。為了驗證自己做得小木人實際價值,他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不知道是不是打著皇帝的旗號在賣.....),明熹宗很高興,於是到了下半夜也不休息地做木工,常令身邊太監做他的助手。

朱由校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其,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自己的手藝。他做得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 ,用 長 三尺多 的竹板支撐著 。

另外他還做了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上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嚇、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繃紗囤成 屏幕 ,竹 板在圍屏下 。遊移拽動 。這樣就形成 了水傀儡的戲臺 。在屏幕的後面,有一個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而時長表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寶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活靈活現。真是充滿了想象力的木藝作品呀!

每到冬季的時候,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朱由校為了和太監們一起在冰面上玩耍得更愉快,於是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能容一個,塗上紅漆,上有一頂蓬,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

朱由校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

他的雕刻技術更屬一流,他曾在十座木製護燈屏風上雕刻了一幅《寒雀爭梅圖》,十分精緻,有人賦詩曰:“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沉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他還擅長木、玉、石印章雕刻,而且水平很高。

明熹宗海喜歡蓋房子,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可以說熹宗也算大明厲害的建築工程師,他曾涉及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一處,以及無所蹴園堂,專做踢球活動。天啟五年時,花了兩年時間,明熹宗親自指導重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如果朱由校不是皇帝,那麼他的木匠人生也不會這麼多姿多彩,畢竟在古代匠人社會地位很低,哪怕你把木工活做得再精美,其實也沒有機會一張所長。當然,朱由校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木工上面,本職工作卻沒幹好,於是木匠身份就成為了他為後世所詬病的地方。


江畔初見月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他絕對算不上什麼好皇帝,但他真是一個好木匠他的手藝的確很高。

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

朱由校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朱由校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有一次他做了個花園,裡面的可以走路,鳥可以唱歌,水能流動。

酷愛建築

朱由校喜歡建造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朱由校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朱由校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朱由校酷愛建築,還表現在對朝廷建築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年)到天啟七年(1627年)間,明朝對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樑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朱由校都親臨現場。


昌寶聯護欄


明朝皇帝可謂是個個性鮮明

首當其衝的便是開國皇帝朱元璋

原來是農民,當過和尚要過飯

但,今天的主角不是他

而是明朝第十五個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

16歲繼位,在位7年

“天才木匠”“荒唐皇帝”

朱由校是典型的技術型人才,實在不適合當皇帝,他也不在乎權勢,一心專注木匠工藝,他老爹朱常洛長期沒有被立為太子,連累他的教育也給耽誤了。這位皇帝受教育的年紀太大,結果幾乎沒上一天學,基本上算是個文盲。可他倒是保持了老祖宗朱元璋的勞動人民本色,喜歡上了木匠這個職業。朱由校師傅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木匠師傅(名氣大約僅次於魯班)。

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

大家可以閉眼試想一下,一位皇帝刀砍斧剁地一直忙活在木匠房的身影,耳朵上夾著鉛筆,旁邊的小太監在幫他磨錛鑿斧鋸。皇城外的繁華市場,有小太監拿著皇帝親手製作的桌椅板凳沿街叫賣,儼然是一條龍服務的繁華景象,是不是很有意思?

但最有意思的是,如果他生在現代很可能成為一位藝術建築上雙學位的博士。在木工技藝方面,朱由校有許多的發明創造,頗符合今日科技創新之要求。



智匠文化


明天啟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水平還是不賴的,遠的不說,單說曾傳他雕刻的墨玉筆架“江山在握”拍出了過億的天價。

(墨玉筆架.江山在握)

有人會說那是玉石雕刻,與木工何干?

其實,古代木工可遠遠不是現在的木匠所能比擬。比如讓現在木工去做個木牛流馬試試,即使是做個水車也夠嗆。古代木工博而精,木匠都深諳工程學、力學、機璜、雕刻、乃至亭臺樓閣的設計建造之道,絕非現在區區木匠只會刨花做凳所能比擬。

古代木匠之所以廣博精通是因為以上列舉均與木頭有關,特別是古代亭臺樓閣,何曾有水泥鋼筋建築,也不會有專精於設計建築等的師傅,諸藝精於一身。古代大多數建築還是紅木雕梁為主,而這些,都是木匠該精通的活。古代木匠既是原材料的加工師,也是建築的設計師,建築師。

朱由校喜歡上木匠活得緣於萬曆三大殿的一場大火後的重修。年紀尚小的朱由校在宮裡便天天與重修大殿的木匠廝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居然愛上了木匠活,還有股子天賦,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光宗被仙藥弄死了,朱由校便被一班東林黨大佬扶上了皇位。但是,榮登大寶的他不思國政,沒點要勵精圖治的精神頭。總之,人家朱由校本來就沒打算要去當皇帝,都是被楊璉他們一幫子人趕鴨子上架坐上去的。他這輩子原本就想著無憂無慮做個小木匠就夠了,在皇位上坐地哪能心甘情願。

朱由校渴望自由,不止一次想從皇位中脫身而出做一個木匠,因此,這直接導致了他在朝政上的利令智昏。朝政之後便一門心思地撲到了他的木匠活裡。


這其中,魏忠賢就很有心思,抓住了朱由校厭倦朝政痴心木匠的心理,總是把一些至關重要乃至殺伐決斷的大事留著等朱由校做木匠活的時候堆到一起提。

剛開始,朱由校還能耐心處理,但是架不住日子久了魏忠賢的明槍暗箭。每次朱由校剛要做木匠活,魏忠賢便來說事兒,於是便開始不耐煩地說“這件事我知道了,你們看著辦就行了!”

魏忠賢要的就是這句“看著辦!”,也就是靠著這句“看著辦!”慢慢把昔日老敵人東林黨一個一個拉下馬,最終九千歲當道,紊亂朝綱。

那麼,朱由校為何如此不愛江山愛木工呢?他的木工水平到底如何?

天啟年內宮太監劉若愚曾寫《酌中記》或可略見一二。《酌中記》載“朱由校曾經用銅捅和木桶,鑿孔內設機璜,往裡面灌水,打開機關,竟然能夠像噴泉瀑布一樣噴灑淋漓,美妙得很。”

後來,朱由校經常在木工房子裡一待就是好幾天,廢寢忘食,累了的時候又嫌自己臥室太遠,把自己的龍榻搬過來又笨重。於是,朱由校自己親自下手設計,做出了一張木製的摺疊床,輕巧方便還易於搬運收藏,人躺在上面,還能依據自己最舒服的姿勢調整仰度,精巧的很。


此外,朱由校還獨有一番匠人精神。

他經常靈感一來,便會起手設計搭建一個袖珍版的亭臺樓閣,別看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裡面花草樹木,亭臺水榭,往來人僕,飛鳥走獸均栩栩如生,甚至連房樑上的鏤刻花紋也與真的一般無二。


一次得心力作完成後,他總會讓親近宦官過來評價,但凡聽到半個不字,馬上手起錘落砸了重新開始做,直到無可挑剔為止。

可以說像是亭臺樓閣、生活家居這些都不在話下了。只要他有興致,理論範圍內一般還真沒有他做不出來的東西。

以下一例故事反應朱由校木工水平最為詳實。

據說,朱由校每次一件無可挑剔的得心力作出來,總會讓親信帶出宮外到城裡最高檔的拍賣行去與同行一爭高下,結果屢次力挫群雄。每次的作品都被競拍出上萬兩白銀的高價,而且漸漸地,有不少玩家每逢拍賣行拍賣就衝著他的作品來。

別不服氣,朱由校在木匠界還是個實幹家,可不是紙上談兵的人。當時三大殿要翻修,人家索性自己上手設計、監工、施工,到後來三大殿翻修甚少,且設計精美,歷經年代久遠依然煥然一新如昨日之鑄。


(朱由校)

聽說,明之前北元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與朱由校有異曲同工之好,如果兩人同時為南北王,弄不好兩人還能燒黃紙、拜把子,兩朝止刀戈也不一定!


不書


朱由校:土木工程鼻祖,雕刻大師,木器大師。

朱由校,1621年-1627年在位,光宗長子,性格好玩。在位7年,黨派鬥爭激烈,寵信乳母客氏及宦官魏忠賢, 屢興冤獄,迫害忠良,社會矛盾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外患日益嚴重。他則因嬉樂過度成疾,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



我這麼誇朱由校過分嗎?一點不過分吧,一生鑽研木藝,專注啊人家,作品也有很多。他的漆器,床,梳妝匣子都是自己做,因為根本瞧不上別人的手藝,人家做的精緻小玩意不僅飾有五彩,而且精巧絕倫,就說床吧,他嫌棄宮裡的床笨重,所以索性自己做,能摺疊還輕巧,朱由校大概是發明摺疊床的鼻祖吧。另外他雕刻的小木人,真的惟妙惟肖,為了檢驗作品質量,特意找太監去宮外售賣,結果呢都以高價賣出,後來又做個屏風也以高價賣出。



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 們欣賞評論。熹宗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製十 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之後呢還做了玉雕,其精美程度不言而喻。他如果不做皇帝絕對是一流的木雕大師,同樣名流千古吧

熹宗喜歡看 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熹宗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偶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 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裡面添水七 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屏幕,竹板在圍屏下,遊移轉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 臺。在屏幕的後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 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




沒辦法就這麼有才,不僅做的東西精美還引領潮流特別暢銷。木器的造詣真的在當時可以拿個魯班大獎了。


脫離高級趣味的王閃爍




東林黨的筆勝過千軍萬馬,什麼人一旦讓東林黨看不慣,馬上就變成了呆子傻瓜。木匠皇帝在位七年,利用魏忠賢搞死了一批禍亂政局,滿嘴跑火車的偽君子,幾乎將他們全部驅逐出朝廷。天啟皇帝22歲死亡,弟弟崇禎皇帝即位,將朱由校的做法全部推翻,將東林黨全部召回,這下距離亡國就不遠了。

正規史書沒有記載朱由校做木匠的情況,水平到底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朱由校應該喜歡雕刻之類的事,就算是個業餘愛好吧。明朝皇帝大多有業餘愛好,比如明宣宗鬥蛐蛐,明憲宗畫畫,等等。



有點愛好不是壞事,現在人誰沒有個小愛好,比如游泳,足球,網球,都可以啊,消閒一下有何不好?朱由校絕對沒有沉湎木工。後人把天啟皇帝朱由校比作木匠皇帝,說他天天做木匠,筆者覺得好笑,你才天天做木匠。

明朝總共276年,明實錄總共1600萬字,沒有崇禎的實錄。明熹宗朱由校總共在位7年,《明熹宗實錄》總共140萬字,朱由校在位時間是明朝的將近四十分之一,《熹宗實錄》的篇幅是《明實錄》的十二分之一強。這說明什麼?說明事多,活多,不然哪有那麼多東西記載?



從《熹宗實錄》的內容看,這7年時間,天啟皇帝朱由校沒有閒下來,參加日講、召見大臣、商議對策等等公務活動的記載比比皆是,可以說是忙得不可開交。許多批示、指示和處裡問題的方式,都體現了天啟皇帝較高的政治修養,字裡行間,無不體現了天啟皇帝朱由校對時局的擔憂。

在這7年裡,明熹宗朱由校穩定了遼東局勢,平息了奢崇明叛亂,開展了機構改革,增加了稅收。朱由校的早死,是明朝不可估量的損失。朱由校不死,明朝不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