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失事屍體被燒焦,墓地修的無比堅固,結果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飛機在南京郊區岱山失事,終年49歲。戴笠失事時,南京暴雨不止,直到3天后人們才找到戴笠屍體。由於是飛機是撞到山上的,加上燃油的焚燒,戴笠的屍體被燒成了“黑炭”。

戴笠失事屍體被燒焦,墓地修的無比堅固,結果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


鮮為人知的是,戴笠失事前曾給遠在重慶的蔣介石發了一份電報,“校長鈞鑒:電諭敬悉。本當遵諭返渝,因平津寧滬巨案,尚待親理,本月中旬始能面臨教誨,敬乞示遵。生雲天在外,惟命是從。詎料煮豆燃箕,相煎何急。生效忠鈞座,敢雲無一念之私。不得已而晉忠言,冒死陳詞,伏乞明察。生,戴笠。”

戴笠為何要發這樣的電報,也是一個謎。當戴笠失事消息傳開後,無數人陷入到震驚的狀態,蔣介石立即決定給戴笠舉行一場盛大的葬禮,並親自選擇了墓址,他的墓地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靈谷寺無樑殿西側。

戴笠失事屍體被燒焦,墓地修的無比堅固,結果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


鑑於戴笠的屍體面目全非,他下葬時帶著一個假面具,棺材是上等的楠木棺材。戴笠生前樹敵太多,考慮到很可能有人來毀墓,軍統特務處長沈醉決定用水泥來加固墓穴。沈醉的做法是這樣的,把水泥和煤炭渣攪拌在一起,然後倒入墓穴裡,這使得棺材和墓穴凝結在一起。

戴笠失事屍體被燒焦,墓地修的無比堅固,結果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


1951年春,中山陵附近7名老農用鐵鍬沿著花崗岩的石縫挖掘,結果愣是耗費了一個星期時間才將墓室挖開。據當年見證戴笠墓地挖掘的人回憶,“棺材內有燒焦的殘骨,左輪手槍一支,龍泉劍一把,還有兩個皮鞋後跟。那把龍泉寶劍,已經被燒變形了,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一把刺刀。”

戴笠失事屍體被燒焦,墓地修的無比堅固,結果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


毫無疑問,戴笠的一生充滿爭議。當時人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章士釗在戴笠失事後寫了一副意味深長的輓聯: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等後人評。

內容來自新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