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的價格漲到四、五塊一斤,對農民來說是好事嗎?

jinkie


如果糧食的價格漲到四、五塊一斤,對農民來說是好事嗎?

現如今,國內糧食價格水平對比前幾年的話,是呈現下降態勢的,其中,2019年產普通新麥收購價目前多在1.1-1.16元/斤,在今年產量豐收、品質提高,而供求關係寬鬆且託市購銷底價下調等綜合影響下,預計後期小麥價格的上漲空間受限,如果今年的託市收購量達不到2500萬噸或3000萬噸以上水平的話,後期小麥市場流通糧源相對較多,小麥的價格也很難突破到1.25元/斤以上水平,這相比前幾年普通小麥價格最高達到1.30元/斤以上的水平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2019年產稻穀正在收穫上市,南方的新早秈稻已有少量收購,但目前市場供應仍以陳稻穀為主,根據生產年限不同,價格差異也比較大,但總體上價格水平近年來是逐漸下降的。以2019年產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格為例,國標三等早秈稻1.20元/斤、中晚秈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相比前幾年最高價格分別為1.35元/斤、1.38元/斤、1.55元/斤的水平,已經明顯下降了。縱向對比來看,目前國內稻穀市場價格水平已經基本下降至10年前的水準。

再看玉米,2018年產玉米上市以來,經歷了漲漲跌跌且幅度較大的行情,截至目前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掛牌收購價多在1.02元/斤左右,東北產區深加工企業掛牌價多在0.9元/斤左右,相比來說價格已經處於這兩年的較高區間,但相比2014-2015年的1.1元/斤以上水平,明顯也下降了不少。對於2019年的玉米價格,市場各方普遍較為看好,但考慮到需求層面回暖乏力,預計後期玉米價格的上漲幅度也將有限。

綜上,對比當前的糧食價格水平,如果後期糧價能漲到每斤4、5元,顯然是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種糧收入的,也更有利於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或許我國也會迎來真正的職業農民。當然,肯定也有不少人會說,糧價作為百價之基,糧價上漲了,生產資料價格也會隨之上漲,生活用品成本也會增加等等,這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肯定是有相關性的,這就看國家在新的糧食安全形勢下,如何進行市場調配了。


糧小咖


應該不會是壞事!對城裡人來說既是麵粉五塊一斤,每個人每天1.5斤,也就7.5元,每月225元對三千元工資的一般人,影響不大。但是農民種地收入就很可觀了!每畝地秋夏兩季能落五六千元,不用擔心土地撂荒的問題了!再算一筆帳,就按北上廣每平房價十多萬,按現在糧價麵粉就算兩元,每個人每天三元夠了,每年1080元,活百年吃的麵粉,在北上廣只能買一平樓房,農產品跟其他物價怎麼比?糧食長到四五元每斤也不是不可取的!至於怕進口糧食衝擊,像保護民族工業的汽車業一樣,國家嚴格控制就行了!


LiHongMing


糧食漲價,對農民來說,其實是一件壞事!水漲船高的道理大家都懂。你的糧食如果漲一角,那麼人家的物價會翻好多倍,還是人民幣升值不升值的原因,不管漲多少,農民的兜兜裡還是沒錢!其實農民種地賺錢,真的很難!



冰翼夢語


漲價肯定都會漲價,但是糧食漲價很慢,一分錢一分錢漲!種糧食太容易了,一畝田的產量很高,畝產一千五百斤,一斤五元,我們農村裡都可以一個人種一百畝以上。種田的人都一年爆富了,外出務工的農民還出去幹啥?十億人口,農村只要一億人就可以了,這目標在中國需要三百年才能實現,主要是思想改變的慢!工業發達帶動農業,現在中國農業,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從事體力勞動,種出來的東西,都是基本農作物,產量低,品質差,工錢是不算上去的,就是種得自己吃,吃不完的餵雞豬牛……就說我們家,田租給別人了,一畝田租七百元,四畝多就三千塊錢,換米吃,地就種點一家人吃的東西,西瓜菜什麼的,生活來源靠打工掙錢……農業想要發展好,國家需要改革,農民都要拿工資,都要到農業公司上班,做體力勞動,因為現在在農村很多人吃飯不做事可惜了,農業公司的東西直接送到超市,小商販都不要了,環境衛生好些!東西便宜,人民生活就幸福,貴了,日子就難過!



新老狐


我個人認為糧食四五塊錢一斤,看似農民掙錢了,是好事。但未必是好事,首先你糧食價格是上去了,但種子化肥農藥的價格,包括春種秋收的人工費也會漲價,只是比現在多掙錢了而已。但多掙錢不代表就一定是好事,首先你得把糧食賣了才是錢,賣不了它只是糧食不是錢。而糧食又和往殖業和食品加工業有關,如果只是糧食價格上漲,而這兩個產業不漲,還是原來的樣子,那只有賠錢。誰願意幹賠錢買賣,如果這兩個產業的人少了,糧食賣給誰,糧食賣不出去,錢從哪來。


於野洋


對農民來說是好事,糧賤傷民,糧貴傷民,糧價貴了,農民收益多了,但反過來。糧價貴了,傷了其它民的心,所以說,糧食穩,人心穩,手中有糧心不慌,但願國家重視糧食要端在自己的飯碗裡,還要種在自己的地裡,糧價平穩即可,別象房子一樣價高攀不起,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即怕降下怕漲,象豬一樣,有錢買,無豬賣,人為挫傷市場規律的運行週期,平穩即行,即不影響民的種糧性,又不破壞市場機制,涉及民生的緊迫性











墨軒國畫油畫裝飾畫


有好處也有壞處,咱們分開來說:


好處:農民的收入增加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會大大增強,那些遠走他鄉的農民工都會回家種地,甚至會出現集體土地競爭承包的狀況。城市的建築,還有工廠流水線上的打工者,飯店服務員,家政服務員等,以後幾乎見不到農民工,這些都讓城裡人去幹吧,當然,這是在糧食價格漲四五元錢,其他物價都保持平穩不漲的情況下。

壞處:現在的糧食價格,以小麥為例:一斤小麥1.2元,要是漲到四五元錢一斤大約翻了四五倍,小麥做為基礎農產品,都四五元一斤了,那麼饅頭,麵包,餅乾等得多少錢一斤,城裡人在工資不漲的情況下,他們連飯都吃不起,還得讓他們去工地搬磚去,你感覺他們活的下去嗎?其實糧食漲到四五元,其他物價也會隨之上漲,真到了那個時候,其實和現在沒有什麼區別,農民掙了錢一買東西就沒了,還是農民沒錢賺。

綜上所述,糧食只能保持相對穩定,不能大幅漲價,要是真的大幅漲價了,農民未必會比現在好過。


米滿倉


有人不知農村內情就在一旁貶說農村人…其實,說農村,說農事只有瞭解農村,和真正扶持農村的村幹部他們以及農民最瞭解農村…

就說一畝不缺水源的水稻田,通過買稻穀種(優質良種)再育種到耕田施底肥,整平育秧田,再移栽到田裡,再培管,再施追肥,再治蟲打藥治稻病防稻病,就說沒有天旱,沒有雨天過多,還有在抽穗期沒遇天旱與大風或連綿雨和沒有病蟲害,以及收割天天氣好稻子不倒伏和不遇連綿雨稻穀就不會發芽才有1200斤的收成,就按100斤稻穀1、2元的價賣出去,每一畝也只能賣1440元還要從這1440元裡除出買種穀的錢,買肥料買農藥的錢,一季稻得打幾次藥,還要出收割機的錢,這是單季中稻才有1200的產量,要是早稻那就只有一半的產量,而農藥化肥卻不能少,晚稻也就只有1000來斤,種子肥料農藥款一樣都不能少。還有耕田費呢?

所以,我說不是農民不內行,不是農民不會種田,而是半年才能收割一季稻子,一季也就只有這麼個收成!


王雪華


糧價上漲其他的產業也會跟著相繼上漲,包括房租水電,如果單一的上漲是不可能的,賣肉的要吃糧,賣菜的要吃肉都是一個效應,最後變成錢越來越貶值,早20年10塊的價值比現在的100沒啥區別


總有民想害朕165134192


如果糧食漲到四.五元一斤.退休金能漲到二.三萬元.老百姓照樣差居太大.你不信試試.你的腦子驢蹄了.痴人說夢話.高級笨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