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跟貝利亞有什麼仇?

O馬大哈O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朱可夫和貝利亞並沒有私人仇恨,甚至還保持基本的社交關係。

但政治是政治,私人關係是私人關係。

只要你是搞政治的,私人關係在政治面前就不值得一提。

政治家為了政治上佔上風,可以隨時犧牲朋友、親友在內的一切。

斯大林一死,出現了權力真空。

當時有資格爭奪這個位子的主要就是:赫魯曉夫和貝利亞。

貝利亞此人是斯大林的左膀右臂,掌控者秘密警察和內務部作戰部隊,包括克林姆林宮衛隊。

可以說,如果貝利亞當時可以幹掉所有政敵,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而貝利亞此人極為惡劣,是個殘忍無情的暴徒。

且不談他的各種血腥政策,被貝利亞強姦的婦女就有數十人之多。

有一次他帶了個女演員進入政治局辦公室,答應釋放她關在內務人民委員會監獄裡的父親和祖父,但要求和她發生關係。

女演員拒絕,貝利亞就強姦了她,並說:“想叫就叫吧,沒關係的。”

實際上,女演員的家人早已經被處決了,她隨後也被捕,死於監獄。

一些婦女因為抗拒他,甚至被貝利亞殺害。

1998年,在貝利亞位於莫斯科“花園環路”的舊居整修玫瑰花園水管時,竟然發現了五具被害的年輕女子遺骸,這都是貝利亞的傑作。

由於貝利亞對於女人的名氣很臭,連斯大林都不信任他。

一次,當斯大林知道他的女兒斯韋特蘭娜單獨與貝利亞在他家後。他說,“我不信任貝利亞”,並打電話讓女兒馬上離開。

當貝利亞在伏羅希洛夫元帥的夏季鄉間別墅,看上他的妻子後,他一路緊跟著他們的車回到克里姆林宮,把伏羅希洛夫的妻子嚇壞了。

這種情況下,大家都認為貝利亞過於危險(因為他控制著衛隊,可以殺死任何人),所以赫魯曉夫、布爾加寧、莫洛托夫決定聯手將他幹掉,就連老好人米高揚和他的好友馬林科夫也沒有反對。

但幹掉貝利亞必須依賴軍隊,之後為了防止內務部軍隊叛變,需要有人出面控制住軍隊。

赫魯曉夫同朱可夫的關係很好,就選擇了朱可夫。

朱可夫判斷形勢,認為貝利亞的實力較弱,決定站在赫魯曉夫一方。

況且,貝利亞本來就是個惡棍,朱可夫對他也是一直敢怒不敢言,此次正好藉機對付他。

1953年6月26日上午,蘇共中央召開部長會議主席團和中央委員會主席團聯席會議,朱可夫按照約定帶領將軍和士兵藏在外面。

赫魯曉夫首先開始指責貝利亞的種種惡行,貝利亞措手不及,大吃一驚:“怎麼了赫魯曉夫同志?你怎麼抓起我褲子裡的蝨子來了?”

之後布爾加寧、莫洛托夫等要人紛紛痛斥他,馬林科夫和米高揚裝聾作啞。

貝利亞知道情況不對,嚇得渾身顫抖,急忙紅鉛筆在一張紙條寫著“警報!警報!警報!”,試圖讓警衛員送給克里姆林宮衛隊長,趕來救他同時抓捕赫魯曉夫等人

誰知道,此時朱可夫已經帶著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進來了。

貝利亞對著朱可夫詢問:朱可夫同志,這是怎麼回事?

朱可夫回答:“以蘇聯人民的名義,你被捕了,雜種同志。”

貝利亞還要爭辯,朱可夫對他說了最後一句話:閉上你的嘴!

被捕後半年,1953年12月23日,貝利亞被槍決。

朱可夫因此受到赫魯曉夫賞識,成為國防部第1副部長,1955年任蘇聯國防部部長。


薩沙


有一個笑話就可以看出朱可夫和貝利亞的關係,說二戰時,由於希特勒的閃電戰,蘇聯紅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次前方司令朱可夫去斯大林那彙報工作,愛蓄小鬍子的斯大林大發雷霆,和朱可夫爭執起來。朱可夫從斯大林辦公室走出來的時,氣沖沖地說了句“小鬍子魔鬼”。這話正好讓貝利亞聽到了,他趕忙走到斯大林辦公室,將這話告訴了斯大林,斯大林讓人把朱可夫叫了回來,問他說這話是指的誰。朱可夫回答說當然是希特勒,又問他是在衛生間自言自語,貝利亞是怎麼知道的?


朱可夫和貝利亞在斯大林當政期間存在矛盾,由於貝利亞是克格勃頭子,所以他捏造證據,將朱可夫列入一個“軍人陰謀集團”,但是斯大林不同意抹黑朱可夫,從而救了朱可夫,但從此朱可夫就和貝利亞結下了仇。

朱可夫在二戰時是蘇聯最功勳卓著的統帥,是蘇德戰爭中第一位獲得蘇聯元帥軍銜的蘇軍將領。但二戰剛結束不到一年,朱可夫就被撤銷國防部副部長、陸軍總司令、中央委員,成為了敖德薩軍區司令,這是朱可夫遭到的極大的打擊,他認為這是貝利亞的陷害導致的。


但是朱可夫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斯大林的主意,克格勃頭子貝利亞只是被利用了而已。斯大林死後,像貝利亞、赫魯曉夫、馬林科夫等人都是繼任者,雖然馬林科夫是名義上的一號人物,但卻被貝利亞壓制的死死地,這對於懦弱的馬林科夫還好,但是也急於上位的赫魯曉夫就是一個最大的障礙,於是赫魯曉夫就找上了朱可夫。

於是1953年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中,赫魯曉夫等人向貝利亞發難,朱可夫帶著數十位高級軍官迅速進入會場,由馬林科夫宣佈逮捕貝利亞。當朱可夫拿槍指著貝利亞時,貝利亞的政治生涯就結束了。但是朱可夫也只是政治家們的工具,當他們清理完政敵後,就將朱可夫解職。之後朱可夫一直閒賦在家,再也沒有被起用,直到生命的盡頭。


邯鄲醉


朱可夫跟貝利亞有什麼仇?


在二戰前後的蘇聯,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尤其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先後出現第一名將朱可夫,內務部長貝利亞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按理說,朱可夫是軍隊的統帥,帶兵征戰沙場,貝利亞是蘇聯秘密警察頭目,主要負責國內肅反、鋤奸,執行斯大林的命令。兩個人應該沒有交集,但就是這樣兩個沒有交集的人,卻在二戰之後斯大林逝世後,在一次重要的黨內會議上,朱可夫持槍逮捕了貝利亞,最終結束了貝利亞的政治生涯,令人不解的是,朱可夫跟貝利亞到底有什麼仇呢?

小編認為,朱可夫與貝利亞應該是沒有明顯仇怨,最多也就是政見不同,但由於所屬利益陣營不同,沒有政治嗅覺的朱可夫被人利用而已,從而出現了兵戎相見的情況。具體是這樣的:

1、朱可夫功高震主,貝利亞執行斯大林命令,蒐集證據將朱可夫列入“軍人陰謀集團”。

在蘇德戰爭時期,朱可夫先後指揮過莫斯科戰役、保衛列寧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白俄羅斯戰役、柏林戰役,可謂是戰功卓著。但只能說朱可夫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而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二戰結束後,由於朱可夫在二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他的光芒已蓋過了斯大林,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他在軍中威望甚至一度超越了斯大林。對於喜歡搞個人崇拜的斯大林來說,蘇聯只有他一個絕對領袖,但凡其他任何人越了界,都會遭到他的打擊,這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而此時的朱可夫不知道急流勇退,不知道放權,仍牢牢抓著軍權,遭到猜忌,於是便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而當時的貝利亞,掌控的就是令人談虎色變的蘇聯國家安全系統,斯大林把他叫做“我的蓋世太保頭子”,是那個時代最可怕的黑暗機器之一,在特務領域,他絕對是蘇維埃空前絕後的人物。1938年10月,斯大林親自挑選了貝利亞出任內務部長,在斯大林的受益下,他一手炮製了“卡廷森林慘案”,在後期的肅返運動中,鎮壓處死了不少幹部群眾。可以說,他是斯大林大清洗計劃的主要執行者之一。

所以,根據斯大林的指示,貝利亞對朱可夫的公寓進行了調查,查獲了大量德國戰利品和財物,貝利亞拼湊黑材料,並羅織罪名,將朱可夫列入了一個“軍人陰謀集團”,斯大林簽署命令撤銷了朱可夫陸軍總司令的職務,通令中斥責朱可夫:“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並最終把朱可夫貶職處理,成為了敖德薩軍區司令。這是朱可夫遭到的極大打擊,他認為這是貝利亞的陷害導致的。但是朱可夫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斯大林的主意,貝利亞只是被利用了而已。

2、朱可夫抓捕貝利亞的原因。

斯大林逝世後,貝利亞更是權傾一時,他與馬林科夫,赫魯曉夫成了蘇聯政治上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是斯大林繼承者的熱門人選,並且三人都想上臺執政,在三人在爭權當政中,由於斯大林在世時樹立了個人權威制,任何人不經他允許,不能插手其他部門的工作,這樣就造成了克格勃就被貝利亞壟斷的情況。貝利亞可以隨時調動克格勃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他要是想搞掉競爭對手奪權沒一點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赫魯曉夫決定動用軍隊先搞掉貝利亞。此時,他想到了朱可夫,並利用朱可夫被貶對貝利亞的仇恨和朱可夫在軍隊的影響力。於是,赫魯曉夫給朱可夫打電話說:“中央主席團會議要討論貝利亞的問題,可能要逮捕他,你帶上幾位可靠的人,時刻準備行動。”最終在1953年6月底的一天,中央主席團會議上,朱可夫持槍逮捕了貝利亞。蘇聯軍隊則首次作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步入政壇,朱可夫當上了國防部長。

而朱可夫之所以幫赫魯曉夫逮捕貝利亞,其主要原因:一是他想壓制住坐大的以貝利亞為首的安全部隊,提升軍隊的影響力。二是因為他對黨的忠心,他認為自己是為了捍衛以赫魯曉夫為代表的黨的利益而聽從命令的,因為他認為黨的領導地位正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三是因為他被貶職對貝利亞的誤解。所以,朱可夫毫不猶豫地帶人逮捕了貝利亞。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情況,小編認為,朱可夫與貝利亞應該沒有大的矛盾,沒有政治敏銳性的朱可夫只是政治家們利用的工具而已,這在朱可夫的《回憶錄》裡也有證明,他在回憶錄裡雖然充斥著對貝利亞的各種負面評判,但他卻並未發現貝利亞曾經真的想要將他徹底消滅。朱可夫最多是對貝利亞厭惡,而不是有矛盾一樣的仇恨,之所以扳倒貝利亞,完全是出於軍人和共產黨員的立場而被利用。


葛大小姐


在原蘇聯的斯大林時期,在彼此之間談不上什麼私人之間的恩怨,只要是涉及政治上的事情,為了自保的原因都是可以犧牲原則和良心的。

斯大林和貝利亞

舉個例子講,在列寧死後,當時的蘇共中央最有實力爭奪最高權力的是斯大林和託羅茨基。

而在布爾什維克的第一代元老人物中,除了託羅茨基和斯大林之外還有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兩人。

於是斯大林和二人聯合最終整倒了託羅茨基。

在整倒託羅茨基之後,斯大林又把矛頭對準了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

而斯大林新組成的班子是布哈林、捷爾仁斯基,在把季加二人整的遺臭萬年之後,就又輪到了布哈林。

三十年代的蘇聯大清洗大家都知道,蘇聯有五名元帥被殺了三名,其中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布爾赫柳元帥和葉戈羅夫元帥都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決。

蘇聯的首批元帥

但是你如果單純的認為這些被冤死的元帥都是無辜的話,那麼你就錯了。

當時的大清洗是有許多步驟的,其中的內務人民委員會負責逮人,而最終的判決是由軍事法庭說了算。

那麼軍事法庭的組成人員是哪些人呢?

他們就是這些蘇聯的第一批元帥,也就是伏羅希洛夫、布瓊尼、葉戈羅夫和布爾赫柳,當然其中沒有圖哈切夫斯基。

布爾赫柳元帥

因為他是第一個被殺的。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受審時,坐在審判臺上的是伏羅希洛夫、布瓊尼、葉戈羅夫和布爾赫柳。

而葉戈羅夫元帥受審時,坐在審判臺上的是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和布爾赫柳。

而布爾赫柳元帥受審時,坐在審判臺上的是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兩位元帥。

而負責清洗抓人的內務部也沒好到哪裡去?

在捷爾仁斯基去世之後,到大清洗開始時,當時的內務人民委員是雅戈達,就是在他任期之內參與了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以及布哈林案件,但這種風光並沒有多久他也被逮捕處決。

隨後接任的是葉若夫,葉若夫時代是一個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時代,其恐怖程度遠遠的超過了前任雅戈達和繼任者貝利亞。

貝利亞是在1938年進入內務人民委員部的。

蘇聯內務部的三大惡魔:雅戈達、葉若夫和貝利亞,其中貝利亞的名聲最惡。

但其實人們是懷有一定的偏見的,在三大魔頭之中,其中的葉若夫是最沒有道德原則的人。

在貝利亞上臺之後,其中有兩件事情做的可圈可點。

第一是有計劃地剎住了大規模的清洗運動,清洗的重點由原先的抓捕無辜的人改為清洗內務部那些抓人的人。

第二是有許多無辜的軍中人員被重新審理並得到釋放,比如說羅科索夫斯基、戈爾巴托夫等人,他們都在後來的衛國戰爭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葉戈羅夫元帥

所以,對於貝利亞我們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但這並不說明他一定就是一個好人。

其實話又說回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又有誰是一個無辜的好人呢?

在斯大林死後,蘇聯的最高權力出現了一個真空。

但這時的赫魯曉夫、貝利亞、馬林科夫、卡剛諾維奇、莫洛托夫等人,誰都想奪得最高權位。

但其中權勢和威脅最大的當屬貝利亞,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當時掌握著蘇聯的秘密警察機構。

在當時那種狀況之下,他幾乎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就可以很隨意的逮捕政治局中的任何一名成員,並把他們打的遍體鱗傷,隨後便不明不白的死去。這其中就包括赫魯曉夫、卡剛諾維奇、馬林科夫和莫托夫等人。

這些人都感到生命時刻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人才團結在一起共同對付貝利亞,並準備搶先下手。

但貝利葉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第一貝利亞十分的狡猾,貝利亞的頭腦和智商以及殘忍手段是遠超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這些人的。

第二是貝利亞的耳目眾多,他的耳目幾乎遍及整個蘇聯,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以及莫洛托夫這些人都在他的監視之中。

第三是他掌握著全蘇最大的鎮壓機構——秘密警察。

貝利亞

其實貝利亞也曾打算把這些人都係數逮捕,但他認為這些人遲早都是他的階下囚,認為晚幾天也不會有什麼大礙。

但赫魯曉夫等人正因為感到了生命時刻受到威脅,才決定一定要搶在貝利亞動手之前下手。

但是僅僅他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軍方的參予才行。

於是他們找到了當時軍中最有威望的朱可夫元帥和莫斯科的衛戍司令莫斯卡連科將軍。

其實朱可夫和貝利亞之間並沒有什麼私人之間的大的過節,試問一下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在相互之間有誰沒有發生過私人之間的爭吵。

朱可夫曾經力保幾乎被伏羅希洛夫和莫洛托夫送上軍事法庭的科涅夫,但在後來朱可夫失勢以後也沒見科涅夫元帥去安慰過朱可夫。

說白了,這就是政治需要,為了政治需要甚至都可以出賣自己的良心。

所以朱可夫經過審時度勢之後,最終成為了赫魯曉夫他們的堅定支持者。

也就是在1953年的6月26日這一天,蘇共中央召開了部長會議和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會議。

在會議上,赫魯曉夫首先發難,他指責貝利亞的種種惡行。

隨後莫洛托夫和布爾加寧等人也對他進行種種的的指責,貝利亞感到不妙,於是就伸手企圖去他的皮包裡掏槍。

貝利亞遭到逮捕

坐在他一旁的赫魯曉夫眼明手快,伸手死死地按住了他那隻要掏槍的手。

就在這個時候,朱可夫元帥和莫斯卡連科將軍從外面大踏步進來,舉槍對著他並命令他舉起手來。

關於貝利亞的死有好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他被當場處決,第二種說法是他在被關押在盧比揚卡監獄裡面,被綁在行刑柱上,並脫光了衣服,被莫斯卡連科將軍執行了槍決。

第三種說法是他受到了公開的審判,並被判處死刑。

然而不管哪種說法是真的,貝利亞是死了,至於如何死的已經無關緊要。

下面再補充幾點,後來關於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你不要認為這只是赫魯曉夫單純的個人行為,其實在斯大林死後,最先提出這個意見的是貝利亞和馬林科夫。

而當時的赫魯曉夫等人還在需要斯大林這面旗幟,他們需要打著維護斯大林的名義,以顯示自己的合理性。

真正把斯大林罵的狗血噴頭的是在三年之後的一九五六年。


東方評史


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二戰勝利以後,貝利亞受到斯大林的重用,而此時的朱可夫由於功高蓋主。斯大林於是就找藉口打擊他,而找藉口這門差事主要是由貝利亞來完成的,朱可夫被貶以後,十分痛恨貝利亞,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畢竟斯大林信任他,斯大林去世以後赫魯曉夫政局不穩,他生怕位高權重的貝利亞把自己推翻,於是就想把貝利亞半島,但是誰來扳倒貝利亞呢,此時他想到了貝利亞的仇人朱可夫,朱可夫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十分高興,他本想既能報了私仇同時,又可以從返政治舞臺,然而朱可夫畢竟不是政治家,他的算盤打錯了,赫魯曉夫僅僅是想利用他在軍隊當中的威信扳倒貝利亞。而當朱可夫將貝利亞槍斃以後,赫魯曉夫又怕朱可夫成為自己的勁敵,於是朱可夫再一次被貶。

其實貝利亞和朱可夫之間並沒有直接的仇恨,貝利亞也是受到斯大林的指使,才對朱可夫動手的,而朱可夫卻把這個仇記在了貝利亞身上,卻沒有記在斯大林身上,朱可夫和貝利亞之間的仇恨就是這麼來的,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朱可夫確實沒有政治眼光,他分不清自己真正的敵人,所以在他的政治生涯當中始終處於被利用的狀態,斯大林利用朱可夫,打贏了衛國戰爭,隨後就把朱可夫貶職,赫魯曉夫上臺以後,也是利用和朱可夫的威信扳倒貝利亞,隨後就不再用他,在後來的勃列日涅夫當權時,也僅僅是讓他陪自己看了一場閱兵式,利用朱可夫的影響給自己壯門面,也沒有重用他,這就是朱可夫政治上的缺陷,也註定了朱可夫一生的悲哀,在二戰各國的著名將領當中,只有朱可夫結局最悲慘,在這裡我們只能說遺憾。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歡迎評論。


驕然


朱可夫與貝利亞並沒有什麼直接的仇恨,雖然朱可夫以武裝形式拿下貝利亞,但並非是因兩人之間什麼仇恨所致,而是朱可夫在執行蘇聯決策層的命令。

在斯大林時期,貝利亞與朱可夫的交集並不多。貝利亞一直蘇聯內務部供職,負責蘇聯的內衛和情報工作。而朱可夫是軍人出身,是二戰期間的大功臣。

從職業角度來講,兩人處於不同的兩個系統。貝利亞是從蘇俄的契卡(克格勃的前身)起家的,曾奮不顧身的救過斯大林,之後慢慢成為斯大林的心腹。

貝利亞先是被任命為蘇共委員,四年後成為蘇聯內務部的負責人。二戰爆發後,貝利亞的內務部使蘇聯社會井然有序,他還負責研製了蘇聯首枚原子彈。

因為這些功勞,貝利亞在戰後被晉升為蘇聯元帥。貝利亞與朱可夫的交集僅有兩次,一次是發生在戰後的大肅反運動中,另一次就是朱可夫逮捕貝利亞。

朱可夫在十九歲時參加了一戰,十月革命後,他參與了保衛蘇維埃的戰爭。在二戰爆發前,朱可夫已經是白俄特別軍區副司令員,之後他負責遠東防務。

朱可夫在二戰期間的表現,大家都是耳熟能詳。戰爭結束後,朱可夫擔任蘇聯陸軍總司令,他的光芒一度蓋過了斯大林,這顯然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

斯大林為了打壓朱可夫,讓貝利亞網羅朱可夫的罪行。在這期間,貝利亞通過秘密警察蒐集了一些朱可夫有陰謀的證據,為斯大林搞臭朱可夫創造機會。

最終在科涅夫等元帥的力保之下,斯大林放棄逮捕朱可夫,但撤掉了他的主要職務,將其貶到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這是朱可夫第二次被斯大林所放棄。

這也是斯大林時期,貝利亞與朱可夫僅有的一次交集。儘管兩人之間可能產生矛盾,但實質上並非二者個人仇恨,貝利亞只是在執行斯大林的命令而已。

斯大林去世後,朱可夫復出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這時的貝利亞已成為蘇聯實際上的二號實權人物,貝利亞之前的一貫作風,讓蘇聯其它高層人人自危。

在蘇聯大清洗運動和戰後肅反中,所有人都見識了貝利亞的手段,他控制的內務部更是讓不少人聞風喪膽。貝利亞的掌權,嚴重威脅到了其他人的安全。

面對蘇聯出現的權力真空,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和主席團委員兼書記赫魯曉夫等人都摩拳擦掌,但又都懾於貝利亞的威脅。

貝利亞壟斷的克格勃,隨時都可以取這三人的性命。就在這種形勢下,赫魯曉夫最先坐不住了。於是他開始大搞串聯,先後說服了莫洛托夫和馬林科夫。

儘管馬林科夫與貝利亞私交不錯,但他也意識到了貝利亞的危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馬林科夫同意了赫魯曉夫逮捕貝利亞的提議。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拿下貝利亞,由於警察部隊已被貝利亞掌握,為以防萬一,赫魯曉夫想到了尋求軍隊支持,這最佳人選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朱可夫。

在此之前,赫魯曉夫已經獲得了五位將軍的支持。朱可夫聽到提議後,也認為貝利亞嚴重的障礙了黨和國家的發展,對其他高層領導人的性命威脅巨大。

最終,赫魯曉夫和朱可夫商議在會議上逮捕貝利亞。按照事先部署,逮捕貝利亞的一切行動準備就緒。就等赫魯曉夫在部長主席團聯席會議上發出警鈴。

參加會議的貝利亞,一開始就受到馬林科夫等人的抨擊。在一番激烈的爭論後,朱可夫聽到警鈴想起,他立即帶人衝入會議室,用槍頂在了貝利亞頭上。

其他人立即撲向貝利亞的手提包,防止貝利亞掏槍。就這樣,不可一世的貝利亞被朱可夫逮捕。隨後,貝利亞被秘密關押在空防司令部的一個防空洞裡。

六個月後,貝利亞被特別法庭判處死刑並槍決。關於貝利亞的死,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就是在逮捕當天,貝利亞企圖反抗,被朱可夫當場擊斃。

還有說,貝利亞是在家中被打死的。這是朱可夫與貝利亞的第二次交集,表面上確實是朱可夫逮捕了貝利亞,但實際上是政治鬥爭的需要,非個人恩怨。

貝利亞自認為已完全掌控了局勢,獲得最高權力已是指日可待。但他沒想到的是,由於自己的飛揚跋扈,導致了赫魯曉夫的釜底抽薪,最終被輕易拿下。

總之,朱可夫與貝利亞之間談不上有什麼仇恨,最多也只是一些相互看不慣而已。立下大功的朱可夫,從候補主席團委員升為正式委員,達到人生巔峰。


野史也是史


1946年6月9日,根據秘密警察機關拼湊的黑材料和羅織的罪名,斯大林簽署命令撤銷了朱可夫陸軍總司令的職務,通令中斥責朱可夫:“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原本是準備由貝利亞的機關對朱可夫執行“逮捕法辦”的,只是由於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元帥、華西列夫斯基等名帥的仗義直言,斯大林不好太過觸犯眾怒,才改為貶職處理。

(朱可夫)

朱可夫於是被打發到邊遠的敖德薩軍區擔任司令員,並且從此遭到秘密警察的監視和竊聽,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朱可夫由於戰功卓著,在衛國戰爭結束後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峰,歷來“功高蓋主”都沒有太好的下場,何況是多疑而粗暴的斯大林。朱可夫的罪名主要有兩條,其一是在擔任“駐德蘇軍集團軍總司令和蘇佔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期間,與西方軍政人士和記者的談話中多有疏漏而“未經許可”,這就是欲加之罪了。

第二條則是秘密警察經過調查發現,朱可夫家中有不少從德國運回來的戰利品和財物,以及一些下級贈送的禮品,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朱可夫後來也寫信承認了錯誤,應該算是“違紀行為”。不過要注意,這一時期貝利亞及其手下的行動,完全是秉承斯大林的意旨,以配合對朱可夫的整肅和清算,兩個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私仇。

(貝利亞)


然而當年的大肅反已使軍隊與秘密警察之間成為了“天敵”,尤其是軍隊將領對秘密警察的濫捕、刑訊和虐殺等行為充滿了仇恨,儘管這是在斯大林領導下的運動,但是軍官團不敢把仍然健在的大元帥怎麼樣,心底的滿腔怒火都將發洩在貝利亞這個執行者身上。不幸的是,朱可夫當時已經成為軍隊的代表性人物,而貝利亞則是秘密警察一方的領頭羊,所以“團隊恩怨”才是主要矛盾。

上個世紀30年代的蘇軍內部大肅反非常恐怖,大清洗幾乎幹掉了蘇軍整個的軍官團,共有40000餘人涉案並且其中15000人被槍決,其中被殺的包括5名元帥中的3人、16名集團軍級將領中的15人、67名軍長中的60人、199名師長中的136人、397名旅長中的221人。這些人當中,許多都曾經是朱可夫的上級和同僚,包括朱可夫在接到晉見斯大林的命令時,都以為自己再也回不來了。

(赫魯曉夫)

萬幸他只是被派往遠東去對付日本人,但是仍然對秘密警察又恨又怕,對貝利亞肯定心底並無好感。並且這事最離奇的插曲是,從1934年開始指揮大肅反的“內務人民委員會委員”葉若夫,抓著抓著把自己也搭進去了,於1938年12月被處決。而他的繼任者,正是他的副手拉夫連季.貝利亞,那麼葉若夫的政治生命又是怎麼完結的呢?無它,也是貝利亞告密的結果。

因為葉若夫已接近瘋狂了,連加里寧、莫洛托夫的夫人以及斯大林的大部分親戚都遭到了逮捕或處決,再抓下去就亂套了。我們知道,朱可夫指揮諾門坎戰役的時間是1939年,而這個時侯秘密警察頭子已經換成了貝利亞,所以他對秘密警察的驚懼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貝利亞的敬而遠之。



在蘇德戰爭時期,朱可夫是在前線東擋西殺,而貝利亞在留在斯大林身邊全盤負責情報、安保和反諜等工作,兩個人所負責的領域並無直接交集和利益衝突,基本可說相敬如賓。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其實留下的新領導班子是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莫洛托夫的“三駕馬車”,其中的莫洛托夫已經被邊緣化,所以實際掌握權力的是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赫魯曉夫。

此時的貝利亞領導著情報局和克格勃等強力機器,還掌握著這些“老同志們”在斯大林時代所有事情和隱私,嚴重威脅著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這樣的文官集團,於是爭奪領導權的鬥爭不可避免地展開了。為了搞掉這個強大的政治對手,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迫切需要軍方的支持,遂與朱可夫、莫斯卡連科等將領結成了了政治聯盟。



(貝利亞)

1953年6月26日行動正式實施,由軍隊出面在會場上突然抓捕了貝利亞,然後關押在莫斯科衛戍部隊的駐地,注意一不是監獄二不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牢房,清楚地表明軍方在這次事件中的巨大作用。

是年底經過秘密審判後貝利亞被槍決,在其後的政治鬥爭中,朱可夫繼續支持赫魯曉夫,先後搞垮了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他也由此東山再起榮升國防部長。

(朱可夫與盟軍將領)

事實上,貝利亞在大肅反中的惡行並不多,因為1939年初開始這一運動已經逐漸降溫,貝利亞在衛國戰爭中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戰後晉蘇聯元帥軍銜),並且還是後斯大林時代力求改革政治生態的倡導者,他的很多提議反而在被殺後實施了。但是他所處的位置,意味著不可能得到軍方的支持,多少背了點鍋。

所以從本質上說,朱可夫與貝利亞的交鋒,背後就是軍方與“內務人民委員會”在國家機器中的地位之爭,是兩個政治集團的廝殺,當然也包含著軍方對秘密警察的清算。而這兩個人分別扮演著兩個集團領袖的角色,個人之間有沒有恩怨仇恨已不重要,哪怕是私下間的朋友,恐怕也要圖窮匕現了。

(朱可夫與斯大林)


度度狼gg


元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是蘇聯著名軍事家,蘇聯元帥。在二戰中建立了輝煌戰功,獲得了崇高威望,甚至有人稱他為蘇聯“軍神”。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蘇聯共產黨高級領導人,長期擔任內務人民委員部(秘密警察)首腦。是斯大林大清洗計劃的主要執行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5年7月9日成為蘇聯元帥。雅爾塔會議中斯大林曾向美國總統小羅斯福介紹說:“他是我們的希姆萊。”在斯大林逝世之前,他是蘇聯的極重要權力人物,也是前者發動紅色恐怖的犯人與幹部之一。

  但由於斯大林在世時樹立了個人權威制,任何人不經他允許,不能插手其他部門的工作,這樣就造成了某些權力機構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克格勃就被貝利亞壟斷。貝利亞可以隨時調動克格勃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斯大林時期,即使是共產黨的高級官員也要服從秘密警察,幾名政治委員被批捕並處決,儘管是斯大林批准過的。但是這就意味著蘇聯的高級官員總是生活在恐懼當中,沒準那一天就會像其他人一樣被處決掉。斯大林死後,他們想要結束這一切,他們希望內部安全機構成為國家的工具,而不是對任何人都不負責的恐怖工具,貝利亞是內務部長是斯大林的副手,他仍然可以指揮操作這個機器。貝利亞可以任意逮捕他想逮捕的任何人,雖然沒有正當的理由。但是不能在斯大林活著的時候逮捕他。

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為了奪權決定動用軍隊先搞掉貝利亞。此時,他想到了早在戰前,在他擔任烏克蘭第一書記時就已熟識的朱可夫(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國防部長是布爾加寧)。實際上,朱可夫與貝利亞早在斯大林在世時就有矛盾。當時,貝利亞怕朱可夫威脅到自己,將朱可夫列入了一個“軍人陰謀集團”。但斯大林並沒同意打倒朱可夫,他對貝利亞說:“你不要找朱可夫的麻煩了。我瞭解他,他不是叛徒。”斯大林此言救了朱可夫,但從此朱可夫就與貝利亞結下了仇。

  此時,赫魯曉夫自然會向擁有更大權力的軍隊求助,朱可夫恰恰在軍隊和人民當中有很高的威望,他可以像貝利亞一樣做事,使用武力來堅持自己的意志。而且,朱可夫同樣痛恨國家安全機構。他自己很容易成為受害者,他的許多朋友同事也是,所以赫魯曉夫宣佈貝利亞為叛國者,並命令軍隊逮捕和處決他。於是,赫魯曉夫給朱可夫打電話說:“中央主席團會議要討論貝利亞的問題,可能要逮捕他,你帶上幾位可靠的人,時刻準備行動。”1953年6月底的一天,中央主席團會議順利召開,一切都按赫魯曉夫設計的順利進行,在朱可夫的幫助下,貝利亞被逮捕。赫魯曉夫利用軍隊,順利地取得了斯大林逝世後第一次黨內鬥爭的勝利。

後來赫魯曉夫叫內部安全部隊對黨負責,將高級別的官員用自己的親信替換,並最後把朱可夫(他在政治上並不英明)調到一個低級別的位置上。的確,赫魯曉夫的高明之處是在他消滅貝利亞以後,連他的政敵也沒被殺死,而是被簡單的解僱或者降職,他同時許多斯大林時期的罪犯被釋放和恢復名譽。

所以朱可夫與貝利亞的矛盾起源於斯大林時期,貝利亞將朱可夫列入了一個“軍人陰謀集團”。但斯大林並沒同意打倒朱可夫,但從此朱可夫就與貝利亞結下了仇。同時,為日後朱可夫幫助赫魯曉夫合力除掉貝利亞也是必然結果。











地球情報廳


貝利亞整朱可夫黑材料說他貪汙戰利品,主要是兩箱銀餐具、一些傢俱和幾副畫,朱可夫說是下級送的。斯大林借這個由頭,將已經功高震主的副統帥朱可夫貶到小區軍區當司令員。貝利亞一面為了討好斯大林,一面也為在斯大林死後自己奪權掃除障礙。赫魯曉夫為了奪權,就拉攏朱可夫,朱可夫雖被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的眾多老部下都在軍中手握兵權,尤其莫斯科軍區的司令員是他的老部下,在朱可夫幫助下,赫魯曉夫用軍機緊急接來全國的黨代表召開特別會議罷免貝利亞,朱可夫則親自帶著莫斯科軍區司令員抓捕了貝利亞,既為自己復了仇,又因支持赫魯曉夫而東山再起。朱可夫掌管蘇軍期間,廢除了蘇軍的雙首長制,取消了專職政工首長,而由軍事主官兼任政工首長,實際把軍隊變成軍事主官的軍隊,解除了黨領導槍的權力,為日後蘇聯的崩潰,在軍事上挖好了坑。斯大林對軍隊的大清洗,清洗掉了軍隊中那些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而充斥了大量投機分子,他們混入共產黨,最終成為共產黨的掘墓人。


沉140769451


可以明確的說一句,朱可夫和貝利亞兩人的交集並不多,自然也談不上私人恩怨。但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兩個立場不同的至親都有可能同室操戈,何況兩個沒有交集的人呢?



實際上,兩個人之所以矛盾重重,主要原因是斯大林的意志。

眾所周知,斯大林為人專制獨行,成為蘇聯元首之後開始搞個人崇拜。但在列寧時期,列寧曾明確提出國家的領袖是一個集體,一個集團,而不是一個人。也因此,在斯大林執政的初期,蘇共中央很多元老對斯大林搞個人崇拜非常反對。

面對這種情況下,性格猜疑且冷酷的斯大林為了鞏固權力、打擊政敵,剷除那些手握重權且在黨內有威望的人,便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清洗運動。



當然,大清洗運動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當時蘇聯內部的法制不健全,很多官員濫用職權。以及國際形勢動盪,國外勢力向蘇聯滲透等等。

但不管怎麼說,在斯大林的命令下,大清洗運動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隨著大清洗運動的發展,很多蘇共中央元老被處決、囚禁,為了補缺以及便於控制,大批年輕的官員也被斯大林迅速提升了上來。

面對斯大林的“知遇之恩”,這些剛剛被提升上來的官員自然對斯大林感恩戴德,唯命是從。也因此,他們更加賣力的為斯大林發展大清洗運動,這其中就有剛剛提升為內務部委員貝利亞。

貝利亞再次將大清洗運動擴大,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漫無邊際的地步。



1938年,貝利亞在斯大林面前誣告朱可夫等人是叛徒。不過,此時的朱可夫只是一個小角色,沒有任何權力和威望挑戰斯大林的權威,因此,斯大林放了朱可夫一馬。但朱可夫和貝利亞算是結仇了,兩個人的鬥爭也從此拉開了序幕。

蘇德戰爭爆發後,朱可夫的權力、地位和威望直線上升,成為了蘇聯國內最具威望的軍事領袖。而恰好,朱可夫又是一個脾氣耿直的BOY,這就為朱可夫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有一次,朱可夫和斯大林討論事情,在討論的過程產生了分歧,而朱可夫又是個脾氣耿直的人,兩人難免爆發了爭執。爭執之後,朱可夫憤怒的推門走出了辦公室,走出辦公室後,朱可夫還因為憤怒,嘴欠的說了一句:“魔鬼小鬍子。”

這句話恰好被貝利亞聽到了,貝利亞迅速就報告給了斯大林。

斯大林聽後更加憤怒,立刻叫來了朱可夫質問:“你到底說誰呢?”

朱可夫也不甘示弱的說:“還能說誰,當然是說希特勒那個混蛋了!”


如果不是朱可夫處於蘇德戰爭關鍵節點,估計要不了多久,朱可夫就可能會被撤職罷免。



蘇德戰爭結束後,朱可夫的威望達到了頂點,可謂是如日中天,不僅在國內,即便是西方世界也極具影響力。此時的朱可夫頗有一些功高震主的態勢。

1945年6月24日,蘇聯為了慶祝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準備了盛大的閱兵式。

在這場閱兵式中,斯大林本來是準備自己親自騎馬檢閱部隊的,然而不幸的是,在前一天的彩排中,斯大林墜馬受傷了,沒有辦法騎馬檢閱部隊。就這樣,這個任務落到了朱可夫身上。

高頭大馬、英姿颯爽,朱可夫軍神的形象再一次出現在了蘇聯人民眼中。此時,他的光芒甚至超過斯大林,成為蘇聯人民心中最敬仰的英雄。



看到民眾對朱可夫的崇拜後,斯大林有些坐臥不安。大搞個人崇拜的斯大林怎麼會允許別人蓋過自己的風頭呢?就這樣,僅僅一年以後,斯大林羅織罪名將朱可夫從蘇共中央委員會中除名,並且貶到敖德薩軍區任司令員,後來,朱可夫又被調到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

此後,朱可夫淡出人們視野,和貝利亞也沒有了交集。不過,當斯大林死後,兩個人的命運又碰撞到了一起。

1953年,斯大林突然去世,由於去世之前沒有安排好接班人,蘇聯高層之間的一場內鬥正在醞釀。此時,赫魯曉夫為了扳倒貝利亞,主動把朱可夫調回了莫斯科,出任蘇聯國防部的副部長。



投桃報李,朱可夫自然而然的和赫魯曉夫站在了一起。最終,朱可夫受到赫魯曉夫的指令逮捕了貝利亞,幾個月後,貝利亞也被執行槍決。而朱可夫和貝利亞的恩怨就此畫上了句號。

縱觀朱可夫和貝利亞兩人的恩怨,實際上和兩人的個人感情毫不相關,大部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政治鬥爭。

當然,朱可夫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兒去。由於朱可夫德高望重,在蘇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引起了赫魯曉夫的猜忌。最終,赫魯曉夫趁朱可夫訪問南斯拉夫之時,突然免去其蘇聯國防部部長的職務,順帶還取消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的資格。



這次失勢之後,朱可夫再也沒有翻身,永久的退出了政治舞臺。晚年,朱可一直受到克格勃的監視,就連臥室都有克格勃的監聽儀器,他和妻子的對話都會有專門的特工記錄,並且彙報給最高領導人,結局如同囚犯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