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近日,《紐約時報》連續發佈推文,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意大利封城則是“為遏制冠狀病毒肺炎,冒著經濟風險”。

兩條信息發佈時間僅僅相隔20分鐘,卻充分展示了這家標榜“客觀公正”的媒體是如何“雙標”的。

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同樣是“封城”,為何中國就是“反人權”,意大利則是“崇高的”?在《紐約時報》看來,這與封城的執行程度有關。儘管意大利已經將封鎖措施擴大到全國範圍,但商店、酒吧照常營業,封鎖區裡沒有檢查站……這樣的“自由”代表了國家崇尚“民主”。

國情不同,文化有別,防控措施自然因地制宜,同樣措施的執行程度也大為不同。意大利衛生部長曾明確表示,“將依據刑法,嚴懲已知自己感染病毒還逃離隔離區的人”,意政府嚴格隔離制度的決心可見意政府嚴格隔離制度的決心。

但在西方體制下,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管轄權力比較有限。意大利民眾也長期受“絕對自由”意識形態的薰陶,對於戴口罩表現出抗拒態度。對此,我們保持尊重,更無意進行對比。但以《紐約時報》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媒體,非要捧一個踩一個,什麼都拿著中國說事,這就讓人不吐不快了。

從世界傳染病史來看,危急情況下進行有效隔離乃至區域封鎖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也正因此,中國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以巨大勇氣開展了封城行動。

事實證明,這一巨大犧牲獲得了回報,不僅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還為其他國家採取行動爭取了寶貴時間。但這些似乎是一些西方政客所不願意看到的。一些西方媒體一邊拿著放大鏡尋找中國防疫的“黑點”;一邊吹捧“民主國家”尚未見效的防疫舉措。於是,中國被造謠出現了“鬼城”,韓國大邱成為“民主社會的範本”,意大利的“佛系”更成為否定中國的論據……我們不禁要問:每每“踩一捧一”到底是為什麼?是害怕中國的經驗成功嗎?

生命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積極防控疫情,守衛國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一國政府保障人權最生動的表現。但《紐約時報》之流似乎並不擔心病魔會奪走多少生命,而是反覆算著政治賬還有經濟賬。這種赤裸裸的“金錢至上”觀念,似乎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情流露”。

放眼望去,這也並非孤例。在美國,特朗普宣稱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遠比流感少,不用擔心;彭斯放言病毒檢測包含在醫療保險中,面對“沒有保險的人該怎麼辦”的提問卻置若罔聞……可見,在要人權還是要金錢上,一些人的選擇從來堅定。《紐約時報》還在拿著“人權”大棒敲打中國,真是徒增笑柄。

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就在昨天,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已經關閉,湖北省以外新增病例多日持續保持低水平,中國防疫抗疫的實效說明一切。

面對“雙標”,大家的表現也很淡定:不必理會外界的聒噪,堅定走好我們自己的路,曙光就在前方。

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雙標現場!同樣是封城,紐約時報猛踩中國20分鐘後贊意大利

延伸閱讀:意大利封閉全國,當初挖苦中國“抗疫過度”的人,現在臉燙嗎?

3月9日據媒體報道,病毒還是那個病毒,但有些人的眼睛發生了變異。意大利對該國北部下了“封城令”。有人還記得,當初武漢“封城”時,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對中國的指責、挖苦和嘲諷嗎?國內一些皿煮人士還藉機,跟著節奏冷嘲熱諷。

而對於,口罩難求,核酸檢測試劑盒和病人的收治,這些過去西方媒體在中國疫情高峰期時重點炒作的問題,如今在歐美遭遇疫情暴發之際,似乎也重複了中國當時的境遇。但是,他們給出最後“答案”,似乎並沒有不同。

他們又習慣性地強調製度的不同,所謂“民主與專制”的區別。

不過,誰被打臉,誰心裡知道。

連續兩天,新增確診病例都超過1200人以上。這讓意大利超過韓國,成為在中國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根據當地時間3月8日18時意大利衛生部公佈的最近數據,意大利累計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總人數為7375例,死亡366例。

在這種背景下,意大利總理孔特簽署了緊急“封城令”。將在倫巴第大區和該國北部和東部的其他11個省封鎖至少1600萬人,強制隔離將持續到四月初。具體隔離時間將視疫情發展情況而定。

此時,不少西方媒體稱,這應該是中國武漢“封城令”之外,針對疫情防控最嚴格的封鎖隔離措施了。但是,在一個月前,這些西方媒體和觀察家們顯然沒有想到,在一個老牌歐洲國家,會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播,採取“封城”的措施。

在武漢實施“封城”後,美國《紐約時報》等一些美歐媒體馬上跳出來,在報道中援引西方一些專家學者的話稱,中國在武漢“封城”的做法是“侵犯人權”“反應過度”。

在《紐約時報》的報道中,一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一位公共衛生方面的專家在對中國武漢採取“封城”措施發出批評稱:“封城幾乎一定會侵犯人權。而且這種方式不可能在美國出現,因為這種做法是違憲的”。

還有歐洲媒體當時稱,中國的做法是“反應過度”,隔離防控措施會變成充滿歧視的“管控工具”。而在中國國內,一些人也跟著西方媒體和政客的節奏,在社交媒體上對“封城”和“區隔防控”措施挖苦、嘲諷。

英國BBC則宣稱,中國的“封城”措施沒什麼意義,因為時機已經錯過。如今在意大利做出“封城”決策後,BBC的文章又在質疑這種措施的有效性,稱這種辦法已經為時已晚。

但是,已經有不少人在問,如果英國發生了類似意大利這種疫情,能堅持著在疫情非常嚴重的地方不封城麼?

刀哥向一位專家請教了這個問題,為什麼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批評“封城”,但是在他們國家的某些地方疫情暴發後,最後也不得不採取嚴格的“封城”“區隔防控”措施呢?

這位專家的回答是,“任何時候,人命大過天”。尤其是面對這種新型病毒引發的傳染疾病,很多傳播機理和治病性都是未知的,所以只能採取最原始和物理式的辦法。這也是已知能夠確定發揮效用的辦法。

所以,看看意大利目前面臨的壓力,已是中國境外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而且,意大利的新冠疫情致死率在4.9%以上。

連意大利總理孔特自己都說,實施此次“封城”的背景是由於病人增長速度太快,醫院處於高度壓力和緊張當中,並出現了嚴重的醫院感染事件。

僅在北部的倫巴第大區,就有超過200名醫護人員感染,佔當地感染人數總數的12%,軍隊醫生已經開始支援民間機構的醫院;最近退休的醫生、尚未畢業的護士,都已被動員投入一線救治工作。

所以,這時候如果不再控制病毒蔓延,局面很可能是導致意大利醫療系統的崩潰。到那時,意大利將陷入更大的災難之中。

據意大利媒體8日透露,倫巴第當地預留給重症患者的120張ICU病床也迅速擠滿。新添加的200張重症治療床位後,預計也很快會耗盡。意大利麻醉醫生和重症醫生聯合協會主席Alessandro Vergallo在本週表示:“以目前的程度,我們不可能再堅持超過一週。”

即便在美國,如今新冠疫情最嚴重的華盛頓州也早就進入緊急狀態,對於死亡病例(19例都是發生在同一個老年看護中心)和感染病例最多的金郡,則是實施了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和應對方案。

疫情嚴重的韓國,在情況最糟糕的大邱也是首先實施“封城”措施。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面對人口密集,疫情突發的狀況,最終也還是選學習中國的方法來控制局面。歐美國家一直以為對抗大規模傳染病還有其他“答案”,但最後還是會用最有效最簡單的辦法。

所以,疫情是一面鏡子,當西方國家的疫情越來越嚴重的時候,他們這才開始體會到當初中國面臨的挑戰有多大;面對洶湧疫情,要做出一個迅速見效的決策,得需要多大的決心和魄力。

當他們自己經歷過後,西方媒體說封城“侵犯人權”的少了,也不喊什麼“反應過度”了。甚至一些美國媒體也開始批評美國政府,在利用試劑盒檢測方面簡直是“龜速”,導致控制疫情擴散的黃金期被白白浪費了。

“中國實施‘封城’等嚴厲隔離措施為我們贏得了時間,我們是否利用這段時間做了有益的準備?”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莫里森說,答案是否定的。

外媒提問中國人防疫難道不是因為專制? 世衛專家:不,他們是自願

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中國的抗疫方式是可以複製的,但需要速度、資金、想象力和政治勇氣。”

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記者與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的訪談內容,艾爾沃德介紹了自己在中國之行中瞭解的情況。

在被問及“中國的病例是否真的在減少”時,艾爾沃德坦言:“我知道有人懷疑”。他表示,他走訪的各處都表示,相比中國疫情峰值時,情況已經大不一樣了。此前每天都有約4.6萬人要求檢測,而在他離華時,這一數字下降為約每天1.3萬人。

“我看不出任何操縱數據的跡象。”艾爾沃德進一步回應:“疫情已經趨於穩定了,而且進度要快於預期。”

他還稱:“中國嚴格的防控措施,使得大約數十萬中國人能免於感染”。

艾爾沃德對比了中美在疫情檢測上的區別:在中國的醫院裡,每臺CT機一天大概做200次掃描,每次掃描大約需要5-10分鐘。而在西方國家,一家醫院每小時大約掃描1-2次。

中國將PCR測試的時間縮短到了4小時,而在此前不久,在完成同樣的測試時,美國仍需要將所有樣本送去亞特蘭大的指定地點。

針對美國民眾普遍關心的治療費用問題,艾爾沃德也做了一番對比: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測試是免費的。確診患者的醫療保險滿額後,國家會承擔一切治療費用。

相比之下,艾爾沃德認為美國當前的醫保體系“存在速度上的障礙”。高昂的檢測和救治費用,使得不少民眾會因為猶豫而耽誤救治,也對防控疫情進一步傳染非常不利。

此外,艾爾沃德還提及了中國的其他防控措施,如居家隔離、“封城”、關閉學校等做法。

在採訪最後,《紐約時報》記者提問:“這一切在美國不都是不可能的嗎? ”、“中國能這麼做,難道不是因為它是專制國家嗎?”

對這類說法,艾爾沃德做出了回應:“(某些西方)記者們會說,人民是出於對政府的恐懼才配合防控措施的,中國政府就好像是個會噴火、吞食嬰兒似的惡魔。”但我也和許多體制外的人交流過——在旅館裡、火車上、街頭。

艾爾沃德表示,中國應對疫情的準備是全國範圍的, “人們都有這麼一種強烈的信念:‘我們必須幫助武漢’,而不是‘武漢讓我們落到這種地步’。其他省份派出了4萬名醫療工作者,其中許多人是自願的。”

“他們像應對戰爭一樣被動員起來,驅使著他們的,是對病毒的恐懼。他們相信自己是站在了第一線,相信自己的行動,是在保衛中國其他地區乃至整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