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是驚嚇造成的嗎?

手機用戶58391217026


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問一些專業性的問題,比如上述題目種說的,什麼是房顫,房顫是驚嚇造成的嗎?這個問題,如果回答給受過轉麼醫學教育的朋友,會比較容易,但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話,把這個說清楚,可能還不是太容易。張大夫試著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能夠達到科普的目的: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讓老百姓瞭解更多靠譜的醫學知識。

其實在心內科,除了大家熟知的冠心病和高血壓病,還有一類疾病也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就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不是一個病,而是一類病。現代社會,心律失常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房顫,還叫心房顫動或者心房纖顫。國際上對房顫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一般人群房顫的總患病率約為0.4 % ,且有隨年齡增高而上升的趨勢。

房顫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正常人,在心臟上有一個竇房結,這就好比控制心臟活動的司令官,正常人的竇性心律的“竇”就是指竇房結。但是,當人體出現問題的時候,比如說左心房因為各種原因而增大,這時候心房上就會出現多個起搏點都想來控制活動,相當於發生了 “叛亂”,此時整個心臟就不知道聽誰的了,所以,心臟就會出現不協調的亂收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房顫。心電圖診斷房顫還是比較典型的。

驚嚇只能算是房顫的誘因,形成原因更多的是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充血性心肌病、肺心病、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電解質紊亂、發熱等。 當然臨床上還可以見到孤立性房顫的患者,這類患者無合併各種心臟病或者全身疾病而出現了病理性的房顫。

那麼房顫的危害是什麼呢?房顫發作時很多病人會感覺 心慌、氣短、胸悶,部分病人會出現 頭暈、甚至暈倒等。但房顫的最重要也是危害最大的併發症之一是腦卒中。很多研究都認為,房顫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非瓣膜病性房顫病人每年發生腦卒中的危險為3-5% ,其中一半是缺血性腦卒中。

那麼有了房顫應該怎麼辦呢?其實,我們應該首先區分房顫產生的原因,比如說如果房顫是甲亢引起的,我們則需要治療甲亢。很可能甲亢治好了,房顫也好了。但是,對於更多的房顫來說,可能還需要抗凝、控制心室率、射頻消融術等不同的治療方案。


張之瀛大夫


心房顫動也叫“房顫”,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率失常,其最主要特點是心律不齊,屬於“非常不齊”的那種,如果把脈會發現脈搏很亂。房顫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3%,隨著年齡增長,發病風險會逐漸升高。

驚嚇刺激有可能引起房顫,不過一般是陣發性房顫,當誘因消除或進行適當休息後即可恢復,這種情況大多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造成的。房顫患者的心房每分鐘跳動次數可達350~600次,而且沒有任何規律,“顫”這個詞形象而準確地描述了心臟快速而不規律的電活動情況。當心房不能正常收縮與舒張時,心臟就會失去心房輔助泵的功能。關於房顫的症狀及危害,詳細介紹如下:

心臟跳動的正常節律

人體心臟有四個腔室,包括兩個心房、兩個心室,正常跳動時竇房結為起搏點,發生衝動後會依次向下傳導至心臟各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照一定的順序收縮,完成心臟的泵血過程。心臟的正常節律叫做竇性心率,為60~100次/分鐘。人體運動時心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加快,停止活動後心率又會逐漸減緩。

房顫的特點

房顫的特點是心房失去了規則有序的電活動,以快速無序的顫動波替代,從而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與舒張,泵血功能也會下降或喪失,此外房顫還會導致心室出現極不規則的反應。如果將心臟簡單的比作一座房子,牆壁上就佈滿了電路,而房顫就是最常見的電路紊亂。

房顫的分類

根據持續時間的長短,房顫可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長程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一般來說,陣發性房顫指七天內可自行轉復為竇性心率的房顫,持續時間不超過48小時;持續性房顫指持續時間七天以上,需要藥物或電擊才能轉復為竇性心率。

長程持續性房顫指持續時間超過一年,轉復為竇性心率比較困難,但可通過一些非藥物方式實現;永久性房顫指無法轉復為竇性心率,或轉復後24小時內就復發的患者。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有無心臟疾病,又可分為病理性房顫和特發性房顫,特發性房顫往往出現於年齡較小的人群,大多不超過50歲。

房顫會出現哪些警示信號?

房顫一般會出現以下六個警示信號:1)胸口出現莫名的跳動感,有時持續時間長有時比較短促;2)脈搏有時會漏跳一拍,而且時快時慢,很不規律;3)運動後會有沉重感,伴有氣促、氣短;4)容易疲勞,體力短時間內大幅下降;5)有時會出現心慌、胸悶、氣短、胸痛的症狀;6)以前出現過頭暈、昏厥等。

房顫的危害

根據基礎心臟病的嚴重程度,房顫患者可出現程度不同的心悸、氣短等症狀,也可使原有心臟病的症狀明顯加重,如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會出現暈厥、焦慮,也有部分房顫患者無症狀。房顫患者心臟長期不規律的快速跳動以及心房、心室的收縮不同步會顯著影響心室的收縮與舒張,導致心排血量明顯減少,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

房顫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瘀滯形成血栓,而不規律的跳動又很容易使血栓脫落。當脫落的血栓隨血液運行到腦部時就很容易引發腦卒中,如果運行到四肢和外周臟器,則會引發體循環栓塞。在所有卒中患者中,由房顫引發的卒中佔25%~30%。通常來看,房顫引起的卒中一年致死率可達50%,致殘率40%,而且複發率也比較高。對於房顫合併心衰的患者,臨床治療困難而且預後不良。

房顫被稱作心源性中風的第一殺手,它會使腦卒中的風險增大5倍,心力衰竭風險增大3倍,心肌梗死和痴呆的風險增大2倍,死亡風險增加40%~90%。這些都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於房顫一定要早發現、早根治。

哪些人是房顫易感人群?

多數房顫患者的心率非常快,通常有心慌症狀。引起房顫的因素有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疾病、心力衰竭、肥胖、睡眠呼吸暫停、心胸外科手術史、吸菸、運動、飲酒、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基因變異等。具備的危險因素越多,患房顫的風險就越大。其中,與房顫相關性最大的是年齡和患器質性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病率呈階梯式上升,在8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35%的人發生過房顫。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出現房顫的風險會顯著增大,因為患有這些疾病說明心臟已經出現了器質性損傷,而這是房顫的病理基礎。

甲亢與肥胖

對於很多年輕的房顫患者,由於沒有出現器質性心血管疾病,所以被稱為孤立性房顫或特發性房顫。這類患者出現房顫的原因與心臟無關,比如甲亢。過量的甲狀腺激素會對心臟產生毒性作用,或通過兒茶酚胺的間接影響引起心律失常,導致房顫。

研究表明,肥胖是引發房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房顫的發生風險會隨著體重增減出現變化。一項涉及51項共60萬受試者的研究分析顯示,體重指數(BMI)每增加5個單位,房顫的發病風險就增加19%~29%。發表在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官方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房顫還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即使控制了其它風險因素(如BMI和血壓)後,這種關聯仍然存在。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不相同,所以房顫患者表現出的症狀也有很大差別,這與他們的心室率、心功能、伴隨疾病、房顫持續時間以及感知症狀的敏感性等有關。比如,永久性房顫患者的症狀大多會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減弱或消失,少數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直到因嚴重併發症(卒中、心力衰竭等)入院時才被發現。


jianxing2000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的房律紊亂,可使房顫節律達350次/分以上。它幾乎見於所有的器質性心臟病,在非器質性心臟病也可發生。

房顫是驚嚇造成的嗎?

臨床上,根據房顫的發作時間,將其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三種,導致房顫的主要因素是器質性心臟病,其他因素會誘發陣發性房顫。

驚嚇刺激有可能會導致房顫發作,不過一般是陣發性的房顫,消除誘因或休息後可恢復,這種情況是因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劇烈運動、精神刺激等都會造成交感神經緊張,導致房顫發作;餐後和睡眠時的迷走神經緊張狀態,也可誘發房顫。

另外,暫時性的誘因還包括,過度飲酒、飲咖啡,觸電,手術等,也會導致房顫。

引起房顫的原因有哪些?

1、主要因素:器質性心臟病。

臨床上,房顫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其中風溼性心臟病約佔房顫病因的33.7%;其他還有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心肌病及其他心臟病等。

2、另外一個主要因素:預激綜合徵。

據統計,預激併發房顫的患病率為11.5%~39%。多是因預激綜合徵患者的旁道不應期較短,使得經旁路的衝動增加,衝動折返進入左心房應激期導致房顫。

3、非心臟原因。

其他某些疾病也會導致房顫發作,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栓塞電解質紊亂、糖尿病 等。此時,需要對因治療,治療相關疾病後可防止房顫發作。

總之,作為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有過心臟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而對於陣發性的房顫,可能是由於一些特殊的因素引起,注意排除誘因可不再發作,但是若沒有病因的房顫,一定要特別注意,及早治療,以防發展為持續性甚至永久性房顫。


鹽酸索他洛爾


驚嚇可以引起房顫,但房顫並不一定都是驚嚇造成的。而且驚嚇可以誘發很多種心律失常。房顫也就是心房纖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率都是竇性心律,也就是說心臟電活動都來源於竇房結,這個是控制心電活動的總司令。如果心房上有多個起搏點都想來控制心跳,就發生了叛亂,整個心房不知道聽誰的好,所以就沒法進行整齊的收縮,於是就發生了房顫。

過去房顫的主要病因是心臟瓣膜病,像風心病二尖瓣狹窄,是房顫的主要病因。如今生活條件改善,風心病非常少見。目前房顫最多的病因是高血壓。在我國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患有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心房的擴大,引起房顫的發生。除此之外,還包括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有些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等都有可能誘發房顫。房顫的發生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大,發生幾率越高。對於年輕人的房顫,要注意可能是甲亢所致。另外,劇烈活動、大量飲酒、喝咖啡、精神刺激等等因素也會誘發房顫發作。

按房顫持續的時間,主要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陣發性房顫指的是房顫的持續時間小於48小時,一會兒房顫,一會兒自動轉為竇性心律。病人可能一會兒覺得突然心慌了,但是不用管它,持續一段時間自己又恢復了。陣發性房顫可以自行轉復正常心律。持續性房顫指的是房顫持續時間大於48小時,但是還不到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也就是還有轉復的機會。永久性房顫,指的就是房顫持續時間大於一年以上,永久性房顫很難再轉復為正常的心率。驚嚇刺激有可能會導致房顫發作,不過一般引起的是陣發性房顫,消除誘因或休息後可恢復正常,這種情況是因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驚嚇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出現心率增快甚至心律失常。

房顫發作時很多病人會感覺心慌、氣短、胸悶,部分病人會出現頭暈、黑矇甚至暈倒。長期房顫會引起心臟功能不全,心臟擴大,直至心臟衰竭。房顫時心房實際上沒有有效的收縮,心房裡的血液瘀滯,在左心耳裡淤積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隨動脈血跑到全身各處,最常見的是跑到腦子裡面,阻塞腦血管,導致中風。房顫的治療包括復律,維持心室率及抗凝。復律方法有三種:藥物、電擊復律、射頻消融。對於非瓣膜性心臟病人的房顫,大約有80%的病人可以通過射頻消融這種微創治療得到根治,術後只需要短期服用胺碘酮等藥物,目前已成為常規和首選的房顫治療方式。


胡洋


  房顫幾乎見於所有的器質性心臟病,在非器質性心臟病也可發生。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的房律紊亂,可使房顫節律達350次/分以上。

  臨床上,根據房顫的發作時間,將其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三種,導致房顫的主要因素是器質性心臟病,其他因素會誘發陣發性房顫。

  引起房顫的原因主要有:

  一、器質性心臟病變,在臨床上,房顫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其中風溼性心臟病約佔房顫病因的33.7%;其他還有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心肌病及其他心臟病等。

  二、預激綜合徵,預激綜合徵患者的旁道不應期較短,使得經旁路的衝動增加,衝動折返進入左心房應激期導致房顫。

  三、非心臟原因,其他某些疾病也會導致房顫發作,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栓塞電解質紊亂、糖尿病等。

  除了以上這些導致房顫的常見病因以外,還有一些引起房顫的因素,像驚嚇過度也容易誘發房顫,不過這一般是陣發性的房顫,消除誘因或休息後可恢復。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劇烈運動、精神刺激等也會造成交感神經緊張,導致房顫發作;餐後和睡眠時的迷走神經緊張狀態,也可誘發房顫。這種房顫祛除誘因或者休息後可恢復。

  由此可見,驚嚇的確是容易引起房顫,但是不是主要的病因。因驚嚇而造成的房顫也很容易恢復。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據估計2010年全球房顫患者數約3350萬。預計到2050年,中國房顫患者男性520萬、女性310萬。40歲以上人群中,男性一生中患房顫的風險為26%,女性為23%,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一生中可能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會患上房顫。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人的心臟有2個心房、2個心室,正常心跳時依次是心房收縮--心室收縮--心房心室一起舒張,完成一次心跳,人們感覺到的心跳通常是心室的收縮。房顫時,心房會無規律顫動,不能正常收縮舒張,甚則帶動心室顫動,最終導致自覺心跳毫無規律。

房顫的危害較多,可使卒中風險增加5倍,心衰風險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風險增加2倍,顯著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加重社會負擔。

腦卒中患者中約五分之一是由房顫導致的。房顫患者,由於心房不能規律的收縮舒張,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瘀滯,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隨血液循環,可栓塞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導致腦卒中甚至猝死。研究表明,合併有房顫患者的腦卒中致殘率明顯大於無房顫患者。

房顫和心衰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美國佛明翰(Framingham)研究證實心衰患者房顫的年發生率約為54%,房顫患者中心衰的年發生率約為33%。合併心衰的房顫患者,遠期預後差,近些年來,房顫住院率的增長甚至超過了心梗和心衰。


中國家庭報


驚嚇可從誘發房顫,但房顫不是驚嚇造成的。

所謂房顫一心房纖顫是由於一個房性早搏觸發了心房內的微折返環路被激活了,心房內的微折返頻率極快達350-600次,使心房不規則除極,當然不可能每次除極都能通過房室結下傳到心室,因為通過房室結時房室結也要除極,再次下傳必須在房室結復極後才能下傳,末治療的房顫時心室頻率多數在80-130次/分左右,受各種原因影響心室率可以更快或更慢。

沒有微折返環路就不會發生房顫,那麼那些原因會使心房產生微折返環路呢?

一.心臟源性的:

1.凡是有的起心房明顯擴大的疾病:風溼性性心臟病二尖辦狹窄是最常見的、擴張型心肌病、舒張功能受限的高血壓心臟病和冠心病、辦膜鈣化性心臟病、主動脈瓣狹窄是最常見引起左心房擴大的病因,擴大到一定程度左心房內的微折返環必然會形成了。在左心房逐步擴大過程中,房顫可以從突發性(偶然發生、持續時間較短、發展為頻發性、最後成持續性房顫。但有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房顫只佔10%左右,早期突發性的房顫發生原因與下述功能性房顫相似。

2.特發性房顫(功能性房顫):無規律地突然發生、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不固定,一般無器質性心臟病背景而且左心房也不大,稱為功能性房顫。以往的教課書認為房顫絕大部分是心臟病導致的,現在看來房顫絕大部份發生在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正常人身上。特發性房顫可以在幾個月至幾十年中間歇性發作,個體差異甚大,某段時間裡頻繁發作,也可以偶而發生一次房顫,但他們的左心房始終不大。

那麼特發性房顫(功能性)是不是左心房也有微折返環路激活後引起的?既然左心房不大這種環路怎麼產生的?現代醫學隨著心臟電生理進展發現這種微折返是生來就有的一種變異現象,和室上性心動過速、預激綜合症一樣都有先天性的折返通道存在,不被激活可能更本不會發生,當然也不會被發現。

房顫的微折返通道在以下幾個部位最多見;肺靜脈進入左心房起始處的前部、左心耳周圍、二尖瓣口周圍。平時竇房結髮出電激動經心房下傳時,微折返通道未被激活嗎不會發生房顫,不發房顫你根本不可能知道左心房內有生來就有的微折返環路環路,那麼微折返環路怎麼激活的呢?目的的醫學知識尚難以解釋清楚,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情緒與交感神經興奮後分泌的腎上腺素影響了心臟傳導系統和心肌細胞的電生理活動異常十分有關。因此人在緊張、激動、驚嚇後容易發生各種心律失常,當然也包括房顫。

3.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的房顫,甚至可以發生病態竇房結綜合症。所以對突發性房顫患者也應查甲狀腺功能,必要時做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

4.病態竇房結綜合症中的慢快型:基礎心率慢50次左右,突然出現頻發房性早搏、短陣室上性心動過速、陣發性房撲、房顫。這種房顫持續時間稍長在普通心電圖可能被發現,如果持續時間較短暫且反覆發生的須要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才能發現。

至於要不要做射頻消融術預防房顫血栓脫落引起腦栓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心房擴大明顯的患者左心房內所有微折返能夠全部燒斷嗎?那怕留下一個微折返環房顫還會發。特發性房顫患者要不要做?成功率?複發率?二次手術複發率?一年、三年、五年的複發率?特發性房顫腦栓塞在缺血性卒中佔的比例?只是強調有房顫的缺血性中風發生率比沒有房顫的要高2-3倍,也有報道高出8倍?(而不是單指房顫患者左心房血栓脫落後引起腦動脈栓塞)要不要藥物抗栓、抗凝?(作用越強的抗凝藥物出血風險肯定更大)、防腦栓塞消融來使房顫轉為正常竇性心律和藥物抗凝治療究竟選那個?利大於弊還是弊大利?房顫射頻消融的指南那種醫生起草並決定的?老年房顫患者射頻消融治療的安全性?是不是發生過房顫的人必須抗凝和消融治療?現在兩種不同的聲音都有,患者聽誰的?不能再說了,否則又要嚇出房顫了。

2018.2.6


我想說點真話


房顫可以由驚嚇造成,但是並不都是由驚嚇造成。由驚嚇刺激引起的房顫一般見於正常人,除情緒刺激外,還可發生於手術後、運動或大量飲酒時,這種房顫祛除誘因或者休息後可恢復。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較其他患者來說,較易發生房顫,例如風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甲亢、心肌病、縮窄性心包炎、肺心病及感染性心內膜炎等。此外,還有一種孤立性房顫,發生於無心臟病變的中青年,目前機制不明。

一般將房顫分為5類,臨床上將首次發現的,不論其持續時間、是否有症狀、是否自行終止均稱為初發性房顫。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複發性房顫,只要發作超過兩次及以上即可稱為複發性房顫。若房顫持續<7天,可自行終止的稱為陣發性房顫,這種房顫一般持續<48小時。當房顫持續時間<7天或者是干預後可終止的稱為持續性房顫。長期持續性房顫指的是持續時間超過1年,但患者有轉復願望。而永久性房顫則不再考慮轉復。

房顫的治療以控制心室率、抗凝和復律為目標,首要的是控制心室率,若患者病程超過了48小時,應予以抗凝,待糾正誘因後再予復律。若患者出現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心絞痛、急性肺水腫或者暈厥的情況,需緊急控制心室率,以心率維持在80~100次/分為宜。若患者無器質性心臟病,心室率控制在<110次/分範圍內,但不宜過低。在應用藥物時建議常規心電監護,若是靜脈給藥的話,血壓監測最好為2分鐘測定一次。

本期答主:王亞敏,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房顫的誘因

心臟裡是有電路的,這是由一些特殊的心臟細胞組成的通路,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的心外膜有一個部位叫竇房結,竇房結是最早興奮的細胞,產生電活動,然後傳導下去,可以說是心電活動的“開關”。

正常的心臟是,竇房結興奮一次,心臟就收縮一次,並且只有竇房結一個地方興奮。可是房顫的時候多個興奮點激動,產生多個“開關”,所以心臟就開始不規律的收縮。

房顫是怎麼回事?

房顫是一種慢性病,是心房的不規律收縮。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正常心率是每分鐘60到100次,但是房顫發生的時候心率可以達到350到600次,而且跳動的節律非常不規律。

房顫怎樣確診?

房顫發病分為陣發性房顫和持續性房顫,發作時間超過30秒~7天,就是陣發性房顫,持續發病7天以上就是持續性房顫。

心電圖就可以確診,因為房顫的心電圖很有特色。

房顫的隱匿性比較強,有的時候發作也是沒有表現的。如果是高危人群,或者是年齡超過65歲建議定期做動態心電圖。

房顫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為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和肥胖人群。

房顫的三大主要症狀

1、心悸

人體感覺心快要蹦出來,心跳就是一個“亂”字,可快可慢,這是心臟出現了不正常的現象。

2、頭暈

房顫心率快的時候,有時會出現心臟射血量減少,血壓偏低,人就會出現頭暈。此外,有時房顫中間會出現長間歇,心臟跳動瞬間間歇時,人就會眼前一黑,甚至暈倒。

3、胸悶

房顫發作時如果有心臟功能不全,就是泵功能不足,血會淤到肺裡,就會感到胸悶。

注意:

房顫是心房不規律收縮,每分鐘可以達到350~600次。

心房之所以會不規律收縮,是因為心臟內的電活動發生了紊亂。

而持續房顫48小時以上,心臟內就有可能會形成血栓,血栓脫落,沿著動脈就會進到頭部導致腦中風,嚴重的會使人癱瘓。

如何保護心臟健康

1、血壓,維持120/80mmHg。

2、血脂,總膽固醇低於5.18mmol/L。

3、血糖,空腹血糖低於6mmol/L。

4、合理膳食,多吃水果、蔬菜、粗糧、豆類、堅果、魚類、瘦肉。限量食用含糖飲料、鹽、醃製類食品、油煎炸食品等。

5、積極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6、控制體重,維持BMI在18.5~23.9。

7、戒菸。


持續分享健康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