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 ",多年前,劉歡的一首《好漢歌》就唱紅大江南北,也讓大家瞭解了大河普遍是向東流的。那麼,有沒有向西流的呢?還真有,在山東境內就有最大一條倒流河——大汶河。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大汶河為什麼會倒流呢?這和其周圍地勢有關,大家知道,水都往低處流。在大汶河流域,北邊有泰山,東邊有魯山、蒙山,西南則是華北平原,由於地勢原因,東邊山上流下來的水便只能往西流了。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大汶河,古代時叫汶水,它是黃河的一條支流,幹流河道長239公里,流域面積9098平方公里,流經萊蕪、新泰、泰安、肥城、寧陽、汶上、東平等縣市,匯注東平湖,出陳山口後入黃河。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大汶河主流發源於泰萊山區沂源縣松崮山南麓的沙崖子村,從源頭下來後,又在沿途彙集了眾多支流,如在泰安境內就彙集了牟汶河、柴汶河、石汶河、泮汶河、瀛汶河等五大支流,俗稱五汶匯流。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正因為有這麼多支流匯入,再加上都是季節性山洪,這條河有汛期就會變得非常兇險。而大汶河中部的寧陽段,兩岸堤壩土質鬆軟,支流縱橫,每年雨季,常為水患。尤其是地處堽城壩下游的伏山鎮、鶴山鄉沿岸,地勢低窪,沙化嚴重,汛期一到,氾濫成災。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為此,對於該河的治理從歷史就開始了。據史料記載,"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決春城(今鶴山鄉八大荒至徐家平一帶)十餘里,邑人譚洪作堤捍之。"後人為紀念譚洪治水的功德,於泰和元年(1201年)在他的家鄉堽城鎮張家店村立碑銘記。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元代的交通以漕運為主,元憲宗七年(1257年),為減緩水勢,避免災害,同時利於漕運,始築堽城壩遏大汶河水南流。因壩為土築,夏秋洪水季節常被沖毀,且泥沙淤積,河床升高,河道塞流。因此,每年秋末重築大壩成了當地百姓一項繁重的勞役,也增加了地方上的財政負擔。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元延佑五年(1318年),當地官府發動百姓將堽城壩改為石堰。由於設計敷衍,施工草率,五月堰成,六月即被洪水沖垮。等水退後,又用亂石堆砌攔水,導致河床升高,從此堽城壩東常年存水患。至元(順帝年號)四年(1338年)七月,大水沖決東閘,洪水徑直流入洸河,大閘幾近沖垮,洸河也泥沙淤積。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明成祖初年,遷都北京,恢復航運,重新建壩。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水分司員外郎張盛動工修建堽城壩及閘門,壩址選定在該段河流唯一一處河底為堅硬石質、距元朝堽城壩址以西4公里處的堽城壩村北,改土壩為石壩,壩體用大小石塊間雜鋪排,並用玉米、高粱的湯汁調和石灰粉灌注,次年竣工。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新壩底寬25尺,面寬17尺,壩高11尺,南北長1200尺;共砌壘石7級,每級上縮8寸。壩體共設7個過水孔,木板閘門啟閉。兩端各建兩個逆水雁翅和順水雁翅。壩面用方形條石鋪設,石與石之間連以鐵錠,條石上下均護以鐵栓。在新建石閘南部開鑿河道4.5公里,連接洸河舊道,航運日盛。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這段歷史被記載在了一個石碑上,如今存放在大汶河堽城堰南岸的禹王廟景區內。碑由時任兗州知府錢源立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碑文記載,堽城壩是攔截汶水,通過洸河,為濟寧至臨清大運河段注水,以利漕運的配套工程。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碑文內容主要包括選址、建築過程,用工用料、建築特點以及所發揮的作用的。碑文由明代大學士,兵、戶、吏部尚書商輅撰文,書丹碑文的是明代太僕少卿李應禎,李應禎是“吳中四才子”祝允明、文徵明的老師,也是明朝少有的書法大家。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該碑如今立於禹王廟殿前東廡南側,石灰岩質,座東朝西,龜趺螭首,通高650釐米,碑身寬142釐米、厚44釐米、高321釐米,邊飾鏨刻山巒瑞鳥、纏枝花草紋飾。碑首篆額“造堽城石堰記”。碑文陰刻楷書,字體端莊工整,刻工精良,字徑4釐米。署款與正文27行,每行3—66字不等,共1144字。

山東寧陽現明代碑刻,碑文由內閣首輔撰寫,揭開500多年前一往事

碑文記載攔截汶水,通過洸河,為京杭大運河注入水量,以利漕運的配套工程堽城堰的易址、堰的建築結構特點以及所發揮的作用等內容,是我國古代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水文碑刻,又鑑於此碑由商輅、李應禎二人撰文書丹篆額,具有很高的書法、文學、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