蕌頭是什麼作物?適合種植在什麼環境?

霧都山客


藠頭又叫茭頭,屬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茭頭為石蒜科多年生宿根作物,呈卵狀短圓形,鱗衣及肉均為白色。葉濃綠色,細長管狀,三角形截面。

葉鞘抱合成假莖,基部形成粗的鱗莖。鱗莖球形,似洋蔥,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抽花莖,傘形花序,花小。

茭頭有不明顯的稜角,濃綠色,微帶蠟粉。鱗莖繁殖,可熟食,但多以醃製加工食用。

種植藠頭對環境沒有太高要求,只要陽光較好的地方均可,沙壤土和黏性土壤都能種植生長,兩種土質培育管理的好收穫都很不錯,只是收穫時帶來一些方便與麻煩,總之沙壤土和黏性土壤種植各有各的憂點與缺點吧。

在我們土家族當地農村,沒有外出務工的農民,家家戶戶都種植有幾畝地藠頭,大半年的經濟收入也全靠它。

由於當地有沙壤土和黏性土壤,為了確保藠頭更好的生長,每年輪作更換土塊種植。藠頭生長較慢,在我們當地一般農曆六月份就要開始準備種植,也是為了上市早,價格高。

沙壤土種植:

種植沙壤土首先選擇陽光好的土塊進行深耕,整平細作,除去所有雜草。種植時,使用開溝的方式,離家近的地方,可用人、畜糞水作為底肥,然後施入硫酸鉀複合肥即可。

離家較遠的地方,使用草木灰,加上適量的化學肥硫酸鉀複合肥,肥料施入以後,開溝的方式將藠頭種用土覆蓋上即可。

黏性土壤:

黏性土壤的種植方法與沙壤土種植方法一樣,只是黏性土壤最好是選擇晴天種植為好宜,黏性土壤本身有一定的黏性,土壤過溼,不好開溝操作,反而土壤越踩越死板,對藠頭生長不利,藠頭苗也生長不均勻,不整齊。那麼藠頭苗不整齊,對以後施追肥也不好掌握。

追肥:

藠頭蔥使用追肥,在我們土家族當地,為了增加產量要施入3次追肥,才能獲得很好的利益。

第一次追肥:藠頭苗長齊以後選擇晴天施肥,首先進行除草,鬆土,離家較近的土塊可使用人、畜、糞水加入適量的化學肥尿素,一起拌勻澆灑在藠頭行中間。較遠的土塊,只使用適量的尿素作為追肥即可,然後開溝回土覆蓋。

第二次追肥:按照我們土家族當地追肥的時間,臘月份就要二次追肥,這個期間藠頭苗已經生長較多而茂盛。施追肥的方法與第一次施追肥方式一樣,如果藠頭苗有生長較差的土塊,可適量的增加一些氧肥尿素,利於藠頭苗生長快,藠頭基部生長肥胖。

第三次追肥:為了藠頭上市早,價錢高。我們當地正月完就要完成最後一次追肥,因為3月半間到4月份藠頭就要大量上市,最後一次追肥過晚,藠頭吸收肥料養分過慢,藠頭生長也慢,提前出售產量不高。

追肥方法與一、二次追肥方法相同,只是最後一次開溝回土覆蓋要深一些,開溝回土覆蓋較深,利於藠頭基部長而變白的作用,上市出售賣相好看,也會更加增產。

總的來講,種植在沙壤土的藠頭蔥出售嫩藠頭的時候,清洗比較方便,在水中隨便蕩幾下就很乾淨,雪白,為清洗減少時間。

種植在黏性土壤中的藠頭蔥,出售嫩藠頭的期間,不好清洗,土壤會黏在藠頭上,增加清洗時間,但是黏性土壤中的藠頭比沙壤土中的藠頭要白的多,在市場中更吸引消費者。


小祁的農村日常


藠頭是一種什麼作物?適合種植在什麼環境?

一,藠頭是一種什麼作物

藠頭(jiaotou )是一個正式中名,別名有薤、蕎頭等,是百合科蔥屬植物。在我國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區,栽培

或野生。


它的外形特點:鱗莖幾個聚生,窄卵狀,粗0.5-2公分,鱗莖外皮白色或帶紅色,膜質,不破裂;

葉2-5根,為3-5稜的圓柱狀,中空,粗一毫米左右;花葶側生,圓柱狀,高20-40公分,下面有葉鞘,傘形花序接近半球形,比較鬆散,花暗紫色;十月前後開花。

藠頭的主要用途:第一,它的鱗莖可以醃製鹹菜或製作罐頭食用,


味道微辣帶甜,個體大,白色,柔嫩多汁,鱗莖中主要還有糖分、蛋白質、維生素C、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是一種很好的食材。

第二,據資料它的鱗莖還有藥用價值,具有消食、除膩味等作用,古代醫書也有記載。

二,藠頭適合種植在什麼環境

根據它的自然分佈範圍,它在偏冷涼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適應性強,適宜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也能適應弱光照條件。通常採用鱗莖無性繁殖。


老姚談植物


你好,鄉下曹十一為您解答。

藠頭原是高寒山區的一種野生宿根植物的地下塊莖,所以蕌頭種植後的土地可以連續種,也可以按照節氣選擇可以種的植物。

蕌頭採收期一般在5月底6月初,收穫期10~15天,收草頭時將蕌頭連葉一併拔起,在靠近鱗莖處割掉蕌頭柄以上綠葉,抖掉泥土即可出售。種草一般留在田間越夏,到8月中旬挖起,一般在播種前10天左右,經選種後再播。

選地整地可利用山坡荒地種,也可在旱地玉米、馬鈴薯、西瓜、芝麻、大豆、花生後茬種,還可與早稻輪作。最好每年換地輪作,而且要儘早深翻曬壟,做到團平土細深溝窄哇,一般連睦帶溝2米,特別是水田種植,旺溝深15~20釐米,腰溝深20~25釐米,圍溝深30釐米以上。




鄉下曹十一


你好,我是小張,能和大家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很高興。

蕌頭,聽過這個蔬菜名字的人可能不多,吃過的人當然也不會多,它是百合科植物薤的鱗莖,和洋蔥有些類似。



完了,看到著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兩個字了,一開始我也不認識,先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蕌lěi、薤xiè。認識了這兩字我們繼續瞭解這個蔬菜。

薤是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叢生,葉子長度50cm左右,中空細長,有不明顯的3—5稜,葉子顏色濃綠,稍稍帶有蠟粉。花頂生,花序傘形,花的顏色為紫色,有雌蕊和雄蕊,但是很少結籽。膨大的鱗莖也就是蕌頭形狀為短紡錘形,長度3—4cm,橫徑1—2cm,著生在短縮莖的上邊,顏色為白色或稍帶有紫色。根為弦狀,一般有6—16條。


薤的適應性強,對氣候環境要求不太嚴格,但在冷涼的氣溫環境下生長良好,生長髮育適宜的溫度為15—19攝氏度,溫度10攝氏度以下時生長緩慢,低於0攝氏度以下也會被凍死,溫度超過30攝氏度則會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

薤怕澇怕旱,生長期間要求土壤溼度高但空氣溼度低,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可以在多種土壤裡栽培種植。

薤是長日照作物,在長日照條件下鱗莖生長髮育良好,較耐陰,適宜間作和套作。

藠頭目前在我國江西、福建等南方地區種植較多,北方也有在大棚種植的。


今天的說道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哦。


張小張說三農


藠頭,在湖南很多地方叫它藠子,有不少的農戶家裡都會在自己家的空地、山坡上種一點,農村裡很常見,因此對它很多人也並不陌生。

藠頭是一種什麼作物?藠頭是我國南方特有的蔬菜,自身帶有很強的辛辣味。其外形像蔥,但是藠頭要比蔥頭大。葉子外形有點不同,蔥葉是圓的,並且兩頭細,中間略粗點,顏色偏嫩綠,像紡錘形!藠頭葉子細長,比較均勻,葉子是稜形,不是圓的,顏色深綠色。

在我國的長江流域以南的很多地區,都是種植。藠頭的適應性特別強,在比較冷氣溫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在溫度超過30°的時候,藠頭也會進入休眠狀態。

藠頭適合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種植?藠頭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土壤的酸鹼度6.0~8.0之間都可以。藠頭對日光照不是很嚴,可以採取套種的方法(在林下套種),在冬天溫度低於5度以下,藠頭就會停止生長。在第二年3~4月份溫度回升,氣溫達到15~20°左右,藠頭就開始生長。

藠頭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其實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種植,農村裡一般在9月、10月種植,生長出來的質量就會非常的好,相應產量也會很高。如果是要留種的藠頭,種植的太晚或者是太早,對藠頭的生長出來的會有一定的影響。

我是小趙,藠頭在南方農村特別常見,多半都是用辣椒醃製,有著和蔥、姜、蒜一樣的特點,都有辛辣味。


常德農村小趙


我家有種這種菜,來回答一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第一,蕌頭是百合科蔥屬多年生鱗莖植物,這種植物可以做菜吃,葉子和下面的根莖都可以吃,我感覺還挺好吃的,也可以自己把根莖做成罐頭,或者做成醃菜,都挺好吃的。但是也有吃不習慣的人,說是有種臭味。在南方基本很常見,在北方的話,我還沒見過,沒吃過這種菜。 第二,蕌頭適應性比較強,適合種植在弱光照,排水良好,土質較肥沃的沙質土壤中。 第三,一般在八月下旬到九月上中旬天氣轉涼,氣溫降到25度以下的時候種植,這種植物直接可以選擇它的鱗莖作為種子種植,不能種的過密,每平方米種植70-90株為宜。種植後5-10天即可萌發生長。






小吳練字


蕌頭又叫蕎頭,多年生宿根植物,生產上常作一二年栽培,以鱗莖供醃漬食用,也可鮮食,在南方普遍種植。

蕌頭的根為鬚根,葉細長中空,葉色濃綠,帶有臘粉。鱗莖簇生於短縮莖上,短紡錘形,白色。分糵力強,秋後自葉生抽生花梗,花小淡紫色,傘狀排列在花梗頂端,不結種子,用鱗莖繁殖。

蕌頭對土壤適應性廣,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長最好,水漬和乾旱都影響根系生長,較耐弱光耐貧瘠,常種在田邊地角或新開的荒地上,也宜果園間作。蕌頭忌高溫,喜冷涼,夏天休眠越夏,生產上常秋種夏收。

長江流域一般在8一9月播種,次年7月下旬收穫。栽種時,需施足底肥,選擇個大無病整齊的鱗莖栽種。行距30釐米,穴距17釐米,每穴種2一4個,每畝用種量75一100kg。栽種時正值伏天,要注意澆水抗旱和排水防澇。生長期追肥2一3次,並注意中耕除草,生育後培土,使鱗莖色白肥嫩,防止見光老化變綠。蕌頭上半部半枯後即可收穫,一般畝產可達1000kg以上。


大別山鷹


蕌頭為百合科植物薤的鱗莖,又名蕌子、薤白,蕌頭可炒食,鹽漬或糖漬。又 名藠子、薤白科原產於我國,為百合 科蔥屬、能形成小鱗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系中國 南方特有的稀缺蔬菜,與蒜蔥等同屬辛香類蔬菜。作2 年生栽培,以鱗莖人食,質地潔白,口感脆嫩,營養豐富 且具防暑、開胃、助消化等保健功效,常加工成鹽漬、甜 酸蓖頭出售。

蕌頭每百克含水分37.9 克,蛋白質1.6 克,脂肪0.6 克,碳水化合物8克,鋁64 毫克,磷32毫克,鐵2.1 毫克,胡蘿蔔素1.46 毫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12 毫克,尼克酸0.8 毫克,維生素C14 毫克。

蕌頭性味辛苦溫,具理氣、寬胸、通陽,散結的功效。治胸痺心痛徹骨、脘腹痞痛不舒、瀉痢後重、瘡癤等。

注:湖南平江方言為:qiǎo 子.

甜蕌頭具有健脾開胃、去油膩、增食慾作用,口感嫩、脆、酸、甜,並略帶辣味,十分爽口。它既可單獨食用,也可作為配料,製成多種美味佳餚。因而在清宮中留了“久吃龍肝不知味,饞涎只為甜蕌頭”的讚語。

蕌頭原是開遠高寒山區的一種野生宿根植物的地下塊莖,只有遇到災年,才有人挖來充飢。

1 環境

蕌頭種植適宜區選擇方便交通及小微型農機作業, 土壤深厚、疏鬆肥沃,有灌溉條件或有夜潮,\t無“三廢”公害汙染的緩坡地

或坡度在 25度以下的山地、丘陵地建園。海拔要求在\t1900m以上。

2 氣候

蕌頭種植適宜區主要分海拔高度1900~2400m,年平均氣溫在 9.0~12.0 oC, 光照強烈, 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t6-9 月,在蕌頭生長期所處春夏季氣候溫涼、溼潤,年降雨量為\t600~840mm

3 土壤

各類土壤質地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砂壤為最好。要求土層厚度\t0.5m以上,地下水

位1m以下,有機質含量為\t2~7%; PH值 5-7 ,鹽分含量≤\tg/kg\t,壤全 N含量為 1.9~3.6mg/kg ;

土壤有效 P在10~30mg/kg; 土壤速效 K在 60~110 mg/kg ;


農村小文文哥


蕌頭原產於我國,為百合科蔥屬、能形成小鱗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系中國南方特有的稀缺蔬菜,下面是阿金整理的蕌頭的種植技術,歡迎閱讀參考。

蕌頭的種植技術

一、栽培技術

高產栽培經驗是“選好地,施足肥,開深溝,播夠種,慎防病,勤管理”。

(一)種球準備選用形狀整齊肥大、無病無傷口的鱗莖作種。

每畝選種2.8萬~3萬個。大葉草一般個體8~10克,每畝用種量250千克左右。

(二)選地整地可利用山坡荒地種,也可在旱地玉米、馬鈴薯、西瓜、芝麻、大豆、花生後茬種,還可與早稻輪作。最好每年換地輪作,而且要儘早深翻曬壟,做到團平土細深溝窄哇,一般連睦帶溝2米,特別是水田種植,旺溝深15~20釐米,腰溝深20~25釐米,圍溝深30釐米以上。

(三)施足底肥每畝撒施農家肥2000~2500千克,摻過磷酸鈣25千克,草木灰500千克作底肥。如元有機肥或有機肥較少,每畝施中濃度復混肥50~70千克,然後翻入土中把平。

(四)適時播種8月下旬開始播種,9月上旬播完。

(五)栽植方法與密度先開挖10釐米左右寬的種植溝,溝距18~20釐米,溝深5~6釐米,再按8~10釐米的株距,將鱗莖沿溝邊一側排列,然後將第二溝的土挖起覆前溝鱗莖,並填平溝面,以不見芽為度(種莖小應適當播淺)。每畝播種3萬穴左右,用種約250千克。稻草或湖草覆蓋廂面保潮,若天旱時,播後要及時澆水,在埔足的情況下7~10天即可出苗,蓋草不必去掉,任其腐爛。

(六)施肥管理草頭苗出齊後要及時鬆土、追肥。提苗肥用濃度為10%的人糞尿,每畝施1000~1500千克;半月後再追施20%的人糞尿作分囊肥,每畝施2000~3000千克;開春後的2~3月間要重施膨大肥,用濃度為20%~30%的人糞尿,每畝施3000~4000千克。追肥也可用尿素代替,提苗肥每畝施尿素5千克左右,分囊肥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膨大肥每畝施尿素15~20千克,雨前或雨後撒施。中耕除草結合追肥一併進行,後期要進行培土。

二、採收留種

商品蕌頭採收期一般在5月底6月初,收穫期10~15天,收草頭時將蕌頭連葉一併拔起,在靠近鱗莖處割掉蕌頭柄以上綠葉,抖掉泥土即可出售。種草一般留在田間越夏,到8月中旬挖起,一般在播種前10天左右,經選種後再播,每平方米留種田可栽大田6~8米蕌頭的病蟲害防治

基地常年主要發生的藠頭病害為霜黴病,春季多雨年份,3月下旬開始發病,4月份進入發病高峰,一般掌握在霜黴病發病蔸率5—10%,每畝採用53%金雷多米爾錳鋅50—60克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零星混合發生的害蟲有蔥蠅和蚜蟲,每畝採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4克兌水40公斤進行莖葉噴霧一併兼治。

蕌頭的功效與作用

藠頭含有糖、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強身健體、增進食慾、健胃整腸、利尿等功效。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藠頭和大蔥、大蒜歸為一類。

苦夏時用醃藠頭緩解胃部不適,苦夏時通常沒有食慾,為了增進食慾、健胃整腸,可以吃一點醃藠頭。製作醃藠頭很方便,而且可以隨時取用。 難以入睡的時候,可以把去皮洗淨的藠頭切碎放在枕邊,它的味道能使人很快入睡。


鄉里阿金


是一種蔥類蔬菜,適合種植在30度以下,攝氏度以上。光照充足的環境,溼度保持土地溼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