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最受歡迎的日常美食,看著平淡無奇,卻源自歐洲霍亂肆虐時期


近段時間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每天都看到不少令人揪心和傷心的事情發生,希望我國能早日戰勝病毒,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也呼籲大家都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和他人,不給國家添亂,也算是做了最大貢獻。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樣特色美食,它與“瘟疫”有關。

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許多瘟疫,其中造成傷亡較大的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艾滋病、非典、埃博拉病毒,還有此次的新冠病毒肺炎等。每一次嚴重的瘟疫,對於人類來說,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而每一次瘟疫過後,也都衍生出不少與之有關的文化,有的是某種習俗、有的是某種食物等等。就比如在歐洲的瑞士,當地有一道常見的食物叫做“派”,就跟歐洲19世紀的瘟疫“霍亂”有關。

提到瑞士特色風味,我們所瞭解的大都是奶酪、香腸、瑞士捲、巧克力等。相對於中國的豐富美食,瑞士的這些所謂的“美食”在每一個“中國胃”眼中,都是不想再吃的“暗黑料理”。

奶酪,是瑞士人最愛的食物。據說,瑞士共有超過450種奶酪,顏色大同小異但口味卻不盡相同,各種以奶酪做成的菜餚更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奶酪炸彈、烤奶酪,以及號稱“瑞士國菜”的奶酪火鍋等,都大受當地人喜愛。

而在瑞士瓦萊州,我發現當地有一道極受歡迎的食物名叫“Cholera”,即是我們常見的“派”。通過餐廳服務生的介紹,我詳細瞭解了這道食物的來歷,原來看似普通的一道菜,卻深藏著很多歷史故事和文化底蘊。

追溯這道食物的歷史,背後有著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服務生給我說,它起源於1830年歐洲霍亂流行期間,是當時因為霍亂疫情而形成的一道食物,並一直延續至今,成為當地人日常不可缺少的食品。

在1830年,霍亂席捲歐洲,肆虐著歐洲許多城市,瑞士也不例外,當時的人們不再敢上街,幾乎都躲在家裡,為了填飽肚子,人們只好用家中現存的食材準備食物,創造出了許多混搭的食物。

“派”就是當時做出來的食物之一,這種食物通常是用土豆、奶酪、蘋果、梨子、洋蔥或培根等,這些易於儲藏的食材搭配麵餅,再將其放在烤箱中烘烤而成。而在霍亂肆虐時候可不是這樣的,過去則是用各種吃剩下來的食物混搭加工而成。

不過在如今,雖然不缺食材,但一些廚師為了追求原汁原味的飲食文化,甚至也利用“剩飯剩菜”來製作這道菜品,延續過去艱難歲月的味道,一個“不得已為之”成就了這道經典的瑞士菜品,並深受當地人喜歡,人們還幽默地將其戲稱為“霍亂”。這不光可以保留傳統特色風味,延續地域美食文化,更能讓人緬懷歷史,銘記災難,居安思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