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為二十五個地區的保定

保定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的區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國成立後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

劃分為二十五個地區的保定

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保定市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如古蓮花池、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截至2017年末,保定市總面積22190平方千米,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4個縣級市(定州為省直管市),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常住總人口1169.05萬人。保定市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

劃分為二十五個地區的保定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保定市,為冀中行政公署治所。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為省會,保定市為省轄市;8月9日,保定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同時成立定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3年,建郊區。

1954年6月,定縣專區撤銷,原由其所轄的定縣、曲陽、阜平、博野、蠡縣、安國6縣劃歸保定專區,行唐、新樂、無極、深澤、安平、饒陽劃歸石家莊專區。原屬保定專區的固安縣劃歸通縣專區。保定專區轄22縣。

1957年,撤銷郊區。

1958年4月,保定市劃歸保定專區,為縣級市。5月,省會由保定遷天津。11月29日,保定專區所轄22縣1市分別合併為保定市(完縣、滿城及清苑縣部分併入)、定縣(曲陽併入)、阜平、淶源、涿縣(新城、雄縣及淶水縣大部分併入)、易縣(定興縣大部分及淶水縣部分併入)、高陽(蠡縣併入)、徐水(容城、安新及定興部分併入)、安國(博野併入)、唐縣(望都及清苑部分併入)。

1960年2月,撤銷專區建制,專、市合併稱保定市。同年,撤銷原市轄的滿城、清苑、完縣三個區建制,建清苑縣(含原滿城、完縣、清苑)。保定市共轄10縣1市區。

1961年5月,恢復保定專區建制,合併的大縣陸續分置,同年7月建新市區。

1962年,恢復22縣1市,9月建北市區和南市區。

1963年5月,復建郊區。

1966年1月,省會由天津遷回保定。

1968年2月,省會遷至石家莊。

1983年11月,保定市改為省轄市,滿城縣劃歸保定市。

1986年3月,撤定縣建定州市。同年9月,撤涿縣,建涿州市。

1986年5月,清苑縣劃歸保定市。保定市轄新市區、北市區、南市區、郊區、滿城縣、清苑縣。

1987年11月,撤銷郊區。

1991年6月,撤安國縣,建安國市。

1993年9月,撤新城縣,建高碑店市。

1993年5月,完縣更名為順平縣,建制不變。

1994年12月23日,撤銷保定地區、保定市,合併建立新的保定市。

劃分為二十五個地區的保定

保定市地處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保定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雨、熱同季,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

保定市主要行洪河道有5條,即永定河、白溝河、南拒馬河、新蓋房分洪道和瀦龍河,河道總長202公里,堤防總長372公里;一般行洪河道9條,河道總長236公里,堤防總長393公里。白洋淀周邊堤防長153公里。

劃分為二十五個地區的保定

還有眾多的支流行洪排水河道分佈於山區、平原。東部有三個分洪滯洪區,即小清河分洪區、蘭溝窪蓄滯洪區和白洋淀蓄滯洪區,總面積1366平方公里,區內人口84萬人,耕地102萬畝,設計滯蓄水量26.5億立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