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作者|寧鏡誠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小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讓我們認識“小丑”這個角色的,是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很奇怪,大家對主角蝙蝠俠早已淡忘,但卻對希斯·萊傑所扮演的小丑印象頗深。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電影《小丑》於去年的8月31號在威尼斯電影節上一經亮相,即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並順利斬獲金獅獎最佳影片獎。

不僅如此,《小丑》在一個月後登陸美國,其口碑持續升溫,全球累計票房最終達到驚人的10.55億美元,成為年度票房第六名。

電影的故事背景設置在20世紀80年代,它講述了落魄的脫口秀演員亞瑟在生活的泥沼中不斷掙扎,最終走向癲狂的悲劇故事。簡單來說,它可以看作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前傳。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小丑

至於人們為什麼會對小丑這樣一個漫畫角色如此痴狂,我想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在他的作品《瘋癲與文明》中給了我們答案:

“瘋癲在各個方面都使人迷戀,它所產生的怪異圖像不是那種轉瞬即逝的事物表面的現象。那種從最奇怪的譫妄狀態所產生的東西,就像一個秘密,一個無法接近的真理,早已隱藏在地表下面。”

這一秘密,近看是悲劇,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喜劇。

01

《小丑》中那些若隱若現的隱喻

大家之所以對《紅樓夢》如此痴狂,除了蘊藏其中取之不竭的人生哲理之外,光曹雪芹那精妙的十二金釵判詞,就值得我們細細咀嚼。

這是讀書的滋味,也是樂趣,電影亦然。

《小丑》這部電影中,除了藉助音樂來推進情節發展之外,每個場景的佈置和演員所表現出來的細節,都值得玩味。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1.音樂的隱喻

這部電影中有3首至關重要的音樂,讀懂了音樂背後的含義,其實也就讀懂了小丑的心。

《Smile》

這首歌作為曾在卓別林代表作《摩登時代》中出現的歌曲,本身就有一定的喻義。

《摩登時代》這部默片,講述的是20世紀初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工人查理在工廠幹活、發瘋,在漂泊無依的生活中找尋歸宿的故事。

這樣一個背景,和《小丑》中男主亞瑟所處的哥譚市恰好吻合。

《Smile》一歌的開頭就唱道:“儘管你內心傷痛,就算它正在破碎,但請你用微笑來面對悲傷與恐懼”,這是小丑的座右銘,亦是他的緊箍咒。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摩登時代》

《That's Life》

這是出現在主持人莫瑞節目中的一首歌,亞瑟很喜歡這檔脫口秀節目,因為童年缺失父愛的原因,在他的內心,可能更傾向於將莫瑞假想成自己的父親。

我們來看《That's Life》中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詞:“我經歷過人生的起落浮沉,所以知道,每一次跌倒,我都會爬起來,繼續為生活努力。”

聽到這句歌詞,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到影片開頭,亞瑟穿過垃圾堆,腳步沉重地爬上昏暗的臺階,跌跌撞撞地往家挪。

這個場面和亞瑟最終黑化後,從樓梯上跳著舞下來的模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上下樓梯,不正是人生浮沉麼?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Send In The Clowns》

這首《小丑進場》可謂是見證了亞瑟的一路黑化,它既是亞瑟懲治地鐵上那3位道貌岸然的金融男的背景音樂,也是最後亞瑟正式作為小丑登上舞臺的音樂。

如果說《Smile》是小丑的座右銘,那麼這首歌就是小丑的喚醒曲。

2.亞瑟的右手

亞瑟是一個右撇子,這一點從他平時化妝和寫字的時候就能看看出來,但是當他第一次開槍時,用得卻是左手;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歪歪扭扭地寫下“人們莫過於想讓你表現得像個正常人”時,用得也是左手。

這樣一來,我們就有理由推測:右手代表理智,而左手代表癲狂。

這樣一種矛盾的展現,其實從電影的宣傳海報中亦能看出端倪,圖像的上半部分是亞瑟,下半部分是小丑,這和電影《寄生蟲》的宣傳海報很像,想要表達的內容也有相似之處。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3.牆上的鐘表

這部電影和《盜夢空間》有些類似,留給觀眾想象的空間很大,就比如亞瑟去心理諮詢時,掛在諮詢室裡的那個鐘錶。

心理諮詢室的鐘表顯示是11:11,很湊巧的是,當亞瑟置身於瘋人院時,他身旁的那個時鐘顯示的時間,也是11:11。

“雙11”,既是狂歡,亦是孤單。

也許,那個心理諮詢室從未出現過,和亞瑟幻想自己有女友一樣,那或許也是一種他對正常生活的幻想,只不過他分不清現實和虛擬罷了。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導演費里尼,在自傳《小丑的流浪》中就“小丑”的概念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瘋狂是一種偏離常規的行為,我不以為辱。每個個體都會有獨特的偏執行徑,在我的理解裡,所謂精神正常,就是要學會容忍那些令人難以忍受的東西,而且不許失聲尖叫。”

你在凝望小丑,小丑也在凝望你。

02

小丑在哥譚鎮,劉姥姥進大觀園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看罷《小丑》之後,筆者的腦海中立馬閃現出了《紅樓夢》中的劉姥姥。

鄉下窮苦人家出身的劉姥姥初入大觀園,在賈府那群整日錦衣玉食的人眼中,簡直像極了一個小丑。就連賈府的那些下人,劉姥姥都尊稱一句太爺,可謂是卑微到了極致。

劉姥姥為了打秋風,是如何逗笑賈府眾人的?我們來看一個吃飯的情節:

“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

筆者讀到此處,先是一笑,繼而不免苦從中來。

為了攀得這層關係,劉姥姥不惜裝瘋賣傻逗眾人一樂,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賈母就坐在身旁,箇中辛酸估計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為了生計疲於奔命的亞瑟又何嘗不是如此?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他高舉廣告牌,咧著嘴替商家招攬生意;他晃著單薄的身體在醫院給孩子們伴舞;他爭取上臺表演的機會,就是為了將歡笑帶給他人。可饒是如此,仍舊入不敷出。

每天晃動在鏡頭前的托馬斯·韋恩,對著電視前那些觀眾說:“在功成名就的人眼裡,總是將不思進取的人視作小丑。”

我不禁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那句經典臺詞:“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亞瑟並不是沒有努力過,他起初總是牢記母親的教誨,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使影片開頭讓一群年輕人惡意捉弄,但他還是選擇獨自一人默默承擔。

無奈,哥譚鎮經濟的不景氣和人們的暴躁情緒逐漸滲透進了亞瑟心裡,當被同事陷害無端遭到辭退後,地鐵裡那3位戲弄他人的金融男,成了亞瑟拔掉緊箍咒的理由。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我們有理由相信,每個人都值得被善待,每個人都向往溫暖的自由。失敗者從來都不是小丑,那些將小丑的定義強加於人的人,其實才應該反思。

就像影片中的托馬斯·韋恩,他何嘗不是一個帶著面具的小丑。

03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如果將小丑這個人物抽象化,那麼毫無疑問,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這麼一個小丑。

它或是恐懼,或是孤獨,或是自卑,又或是悲憫。

總之,它代表了我們身上和積極情緒相反的那一面,但我們就像是硬幣的兩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讓我們困惑,也讓我們完整。

我們中的大多數總是習慣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但有了情緒就要宣洩,只不過我們所採取的方法要理智且適用。

比如,我麼可以通過運動來緩解壓力;可以通過讀書或者與人交流來獲得精神上的慰藉;可以通過音樂或是寫作讓自己的情緒有一個合理的釋放空間。

我們一輩子都在學習如何自洽,但是卻很少有人會抽出時間抱一抱內心深處那個柔軟的自己。每個人都試圖將自己包裝的很強大,因為只有那樣,好像才能向周圍宣告,自己是個強者。

而在筆者眼中,允許自己有軟弱的一面,才能更好地發掘自己強大的那一面。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就像遇到洪七公之前的郭靖,他的基礎雖然很紮實,但就像三師父韓寶駒說得那般:“基礎打得再牢靠有什麼用?駱駝永遠打不過豹子。”

但就是十幾年來苦練的基本功,才幫助郭靖最後順利習得了降龍十八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江南七怪的武功只能處在眾高手之中的末流,他們看問題的角度還是有待商榷。

基本功看似是郭靖蠢笨的象徵,但亦是其魚躍龍門的關鍵所在,馬鈺深知其中奧義,洪七公自不必談。

文章最後,筆者還是想用周星馳《喜劇之王》中的那句經典臺詞作為結尾:

“喂,前面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見。”

“也不是,天亮之後就會很美的。”

一一END一一

豆瓣8.7分《小丑》:作為漫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為何備受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