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迎恩堡,感動,不只是油菜花

迎恩堡,當我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莫名地為“迎恩”二字祈福和感動。迎來恩澤,福佑蒼生,這兩個字積極向上,笑迎朝陽,感恩一切,滿滿的正能量,胸懷特別大。甚至讓人浮想聯翩,覺得它的背後一定有驚天動地的大故事,抑或是歷史大事件存在,因此而得名“迎恩”二字。

我們從周邊看到的名稱是:平虜、殺胡、滅胡、敗胡、威胡、阻胡等等,這些名稱都暗藏殺機,充滿煞氣,直接體現了戍邊將士痛恨侵略者、守疆衛國的誓言和決心。雖然後來將“胡”“虜”全部改為“虎”“魯”,但從前一個字足可窺當年大明朝時期,邊塞戰事頻繁,常遭侵略和掠奪的事實。唯有“迎恩”二字,朝霞燦爛,喜氣盈門,是唯一一個沒有殺氣,不用“胡”“虜”來命名的名稱。

朔州迎恩堡,感動,不只是油菜花

我翻了能找到的所有資料,請教了平魯歷史學專家曹俊老師,希望能解讀這兩個字進而有所收穫。但他給出的解釋是:迎恩堡建成後,因西向蒙古胡地,所以沒有西門,只開東門,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象徵著大明朝廷。所以一開門就迎接朝陽,迎接朝廷聖恩。我又追問:那“隆慶議和”是不是應該沾點邊兒?他的回答是:“隆慶議和”發生在五里之外的敗虎堡。我有點失望,這麼富於聯想的名稱,竟然真的沒有故事?

朔州迎恩堡,感動,不只是油菜花

繼續找資料,終於找到兩個版本的故事。

傳說一:迎恩堡初建成叫雲巖堡。嘉靖四十年四月的一天,上千胡人韃靼馬隊,趁狂風大作而攻打雲巖堡,雙方好一場生死惡戰。正在緊要關頭,突然電閃雷鳴,暴雨從天而降,胡人馬隊頓時亂作一團。守城的大明將士趁機彎弓搭箭,箭無虛發。百姓也加入戰鬥,刀砍馬腿,石頭砸敵。好個全民參戰,韃靼軍隊無處躲藏,死傷無數。更加神奇的是,驚天動地的一個響雷閃電追著胡人,一下劈死數十隊人馬。黃昏時分,韃靼全軍覆沒,雲巖堡軍民大獲全勝。這次戰鬥得益於雷電暴雨的天時,居高臨下的地利,軍民團結的人和,因此捷報上奏朝廷。嘉靖爺龍心大悅,為報答上天暗中幫助的恩惠,下令將雲巖堡改為迎恩堡。

傳說二:明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皇帝出居庸關巡視大同邊關一線,歷時一月不返。九月底,蒙古胡人來犯邊,武宗朱厚照是大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出巡前自封為“威武大將軍朱壽”,早想領教一下胡人韃子。胡人馬隊從玉林衛(和林縣南)邊牆進入,一路南下深入到應州(應縣)。武宗親自督軍迎戰,雙方在城南澗子村展開了大戰,難分勝負。後來參將鄭彪從陽和城(陽高縣)支援助戰,韃靼軍隊才稍停。第二日,胡人又組織大軍來攻,武宗親督力戰,親殺一名胡人,明軍士氣大振。“自辰至西,戰百餘合,虜乃退”。第三日,胡人軍隊有所退縮,武宗與眾將士“且戰且進,追至平虜、朔州等邊”。適逢天颳大風,黃沙漫漫,武宗下令停止追擊,就地在一山包前休整。此山堡即後來的迎恩山,上有護堡墩臺一座,本無名,自此始有其名。嘉靖二十三年(1544)增修軍堡,在迎恩山前一百米地方築一堡,取名“迎恩堡”。

朔州迎恩堡,感動,不只是油菜花

歷史的天空,風雲際會,瞬息萬變,彈指一揮間。不論是傳說還是史實,但終歸是給“迎恩”二字作了最恰當的詮釋。而大明歷史上著名的“隆慶議和”,的確是發生在距迎恩堡五里之遙的敗虎堡,但實際上與迎恩堡也是息息相關。

隆慶議和的起因是因為一個女人——三娘子。巴漢那吉是蒙古首領俺答汗的孫兒,自小喪父,由俺答汗妻子克哈屯撫養。那吉成年後,為他娶妻比吉, 其後又準備娶他姑母的養女三娘子。三娘子年輕貌美,嫻熟弓馬,識文斷字。英雄難過美人關,很不幸,俺答汗愛上了三娘子,因此外甥女成了外祖父的夫人。把漢那吉極其不滿,於隆慶四年(1570)九月攜妻與乳母夫阿力哥等十餘人,來長城邊界平虜衛敗胡堡投降明朝。宣大總督王崇古和大同巡撫方逢時認為此奇貨可居,厚待之,速報朝廷。俺答隨後追至,得知那吉未死,大喜,著手談判營救。

朔州迎恩堡,感動,不只是油菜花

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等人取得穆宗首肯,成功把握巴漢那吉與其祖父俺答因家事爭執而降明的機會,達成了封貢及互市協議。明朝封俺答為順義王,三娘子為忠順夫人,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隆慶和議結束了明蒙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剷除了趙全等漢奸,削弱了韃靼內部的組織力,從此到明朝滅亡 60 多年,明蒙人民和平相處,絕少爆發大規模戰爭。

迎恩堡就是隆慶議和以後一個較大的通商口岸,有月市、小市及馬市,蒙漢人民可以自由貿易。每當互市時,常常出現兩族邊民“醉飽謳歌,婆娑忘返”的情景。清人魏源曾評價說:“高拱、張居正、王崇古張馳駕馭,因勢推移,不獨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為本朝開二百年之太平”。

迎恩堡的故事,不僅僅是這些。抗戰時候,平魯是雁北地區革命火種萌芽之地,是革命組織最早形成和活動的區域。1935 年,黨組織派屈健(李林丈夫)、柏玉生等地下黨員來迎恩堡宣傳革命,犧盟會在迎恩堡村成立了平魯第一個黨支部,也是朔州地區最早建立的基層黨支部,並舉辦抗日遊擊隊培訓班,成立了平魯第一支抗日遊擊隊。

朔州迎恩堡,感動,不只是油菜花

長城不再巍峨,邊牆不再堅固,歷史的年輪劃下的只是一道省界,戰爭與和平,主宰了整個時空。回顧過往,雖然說歷史不可以假設,但是並不妨礙我們的感喟與思索,並不妨礙我們透過殘存的堡牆追溯曾經的風起雲湧。

如今的迎恩堡,正當夏季金色的油菜花鋪天蓋地潑墨一般酣暢,安靜,祥和,與世無爭。承迎雨露恩澤,福佑山鄉眾生,樸實如油菜花一樣的村民,朝起夕歸,守護家園。綠色生態旅遊,招得城裡人爭相來這避暑觀光。感動, 不只是迎恩堡古老而豐厚的人文歷史;感動,不只是萬畝花海盪漾的田園美景;更值得感動的是,今天迎恩堡的黨和政府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奮發圖強,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發展特色農業,旅遊農業, 打造自己的綠色品牌,把禿嶺荒山變成了一座座金山銀山。跌宕起伏的歷史,訴說著鏗鏘不平的昨天,摹著濃墨重彩的今天,召喚著燦爛輝煌的明天。站在堡外的高崗上,遠望中原塞外,青山依舊,風電如林,牛羊安然吃草,綠梯層層疊疊。歲月紛紛過,江山老英雄,大浪淘沙留下的,讓人感動回味的,已不僅僅是眼前這無邊的油菜花了……

(本刊記者 李嵋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