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落地,學區房會怎麼樣?---by鍵盤哥


公民同招落地,學區房會怎麼樣?---by鍵盤哥

今天江蘇公民同招政策終於落地了。

可能有人還沒來得及看新聞,簡單說一下政策,就是要求公辦學校100%搖號。但是要注意的是幾點:

1、同招指的是同一時間段招生,也就是說不要求同一天招生,公辦與民辦依然是可以錯開時間招生

2、《通知》未提公辦學校是否保底的問題。

公民同招落地,學區房會怎麼樣?---by鍵盤哥


那麼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指,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都可以報名,若民辦未搖上號的話可以繼續上學區內的公辦。

這個政策呢與我們之前所猜測的有一些出入,主要就是這個“公辦是否保底”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溫和的。


下面我們就看看學區房是否會漲價。。。

在此之前,民辦學校很火是因為民辦學校採取的是選拔制度,保證了生源質量也就保證了學習氛圍。

當民辦全部搖號之後,生源的質量將會是參與搖號學生的平均水平,可以說質量肯定是下降的。

但這是否意味著公辦學校的生源會變好呢?當然不是的,因為自古以來公辦學校都是“有錢就上”,從這點來說公辦學校的生源以前是差於民辦,今天也不會好於民辦。

那麼為什麼一些公辦學校一直以來都是以類似於“搖號”的方式選材,在並沒有擇優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證一個不錯的中考分數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從公辦小學上來看


小學不存在學習基礎問題,所以不存在生源問題。

公辦小學學區房價格高昂,能上公辦小學的家庭往往都是經濟條件優厚,對子女教育極為重視的家庭,那麼學習氛圍可以保證,孩子從小的圈層、同學層次都可以保證。

從公辦初中上來看

1、優質公辦初中與優質公辦小學往往是同一個學區,意味著公辦學生生源裡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優秀的小學,那麼優等生概率會更高。

2、特意購買公辦初中學區房的家庭,孩子往往也較為優秀,家庭也重視教育。

3、學校確實有較強的師資力量,畢竟初中與小學不同,初中難度大大提高,是很看重教師教育水平的。

4、公辦初中在中考均分上玩花樣。這是常規操作,統計均分的時候只統計成績最好的幾百人,否則也不會有“雨花500壯士”“新城300勇士”的笑柄。

公民同招落地,學區房會怎麼樣?---by鍵盤哥


那我們橫向比較一下新規則下的民辦學校,看看是否也有這些優勢

從民辦小學上來看

小學與初中最大的不同是,小學都從0開始,不存在真正的所謂“生源”問題,所謂的生源無非就是同學的家庭條件而已。

雖然採取了搖號,但民辦小學的學費高昂,動輒大幾萬一年的學費絕非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甚至是遠超過公辦學區房的花費,因為誰都知道學區房用完可以高價賣掉,根本沒花錢。而民辦小學則是實實在在的大幾十萬花出去了。

尤其是在公民同招之後,很多小學刻意提高了學費,目的也是路人皆知。所以我認為小學的生源質量上,公民同招之後,民辦小學依然強於公辦。

從民辦初中上看

1、由於存在公辦保底的行為,大家可以盡情搖號,參與搖號的生源依然會是原來那一批孩子,並沒有變化。


由於擇優的禁止,最終錄取的生源水平肯定要弱於以前的。


但即便如此並不一定會弱於公辦。


所以民辦生源最終質量如何,要看那批“買了公辦學區房又搖上民辦的學生”如何去選擇。具體下文會解釋。

2、民辦學校出於生存本能,對學生、教師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對教育、分數的重視程度是史無前例的。再怎麼搖號也是搖學生,不是搖老師,所以我認為民辦學校的師資方面不會受到影響,反而在初期由於生源不穩定,教學會更加的嚴格。

所以,到了這一步就是一個博弈了。

如果“買了公辦學區房又搖上民辦的學生”繼續信任民辦學校,則他們依然會選擇民辦,延續民辦的香火。。。這個時候,民辦的生源是不會比公辦差的,考慮到民辦的師資更強,校長責任更大,老師壓力更大,那麼民辦學校依然會強於公辦學校,依然保持“越強越上,越上越強”的良性循環。

反之,“買了公辦學區房又搖上民辦的學生”由於擔心生源問題而轉投公辦,則民辦就會危險很多,一旦不能出成績就會陷入另一個“越差越沒人上,越沒人上越差”的惡性循環。

但是,我個人認為,初中生來自於小學生,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和自身的成長程度是很低很低的,生源能有多大的區別也未必,更主要的還是靠學校的教育,看教師是否負責,方法是否科學。這麼多年的優秀公辦學校恰恰說明了這點,總體來說公辦學校的生源真的不咋地,但依然可以取的好成績正說明這與生源的關係不是特別大。

所以,我認為民辦學校雖然短期內會受到傷害,但長期是不會差的。

民辦初中雖然不及以往,雖然被裁判強行拉了回來,但仍然與公辦學校在一個起跑線上並配了一雙頂級跑鞋。

公民同招落地,學區房會怎麼樣?---by鍵盤哥


到了這一步,我們做一個總結:

民辦小學不會變差,民辦初中也會繼續強於公辦。

但我們今天的文章是說學區房,下面說房價

房價源於供求

以前是好生源,一部分進民辦,一部分進公辦,極個別發揮失常落選的不在討論內。

今天,則是好生源,一部分進民辦,一部分進公辦,一部分沒買學區房又搖號落選(ps 這批孩子其實很可憐的,就是因為他們窮,買不起學區房)。

在這個新政之下,好學生需要面對選擇:要麼買學區房進公辦;要麼冒著落選的風險不買學區房賭民辦,即便上了民辦由於生源不佳前途也未知。

那麼這點上來說,很明顯大家都會去買公辦學區房求穩妥。公辦學區房的需求會增加,房價會上漲。

看上去是這個道理,但也有問題。

那就是在以前,那些後來最終考上民辦的孩子,難道就沒有準備學區房保底嗎??你的孩子在衝玄外的時候,難道不會買個匯文先保底嗎?

如果在以前,大家也是買公辦學區房保底,然後衝民辦的話。就意味著今天大家買公辦學區房保底和以前是沒有區別的,真實需求上也是沒有區別的。

但其實還是有微小區別的。對於那些成績真的很好的孩子,90%概率考試民辦的孩子,他們中間去購買保底學區房的可能性不會太大的,畢竟大部分人是普通人。

我的意思是,從概率上來說,進民辦的成功率與學區房的購買率是成反比的。


在新政之前,學習越好的家庭,成功率越高的家庭,買學區房可能性的越少。


而這次新政之後,這些家庭成功率全部大降,勢必是得買學區房了。

而對於一些成績尚可孩子來說,以前考上概率50%,今天搖上概率50%,概率並沒有變化。那麼新政後他們是否會買學區房,其實不會和以前有太大變化的。

綜上我認為,新政之後,初中學區房的需求肯定會上升,但由於之前的需求已經包含了很多很多“求保底”的家庭,所以絕對數量上來看,並不會上漲太多。

也就是,我認為初中學區房會漲,但不會漲太多。

其實最大的殺器是“公辦不保底”,如果這麼實施了,由於對所有人來說民辦風險驟增,那學區房肯定是要暴漲了!!!

公民同招好的一面

不是誰都買得起學區房,南京的學區房只佔了5%都不到,難道代表另外95%的家庭都不在乎孩子嗎?不是的,只不過是因為掏不起幾百萬而已,即便這幾百萬只不過是變相存進了銀行。

所以公民同招也是公平的,給了那95%的孩子一次接觸名校的機會,畢竟誰都會問:憑啥有錢就能上好學校?

9年制民辦的問題

我們剛剛都是把中小學分開討論,但其實有一種學校叫9年制民辦學校,也就是直升初中,從1年級上到初三的。

《通知》裡明確了,9年制民辦,初中招生政策是在招滿本校生之後,多於出來的位置搖號。也就是本校生小升初不再需要搖號,非常的穩定。

不用說你們也明白了,人是天生厭惡風險的,如果1年級就能定12年,免去了小升初的各種麻煩和風險,那麼對於那些已經是名校的民辦學校來說,會變得非常非常搶手。畢竟我上面已經分析過了,即便是公民同招也不會對民辦學校教學質量產生影響。

所以,類似於金中河西這類優質的9年制民辦,反而會迎來一波爆發,變得非常非常搶手,預計小學一年級招生人數會爆滿。

公民同招落地,學區房會怎麼樣?---by鍵盤哥


南外的問題

大家都會問,南外怎麼辦?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南外其實是公辦,唯一一個不管學區的公辦。。。

有消息說,也會搖號。。

這麼敏感的東西,我就不妄加揣測了吧。

畢竟好不容易寫的文章。。。。


最後做一個超級大總結吧


1、公辦初中學區房會漲,但有限


2、公辦小學學區房會漲,但更有限


3、民辦學校教學質量雖然弱於以往,但依然會強於公辦


4、9年制民辦遭到熱捧


自我介紹

鍵盤哥剛來頭條沒多久孤軍奮戰,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通過大量的學習和翻閱資料寫出來的。你的每一次關注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

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鍵盤上的經濟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