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落地,学区房会怎么样?---by键盘哥


公民同招落地,学区房会怎么样?---by键盘哥

今天江苏公民同招政策终于落地了。

可能有人还没来得及看新闻,简单说一下政策,就是要求公办学校100%摇号。但是要注意的是几点:

1、同招指的是同一时间段招生,也就是说不要求同一天招生,公办与民办依然是可以错开时间招生

2、《通知》未提公办学校是否保底的问题。

公民同招落地,学区房会怎么样?---by键盘哥


那么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指,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都可以报名,若民办未摇上号的话可以继续上学区内的公办。

这个政策呢与我们之前所猜测的有一些出入,主要就是这个“公办是否保底”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温和的。


下面我们就看看学区房是否会涨价。。。

在此之前,民办学校很火是因为民办学校采取的是选拔制度,保证了生源质量也就保证了学习氛围。

当民办全部摇号之后,生源的质量将会是参与摇号学生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质量肯定是下降的。

但这是否意味着公办学校的生源会变好呢?当然不是的,因为自古以来公办学校都是“有钱就上”,从这点来说公办学校的生源以前是差于民办,今天也不会好于民办。

那么为什么一些公办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以类似于“摇号”的方式选材,在并没有择优权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一个不错的中考分数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从公办小学上来看


小学不存在学习基础问题,所以不存在生源问题。

公办小学学区房价格高昂,能上公办小学的家庭往往都是经济条件优厚,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的家庭,那么学习氛围可以保证,孩子从小的圈层、同学层次都可以保证。

从公办初中上来看

1、优质公办初中与优质公办小学往往是同一个学区,意味着公办学生生源里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优秀的小学,那么优等生概率会更高。

2、特意购买公办初中学区房的家庭,孩子往往也较为优秀,家庭也重视教育。

3、学校确实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毕竟初中与小学不同,初中难度大大提高,是很看重教师教育水平的。

4、公办初中在中考均分上玩花样。这是常规操作,统计均分的时候只统计成绩最好的几百人,否则也不会有“雨花500壮士”“新城300勇士”的笑柄。

公民同招落地,学区房会怎么样?---by键盘哥


那我们横向比较一下新规则下的民办学校,看看是否也有这些优势

从民办小学上来看

小学与初中最大的不同是,小学都从0开始,不存在真正的所谓“生源”问题,所谓的生源无非就是同学的家庭条件而已。

虽然采取了摇号,但民办小学的学费高昂,动辄大几万一年的学费绝非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甚至是远超过公办学区房的花费,因为谁都知道学区房用完可以高价卖掉,根本没花钱。而民办小学则是实实在在的大几十万花出去了。

尤其是在公民同招之后,很多小学刻意提高了学费,目的也是路人皆知。所以我认为小学的生源质量上,公民同招之后,民办小学依然强于公办。

从民办初中上看

1、由于存在公办保底的行为,大家可以尽情摇号,参与摇号的生源依然会是原来那一批孩子,并没有变化。


由于择优的禁止,最终录取的生源水平肯定要弱于以前的。


但即便如此并不一定会弱于公办。


所以民办生源最终质量如何,要看那批“买了公办学区房又摇上民办的学生”如何去选择。具体下文会解释。

2、民办学校出于生存本能,对学生、教师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对教育、分数的重视程度是史无前例的。再怎么摇号也是摇学生,不是摇老师,所以我认为民办学校的师资方面不会受到影响,反而在初期由于生源不稳定,教学会更加的严格。

所以,到了这一步就是一个博弈了。

如果“买了公办学区房又摇上民办的学生”继续信任民办学校,则他们依然会选择民办,延续民办的香火。。。这个时候,民办的生源是不会比公办差的,考虑到民办的师资更强,校长责任更大,老师压力更大,那么民办学校依然会强于公办学校,依然保持“越强越上,越上越强”的良性循环。

反之,“买了公办学区房又摇上民办的学生”由于担心生源问题而转投公办,则民办就会危险很多,一旦不能出成绩就会陷入另一个“越差越没人上,越没人上越差”的恶性循环。

但是,我个人认为,初中生来自于小学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自身的成长程度是很低很低的,生源能有多大的区别也未必,更主要的还是靠学校的教育,看教师是否负责,方法是否科学。这么多年的优秀公办学校恰恰说明了这点,总体来说公办学校的生源真的不咋地,但依然可以取的好成绩正说明这与生源的关系不是特别大。

所以,我认为民办学校虽然短期内会受到伤害,但长期是不会差的。

民办初中虽然不及以往,虽然被裁判强行拉了回来,但仍然与公办学校在一个起跑线上并配了一双顶级跑鞋。

公民同招落地,学区房会怎么样?---by键盘哥


到了这一步,我们做一个总结:

民办小学不会变差,民办初中也会继续强于公办。

但我们今天的文章是说学区房,下面说房价

房价源于供求

以前是好生源,一部分进民办,一部分进公办,极个别发挥失常落选的不在讨论内。

今天,则是好生源,一部分进民办,一部分进公办,一部分没买学区房又摇号落选(ps 这批孩子其实很可怜的,就是因为他们穷,买不起学区房)。

在这个新政之下,好学生需要面对选择:要么买学区房进公办;要么冒着落选的风险不买学区房赌民办,即便上了民办由于生源不佳前途也未知。

那么这点上来说,很明显大家都会去买公办学区房求稳妥。公办学区房的需求会增加,房价会上涨。

看上去是这个道理,但也有问题。

那就是在以前,那些后来最终考上民办的孩子,难道就没有准备学区房保底吗??你的孩子在冲玄外的时候,难道不会买个汇文先保底吗?

如果在以前,大家也是买公办学区房保底,然后冲民办的话。就意味着今天大家买公办学区房保底和以前是没有区别的,真实需求上也是没有区别的。

但其实还是有微小区别的。对于那些成绩真的很好的孩子,90%概率考试民办的孩子,他们中间去购买保底学区房的可能性不会太大的,毕竟大部分人是普通人。

我的意思是,从概率上来说,进民办的成功率与学区房的购买率是成反比的。


在新政之前,学习越好的家庭,成功率越高的家庭,买学区房可能性的越少。


而这次新政之后,这些家庭成功率全部大降,势必是得买学区房了。

而对于一些成绩尚可孩子来说,以前考上概率50%,今天摇上概率50%,概率并没有变化。那么新政后他们是否会买学区房,其实不会和以前有太大变化的。

综上我认为,新政之后,初中学区房的需求肯定会上升,但由于之前的需求已经包含了很多很多“求保底”的家庭,所以绝对数量上来看,并不会上涨太多。

也就是,我认为初中学区房会涨,但不会涨太多。

其实最大的杀器是“公办不保底”,如果这么实施了,由于对所有人来说民办风险骤增,那学区房肯定是要暴涨了!!!

公民同招好的一面

不是谁都买得起学区房,南京的学区房只占了5%都不到,难道代表另外95%的家庭都不在乎孩子吗?不是的,只不过是因为掏不起几百万而已,即便这几百万只不过是变相存进了银行。

所以公民同招也是公平的,给了那95%的孩子一次接触名校的机会,毕竟谁都会问:凭啥有钱就能上好学校?

9年制民办的问题

我们刚刚都是把中小学分开讨论,但其实有一种学校叫9年制民办学校,也就是直升初中,从1年级上到初三的。

《通知》里明确了,9年制民办,初中招生政策是在招满本校生之后,多于出来的位置摇号。也就是本校生小升初不再需要摇号,非常的稳定。

不用说你们也明白了,人是天生厌恶风险的,如果1年级就能定12年,免去了小升初的各种麻烦和风险,那么对于那些已经是名校的民办学校来说,会变得非常非常抢手。毕竟我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即便是公民同招也不会对民办学校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所以,类似于金中河西这类优质的9年制民办,反而会迎来一波爆发,变得非常非常抢手,预计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会爆满。

公民同招落地,学区房会怎么样?---by键盘哥


南外的问题

大家都会问,南外怎么办?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南外其实是公办,唯一一个不管学区的公办。。。

有消息说,也会摇号。。

这么敏感的东西,我就不妄加揣测了吧。

毕竟好不容易写的文章。。。。


最后做一个超级大总结吧


1、公办初中学区房会涨,但有限


2、公办小学学区房会涨,但更有限


3、民办学校教学质量虽然弱于以往,但依然会强于公办


4、9年制民办遭到热捧


自我介绍

键盘哥刚来头条没多久孤军奋战,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翻阅资料写出来的。你的每一次关注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键盘上的经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