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9日凌晨6時,一生都在戰鬥的魯迅在上海寓所因為肺結核病逝。先生的去世,驚慟了整個上海,也喚醒了無數民眾。“一個魯迅,勝過百萬雄兵”,在漆黑的夜裡,他用筆作槍,把民族的劣根性剖的體無完膚,以此喚醒沉睡的夢中人。毛主席說:魯迅的方向,才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去世前,曾送許廣平一首詩,寫道:“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究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最後的時刻,他告訴許廣平,“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
魯迅的遺像,現場很簡單。魯迅的遺囑十分簡潔,有如墓誌銘。一,葬禮一切從簡,不得收禮,友人除外。二,趕快收斂、埋葬拉到。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務,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葬禮有國母宋慶齡主持,就連墓地也是她為其選的。他們的友情也是非常深厚,先生得的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宋慶齡多次奔波,為先生尋找療養之地,卻無法徹底的治癒他的肺病。後來她親自為先生扶靈。
魯迅先生的靈柩從萬國殯儀館抬出,用車運往萬國公墓。當時各界名流,友人甚至他的對手都為其哀悼,就連蔣介石都讓上海市長吳鐵城親自去致哀,還個人名義獻了花圈,“魯迅先生千古”!
國民政府沒有為其舉行國葬,各界人士自發前來為先生送行,從殯儀館到萬國公墓,十幾裡的路程,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圍得水洩不通,高呼著抗日救亡的口號,步行送魯迅先生最後一程!
先生出殯時,有十六位大佬為他抬棺,胡風、巴金、蕭軍、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靳以、張天翼、吳朗西、陳白塵、肖乾、聶紺弩、歐陽山、周文、曹白。這樣的陣容在當時前所未有,可見先生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在魯迅的追悼會上,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三個字:“民族魂”。這是民眾對先生的最高褒獎,他被稱之為民族的脊樑當之無愧。“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蔡元培、宋慶齡、日本作家內山完造,還有著名文學家矛盾、胡風等親自為他扶靈!
在魯迅的葬禮上沒有見到郭沫若,當時的郭沫若還在日本。在先生短暫的一生中,二人從未謀面,有過罵戰卻惺惺相惜。魯迅去世後,遠在日本的郭沫若連夜寫下《民族的傑作——紀念魯迅先生》。之後又寫了對聯,“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欽誦二心,憾於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抗戰全面爆發後,郭沫若回國抗戰,成為魯迅之後文化戰線上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