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鏡頭仰視俯視拍攝產生的問題究竟有哪些?

手機用戶51895250435


大家對廣角鏡頭大視角,寬景界的特點,及邊角有一定畸變的缺陷都是達成共識的。

其實,如果排除鏡頭製造品質不好而出現的周邊的畸變,是真畸變。而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應認為這是畸變,這是大視角鏡頭,正常透視的現象。近大遠小,因為畫幅太廣,則透視變形嚴重。


鏡頭的特點明悉了。那我們就有針對性的技術控制,揚長避短,發揮廣角和超廣角鏡頭的最佳效果。拍攝主體放置於畫面中間位置,離鏡頭不要太近,前後景物離鏡頭儘量等距,都是有效控制透視變形的辦法。


這時候拍攝角度影響著畫面中的透視關係。低角度仰拍,可以拍出更誇張,震撼的大場景畫面,自然也會讓透視變形加劇。而廣角俯拍或鳥瞰,因拍攝主體基本處於一個平面的原因,透變很小,極易控制。

個人認為廣角和超廣角鏡頭的透視,對風景風光片,影響小,易接受。關鍵是對廣角人像作品的影響。


所以,廣角仰拍可創新用於風光,景物,少用於人像;廣角俯拍或鳥瞰,可以更好的用於人像及風景風光。


陌上小麋鹿


廣角鏡頭在實際使用中,讓很多攝影愛好者最樂道的就是廣角鏡頭所帶來的畸變,好壞與否,眾說紛紜,很多時候對於畸變控制的水平,成為衡量一支廣角鏡頭優秀與否的核心參數,那麼實際應用過程中,因為拍攝距離,角度,以及機位的不同,除了對創作元素的甄選之外,就是對鏡頭畸變的揚長避短,就拍攝中的機位高低,來談談個人拙見。

1,低機位仰拍,這一機位所呈現的效果就是能夠將更多的元素納入鏡頭的拍攝範圍,同時會誇張元素之間的透視關係,拍攝者可以享受大場景所帶來的震撼,以及建築物的偉岸,拍攝麻豆的大長腿等等,但同時也要承受即便所帶來的建築物角度傾斜,大長腿之下人體結構比例的失調,以及近距離物體所帶來的徑向畸變等伴生短板,這個時候,有經驗的拍攝者會通過人為的干預,如調整主題在鏡頭中的位置,以及將畸變納入構圖考慮的因素,更好的發揮鏡頭的優勢,規避其不足。

2,俯拍,指機位高於被拍物體,自上而下進行拍攝,可以有效規避一些不必要的拍攝元素的構圖比重,如毫無內容的天空,也有很多拍攝者喜歡用俯拍的方式來拍人像,其結果是沒拍物體整體因為透視關係的改變而變得更加矮小,而且主題因為拍攝距離也很有可能會發生徑向形畸變,如樓梯頭大較小,人物臉部快長,身材矮小等,所以在進行俯拍時,建議不要單體構圖,如非要拍攝,注意拍攝拍攝主題在整個拍攝畫面中的佔比,一般不要大於1/5(只是一般),俯拍對於大場景,多元素的場景拍攝,確實很震撼,但是對於個別元素的俯拍拍攝,不建議使用廣角。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歡迎大家交流!




英雄視界攝影


我就說拍人像。仰視,人的腳鞋容易拍的太誇張,人的腿越往下看越大。頭太小。俯視,人的臉部頭部容易誇張,把人拍成大頭人。有些漫畫效果。頭重腳輕。下巴會收小。所以拍仰視時,褲子要緊身一點的,鞋子要指向鏡頭會減少誇張。


夢裡芳華253979359


發現廣角鏡頭拍攝風景時,有些人善於俯視拍攝,就是從高處往下拍,能避免廣角鏡頭引起的一些邊緣畸變。視頻線、仰視拍攝時避免拍攝一些帶楞帶角的如高樓架橋電線杆等,拍攝高樓等放到邊緣看上去有房倒屋塌的感覺,有人在邊緣都是傾斜的,越是邊緣傾斜的越厲害。這一切都是廣角鏡頭的空間延伸感和透視關係以及鏡頭邊緣畸變引起的。以上問題影響了廣角鏡頭的發揮,使廣角鏡頭使用有了侷限性,如何讓廣角鏡頭各個角度遊刃有餘的發揮,成為一個問題。


手機用戶51895250435


仰拍會出現頭重腳輕,給人一種失重感,俯拍自然也會出現相反的原理。變焦廣角這樣的情況會更加明顯,定焦廣角就會好很多。


qquser晚秋


拍攝時在照片周圍留有餘地,以後在矯正時可操作。


用戶1043927817326


不要靠得太近拍攝!防止畫面畸變——拉開距離會好些。也給後期處理矯正留下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