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你會毫不猶豫地辭職?

教育茶館


我工作十餘年,算上自己創業,大概換了七八份工作,可以說辭職的經驗相當豐富了。時間最長的一份工作,持續了三年多。最短的一份工作,一個禮拜不到。

無論是辭職,還是重新找工作,都需要一個謹慎思考的過程。但是,如果存在以下幾種情況,我建議馬上辭職。


一、極度不開心的時候

一份工作,讓你不開心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因為自身工作能力不足而壓力比較大、公司的企業文化你難以接受、和領導的矛盾不可調和、公司管理問題很大、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等等。

我覺得除了自身工作能力不足這個原因以外,其他的情況該辭職就果斷辭職。自己的健康,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我曾經在一個公司做過銷售工作,收入也還可以。後來,公司的管理出現了很大問題,推行什麼狗屁“狼性文化”、打雞血、強制加班等等。開始考慮到收入,還捨不得辭職。但後來,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快崩潰了,受不了還是辭職了。

二、公司不能讓你成長的時候

最近幾年,流行一種說法,叫“逃離舒適圈”。我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一份工作讓你不再有激情,又沒有任何成長的空間,那麼就辭職吧,尤其是年輕人。


當然,我不贊成盲目地逃離舒適圈。“逃離舒適圈”,不是讓你隨便地進入陌生領域,四處去碰壁。而是讓你在自己擅長某項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地擴大自己的能力邊界。

公司存在重大違法經營的時候

公司存在重大違法、違規經營的時候,比如欺騙客戶、搞傳銷等等,果斷辭職。

我曾經在一個賣保健品的公司,待過幾天。後來發現,這家公司專門用洗腦的形式,欺騙一些老頭老太太。我弄明白了以後,馬上就辭職了。一是因為良心上過不去,二是風險太大。事實上,後來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和業務骨幹,都被抓了。


總而言之,雖然辭職之前需要慎重的決策,但也要當斷則斷,不要拖拖拉拉。如果這個工作你做的都不開心,想把它做好,真的是難上加難了。


劍心成長筆記


工作多年,對於何時辭職有過思考,所以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辭職,意味著放棄一份工作,而在當下就業難越來越難的時候,貿然辭職,則意味著較大的風險。改行窮三年,跳槽窮半年,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騎驢找馬,找好下家了再辭職,這是應有的姿態。

至於何時辭職,有如下幾種情況:

1、在這家公司,已經學不到新的知識和技能了,並且升遷和收入的增長極為緩慢。能夠比較輕鬆找到薪資福利高不少的工作機會。那麼,考慮辭職。

2、公司發展遇到困境,發工資都已經成了問題。並且看前景也很暗淡,很難撐的過去了。如果老闆人格魅力不足,並不是你認為可以一直追隨的人,那麼,毫不猶豫辭職。

3、薪資低於行業水平,但是加班頻繁,沒有太多提升的空間,考慮辭職。

4、職位可以一眼看到頭,每天重複的工作,沒有一點變化,很平穩,但是很枯燥乏味,缺乏足夠的興趣和熱情去工作。如果不是事業單位的話,那麼可以考慮換工作。當然要考慮風險。

辭職,意味著新的選擇,風險和機遇並存。但是隻要用心去尋找了,用心去努力工作了,每次更換工作一般都會有新的提升,都會有能力的增強。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於工作並不尊重,一個很小的理由就會辭職。固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就業難,但是這種難,很多時候也是因為很多人眼高手低,過於挑剔的緣故。至於畢業後不就業而去啃老玩遊戲的廢物點心,就不用多說了。


財智成功


關於離職,馬雲曾這樣說:
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這些歸根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員工臨走還費盡心思找靠譜的理由,就是為給你留面子,不想說穿你的管理有多爛、他對你已失望透頂。



從情感層面上,有兩個原因可以毫不猶疑的辭職。


01:裙帶關係為主軸的民營企業

老闆不論功行賞,不客觀公允,公司養了許多無所事事的蛀蟲。這樣的企業,對個人的成長沒有幫助,公司的發展也看不到未來。

02:公司充斥戾氣和負能量

從不少體制內出來的朋友決定離開,最大的原因就是整個工作氛圍充滿了戾氣和負能量,這種環境會慢慢吞噬人的意志。

“做得好不如說的好。”

“不要沒事兒興風作浪,這事輪不到你操心。”

“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好久了,都不是你我能解決的”

圍繞你的關鍵詞是:看客、推諉、無作為

與其被侵噬,不如早日跳脫這個環境。


從職場規劃上講,無外乎三個原因。


01:你在公司已經達成你的成長預期(或職業天花板),為了個人更好的發展謀求更大的平臺。

跳槽的路徑無非兩種:

從小公司➡大公司,看重的是平臺和發展。

從大公司➡小公司,看重的是職位的變化(基礎崗到管理崗)

02:個人能力和價值被嚴重低估,主要體現在薪資

職場的本質是交換,乙方輸出勞動力,甲方支付薪資。你的薪資代表企業對你能力和價值的判定。

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上長期能力被低估,得不到合理的薪資回報,擁抱市場離開公司也是無可厚非。

03:公司行業地位弱勢或明顯下滑

平臺的紅利是職場加速器,不可否認不少人因為平臺紅利在職場上獲得諸多成就。

同樣的,如果公司的地位在行業內相當弱勢,說明公司不管在模式上還是管理上都存在一些漏洞。

如果站在職場人的立場,你尚且沒有能力改變這些問題,那麼跳脫這個圈子到更好的平臺是自我發展的更好選擇。

職場的選擇是雙向的,在職場上並不需要“從一而終”。

當你發現你的個人職業發展需求與公司提供平臺不匹配的時候,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調整。


彭小六


我屬於急辭的那種,原因當然主要是錢!並不是公司給我的錢少了!而是個人經濟壓力太大。兩個兒子,一個八歲,上二年級。一個兩歲,還在吃奶粉。老婆沒有上班,全職太太!很辛苦!我又是在外地工作的打工仔!常年分居!撇開夫妻感情,心裡壓抑就不說了。只有忍。但首先我的家庭我得扛起來吧?

公司給我待遇是8500一個月。公司資金雄厚,待遇穩定,現在想想還是蠻好的。可是我屬於那種不安於現狀的人,現在想想有點自命清高,一瓶不滿,半瓶哐當的那種。

走的前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打算走人。領導和員工也是蠻驚訝的其實!第二天我就遞交了辭職。主管說要扣我一個月工資,我當然不願意,但又不能發火。最後經過幾個小時的胡攪蠻纏,領導都批准了。走的時候我笑著對主管說“少扣我點”。

然後我就到了另一家剛起步的同類公司裡了。到今天有一個星期了!來的時候我提出薪水是12000。廠長初步是同意的,但主要看個人能力。具體是有沒有吼住全場,保質保量以及能否把班次的生產情況理順!看似很簡單。

做的時候非常的難,首先,人際關係這一塊過不去。因為是剛開的公司,裡面主要骨幹都是老闆的親戚,你能體會到他那種無視你,瞧不起你的眼神。彷彿在說“就這鬼樣子還想拿1萬多?”第二,材料和人員以及相關的配套都是不健全的。譬如去倉庫領點掃把,手套之類的。倉管員都要嘮叨幾句為什麼拿這麼多。現在已經放棄80%了。我不想要錢了,我只想逃離這裡,身心俱疲。儘管廠裡領導勸我,安慰我。“還年輕,慢慢來,別急”!現在的我已經擱出租屋裡躺兩天了,想回家不敢回,我害怕老婆和父母那種失望的眼神以及看到兩個兒子活潑可愛時我那種愧疚感。

有點後悔突然辭職。不過以後的路還得自己走。在坐的觀眾請為我加油。。。


㳤乂㱛㚈㐶


在職場摸摸爬滾打多年,有好幾次是毫不猶豫地辭職。我主要是處於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發現公司不盈利、倒閉是早晚的事,果斷辭職。

我曾經在一家公司做市場部經理,待遇還不錯,員工有上百號人,但我發現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100多萬,而成本需要四五十萬,毛利也才30%,每個月都是虧損,而且這種公司又是傳統行業融不到資的。當老闆不停的畫餅的時候,我就意識到這個企業是走不遠的。果不其然在我辭職1年以後,這個企業倒閉了。而之前沒有及時辭職的員工,公司欠著們的薪酬不是小數目。

所以你要關注公司的運營狀況,當公司的運營狀況不是很好的時候,你不一定非要等到他倒閉的那一天你才走,這樣會浪費你的時間。



第二,發現公司有重大違法嫌疑,果斷辭職。

現在很多公司不以做生意為目的,不以客戶服務為宗旨,以生意的幌子來玩現金流圈錢。作為找工作的人,剛開始很容易被他們的高薪所打動,不明白他們到底是在做什麼。

發現這個公司經營的生意不正常的時候,要及時果斷辭職。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去年一大批的裝修公司倒閉潮,就導致很多的員工,拿不到工資,還有的成為了訴訟的被告,有的甚至違法被抓。



第三、明顯感覺老闆對你不信任的時候,果斷辭職。

有些老闆是很忌賢妒能的、格局不大的。你有能力為公司創造效益的時候,他擔心你會辭職單幹;當你為公司挑起大梁的時候,他擔心你會貪汙搞錢。你為其工作,卻得不到其信任,這種工作是沒有什麼幹頭的,趁早辭職。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你只有找到真正欣賞你,信任你,重用你的人,英雄才能用武之地。

在工作當中我們要勤奮工作,要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同時在職場我們要也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拜託了職場


馬雲說過,員工辭職無非有兩種情況:第一,錢沒有給夠。第二,心受委屈了。這個真是很精準的總結。你可以對照自己的辭職經歷,你會發現,馬雲說的太對了。所有的員工辭職幾乎都與這兩點相關。

那麼什麼時候才應該毫不猶豫的辭職,不讓自己後悔,做一個正確的離開決策?

心剛一受委屈,或者工資剛比同行低500元,就要辭職?當然不是。

有一個高度概括的離職準則:當你已經無法從容地在這家公司獲取相應階段的價值成長了,也就到了你該考慮換工作的時候了。

你和你的老闆吵架了,得罪了你的老闆,而且老闆恰恰是個斤斤計較的人,你待得不從容了,唯有離開。

你是個新來的大學畢業生,你的直接領導,希望你多加班來多積累工作經驗來成長。後來發展到你每週都要工作七天連一天週末的休息都沒有了,你反饋給領導,領導說,“新人就應該任勞任怨,多做事,這才是成長的正確姿勢”。你無法待得從容和體面了,唯有離開。

你是一個名牌大學多年經驗的軟件工程師,你在新的公司裡面待了個七八年,你的技能已經學到家了,水平也業界領先。但是你年過35歲,還沒有走上領導崗位,因為職業生涯有限,上領導職位是你作為一個職業人最需要的成長和個人價值提升的一個節點,但你的公司顯然不可能給你這樣的機會。你無法得到這個階段自身的價值成長了,唯有離開。

不信你去看,所有的離職都和這個準則有關。


出路研習社


畢業以後就直接到某大型國有銀行上班,剛來的時候做櫃員,就這樣一直幹了四年。期間才知道銀行的各種存款,信用卡,保險,基金等任務。對於我這個外地人來講這些任務就像大山一樣壓在身上。幹了5年終於升到了個人貸款客戶經理,升到這個崗位也是因為行裡辭職太多人了。等幹到這個崗位以後才發現,營銷並不像我們想的這樣,要關係後臺,要喝酒陪客戶。完成不了任務領導還罵,關鍵我還遇到一個垃圾領導。有一天喝完酒在回來的路上吐的要死,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全爆發出來了,覺得我讀了信麼多年書為了什麼?就是那個時候堅定了辭職的決心。


想追風中年人


一、工作環境不適應。

二、工作技術不能勝任。

三、工資不能按時發放。

四、廠規廠紀限制員工的人生自由。

五、公司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

六、公司的無理管制和管理混亂。

七、家族事業的親鏈關係複雜。

八、公司無法再發展生存宣佈破產。

以上八點,是我一個大齡打工者的個人看法,當然各有各的想法和看法不同,我除了以上寫的八點外,有其它因素可能不會輕易辭職的!



工作不怕苦和累,只要生活有滋味。

人生雖有不如意,忍忍可能會過去。

不怕艱難和痛苦,成功失敗可以賭。

青春己逝難回頭,何必再閒工作愁。

安份守職加油幹,只為自己作貢獻。

——附打油詩一首!謝謝!!!


皎龍抬頭情語


2001年我大學畢業,雖然有留京指標可以在城八區找一份工作,最終我選擇去了遠郊區的一家民營企業。

這是一家在特定的體育行業裡做成全國最大的企業,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經常贊助一些國際性的比賽。

我在單位最初的職位是技術部職員,負責單位生產機械的管理以及一些生產技術性圖紙的管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公司要求逐步實現精益化管理,我也參加了材料定額和工時定額的測算工作,並在工作中通過流程優化降低了產品30%的工時成本,工人的工資還增長了10%。

為了持續完善和改進,公司將我調到生產部並委以部門副職,03年轉正為部門經理一直幹到06年!六年期間我幹勁滿滿,任勞任怨,帶領生產團隊打了很多次硬仗,將公司的極限產能逐步往上提高。剛去單位的時候公司每月產能在100套上下,06年每月產能達到700多套。我的付出得到的回報是職業提升很快,待遇也達到年薪十萬!

這是一家民營企業,我們也是首批招聘的大學生。企業裡邊其他的人員大多是老闆的同學發小,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所以我覺得我還有更高的發展空間。但是有一次我親耳聽到老闆的談話之後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辭職。

那是老闆在非正式場合下的閒聊,他說你們這些大學生(那一年單位一共招了六個大學生)就你能做到部門正職,好好幹吧等他們退休。他說的他們是指他的那些當著副總的同學,可是當時他們都在40多歲。是不是意味著我要成為副總,還要等20年?

一個月以後我就去了另外一家單位做老闆的助理,絲毫沒有留戀。事實證明15年後的今天,那家單位的高層基本沒有變化。這是我職場中的第一次辭職,在我需要職位提升的時候,有沒有發展空間是我唯一的理由。

在我的職位定位達到副總或廠長級別以後,我又有過幾次離職的經歷,毫不猶豫地也有一次,那是我媳婦懷孕,需要照顧,我辭掉了離家比較遠的工作在家附近找了一個,收入低了但我無悔。說真的待遇的問題,沒有一次是我辭職的主要問題。也許是還沒有老闆給我開出讓我怦然心動的工資而決絕的放棄以前的工作!

這是我毫不猶豫地辭職的兩個經歷,一個是沒有發展空間,另外一個是為了家庭。對於職場中的其他人,還需要加上另外兩條,一條是如果受到了極其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誤解,會讓人毫不猶豫地離職;另外一條是其他老闆給你開出讓你眼紅的條件,或職位或待遇,足以讓你下定決心,揮手從茲去。

我想也就這四條了,如果你覺得還有其他的因素,可以補充一下,共同交流。

深度胡言交天下朋友,你只有關注我,我才能找到你。


宜勞宜獲


先說一說“光輝史”,那是N年前發生的一件事,當時部門普調加薪,經理單獨找我們每一個人面談加工資的事情,跟我談的時候,大讚我做事讓人省心、工作努力,進步最快一大堆,最後決定給我加500,叫我一定保密,以免其他同事妒忌,說其他人都只加了300,我當時真是激動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連聲說多謝多謝。後來一個偶然機會得知,部門裡一個專挑肥撿瘦的、能力一般般的小子,那次居然給他加了800塊,我頓時氣炸了,當天就要了一張離職單,寫好狠狠地摔在那個經理面前,那件事發生在2008年的時候。

當時覺得很痛快、很解恨,但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真的是太沖動,太單純,是心智極其不成熟的表現,已過去近十年了,現在想想,確實有很多地方有待改進。

離不離職,主要看幾方面的情況:

1、所在公司是否是一個好的發展平臺

一家好的公司對你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你在職場中積累知識、積累經驗、積累人脈有很大的幫忙,說得更現實一點,只要你在好的公司、名氣大的公司工作過,對你以後跳槽起到很大的作用,新公司的用人部門和HR往往無法在短短的幾十分鐘的面試時間完全看清楚你的能力,這個時候就會看你的上家公司背景,如果是一家優秀的公司,那對你一定另眼相看,你面試通過的機會就會更高,你獲得的薪水也會更高,這是必然的,所以請好好珍惜在大公司、名氣大公司的工作機會,它能為你的職業發展背書。

2、目前的工作是否能學習到新知識?自己是否得到成長?

你目前的工作是否能接觸到不同的新知識?還是天天在做重複的工作?特別是剛入社會的職場人士,千萬不要太計較一時得失,剛入社會,工資低一點、工作累一點無所謂,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讓自己得到快速成長,不要以為我在給你灌雞湯,如果選擇一份無法讓自己成長的工作,那5年後、10年後,你跟別人的差距是巨大的。我的同班同學,畢業十多年了,混得好的,要麼自己開創公司自己做老闆,有的選擇在職場打拼,也身居高職,擔任公司總監、副總等高職。但有些混得差的,現在仍然拿著4000多塊的月薪,仍然為自己的三餐發愁,這就是選擇不同導致結果的巨大差別。

3、上司的好壞?

上司的好壞對你的職業發展同樣重要,上司就是你職場的導師,就是你的長輩,好的上司為你的職業發展指明方向,幫助你成長,他不一定和藹可親,不一定面面獨到,但一定是有大海般的胸懷,能包容不同個性的下屬,他善於調動整個部門的戰鬥力,讓每個下屬都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對部門內部,有可能嚴厲有加,也有可能慈祥如父,對外,為你遮風擋雨,受到他人欺負時,一定極力維護你 ,就像你的長輩、就像你的親人,這就是值得你追隨的好上司。

4、薪水是否符合市場行情?

薪水是否合理,可以跟相同行業、相同工種、同等資歷、同等發達城市的同行人員對比,也可以多留意一下人才網站上的招聘信息,得出你的“合理價位”,如果低於“合理價位”,就要大膽向上司提出加薪請求,如果確實存在不可抗力因素導致薪資無法提升,那麼再考慮跳槽也不遲。

據說,在頭條,對回答的最高認可是點贊,其次是加關注,然後才是轉發,最後是收藏。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