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抑鬱症都是哪類人比較多?

老大哥36266934


說起“得抑鬱症哪類人比較多”這個問題,我自己不是心理醫生哈,就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真實經歷,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吧。

現在生活中,得抑鬱症的人真的不少。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性格內向、比較孤僻的人或者是人生比較失敗的loser容易得抑鬱症,其實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抑鬱症作為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致病因素非常多元而複雜,包括:性格、環境、疾病和個人境遇等等。

1、性格

其中,性格是導致抑鬱症的基礎因素,是我們必須首先關注的。

比如說,性格自閉、不愛交流的人抑鬱的概率肯定大過性格豁達、開朗樂觀的人。

2、疾病

其次,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出現慢性基礎性疾病,也會極大地影響心理健康。

比如,我爸患糖尿病很多年了,隨著年紀越大,血糖越高,脾氣也是愈發暴躁,有一陣子由於血糖居高不下,竟然真的有些抑鬱了。

我帶他去看心理醫生,醫生除了做一些簡單的心理疏導之外,反覆和我強調:一定要想辦法把你爸的血糖控制好。

於是,我們就馬上去看內分泌科,醫生給爸爸打了胰島素,並讓他住院一週治療調理,這才終於把血糖控制降了一下來。果然,爸爸血糖穩定了之後,心情也好了很多,抑鬱症狀不治而愈。

3、環境

此外,環境對一個人情緒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老領導,原本性格十分開朗,待人極其謙和,事業也非常成功,堪稱是一個人生贏家。後來,他老婆突然得了一種非常兇險的癌症,徹底改變了這位老領導的性格。

領導夫人的病非常嚴重,除了必須時時陪護在身邊之外,還要做化療、放療、靶向等費錢又痛苦的治療。她自己得這種病,本來心情就極為沮喪,又要經歷各種生不如死的治療,所以脾氣難免惡劣。

所以,我的老領導,既要負擔昂貴的醫藥費,又要承受照顧重症病人的辛苦,還要忍受夫人的壞脾氣,精神壓力、經濟壓力、身體壓力爆棚,不到一年,整個人就陷入重度抑鬱中。

最近一次,在單位看到他,整個人都呆呆的,全不見往日的神采,逢人便說“自己好想死”,真的超級可憐!可見,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有多大啊。

4、個人境遇

最後,來聊一聊個人境遇導致抑鬱的案例。

其實從小到大,身邊就有很多因為失戀而的抑鬱症甚至自殺的事情。

比如,我幼兒園同學的大姐,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的女孩,一路讀到北大,一直是我們心目中“別人家的孩子”。誰知道,在北京大學讀了兩年,突然就退學了。每天在家裡,不是昏睡就是大哭。後來才知道,原來她在大學裡談了一個男朋友,結果被甩了,整個人就不好了。

因為失戀,這個姐姐重度抑鬱了,後來精神徹底奔潰了,變成了精神病。所以,感情等個人境遇上遭受重大打擊,不僅經常會導致抑鬱症,甚至會發展為更嚴重的精神疾病。

結語

其實,這個世界,沒有那個成年人生活得容易的。從小到大,我們要經受原生家庭的傷痛,接受職場社畜的境遇,承受來自社會、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輕度抑鬱的時候。

那麼,當我們感到抑鬱的時候,自己該怎麼調節呢?

第一,多和人傾訴

不要自閉,把滿腔的負能量悶在心裡,會憋成內傷的。

適當的時候,找關係好、信得過的親人或朋友聊聊,他們會給你安慰,說不定還會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第二,多看書

英國小說家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一本好書,可以讓你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它就如同一束光,能夠瞬間照亮人生的至暗時刻,給黑暗苦悶的生活帶來些許光明和快樂。

它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能夠將你從各種不幸的泥潭裡拉出來,充實你的內心,強大你的力量,讓你在狂風暴雨中站穩腳跟,安度好現在和未來。

當你感到抑鬱的時候,嘗試著讀一本書,讓書中的故事和道理啟迪你、治癒你。

第三,多出去走走

既然已經抑鬱了,就不要悶在家裡了。

多出去走走,親近一下大自然,參加一些戶外運動,給自己增加一點多巴胺,心情就會變好一些。

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多出去旅遊。

世界這麼大,你得去看看。一個人只有看過了世界,瞭解了人間疾苦,才會反過來更加認識自己。

當你知道“眾生皆苦”,自己的這點兒苦就真的不算什麼了,說不定抑鬱症就好了。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很多人在旅途中認識了自己,治癒了自己!


翻滾吧小七


每個人都有可能得抑鬱症,沒有哪類人就一定比較多。

我一直還算是比較積極向上的女孩,我的朋友圈分享的全是快樂事情,記錄著遇見的美好的人事物。我從來不會表露出自己的負能量。

在別人眼裡,我很愛笑,我很樂觀。每個週末我都能跟姐妹們約出去吃喝玩樂,我的生活應該充滿著歡樂。就算全世界抑鬱症,我也不可能是那個看上去會有抑鬱症的女孩。

但是從今年5月份開始,我的情緒生病了。我開始出現了危險的念頭,我覺得死亡是解脫,是生活唯一的出口。

其實我真的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災大難,但是光是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花光了所有力氣。我從畢業之後生活一直不順,負面情緒積累多了,就再也撐不去了。

今年工作真的超級不順,我是一個很較真的人,我把工作看的很重要,我的夢想和精神寄託全在工作身上,所以稍有不順,我都覺得自己的世界好灰暗。

6月的時候我開始食慾不振,難以入眠,經常哭哭笑笑,情緒顛蕩起伏的。再加上一到晚上,我危險的念頭就越強烈。於是我去了精神科看醫生。

我以為看了醫生能跟我說很多寬慰的話,解決我抑鬱、焦慮的情緒,但是我一進去就是做很多測試題,紙質的、電腦的測試我都做了。醫生助理也詢問了我以前情緒的情況。

等了一個小時之後我終於等到了掛號的醫生,聽說她在精神科比較出名,很多人都是找她問診,但是我只跟她聊了五分鐘就出來了,我本來就是不一個不善表達的人,醫生比我還沉默,她面無表情的只是說我現在的情況確實有抑鬱傾向,問我要吃藥還是做檢查。

我太渴望有人能解救我了,所以我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醫生身上,但是經過這一次檢查,我明白了只有自我救贖才看得到希望。除非真的已經嚴重到生活沒有辦法自理,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說了這麼多我好像有點跑題了。

我只是想表明,一些外在看上去很快樂的人,他們心裡其實有些很多不可言說的悲傷。如果有一個一直很樂觀的朋友願意跟你說她一直不快樂,真的很難過,請你用心傾聽,並且陪伴在她身邊,千萬不要用抑鬱症去調侃她。

我忘了說我的測試結果是重度抑鬱,中度焦慮。這只是抑鬱情緒,並非抑鬱症。但是我很感謝在這段時間鼓勵和陪伴我的家人和朋友。是他們讓我想要活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橘子小姐的雜貨日記


得抑鬱症都是哪類人比較多?


第一種:極度追求完美者。

1、這一類型的人,往往對工作、事情都要計劃周詳,過程嚴謹、嚴格,一絲不苟。過度的追求完美,表現出強迫型人格。給人一種刻板固執的印象。

2、因為追求完美,在與人交流中會仔細地觀察對方的衣著談吐,言談舉止,並據此評估對方。常常看不慣他人身上的某些特性,而錯失了交朋友的機會,這一類型的人容易沒有朋友,易孤單;

第二種:多愁敏感型:

1、這一類型的人大多數,對所有迎面而來的東西都不願意坦然接受,思維禁錮太嚴重,對生活缺乏信心,思想太過於偏執;

2、多愁的人比比較自閉,懷有恐懼心理,面對陌生人,持牴觸態度,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稍遇挫折就退縮,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與外界溝通內心的世界往往不會對外打開;

3、與朋友、同事、家裡人相處中,會因為對方的一句話就會多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很容易導致不開心,可能會不開心很多天,並且很容易從自身上找原因,不斷的否定自己。


小鳳的Life


給你帶來快樂的人。

他是世間公認得喜劇大師,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石,他為大蕭條的美國帶來了數不清的歡笑和希望。他就是卓別林。我們在銀幕上見到的卓別林是一個留著一個小鬍子,動作滑稽可笑的人,但是現實中他是一個被抑鬱症時刻困擾的人。

有一個笑話說卓別林和朋友說:“自己不知道怎麼了,很不開心”,朋友說:“你可以去看小丑的表演呀,我保證你可以哈哈大笑”。可是是我就是那個小丑呀。


他是英國最富有的喜劇演員之一;也是最有才的喜劇演員之一,他畢業於牛津大學;他是英國人茶餘飯談的笑星;他叫羅溫 艾金森,也叫“憨豆”。就是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喜劇演員,在日常的生活中,卻被抑鬱症折磨的有段時間不得不停拍任何作品。

他是被譽為好萊塢喜劇天王;他的電影橋段到現在都有人致敬模仿;他叫金凱瑞,也是周星馳偶像。就是這個一個在外表開朗的人,卻一次次被抑鬱症所折磨。當有一個記者問道金凱瑞,你的喜劇為那麼多人帶來歡樂的時候,你開心嗎,金凱瑞微笑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什麼樣的人容易的抑鬱症,正是那些給你帶來歡聲笑語,那些你覺得不可能的得抑鬱症的人。因為喜劇的核心恰恰是一個的悲劇。


小蛋白質


得鬱抑症的一般都是一些明星,作家,學者,技術人員,就是一些壓力大,心理有問題的人。

一.抑鬱症的定義

抑鬱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抑鬱是一種不愉快的心境體驗。 所謂抑鬱心境是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所體驗到的佔優勢地位的一種抑鬱情緒或抑鬱心情。 原發性抑鬱症的概念:是指發病前無其他精神疾病及臨床各科疾病的抑鬱症。

二.抑鬱症發作的特徵性症狀

(一) 持久的情緒抑鬱或情緒低落 這種情緒抑鬱低落通常要持續二週以上,是抑鬱心境的重要表現,特徵性症狀。與正常人遭遇挫折所產生的情緒抑鬱低落有所不同。

1. 正常人的情緒抑鬱特點

(1) 有客觀不良的生活事件存在,在這生活事件刺激之後產生情緒低落,用生活事件性質可以解釋其情緒低落的發生。 (2) 情緒低落持續時間一般短暫,如數小時數天。 (3) 情緒低落抑鬱不是天天如此,更不是時時刻刻如此。 (4) 經家人親朋好友安慰勸解抑鬱情緒可以好轉。 (5) 變換環境,如外出旅遊,逛公園或遇到高興之事,可以沖淡不愉快的心情,或使心情高興起來。或隨生活事件的消失而情緒好轉。 (6) 一般隨時間的遷移,不快之情緒也日益淡化。 (7) 一般不影響工作生活學習和社交。 (8) 無抑鬱症發作的其他症狀,如認知障礙,軀體障礙等。

2. 抑鬱症的情緒抑鬱特點

(1)可以在身處順境,無客觀不良生活事件作用的情況下發生,令家人親友百思不得其解,甚至病人自己也找不出原因,感到莫名其妙就心情不好,情緒低落。 (2)有些抑鬱症情緒發作之前,可以有社會心理生活事件發生,但這種生活事件與其抑鬱之發生並無明顯的因果關係。並且不因生活事件的消除而情緒好轉。 (3)情緒低落,抑鬱往往持續數週,數月,不經治療可長達年餘或數年。 (4)情緒低落幾乎天天如此,不經治療難以消除。 (5)一般安慰勸解疏導,改變環境均難以改善其抑鬱情緒。 (6)在情緒抑鬱低落期間,高興之事不能使其情緒得到改善,並不因高興之事而高興,感到高興不起來。 (7)抑鬱情緒隨著時間的遷延,並不淡化,相反而日益加重。 (8)抑鬱情緒多影響工作,學習,生活和社交。 (9)具有抑鬱症的其他症狀,如認知障礙,精力減退缺乏症狀。 (10)抑鬱症的抑鬱情緒的發生,有其病理生化代謝的基礎。 (11)部分抑鬱症(內源性抑鬱症)的情緒低落有晨重夜輕節律的變化,這種變化有其生化代謝基礎。早上及上午情緒低落明顯,而黃昏時分開始減輕,晚上更輕些。而外源性原發性抑鬱症,則往往早上情緒好些,下午尤其是晚上重些。

3.情緒抑鬱導致的續發症狀

(1)自尊心下降,自我貶低自己,自我評價過低 否定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否定自己的優點,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點不足。 (2)自卑觀念 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他人,是人都比自己好。感覺自己無能,學習,工作,生活樣樣不如人。 (3)自信心下降 認為自己幹什麼也都幹不好,或沒有能力做好工作,學習,社交活動。遇事退縮,寧推不攬。 (4)自責自罪觀念 (5)自殺觀念及行為 認為自己活在世上對社會和家人無所貢獻,還給人們增加負擔,還是死了好。或認為罪大以死謝罪。 (6)注意障礙 主動注意力易集中,固定在抑鬱心境及病志觀念的體驗之中,即主動注意力增強,而外界事物特別與妄想觀念有關的事物亦引起其注意,即被動注意增強,而且因為心情抑鬱,故注意力興奮集中也緩慢,故出現注意緩慢。注意集中在抑鬱心境體驗及病態觀念體驗上,不易轉移到工作學習生活上。 (7)記憶障礙 由於情緒低落,易引起平時回憶不起的,不以為意的回憶,顯示遠事記憶增強,尤其是不愉快之事的回憶,感到往事均是“錯誤”,“缺點”,一無是處,毫無作為,而自責,自憐,悲傷,嘆息。產生往事不堪回首之哀嘆。由於注意力固定於內心抑鬱體驗,病態觀念的體驗不易注意到日常生活客觀需要記住的事物上,加之注意興奮集中的緩慢,思維聯想的緩慢,故易引起瞬時記憶近記憶的減退。有的甚至可以對熟悉之人和事感到生疏感,疏遠感。 以上由於情緒低落所導致的認知障礙症狀,可視為抑鬱心境或抑鬱情緒的續發表現。 這些續發症狀具體到每個人,也許會有所不同。

抑鬱症的第二個特徵性症狀: (二) 情感體驗不能

1. 情感體驗不能是抑鬱心境的另一特徵性症狀。一方面是體驗不到高興,沒有高興的體驗。另一方面還可能表現在對令人悲傷哀愁憤怒恐懼之事,不能在內心有相應的體驗感受。雖然理智上知道事件的性質,知道自己理應有相應的內心情感感受,但是卻無相應的感受。感覺自己好像“我沒情感了”,“我變了一個人似的,變成無情無義的人了”,“我簡直是木頭人”……

2. 情感體驗不能的續發症狀 (1)興趣喪失 表現為對一切娛樂事物,愛好的事物和活動均興趣索然。 (2)被動注意力減退 (3)社交的退縮 表現為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不與親友交往,顯得孤僻退縮 (4)自尊心自信心下降,自卑自責觀念明顯 (5)自殺觀念 (6)人格解體 由於缺乏內心情感體驗,故感覺自己是“行屍走肉”,“只有空軀殼,而無靈魂”,“自己已不存在”。 (7)現實解體 表現為對客觀事物也感到不是真實的,似是而非


言情小說迷


1994年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抑鬱症男性終生患病率為12.7%,女性為21.3%。2003年北京安定醫院馬辛等對北京市15歲以上的人群進行抑鬱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性終生患病率為5.01%,女性終生患病率為8.46%,男性時點患病率為2.45%,女性時點患病率為4.04%。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女性較之男性更容易患抑鬱症。


對於女性更易患抑鬱症可能有多種原因,第一是基因因素——遺傳因素提高了女性患抑鬱症幾率達50%。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和抑鬱症有關的、只有在女性中才會出現的各種基因突變,包括一個與女性激素調節密切相關的基因。二是女性更容易緊張。調查顯示,女性更容易抱怨說她們正處在緊張的情緒之中。


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遭受某些極度緊張的特殊狀況,如性虐待、家庭暴力等。第三女性在一生中會經歷月經期、妊娠、產後、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時期。大約10%~15%的母親在生育後的前6個月患有抑鬱症,在妊娠期間患抑鬱症的女性幾率更高,所以“經前期緊張症”、“產後抑鬱”、“更年期抑鬱”等屢見不鮮。


小崔不抑鬱


①比較孤僻的人,沒有朋友,常常一個人的人

②馬戲團小丑,喜劇演員類,常常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卻沒有

③不擅長交往的人

④遇到心事不和別人說的人

⑤即使擅長交流,不喜歡待在人群多的地方,和別人說話動不動就說髒話



愧炎遊戲日常


得抑鬱症的人我個人覺得大多數是內向性格,生活中遇到不順的事不喜歡和別人訴說,自尊心還很強,喜歡追求完美。這樣的人活的就是累,時間久了身體會出現問題,比如失眠焦慮不安,久而久之就形成抑鬱體質了。

大家都知道人沒有完美無缺的,生活也一樣十九八九不盡人意,但我們要常想一二。當遇到自己不能扛的事,找個朋友或者親人訴說一下,心裡就會舒服很多,一定要學會分享自己的情緒,這樣就不容易抑鬱。





ssz知足常樂艾灸迷


  • 都是有思想,有理想,思維發達的人,這是內因

  • 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懷才不遇,諸事不順,靠山山崩,靠水水流,放屁砸腳後跟,咳嗽一聲肋叉子折了,喝涼水塞了牙的人。而且是一連串的打擊,不是順風順水的偶爾一個小浪花,而是頂風行船走千里,這是外因

  • 內外一配合,就抑鬱了!


女媧補天造人


第一種:自卑的人。

如果你是一個不自信的人,如果你是一個自卑的人,那麼你患抑鬱症的幾率就比一般人大的非常多。注意,這裡的是自卑,而不是內向。內向的人也會有可以打開心扉的時刻,只要遇到對的人;但是自卑的人總是難以宣洩自己的情緒,心裡的事情無人可以傾聽,難免會“憋”出病來。所以,合理的宣洩自己的情緒,正當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能不做自卑的人,讓自己正能量起來,才會在很大程度上杜絕負面情緒的揮之不去。

第二種:自負狂妄的人。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在寫出這句詩的時候,可是說是相當的狂妄,但那個時候,它早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詩人了。我們生活中不缺乏自信的人,但是,同樣也不缺乏自負的人。自負的人和自信的人有一點不同:自信的人能看到現實與自己的差距,而自負的人看不到。所以,當現實社會在某一天深深地教育了一頓自負者時,他便會覺得“這個世界怎麼和自己理解的不一樣”,而其實,僅僅是自負者之前“太飄忽”,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他自己並沒有“腳踏實地”。

第三種:表面的完美主義者。

這種性格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其患抑鬱症的機率要比前兩種性格更高。從別人來看,“表面的完美主義者”既不內向也不自卑,同樣也不會狂妄,最多算是自信。而且,他們天生就是樂天派,對人對物都充滿了激情。他的朋友覺得他是幽默的,他的父母覺得他是快樂的,他的親戚覺得他是優秀的,但是他最後成為抑鬱症了,其實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們太追求完美了,他們同樣也太累了。他們並不是有多麼過人的智商,但是他們要求自己做出和過人智商的人相同的事情;他們並不是有多麼大的精力,但是他們要求自己挑燈夜戰頭懸梁錐刺股。他們其實也只是普通人,但是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追求完美,而且往往總是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但是這帶著些許強迫症的完美主義性格的人在遇到自己的努力在這樣一個產庫又現實的社會中得不到承認的時候,他們就會難以接受,他們就會慢慢變得抑鬱。總而言之,這種性格的人缺少一種“慢節奏”的調節。就像是一個工廠,無論它的產量有多麼的驚人,但機器總要有休息的時候,總要有抹油的時候,如果壞了,還可以再換。但人不是機器,人只能“保養”,並不能“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