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說到徐小明估計現在新一代的年輕人瞭解不多,但作為香港影視歌壇老一代重量級三棲明星地位卻是超然的。他導的電影不多,《木棉袈裟》、《海市蜃樓》、《霸王卸甲》卻都是經典之作,監製的《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等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他的粵語黑膠老唱片現時更是一片難求。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細說從頭,徐小明是童星出身,有著與巨星李小龍一樣的童星生涯,小小年紀已經是久經影場拍片無數。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徐小明祖籍廣東,1953年生於香港,父母均是父母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粵劇演員,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頗有名氣。5歲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粵劇及武術,小時候就打下了很好的戲劇及表演基礎,從小在劇團里長大的徐小明酷愛演戲,並開始了童星生涯,並迅速成為當時一顆耀眼的童星,他出演了幾十部電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為徐小明自小好武,據說從9歲起便開始學習詠春拳,11歲學習螳螂拳,並精習洪拳、蔡李佛、形意拳等。13歲就開始做武行替身,17歲成為了電影武指……可謂發展神速。他執導的第一部武俠電影是與成龍、元奎合作的《四皇一後》。
70年代初期,徐小明成為少量電影的武指,在因太年輕當時並未產生大的影響,但大量的粵語舊片從影經歷也為徐小明日後事業飛速發展打下堅實根基。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徐小明真正嶄露頭角是在70年代的電視界。他從73年開始加入麗的電視臺(亞視前身)做演員,先後拍攝《虎距龍盤》、《家春秋》、《鬼馬神偷》等電視劇獲得觀眾認可,與劉松仁、羅石青一起並稱麗視三小生。並於1976年與汪明荃、鄭少秋、周潤發等一起當選1976年《華僑晚報》評選的十大電視明星金球獎,終成電視界紅人,但由於他更大的志願是做幕後的導演及監製工作,76年以後逐步從電視界的前臺走到幕後,這樣激流勇退估計許多做明星夢的人無法辦到。與此同時,在1975年,徐與House唱片有限公司簽約,開始其演唱生涯,1977年簽約文志唱片公司,陸續出版《草原英雄》、《漁歌》、《青春豆》、《新變色龍》等一系列有影響的老唱片,同時個人在詞曲創作上也有所建樹,至於後來經典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等主題曲更是如雷貫耳般久久留在70年代生人心中。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70年中後期徐在成為電視界的編導後,通過一定經驗積累,終於走向大屏幕製作,79年為袁和平的和平電影製片公司拍攝創業作《佛掌羅漢拳》,擔任執行導演及第二男主角,但據片中實際表現風頭遠超主角袁大師的兄弟袁信義,本片精彩內容下文專述,90年代在袁和平接受採訪的花絮裡記者問到了這部拍攝於70年代末的作品,說《佛掌羅漢拳》是外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袁和平老式功夫片。1979年徐監製的電視劇《霍元甲》成為中國內地電視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80年的《大地恩情》更是廣獲好評創當年香港電視收視之冠。

70年代是徐小明視、歌、影齊頭並進初步發展時期,憑藉自身實力,小明哥逐步嶄露頭角,影響力日漸上升,這期間徐臺前與幕後都有較大的發展,但他的目標更明確地指向幕後,於是我們看到小明哥的真正表演在以後的影片中次數並不多。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80年代至90年代初香港影壇步入黃金時期,徐卻另闢蹊徑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拍片卻也創造出屬於徐的獨特輝煌,80年代初徐在亞視監製的《變色龍》、《天蠶變》、《陳真》、《再向虎山行》等作品延續了電視界的成功,同時徐在電影界謀求更大的發展,在初次執導《佛掌羅漢拳》後,徐於1982年為邵氏編導《幫規》(又名《身在洪門》),但片子不算太成功,情節有點照抄《天龍八部》,票房一般。接著1983年為影藝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導演並主演玄幻神怪片《風生水起》,這也是小明哥一慣最拿手的題材,取得不錯的票房。
接下來由於《少林寺》颳起的巨大旋風,徐成為早期進入內地拍片並獲得最大成功的香港影人,1983年香港嘉民影業有限公司與中國福建電影製片廠合拍電影《木棉袈裟》,徐小明為編導兼武指,在大陸拍攝了6個月時間。1985於香港及國內發行上映,獲得票房巨大成功,由於主題鮮明向上該片還被中國文化部、電影局和福建人民政府特別授予“優秀故事片獎”。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在《木棉袈裟》成功後徐看中內地廣大市場,在1986年拍出了他迄今為止風格獨樹一幟、包含元素多樣的鉅製《海市蜃樓》,徐依舊集編、導、演、武指、特技指導於一身,影片全部在中國西部的絲綢之路等地拍攝。該片在大陸及本港上映後,好評如潮票房也再創高峰,次年《海市蜃樓》入選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動作設計” 提名獎。

1987年李連杰事業陷入低谷,同年李的電影《中華英雄》票房與口碑皆不討好致使其遠走美國,估計這部電影也是李最不願提到的影片,掛名為李連杰導演,但由於李能力有限後期實在掌控不住,有爛尾之嫌,最後銀都機構只好找徐小明救火,最終由徐勉力完成全片掛武術指導一職,由此本片天生註定無法歸入佳作,自此片後傑仔自知知明,終生不再碰導演一職專心演戲。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從80年代中起,小明哥一直在電影界發展,電視作品日趨減少,1986年加入無線電視(TVB)任監製,製作了兩部電視連續劇《杜心五》和《無名火》,反響不大。但電影事業卻風風火火,作品貴精不貴多是徐真實寫照,他的影片紮實耐看,影響持久,算是一流水準的娛樂精品。
接下來兩年徐拍了一部《強盜貴族》(烏龍賊替身)的港片,反響一般,但為他的下一部作品積蓄了巨大能量,1990年由寶禾出品徐小明製作公司拍攝的《霸王御甲》橫空出世,該片製作極為精良,外景分別在香港、中國和美國洛杉機拍攝。由徐與多人共同編劇,故事極為出色,玄幻色彩披身吸引力十足,這也是徐在香港電影最後的輝煌,90年代中港片末落,小明哥也無法獨善其身。
1993年,徐小明製作公司參與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的製作,小明哥作為總策劃負責全片製作及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該片作為王家衛絕對代表作近期以新修復剪輯版方式於上海國際電影節展影,好象小明哥與王導當時均有出席本次展影。
這裡附帶說明一下小明哥的幾大高徒,林迪安由徐一手培養出來,跟著他混了許多年,現在成了國際名武指,算是最有出息的。曹榮雖然他的武指風格在內地混電視劇時多遭人垢病,但仍算香港武指中堅力量。谷軒昭不算太有名,後來加入袁家班至今仍是主力,他算是最不出名卻最不可缺的重要人物。另有著名女弟子李賽鳳,希望徐導有機會能再給鳳姐開組戲。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香港電影從90年代中起逐漸由夕陽步入黃昏,基本上處於奄奄一息的境界,現在香港電影談重新崛起實在不現實,但總有些人有些事不應該忘記。嘉禾不開戲好多年,中國星也星光暗淡,但我們於迷惘中依希看到一點殘存的陽光,“總有驕陽-壯志在我胸”,2005年3月28號驕陽電影有限公司成立,徐小明任執行總裁,讓我擁有一種熱血澎湃的衝動,做為香港電影的忠實老影迷,想想徐導心中還是有一個始終捨棄不下的大屏幕之夢,但願讓我們重溫經典不再是夢中。


90年代中起因影界形勢所逼,徐導的工作重心再次向電視轉移,在亞視、陽光衛視高層任職,最終於2001年7月加盟香港有線衛星電視有限公司擔任營運總裁至今,並積極開拓及發展中國境內衛星電視業務,創辦“有線衛視新知臺”。2003年10月,發起成立香港首個電視行業組織《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並擔任會長一職。

徐小明一代重量級明星地位超然 很多電視劇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

回頭再看驕陽電影最近兩年投資出品的影片《犀照》、《情意拳拳》、《墨攻》、《雙子神偷》、《跟蹤》、《蝴蝶飛》整體水平一般,看來離我們的期望還有些距離,與徐導有較大關係的為《犀照》、《雙子神偷》,均是徐的故事創意,實話實說題材不錯本來可以拍得更好些,特別是《犀照》製作太簡陋,如果用心一點應該可以挖掘表現出更多東西;《雙子神偷》創意非常好,但電影情節有些散亂,估計江道海出道幾十年沒當過導演,該忘記的都忘記了,沒法做到與時俱進,不過老本行沒忘掉,動作場面還是尚可的,二十多年過去,還是洪金寶與元華的BOSS戰,實在讓人有些於心不忍,港片的現實景況決定了本片無法邁出前進的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