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日本大徒弟,終身為他守墓,傾盡一生,93歲依然每週一次

若論中國最吸引外國人的東西,莫過於中國功夫了。2013年一月,電影葉問的播出,使得中國上下掀起了一陣功夫熱,一代宗師葉問的詠春拳,打遍天下無敵手,鼓舞了當時中國的有志青年們。

然而他的傳人比起葉問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將中國的功夫以及中國的精神帶到了世界,他就是李小龍。

李小龍的日本大徒弟,終身為他守墓,傾盡一生,93歲依然每週一次

一 年少好動,痴迷功夫

李小龍出生於1940年,是今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人氏,著名的好萊塢演員以及世界級中國功夫大師。

但其實李小龍小時候的身體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體弱多病,而生性卻又十分好動,性情急躁,於是父親李海泉便讓他學習功夫,以磨練性子,並且強身健體。

慢慢的,李小龍對中國的功夫開始痴迷,恰逢,父親李海泉與葉問相識,於是就帶著李小龍拜入了葉問的門下,成為了葉問的得意弟子,

後來的李小龍前往美國留學,而當時的西方對中國神秘功夫,十分痴迷,於是乎,李小龍西很快地吸引到了,人們的注意,更是成為了美國當時的爆紅人物。

李小龍的日本大徒弟,終身為他守墓,傾盡一生,93歲依然每週一次

而李小龍的大徒弟木村武之就是在那個時候拜李小龍為師,當時的李小龍開創武館,但場地問題卻十分頭疼,於是木村武之用自己開的店鋪,騰出了後院的空間,用於李小龍教授中國武術,這就是後來的振藩國術館。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使木村武之崇拜強者,而李小龍無疑是最好的人選,他的截拳道,更是對木村武之的一生都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二 亦師亦友,引人尊重

對於一個人來說,練武的時機,越早越好,而此時的木村已經35歲了,然而,這並未引起李小龍的輕視。

相反,卻十分尊重與他,而木村武之因為天生優勢的不足,更加的去賣力學習,二人因此結下了很深的友誼,良師益友。這個詞兒用來形容兩人的感情是再合適不過了。

李小龍的日本大徒弟,終身為他守墓,傾盡一生,93歲依然每週一次

後來的李小龍投身電影行業,拍出了一系列轟動海內外的電影,而木村武之每到李小龍電影上映之際,便會攜帶家人前去觀賞,默默的支持著李小龍。

沒有了師傅的教授與督促,木村同樣沒有懈怠,他在武術方面的修行日益精進。

據說有一次,李小龍與木村切磋,最後的結果竟然是不相上下,而李小龍依靠身體素質與年齡的優勢,才堪堪戰勝與他,這使得李小龍十分驚訝。對這個既是朋友,又是徒弟的日裔美籍人更加看重。

三 恩師去世,盡一生為其守墓

然而,天妒英才,1973年,年僅32歲李小龍突然去世。此時的木村十分痛苦,可他堅信,李小龍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武術精神絕不應該從這個世界消失,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將李小龍的武術所傳承下去。

後來,一家叫做截拳道的武館拔地而起,創建它的人就是木村武之。

此時的木村,武術造詣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當世一流,創立武館名正言順,因為截拳道是李小龍所措創,李小龍這個名字早已享譽世界,故而武館的生意非常好,前來學習的人更是多如牛毛。

李小龍的日本大徒弟,終身為他守墓,傾盡一生,93歲依然每週一次

而木村也開始了為李小龍終身守墓的道路,幾十年如一日,木村是一個十分重感情的人,他將與李小龍的感情視若生命,不允任何東西去褻瀆它。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流逝,拜祭李小龍的人越來越少,甚至連李小龍的親人都很少為他守墓打掃,只是在特定的節日來祭拜他,而木村卻堅持,每週一次,時至今日,已經93歲的木村武之,仍舊是無一次缺席。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娛產業的多樣性越來越豐富,李小龍的電影已經很少有人去看了,甚至有很多的鍵盤俠、網絡噴子們,質疑李小龍的成就,他們認為李小龍,是人為吹出來的。

李小龍只不過是身體素質比普通人身體好了一些,身手敏捷一些,而所謂的截拳道,世界第一,武學宗師等,不過是後人強加於他身上的。

而每當有人批判李小龍時,木村便會勃然大怒,甚至與人動手,起干戈,由此可見,木村確實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無愧於李小龍的尊敬。

四 小結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而言,瞭解更多的可能是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功夫明星,而對於李小龍,也只是聽說過,但這並不妨礙李小龍對於每一箇中國青年的影響。

李小龍的日本大徒弟,終身為他守墓,傾盡一生,93歲依然每週一次

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將中國功夫帶到全世界,而他所創立的截拳道精神,更是成為了,武術界的一個符號,現在打開電腦,輸入李小龍三個字,他的成就依然讓每一箇中國人熱血沸騰。

他的成就,使每一箇中國人為之驕傲,他雖然離開了,卻將永遠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武學大家,一代宗師,”這八個字用來形容李小龍應該是大合適不過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