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

手機用戶82798421103


大腦供血不足主要是由於血栓栓塞、腦血管畸形、血管病病理性增厚等原因所致,由於血管病變不同,因此導致的表現也不同。患者常見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

1.\t面部表現

較為常見和明顯,多數患者會有面癱,多為一側癱而另一側正常,伴有嘴角歪斜、流涎、言語不清、吞嚥困難或吞嚥嗆咳等;

2.\t四肢表現

四肢可能會出現肌力減弱、無抵抗力、甚至完全癱軟,皮膚的感覺麻木,或者出現灼熱、針扎樣疼痛等感覺障礙;

3.\t認知異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記憶力、理解力和定向能力的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出現記憶完全喪失或者痴呆、意識障礙;

4.\t顱內異常

有少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頭部發蒙等不適,有些人可能伴有噁心 嘔吐等症狀;

5.\t心理異常

很多腦供血不足的患者會有心理異常,表現為情緒障礙、失語症和聲音嘶啞。

6.\t其他症狀

有一些特殊的患者往往還可能伴有一些其他特殊的症狀,例如視物模糊或全身抽搐等。

對於出現了上述症狀的患者,均應該儘快到醫院的急診部就診,最好是到有腦卒中綠色通道的醫療機構就診,儘早發現和治療腦供血不足的情況。


產科佳育苓蘢


我在2014年底時發現有腦供血不足,當時不懂什麼是腦供血不足,也沒發過病,並無這方面的感受。

在2015年底的有一天,我外出回家時,路過一街道時,突然感覺心慌得特別厲害,接著便出現醉酒後感覺,頭暈眼花,行走不穩。當出現這種現象後,我街中行人中短暫停止行走站立想穩定。不料這種現象立馬消失,但渾身冒汗衣服溼透。

出現這種現象後我隨即一家藥店購買其它藥物時,順便把我身上剛才發生的症狀告訴了她們,她們告訴我說是腦供血不足症狀,叫我買什麼什麼藥治療。

晚上我兒子下班(他在醫院上班,護士)回來後,我便把今天發生的情況告訴了他,他同樣說我是腦供不足的症狀,並趕快叫我去當地省醫看病治療。我到醫院後醫生診斷為腦供血不足。

其他人的腦供血不足是什麼症狀我不清楚,但我清楚自已腦供血不足的症狀。但願我沒有說錯!


靈霄雲羅先雲


我經常碰到大腦供血不足的現象,腦袋嗡的一下,啥都不知道了,就那幾秒的功夫,突然又緩過來了,有時候就感覺是不是哪天緩不過來,人也就費勁了,活的真的好累,一身毛病,天天吃著大把大把的藥,還要堅持著,有孩子有老人,湊乎過吧。


我隨我新


  這個問題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腦供血不足屬於一種慢性的腦血管疾病,一般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動脈硬化有關,從而影響到大腦的供血,導致出現的一系列症狀。腦供血不足輕重程度不同症狀亦不相同,下面分別為大家介紹一下。

  輕度腦供血不足的症狀表現

  1、運動功能異常:常見表現為失語、言語不清、流口水、一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等,這些症狀持續時間較短,患者難以發現。

  2、精神意識異常:總是犯困,整天昏昏沉沉,另還有少數患者會出現性格變化、失眠。如多語急躁、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智力衰退。

  3、感覺功能異常:突發的耳鳴、聽力下降、面部麻木、舌頭麻木、唇部麻木、視物不清等。

  由於上述的症狀較情並且持續時間段,很多患者並未留意從而導致病情加重。當病情嚴重時將出現以下症:

  1、患者一側肢體不自主抽搐

  2、血壓波動、噁心嘔吐,整日昏昏欲睡。

  3、肢體麻木 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肢無力或活動不靈。短暫的意識喪失和智力的突然變化。

  4、突發眩暈,甚至有時會出現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關注同名官方微信進入病友群



腦供大腦供血不足是什麼意思?

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身體不適,例如頭痛、頭暈、精神不振等症狀。

病因是什麼?

總體分為兩種原因:

其一是血少了,供應不上了,人體血液不夠用了。

例如①心臟原因導致搏出量減少腦組織供血不足。

②其他病因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緩慢,也可發生及供血不足。

③貧血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④長期低血糖導致腦部供血不足等。

其二是由於某些病因導致血流的通路受阻了,分為完全和不完全阻礙。

例如①頸椎病導致動脈血管腔狹窄或血管痙攣,通過的血流量減少,致使所供應的腦區發生供血不足。

②微血栓形成,隨血流到小動脈而堵塞血管,則會出現腦局部供血不足。

③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導致血流通路不暢,出現腦供血不足。

④腦內部出現腫瘤壓迫局部組織及血管,出現腦供血不足等。

平時表現是什麼樣的?每個人表現各不相同,總結如下:

1、頭暈、眼花的症狀,睡眠差,疲勞的時候症狀加重。加重是出現突然原因不明的暈倒。

2、頭痛,以脹痛為主,不定期出現頭痛,疲勞時加重。較為常見。

3、昏昏沉沉感,精神狀態差,總是想睡,這是由於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被視為先兆症狀。識異常:

4、有的患者感覺到面麻、舌麻、手麻等症狀。

5、突然眩暈感,一過性暈倒,伴有耳鳴、聽力減退等。

6、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肢無力或活動不靈。短暫的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

7、流口涎,失語或言語不清,吞嚥困難,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走路不穩。這些常為先兆症狀,持續時間較短。

檢查:

可行腦電圖,腦CTA或MRA,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

平時注意哪些?

對於身體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應儘量引起足夠的重視。

2.合理飲食

平時多吃新鮮蔬菜,如洋蔥、西紅柿等、水果、魚、黑木耳、少量醋、乾紅葡萄酒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緩腦動脈硬化的發生。

3.適當的戶外活動

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鐘,每週至少5天。


賈賈2019


人們所說的‘腦供血不足’,在中醫是不存在的。對西醫所講的這個‘腦供血不足’,中醫講的是什麼呢?中醫說的則是‘氣虛’!為什麼中醫會說是氣虛呢?因為在中醫的理論,血液是以氣為嚮導的,也就是中醫說的‘氣行血亦行’,血是跟著氣走動的。由於氣的不足,也就是氣虛,使氣不能夠上行,也就是由於氣的不足,導致了氣沒有上行到達腦部的足夠動力,因而使血液不能夠跟著氣上行到大腦,充足的供給腦部,導致了大腦的供血不足!這就是西醫所說的腦供血不足的根本原因。由於氣的不足,所以,病人往往表現出來說話的氣不很足,甚至會出現喘半截氣的現象。有一些病人的胸會出現挺不起來的現象,甚至會顯得有點駝背。大多數病人由於腦部血液的不足,會有眩暈的現象。腦內感覺有點緊縮的感覺,甚至會有腦內緊縮的頭疼感!病人吸氣容易,往外呼氣反而感覺困難,故而會有說話無力的現象。在治療上,很多醫生會採用補氣的方法,但是,往往不宜見效!這是因為本症狀不單是氣虛所造成,氣不上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故而在補氣的情況下,必須要引氣上行!本病症嚴重者,會出現一口氣不能夠接續而導致死亡的現象,也就是猝死。


證悟5003


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功能的障礙。腦供血不足的病因多與腦動脈硬化有關。

腦供血不足發病率較高,據統計80歲以上人群中腦供血不足佔80%,60歲以上人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其主要症狀是反覆出現頭暈、頭昏、頭痛症狀,常伴有心煩、耳鳴、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研究認為,腦供血不足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引起腦梗死,甚至痴呆。

臨床上將腦供血不足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腦供血不足(急性腦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臨床已較重視,而慢性腦供血不足卻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

臨床表現

1.精神意識異常

如總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過度疲勞所致,而是腦供血不足的先兆徵象。也有的人表現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變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為多語急躁;有的可以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或智力衰退,甚至喪失了正常的判斷力,這些都與腦供血不足有關。

2.運動神經功能障礙

這一類先兆徵象最常見。由於腦供血不足使掌管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的表現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說話困難,吐字不清,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嚥困難,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跌落,走路不穩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現肢體痙攣或跳動。

3.感覺功能障礙

由於腦供血不足而影響到腦部的分析區域,感覺器以及感覺神經纖維,常表現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側肢體發麻或異物感;有的入視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時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暈感;有的肢體自發性疼痛;還有的突然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

中醫辨證

1、肝火上衝、腦絡失和

症狀:頭暈、眩暈、耳鳴、頭脹痛、失眠多夢、易怒、面頰紅赤,舌紅,脈弦。

治則:清肝瀉火、通脈活絡。

2、痰濁阻絡、清陽不展

症狀:頭暈頭重、眩暈,肢體麻木,口苦口乾,形體肥胖,腹脹痞滿,大便乾結,舌紅苔黃或燥,脈弦數有力。

治則:祛痰通絡、升清降濁。

3、氣虛血瘀、痺阻脈絡

症狀:頭昏乏力,肢體麻木,心悸氣短,手足腫脹,面色淡白,舌質淡暗,苔白,脈細澀或細緩。

治則:益氣活血通絡

4、陰虛陽亢、脈絡瘀滯

症狀:頭暈、目眩、耳鳴、口乾,頭重腳輕,步履不穩,心悸失眠,四肢麻木,舌質紅、幹、少苔,脈弦細。

治則:滋陰潛陽、通絡行瘀。

5、腎精虧虛、腦絡失榮

症狀:頭暈、頭空痛,耳鳴視物模糊,腰膝痠軟,夜尿頻多,下肢萎軟乏力,舌質紅,脈沉細無力。

治則:補腎填精、養血榮腦

預防

1.合理飲食

(1)腦血管供血不足者的飲食儘量要清淡。若飲食習慣不能立即改變,那麼至少晚餐吃得清淡些,晚飯不要過飽、過遲,這樣晚上睡覺時血液黏稠度才不至於過高。

(2)假如有飲酒的愛好,最好節制一些。

(3)少吃糖分高、或者油糖成分都高的食物。少吃葷菜,飽和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動物的內臟都要控制。

(4)儘量多吃蔬菜、粗糧,炒菜時少放油。多吃海帶、黑木耳、芹菜等一些有“血管清道夫”功效的素菜。

2.適當的戶外活動

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鐘,每週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極拳、垂釣、登山等。

3.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用腦

平時看看電視、報紙;做些手工勞作或家務事;也可以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如唱歌、跳舞、書法、打球等,陶冶性情,增強腦的思維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疲勞。


Hi生活菌


腦供血不足易出現3種異常表現:

1、精神狀態

腦供血不足患者常有的症狀為精神意識異常,

整天昏沉,精神萎靡。這種情況的出現和過度疲勞無關,而是腦供血不足後無法及時輸送營養物質,導致患者身體乏力,精神狀態不佳。

此外,部分人還會出現失眠、性格變化、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等症狀。

2、神經功能障礙

腦供血不足的發生還會導致患者出現運動神經功能障礙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失語、突發性的口眼歪斜、說話困難、吞嚥困難、肢體無力、走路不穩、吐字不清以及突然摔倒等,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是因為腦供血不足的發生導致患者的運動功能神經失靈所引起。

3、感覺功能障礙

腦供血不足的發生會導致患者的感覺神經發生異常,從而引起肢體麻木、視力異常、眩暈、耳鳴以及聽力異常等症狀,老年人更容易出現這種異常的現象,因此一定要多多關注家中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狀況。

腦供血不足的注意事項

1、正確的生活方式

避免長期的精神過度緊張,不吸菸、不飲酒,避免與各種有害的化學和物理因素接觸。控制飲食,控制體重,防止肥胖,規律作息時間,不要熬夜,三餐按時,適當運動。

2、調整危險因素

高血壓:合理控制血壓,血壓維持正常範圍(65歲以上者150/90 mmHg以下,沒有不舒服症狀再降到140/90 mmHg以下;80歲以上者不低於130/60 mmHg)。

禁止吸菸:已有試驗證明吸菸能增加高血壓患者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濃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紅細胞積壓,容易使血黏度增高。

避免酗酒(禁酒):飲酒有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導致反跳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風險。

控制血脂、血糖:已經出現血脂、血糖異常者,應積極調整飲食、生活方式,規範用藥,將血脂、血糖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腦有所依


腦供血不足其實還挺常見的,比如低血壓的人突然起立出現頭暈,或者活動頭頸部出現頭暈都是,當然常見的是頸部血管狹窄導致的大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昏、甚至腦梗塞等症狀。


腦供血不足,身體有可能會出現很多症狀,比如精神不濟、頭昏昏沉沉,嚴重的情況就是缺血缺氧導致的腦梗死,可出現活動不利索、感覺異常、頭暈、說話不利索等症狀。長期的慢性腦供血不足,還會導致痴呆。

如何看血管是否狹窄呢?

可以檢查一個頸部血管的B超,更好一點的檢查,可以查頸部血管的CTA,更精準的話就查DSA造影。

然後根據結果大概制定方案,如果血管狹窄小於50%那就可以不用緊張,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保養;如果在50~70%之間,而人沒有任何症狀,那就藥物治療;如果有症狀,那就治療,比如放支架之類的。



大腦梗知識


腦供血供氧不足可能由下列情況引起,如頸椎病,低血壓,頸動脈狹窄,心臟病,貧血,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腦供血不足會打哈欠——改善供氧,會犯困——減少氧氣消耗。

腦供血不足會引起頭暈、偏頭痛,迫使你改變身體姿態加深呼吸來改善症狀。

腦供血不足會感覺頭頂戴個帽子,促進你去按摩。

腦供血不足會出現頭皮發癢大量頭皮屑,提醒你通過撓頭洗頭梳頭來緩解。

腦供血不足會引發視物模糊,耳鳴,讓你能夠認識到問題嚴重性。

腦供血不足身體會啟動升壓機制——高血壓,通過增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來調動能量推高血壓改善供血。

腦供血不足身體會啟動升糖機制——糖尿病,通過釋放肝糖、糖異生作用補充血糖,滿足大腦對血糖的需要。

我們通常認為的疾病,可能只是身體的調節反應,是一種自救行為或者一種妥協。不瞭解病因就用藥物干涉症狀,並不能幫助身體康復,更可能加重病情。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給你的都是乾貨!在悟空的190個回答。

關於更多慢病調理,可查看我的悟空問答,之前療養院指導慢病康復,多種慢病非藥物調理方法都在裡面。

專注非藥物調理,致力慢性病康復。之前在療養院指導慢病康復,全套非藥物調理方法都在我的悟空問答。

vista給你的全是乾貨!在悟空的409個回答。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感謝點贊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