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十大經驗總結!僅供參考


高考志願填報十大經驗總結!僅供參考


1. 選擇“衝一衝”及“服從調劑”的院校,裡面所有的專業都必須能接受,並認真閱讀院校的《招生章程》,確定其所有在招專業對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沒有特殊要求!

2. “穩”的院校要符合的特點:分數或排名相對穩定,如可選一兩所師範類院校。

3. “保底”院校滿足的特點:招生計劃數量大;錄取數據穩定(波幅不大);裡面專業大部分可以任意選擇.;非熱門地區院校(本省除外);忌虧了。(小心“科技”類院校,很多是改名而來,往往血統不純正。

4. 除非排名考前的考生(如10000名內)可以任性選擇理想專業,否則選擇專業適合使用排除法,先排除最“抗拒”“不能接受”的專業,根據成績現實面對,以免滑檔或被調劑。

5. 整個志願安全性驗證:所填所有院校的招生總數是否大於自己的排名?

6. “徵集志願”特點:可能有好的院校,但沒有好的專業。(如補錄仍未完成計劃,可能需多次補錄)

7. 中高分用位次法,低分用線差法,觀點大致適用,但也受不同省份、不同批次、招生計劃數變化的影響。假定去年超一本線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學校,今年如果超過了30分以上,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但如果今年同一個分數段裡出現了考生扎堆的現象而去年沒有,今年要超過40分才比較有把握,這只是假設和比喻,具體還要計算扎堆的人數和招生計劃數是多少。 8. 高分採用同位分並留餘量、錄取規則定專業的方法基本靠譜,同位分波幅大的院校參考平均分。

9. 分數處於密集段的學生,“一分一段表”的參考價值將降低。考生填報志願時儘量多通過高校招辦、老師、同學瞭解其他考生志願填報意向,慎重選擇歷年報考較熱、今年在本省投放招生計劃數少的院校,以避免因志願“扎堆”而落檔的風險。

10. 不要只看院校和專業的錄取線,要參考平均分,否則容易誤判,錄取線只代表被錄取的(冷門專業)最低分那一個。招生人數越多,錄取線越低,招生人數越少,錄取線越高。有些院校專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只差一分甚至一樣,原因就是名額太少,對這樣的專業要精確填報,非常容易被調劑,除非分數特別高;有些院校專業分差很大,對此卡住專業最低分就可以了,最高分可做參考。

高考志願填報十大經驗總結!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