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裡的寶,立春後都破土而出了,春筍!


竹林裡的寶,立春後都破土而出了,春筍!

春筍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佈極廣。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種的地下莖入土較深,竹鞭和筍芽借土層保護,冬季不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春季。

竹林裡的寶,立春後都破土而出了,春筍!

立春後踩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佳餚之一。又被稱為“山八珍”。

竹林裡的寶,立春後都破土而出了,春筍!

“立春”後出土的毛竹筍稱春筍,它的出筍期分三個階段: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後期,在5月及其後。凡出筍初期和後期的春筍,因成竹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全部採挖。而中期出土的春筍,因個體大、健壯、生命力強,應選留其大部分養育成竹。應挖去的是小徑筍、弱筍、淺鞭筍、歪頭筍、小筍、退筍等。退筍的特徵是:晴天的上午筍尖無露水、筍殼脫毛、色暗、質軟。挖筍時不要傷害竹鞭、鞭根和鞭芽。挖筍後要立即覆土填平筍穴。

竹林裡的寶,立春後都破土而出了,春筍!

挑選春筍時,有“四看”要留神。首先是看筍殼,一般以嫩黃色為佳,因為未完全長出土層或剛長出的竹筍殼常為黃色,其筍肉特別鮮嫩。其次要看筍肉,顏色越白則越脆嫩,筍肉黃色者質量次之,綠色的則質量較差。再看筍節和筍體,鮮筍的節與節之間越是緊密,則其肉質也就越為細嫩。最後是看筍體,蔸大尾小的筍肉多殼少,且味道尤為脆甜鮮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