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大連之二十六:城子坦老街

城子坦有著比較厚重的歷史,2010年9月,城子坦街道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而城子坦能夠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因有魚市街這個百年老街。


遇見大連之二十六:城子坦老街

城子坦鎮是一座充滿神奇色彩的千年古鎮。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建遼東郡,城子坦屬沓氏縣。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為防禦倭寇侵擾,在此修築了一座長1500米的土城並派兵戍守,定名為“歸服堡”(取倭寇歸順降服之意)。明末清初,因水陸交通便利,各地商賈蜂擁而至,逐漸形成了當時的文化經濟中心。但外地人只知道這裡叫城子,而膠東人常以“某某疃”稱呼一個地方,故民國初期,“城子疃”被叫開了。1965年8月2日,省政府行文正式將“城子疃”改為“城子坦”。


遇見大連之二十六:城子坦老街

城子坦有著厚重的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現文化遺存達70處。其中歸服堡被推薦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清觀、小白樓、大城山土城遺址為市級文保單位,近代的建築群已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小珠山下層文化遺存塔寺屯遺址距今約6000年,屬新石器時代遺址,為黃海沿岸島嶼、原始紡織、漁獵經濟的早期代表文化。清軍巡防營駐地舊址位於老古村李家臥龍屯,這裡是當年辛亥革命在東北打響第一槍的地方。


遇見大連之二十六:城子坦老街

城子坦街道春滿街原名為魚市街。因當年繁華的漁港碼頭,引來眾多的魚販,生意十分興隆,人們稱之為魚市街。1961年,為紀念在吊橋河中搶救落水兒童而光榮犧牲的駐地某部排長鄭春滿烈士,人們把原“魚市街”改名為“春滿街”。這也是遼寧地區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好、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歷史特色的街區。雖經百年滄桑,卻一直保留著20世紀初的空間佈局和建築風格。原街區全長2000米,現存1280餘米,有房屋460餘間、住戶150餘戶。房屋建築以硬山頂式的傳統樣式為主,間或硬山頂和廡殿頂式二層樓房,人文古蹟留存豐富。具有典型的東北傳統民居和膠東民居特點,是遼寧地區目前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好、具有鮮明歷史特色的街區。街區內現有的博愛醫院舊址、海關樓舊址等,為後人留存了豐富的人文古蹟和歷史符號。


遇見大連之二十六:城子坦老街

今天,站在這裡,看著街道兩旁一座座古宅,似乎可以想象的出,這條街,當初是何等繁華。數百家的商鋪——油坊、染坊、藥房、磨坊、綢緞百貨店、旅店、煙館等等。這裡的一切一切都在向路人們講述著歲月滄桑和它獨有的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