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⑧」抗倭名將楊文的兩個故事傳說


【這是道臺裡第621篇文章】


01

​前言


「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⑧」抗倭名將楊文的兩個故事傳說

▲繪圖/季海威(照片來源“中國台州網”)


今天精選的第七篇就是《楊文的故事傳說》。




楊文,字筠江,生於明嘉靖年間,浙江台州府杜橋大汾後洋人。明朝抗倭名將。

自幼家境貧寒,其成長的年代正值倭寇屢屢侵犯臺州,燒殺劫掠、無惡不作之時。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大舉進犯臺州。


嘉靖三十四(1555)年,抗倭名將譚綸出任台州知府,徵招鄉兵整頓軍備以抗倭寇,楊文遂應招入伍,轉戰台州各地,每戰奮勇殺敵,破南灣(今溫嶺青嶼)之寇,解除太平縣城之困。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隨譚綸赴廣東剿滅“山寇”。次年正月,隨譚綸入閩,參加平海衛、仙遊等3次大戰,倭患平息,升台州衛指揮使。

萬曆二十年(1590)二月,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與子哱承恩反叛,殺巡撫與副使,與韃靼勾結。六月,提督李如松奉旨統率各省援軍進剿。九月,海門衛參將楊文率浙軍至,與總兵李如松等,水陸夾攻襲破南關,楊文擒哱承恩,哱拜自縊,寧夏平。史稱寧夏之役與播州之役、朝鮮之役,為明萬曆時三大役。


楊文升湖、松、登、萊等處副將,鎮守山東、江南、薊北等地,積功至遼陽總兵,世襲台州衛指揮,誥贈昭勇將軍,封左都督,右柱國,榮祿大夫。晚年告職歸裡,居鄉尚義好施,築河閘,蓄水救禾,造福鄉閭。


02

風水出在癩嶼田當中


「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⑧」抗倭名將楊文的兩個故事傳說

▲石馬(照片來源網絡)


楊司鄉湖角村東面不遠有一個地方,當地人叫它癩嶼。在它的北面,是臨海的蔡岙山。


據老輩人講,這地方是風水寶地,當地流傳著“蔡岙九條龍,風水出在癩嶼田當中”的民謠。說起來,這裡還有一段蠻奇特的傳說呢?


大概在明朝中葉的時候,當地出了個叫楊文的小後生,癩頭的,他娘爸死得早,從小成了孤兒,只得靠替地主養鴨放牛過日子。

有一年,有看風水的兩兄妹打這裡經過,看出這塊地是風水寶地,兩人先不明說,各自進行觀測。


阿哥前一日先用一枚銅鈿定了位置;阿妹轉日用銀針來定,結果她的銀針剛好插在阿哥的銅鈿孔裡。


阿妹跟阿哥講:“照推測,這塊風水地頂多要出七代官,可以在夜裡埋七個雞蛋在銅鈿旁邊加以驗證,等到天矇矇亮時,去叫一聲“變”,變出幾隻小雞,那就是出幾代官。”


當夜,他們在銅鈿旁邊埋好七個雞蛋後離開了哪知道看風水兩兄妹的談話都被楊文偷聽去了。


這個癩頭楊文,花頭眼十足,到後半夜,他偷偷來到埋雞蛋的地方,取出其中六隻雞蛋,拿去蒸熟了再一起放回去。


轉日看風水兩兄妹天矇矇亮來到埋雞蛋的地方,阿妹叫聲:“變!”可只變出一隻小雞,其餘六隻,卻都因為癩頭作的孽,變不出來了。


兄妹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道:“可惜,可惜啊,這裡頂多只出單代官,沒多大意思了。”他們嘆了嘆氣,到別處去了。


看風水的兄妹走後;楊文想:他們嫌單代官不要,給我好了,總比整年放牛鴨要強。


於是過了幾年,楊文不放牛鴨,去做小生意,賺了一些錢,就把祖墳移到了癩嶼田中央的風水地上。

又過了幾年,楊文已長成身強力壯的漢子,當時正逢倭寇犯境,楊文就應徵參軍,在臺州知府譚綸手下當兵,參加了仙居太平等戰役,因他武藝高強,打仗勇猛,很快升為軍官;以後建功立業,直到升為台州衛指揮和海門衛參將的職務。

一天夜裡,楊文在軍營裡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好象來到老祖宗楊老令婆的家。楊老令婆是六十歲換齒轉少年長生不死的,因此,牙齒出了又落,落了又出,已積起一畚斗。


楊文上前參見時,揚老令婆就拿這一斗的牙齒叫楊文揀,楊文有些畏縮,只棟了一顆,而沒拿一捧,結果應證了做官只有單代。


楊老令婆的丫環看了很生氣,從屏風後摜岀一張鐵椅,砸向楊文,楊文一轉身,用一隻腳把它勾住,隨即坐下。


楊老令婆看後嘆口氣,說;“楊門出的將是猛將,可惜頂多是單代官啊。”


論楊文做了大官後,想光宗耀祖一番,就把原先的祖墳加以整修,還準備自已死後在墳前立起石人石馬。


他派人用太湖石雕刻好石人石馬,運到癲嶼來。可還沒有擺好,上頭有人在皇帝面前告狀,說楊文官職欠高,不能享受石人石馬。


幸好朝廷也有人與楊文要好,力保楊文,說他功高不可沒,而況這些太湖石都是次料,才算無事。可是楊文卻受不過這氣,結果不久就生病死了。


楊文死後,因無人料理,這些石人石馬就拋在癩嶼的路廊頭,攤著無人管了。年長月久,裡面有一匹石馬夜裡經常要顯起來,跑出來吃農民田地裡的麥苗。


有一天夜裡,當它又跑出來吃麥時,被一個農民發現,農民一刀劈了它半邊頭,從此再不顯了。直到今天,癩嶼田當中那尊劈了半邊頭的石馬還在哩。


【講述者:楊奕鑑 72歲 小學 農民 楊司鄉湖角村 記錄整理者:陶棣法 邱來法】


03

巧對楊梅詩


「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⑧」抗倭名將楊文的兩個故事傳說

▲明戚家軍(照片來源網絡)


明朝中葉,椒江北岸楊司地方出了一個叫楊文的人,他貧苦出身,早年曾做小生意謀生,後來從軍,在抗擊倭寇的戰鬥中屢建功績,被擢升為總兵大將,聲名顯耀。

黃岩有個秦鳴雷,跟楊文是同朝代的人,祖上都是書家,本人又是進士出身,做過朝廷的禮部尚書,論官職當在楊文之上。


楊、秦二人因是同一府弟人,且都已先後致仕回家,一武一文,少不了偶有相聚。這秦尚書仗著自己書香門弟,有點看不起沒有家底的行武出身的楊文。

有一年夏天,他們在一起吃楊梅的時候,秦鳴雷即興作了首“楊梅詩”:

楊梅楊梅,孔子問顏回: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

楊文聽出他詩中的挖苦之意。他鎮定自若,想了一下,隨即做了一首詩來回敬秦尚書:

梅楊梅楊,韓信問張良:將相本無種,
男兒當自強!


秦尚書聽了,不得不人心裡佩服。

【講述者:丁伋 男 臨海市博物館 記錄者:陶棣華】



擴展閱讀: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椒江文藝志願者協會”招會員】

-END-


【文字:《椒江民間文學集成》,有細節文字修改】

【整理:里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