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多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每個人都會老去,但是誰都不希望老無所依,被子女拋棄,都說"養兒防老",父母把孩子含辛茹苦地養大,就是希望自己老了之後,子孫滿堂,承歡膝下,這應該是人世間最大的快樂。

但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夠這麼幸運,經常看到新聞上說,老人養育了很多子女,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撫養他,最後老人自己買了口棺材,等到自己老死了,就睡在棺材裡,和子女永遠分離。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我們固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誰都希望老去了能夠被溫柔以待,可是老人被拋棄的悲劇還是在現實中發生了。

王婆今年快六十歲了,生養了一個女兒和兒子,這兩個孩子都是她一把屎一把尿親手帶大的孩子,按理說到了這個年紀,應該在家裡頤養天年,可是她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大女兒晴晴有一份好工作,嫁了個好老公,而兒子卻連工作都找不到,每天在家裡混吃等死。

可令王婆感到氣憤的是,大女兒晴晴家境不錯,卻很長時間沒來看她,就只每個月打來一點生活費維持度日,連自己的弟弟都不管,每次打電話給晴晴,沒講兩句就掛了,這讓她感到很絕望。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覺得晴晴是一個不孝順的女兒,可是你不知道晴晴在年幼時都經歷了什麼。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晴晴之所以不願意贍養老人,最大的原因就是她的母親王婆,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那個時候晴晴還在上初中,成績非常不錯,可是王婆卻突然讓晴晴輟學,理由是弟弟要報補習班,還要給他買鋼琴,所以只能停了晴晴的學業。

晴晴曾經找過王婆理論,但是王婆卻說:"女孩子家家讀什麼書,再會讀書也要嫁人,還不如不讀了",晴晴心灰意冷,只能放棄學業進城打工。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十年之後,晴晴在城裡有了一番事業,也嫁給了一個好老公,可是有一天王婆打電話來說:"弟弟要在老家蓋房子,你怎麼說也得出點錢吧!"

晴晴答應出錢,明面上說是借給弟弟二十萬,但實際上這二十萬基本上是收不回來了,因為她知道弟弟每天不務正業,從小就被慣壞了,不肯能還錢的。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過了一段時間,王婆又說弟弟要結婚了,嚷嚷著如果不給錢就去找晴晴老公要,最後晴晴還是給了弟弟十萬。

每次王婆打電話來,不是為弟弟的事,就是為了自己的事,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關心一下作為女兒的她,晴晴為這個家付出了一切,卻感受不到半點溫暖。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看到這裡,我想你已經有了答案,子女不孝順老人也是有原因的。

那些晚年被子女拋棄的老人,大多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

1、 對孩子太過溺愛

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當心肝寶貝,不忍心讓孩子受一點苦,在生活中百般溺愛,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唯我獨尊,長大之後不聽父母的管教,也不想著努力進取,就知道在家裡窩著,當"啃老"一族,這種孩子,不要指望他能夠贍養老人,別拖後腿就行了。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2、 區別對待孩子

就像上面的晴晴一樣,從小媽媽最愛的就是弟弟,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優先考慮弟弟,這讓做女兒的感受不到半點愛意,因此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將來就不要抱怨子女不贍養你了,當初你是怎麼對待他們的,今天他們就會怎麼對待你,如果你不善良,憑什麼要求子女對自己好呢?


晚年被拋棄的老人,大部分對子女做過這兩件事,命苦怨不了別人


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提倡孝順父母,不管他們從前犯過什麼樣的錯誤,都要學會寬容和體諒,但是也提醒天下的父母,你們對子女的教育,決定了他們以後能不能夠履行贍養義務,不要到時候老無所養,那才是人生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